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难度
2016-07-02黎花
黎花
新课程改革实验在我校已进行十多年,我们和全国的小学语文教师一样,凭着一本《课标》和一本教材摸着石头过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同样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现本人结合几年来的教学教改实验,对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难度首先来自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来自每个教师都必须个性化地处理文本。语文学科具有其他任何学科都不可比拟的人文性。莎士比亚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第一个标志就是阅读者对文本的阅读姿态必须是个性化的,你不可以人云亦云,毫无主见,而必须秉持阅读主体的矜持,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同时又要尊重文本自身的尊严。从这个意义上说,浅显的、参考资料多的文本反而更有难度。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禁锢,教师阅读空间和思维空间的狭小,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的阅读姿态、阅读能力和教学能力,如果此时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保持自尊的、个性化的阅读姿态,并通过适当的途径把它传递给学生、影响学生,我认为有着很大的难度,尽管这是对一个现代教师的基本要求。语文课的难度还来自这语文课堂必须有一定的深度。语文学科的特点在于其示范性,教师必须发现和引导学生发现并且展示“这一个”“范本”的特点、对“这一个”“范本”的看法,或者“这一个”“范本”为什么会这样,甚至此“范本”与彼“范本”的区别,等等。总之,你的课堂要有一定的深度,否则我们的教研员和广大的同仁就会给你扣上“没有讲到位”的帽子。语文课的本质就是要让学生看到他单独阅读所不能看到的东西。所以,“深度”,对于语文课来说,就具有本体论意义。需要说明的是,文本的深度不能决定你语文课的深度,语文课的深度取决于你对文本的解读和挖掘。而这样的理解和挖掘,就要求教师具有比较深厚的业务功底。这在目前是怎样的一个难度。更要命的是,你不可以自说自话,因为你面对的是一群小学生,语文课在深入的同时必须浅出,甚至你还不能多说话,因为你的责任在于激发学生感悟、理解、发现、创新的能力,你要让学生的发现“于你心有戚戚焉”,或者出乎你的意料,让你眼前一亮,或跳一跳就能摸得到,甚至让你有醍醐灌顶之感。这可说是技巧上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广大一线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一味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认真而切实地组织好语文研究性学习,开展好研究性课题,在教学中尝试研究性学习与学科的整合,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另外,《新课标》强调了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即学生由以往的被动学习、强迫学习、接受学习,变成了现在的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学习、喜欢学习。现在的语文教学必须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他们成为会学、乐学、好学的人。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学法指导。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需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既“解放”了老师,又“救活”了学生,何乐而不为呢?当然,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难点吧!最后,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个问题即如何在语文学科中渗透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这就是新课标中提出的“三个维度”中的一个,即“情感”,由于学生具有模仿性强、感染性强、叛逆且易受诱惑等心理特点,社会上一些腐败、丑恶现象极易侵蚀、毒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这就需要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仪、诚信、责任感、独立性、意志力等诸多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时事要闻,学会辨别是非,学会感恩,学会关心别人,与别人友好相处。总之,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是难而又难的,语文教学工作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