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某高校医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认知和需求调查分析

2016-07-02王贞贞唐金华马俊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王贞贞,唐金华, 马俊军

(新疆医科大学1人文社科部,2教务处,乌鲁木齐 830011)

新疆某高校医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认知和需求调查分析

王贞贞1,唐金华2, 马俊军1

(新疆医科大学1人文社科部,2教务处,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目的探讨新疆某高校医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知和需求情况。方法使用自编“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评价调查问卷”,包括个人信息和5个维度,共计29个项目,经过初测修订,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对252名新疆某高校医学生进行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7.3%的新疆医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持肯定态度,63.1%的被试者认为1 w应开设1次课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2)75.8%的被试者认为课程有趣,51.6%的被试者认为课程中涉及的教学内容较为有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在课程教学方法使用中,73.4%的被试者认为案例分析教学方法使用充分,课堂活动和心理测试游戏2种教学方法运用较为欠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4)77.8%的被试者认为此课程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被试者对于不同章节内容重要性所持态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5)被试者认为平时成绩和结课末考比例应为44.8%和55.1%。结论新疆医学院校应从提升课程覆盖面和趣味性、创新教学方法、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考核评估等方面对心理健康课程进行改革。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新疆医学生;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向大学生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最重要、最直接的形式,课程教学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行为训练,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长期探讨研究的热点问题[1]。为了更好地了解新疆医科类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新疆某高校医学生对此课程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旨在了解新疆多民族医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需求,为提高课程实效性、完善课程体系进行实践性的探索。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抽取新疆某高校265名一年级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52份,有效回收率为95.1%(由于新疆高校多只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了心理健康通识课程,故选取被试者均为一年级新生)。其中男生91名,女生161名;汉族103名,维吾尔族99名,其他民族50名;临床专业本科生63名,临床本硕连读专业49名,医学信息管理专业28名,预防医学专业38名,药学专业32名,非医学专业43名。

1.2方法自编“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评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和5个维度:(1)课程开设必要性,此维度包括必要性评价、课程开设周学时安排、课程开设学期范围安排3个因子;(2)课程趣味性,包括趣味性评价和趣味原因两因子;(3)课程教学方法,包括专业知识讲授、研究成果介绍、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课堂活动、心理测试游戏、多媒体教学7个因子;(4)课堂教学内容重要性,包括实用性评价和内容评价两因子:包括心理健康概述、学习心理、情绪调节、人际交往、恋爱心理、压力管理、网络心理、自我探索、人格发展、生命教育、职业规划、心理障碍治疗、心理学前沿发展13个方面;(5)课程考核形式,包括平时成绩、结课末考所占分值因子和结课末考形式选择因子。问卷共计29个项目,经过初测修订,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在2014级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课考核完毕当周进行调查,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填写。为了减少误差,所有被试班级均由同一位教师授课,授课内容、方法、进度相同。问卷调查使用统一指导语,当场收回。

2结果

2.1课程开设必要性47.6%的医学生认为课程开设很有必要,2.4%的医学生认为课程不太需要。63.1%的医学生认为每周开设1次课程,即2个学时较为合理。对于课程开设的学期安排因素,医学生的意见较为分散,32.1%的医学生认为只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此课程即可;23.8%的医学生认为一年级全学年都应该开设此课程,23.4%的医学生认为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此课程为必修课程,其他学期可作为选修课另行开设。医学生对于课程开设的必要性态度以及开设的学时和学期安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见表1。

表1 医学生对课程必要性的态度

2.2课程的趣味性21.4%的医学生认为课程非常有趣,其中54.4%的医学生认为课程有趣。医学生对于课程趣味性的不同态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医学生对课程趣味性呈满意态度,探究满意根源,有51.6%的医学生认为教学内容较为有趣(P<0.001),见表2。

表2 医学生对课程趣味性的评价

2.3课程教学方法的评价73.4%的医学生认为案例分析教学方法运用充分,51.2%的医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运用充分,50%的医学生认为课堂讨论教学运用充分,33.3%的医学生认为专业知识讲授教学运用充分,25.4%的医学生认为研究成果介绍教学运用充分,19.0%的医学生认为心理测试游戏教学运用充分,18.3%的医学生认为课堂活动教学运用充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4 课程教学内容重要性的评价77.8%的医学生认为此课程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其中有17.9%的被试者认为实用性较强,1.6%的被试者对于课程的实用性持怀疑态度。医学生认为课程章节内容的重要性由强至弱,依次为人际交往、情绪调节、职业规划、压力管理、人格发展、学习心理、自我探索和恋爱心理、生命教育、心理障碍治疗、心理健康概述、网络心理、心理学前沿发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超过50%的医学生认为前5个章节内容很重要,见表3。

