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窥细节背后的制度“大节”
2016-07-01禾刀
禾刀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因为正义往往就隐藏在严丝合缝的细节之中。这是一句套话,也是一句大实话。在司法实践中,一个细节的疏忽可以轻易左右结果。正因如此,一些关于司法细节的电影总能通过案件翻盘实现剧情的登峰造极。
长期浸淫于法学研究工作的刘仁文,一直保持着对社会司法现象的高度关注,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凝聚成文字,试图透过舆论平台尽到一个司法工作者的“绵薄之力”,本书便是对刘仁文近年来文章及媒休采访的一次全面梳理。与一般评论文章不同,刘仁文文章的特别之处在于既不回避社会热点矛盾,同时更注重提出可操作性建议。
刘仁文始终对涉法公共事件保持高度关注,比如云南“躲猫猫”事件、赵作海和刘祥林冤案、足球“黑哨”判决、许霆案等,他同时还高度关注关涉法律问题的公共现象,比如网络谣言、网络反腐、被抓犯罪嫌疑人不戴头套、嫌疑人电视忏悔、公捕大会、公判大会、刑法中的立功、信访不信法、社会潜规则盛行、街头的电子眼等。
在刘仁文看来,无论热点事件还是现象,本身是司法执行不力的外部放大反应。或者说,如果按照法律条文规定,狠抓法律落实到位,大都并非不可避免。比如个别案件中存在领导打招呼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北京市检察机关就对所有打招呼的案件都在内卷中‘留痕,即实行登记制度”。“留痕”之举看上去似乎不错,但刘仁文觉得仍然缺乏可操作性,因为“打招呼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并没有‘批示等文字载体,而是电话,甚至是彼此的心领神会,无法登记在册”。所以,杜绝“打招呼”现象的最好办法不是制度摞制度,而是将司法公开做得更全面更彻底。现实中,一些“法院、检察院卷宗都有两套:一套是正本,一套是副本,正本是可以对外公开的,而副本里面则包含了一些不宜公开的内容,如有关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指示、批示或批复等”。如果正本副本都按规定必须公开,这种阴阳卷宗还会存在吗?
毫无疑问,公开有利于堵塞漏洞,不过公开不能解决所有司法问题。刘仁文认为,建立科学的法治体系是避免法律“跑、冒、滴、漏”的关键所在。从近年来的一些重大公共现象来看,几乎每个现象的背后,总能找到制度纰漏。如潜规则盛行现象,一方面公众对于无所不在的关系现象烦不胜烦,另一方面又习惯有点小权就想搞下特殊的情结。当人人希望破例时,再小的口子都可能成为再次破例的“榜样”。还有,一些案件法院还未审判,嫌犯便上电视忏悔。道德审判先于法律审判的现象无所不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公众联名上书替嫌犯求情向司法施压的怪象。应该说,上述现象不少处于法律模棱两可的边缘地带,边界不清导致权力寻租现象愈演愈烈。
有必要提及的是,刘仁文在本书中还特别关注了许多人不大待见的话题,即贪官隐私权的保护问题。那些受到法律惩戒的腐败分子被视为过街老鼠,很少人注意到(或者说即使注意也不愿意)腐败分子也有自己的隐私权。对这一问题,刘仁文毫不客气地戳中了现实的痛点。确实,腐败分子具备公众人物特征,必须接受社会监督,但这种监督不是无边界的。对腐败分子合法权益的必要维护,并不是帮他们卸责,而是让法律回归公正,同时也必定有助于腐败分子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刘仁文所关注的许多细节,要说根本就经不起推敲,但却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这既有公权特权化作祟的原因,也有公众感性盖过理性的认知积弊,还有道德审判先于法律审判的痼疾。有的是新时期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需要法律及时作出解释,避免司法实践中南橘北枳,尺度不一;有的则需要借助舆论手段,引入更多监督才能达到制衡特权目的;有的需要对相关体系适当改造,剔除那些不合时宜的举措,同时积极引入新的技术手段。
这么说来,细节问题折射的不是细小问题,细节背后往往是制度的“大节”。只有深挖源头,顺应潮流,许多问题才可迎刃而解。
《司法的细节》
刘仁文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2016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