表3 医学生对教学内容重要性评价的对比表

2.5课程考核形式的评价医学生认为平时成绩和结课末考比例应为44.9%和55.1%。关于结课考试方式,63.1%的医学生赞成笔试测试,25.8%的医学生赞成论文评分,11.1%的医学生赞成其他形式,如观察、面谈、校园心理活动参与情况、他评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扩大课程覆盖面,完善课程网络体系新疆医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课程的必要性普遍认可,可见已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效果尚可,得到了学生的普遍重视,与以往调查研究结果一致[2]。而且学生认为每周开设1次(2学时)即可,可以以针对大一年级学生开设必修课为主,其他学期适当增加选修课。医学生在不同年级阶段遇到心理困惑的侧重点不同,常见的大学生会遇到适应困难、学习压力、情绪调节、人际交往问题、恋爱心理冲突、求职困境等困惑,然而目前由于师资配备和学校重视程度的不足,新疆高校普遍只针对大一年级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高校可以适当地加大资金人力的投入,增加心理健康选修课程或者心理健康宣传讲座,持久而完整地拉开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的网络以更大程度满足学生的需求。

3.2增加课程趣味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新疆医学生普遍认为心理健康课程有趣,但主要是由于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运用和课堂氛围情况仍留缺口,满意度不足,唐超[2]的研究也显示绝大多数医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感兴趣,但课堂学习尚未成为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对于教师发挥的引导作用不甚满意的结果应该引起新疆高校重视,采取积极有效地应对措施,如设立心理健康课程教研室并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在校园层面可以增加心理健康课程授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老师的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在教研室层面,心理健康课程授课教师可以定期通过专家指导、教学观摩、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比赛等方式交流教学经验[3]。通过提升授课教师的综合能力,帮助教师有效发挥课堂引导作用,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3.3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体验互动新疆医学生对授课教师使用课堂活动和心理测试游戏方法的运用不满意,可见学生在此课程中渴望大量交流互动、体验和分享,希望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和感悟。在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授课教师应该突破传统教学方式,通过采取心理测试、画自画像、角色扮演等方法帮助学生多去体验、多去探讨、多去互动,从而发现自己、认识自己[4-5]。李丹[6]的调研也显示,课堂活动、心理测试、心理剧展演等互动方法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模式。因此,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中,可以注重学生的参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组织学生将生活中遇到的困扰编排成心理剧进行展演,通过角色扮演,更好地达到情感宣泄、直面问题、生生交流的效果,将理论习得的技巧很好地迁移到实践生活中[7]。

3.4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增加课程实效性新疆医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课程中介绍的知识的实用性持认可态度,其中以人际交往、情绪调节、压力管理、人格发展的内容尤其重要。可见,这4个方面是学生出现心理冲突、容易引发心理困扰的重要原因。基于这个结论,教师可以适当增加这几章内容的教学,或者额外开设关于这几方面内容的选修课、实践课、讲座等,亦可以以布置作业方式让学生多去思考、感受这4方面内容的内涵。此外,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有力补充,校园文化宣传和校园活动组织也可以注重在这4个主题加强。

3.5优化课程考核评估,建立激励评价体系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存在片面性,呈现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一般都采取闭卷考核的方法无法全面客观评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8]。本研究显示在心理健康课程考核形式方面,学生对于平时成绩和结课末考的重视度相当,可见学生普遍认为心理健康课程有别于一般的专业技术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平时实践表现及知识运用同样重要。新疆医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目的普遍理解和认同,期望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学习维护心理健康、调节心理冲突、保持心理平衡。在此课程的考核方法选择上,应该注重形式多元化、评价有效化,既可以使用笔试考核评价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分析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也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互动的主动性。此外,考核方法可以不局限于课堂,可将学生平时参与相关讲座、团体训练、心理社团组织、志愿者行为等活动纳入总评成绩,在条件具备、制度完善的情况下,也可根据学生的自评、他评、互评方式对学生进行动态评价。

参考文献:

[1]陈容,刘衍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11):67-70.

[2]唐超.医类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求与态度调查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7):923-926.

[3]Mitchell SL,Darrow SA,Haggerty M,et al. Curriculum Infusion as College Student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Strategy[J].J Coll Student Psychotherapy,2012,26(1):22-38.

[4]陈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4):48-52.

[5]孙慧,唐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7):103-104.

[6]李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现状调查与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02-105.

[7]刘衍玲,潘彦谷,唐凌.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0(3):93-97.

[8]李萍,张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4,31(4):131-133.

(本文编辑周芳)

基金项目: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课题(141019)

作者简介:王贞贞(1982-),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通信作者:马俊军,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E-mail:314087447@qq.com。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51(2016)07-0929-04

doi:10.3969/j.issn.1009-5551.2016.07.032

[收稿日期:2015-05-30]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例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去学科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慕课模式探索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反思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如何上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