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云芳草疑无路 流水桃花别有天

2016-07-01朱春萍顾建伟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家长心理数学

朱春萍 顾建伟

[摘 要] 从近几年高考数学来看,试题的显著特点是一方面突出考查考生的学科素质和能力素质,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也注重对考生心理素质的考查. 对三类高职专科生而言,平时主攻语数英三门主课,可以说其压力不亚于其他考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其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与培养.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了农村普通中学高三三类学生数学教与学现状,探索了高三三类学生学习数学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分析与对策. 同时,这一研究对于转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推动高中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整体改革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三类生;数学学习;心理引导;素质教育;数学教育改革;教育理念;能力培养;分析与对策

问题引言

新高考方案的目的是“分类测试、分批选拔,全面考核、综合评价”,对于选报“三类”学校的学生来说能起到减负的作用. 其中三类“高职专科”班级的学生的学习负担大大减轻,但是,量变是否能产生质变?时倍是否等于功倍?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三类班”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突然的“减负”不能适应,各种心理问题纷纷产生,其语数英三门功课的成绩也随之呈急剧下降的趋势,因此“三类生”的学习心理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个案调查与分析

[2011届个案分析与思考]

高三开学初分班以来,笔者今年任教一个高三三类专科班的数学,二类本科班与三类专科班的学生心理有着比较大的差异. 本科班的学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而三类专科班的学生自信心明显不足,甚至自暴自弃,特别是在数学学习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放弃学习的心理和行动,上课打瞌睡、开小差,晚自习睡觉、看小说,作业不及时上交等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从高二期末考试至本学期开学初,学生经历了两次比较大的考试,高二(下)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该成员把现在本专科班的学生的这两次成绩经过整理,进行了研究对比,见图1:

笔者在2011-2012学年担任高三(2)班一个三类专科班的数学教学,开学初,信心十足,心想三类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时间加倍了,成绩应该能够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可是从以上两次考试成绩及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本专科班的成绩差由期中的2.83分上升到期末考试的4.90分,自分班以来,本校三个专科班的学生的学习心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习积极性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上课主动发言、课后积极提问等现象越来越少.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体下降了,成绩也呈下降的趋势,他们与二类本科班的差距拉大了.

该成员以高三年级的三个专科班级的(118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匿名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做了份调查,调查学生的课前预习、听课、作业、自修课等,有效收回118份(比率为100%)(见表1)

从图表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三个三类专科班的学生中,学习习惯良好的人数都不多,其中课前预习的习惯及课堂听课的效果尤其差. 可见,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被动学习者居多,习惯于认真听、认真记或者急于向老师求助,而不是独立思考,探求真知.三类学生突出表现为:不会预习,不懂该怎样预习;上课听讲,不能积极思考、主动提问;作业拖拖拉拉,不能及时独立完成.总之,反映三类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心态不正,无学习动力且耐挫力不够,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懂得应该怎么去学习数学.

[?] 三类生数学学习“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

1. 三类生数学学习中的心理问题

他们同是平行班的学生,接受了多种挑战,过五关斩六将后,一批精英进了一类班. 而他们中的一部分,被淘汰沦为“三类生”. 这对于三类生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而他们又不得不去面对,因此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极其复杂的,也会出现许多“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

由“雄心壮志”的高一新生沦为“三类生”,这个落差太大了. 这种滋味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然而,现实终究是现实,是残酷的. 于是乎,他们像泄气的皮球. 好多学生,用放大镜看别人的优点,以致看不到自己的长处,长他人之气灭自己威风. 整个人处于情绪“颓废”之状,心理严重失落.状态不佳,成绩下降,恶性循环.

(2)厌倦心理

数学学科中的公式、定理较多,在教材中大部分都得到了严谨的证明. 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消极地记结论,而厌倦了分析思考及其证明的思维方法,忽视其在解题中的作用.

(3)考试焦虑心理

高考,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 一卷定终身,给家长和学生很大的压力. 担心考试时间来不及,担心因自己马虎而丢了不该丢的分,担心自己又一次失败……有的学生平时上课解题能力还不错,可是一到考试,屡战屡败,这着实令人忧心忡忡!

(4)惰性心理

俗话说:越玩越懒,越吃越嘴馋. 学习亦是如此,需要毅力和恒心. 今天信誓旦旦,全力以赴,然明天或是几天之后得过且过. 学生自控性较差,“三分钟热度”效应反反复复. 学生的心理波动过于频繁,致使成绩总是徘徊不前.

这些心理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好多三类生在课堂上心不在焉,有时碍于班主任的面子,才佯听. 三类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缺乏信心和毅力,大多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知识结构不系统,上课似懂非懂,不求甚解. 由于数学的抽象性使得学生学习数学始终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学生对于数学常常存有一种畏惧的心理,在学习上甚至有些抵触情绪,同时学习上的漏洞较多,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记忆. 又因为数学是概括性的和抽象的,使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之间形成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致使学生们虽学了很多知识却不知如何运用,学生很少感受到对数学自我需要的意识.

三类学生学习的科目明显减少了,但是他们心理的负担是否得到减轻?这群数学弱势群体主要存在哪些心理问题?课题成员在三类班学生中做了一份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分析表明,三类专科班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心理问题:

第一、家长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很多三类生认为目前他们最大的压力主要来自家庭的期望,家长都望子成龙,考不上本科至少得上个较好的专科院校. 虽然有不少学生在问卷中反映他们当时的学习压力并不大,甚至没有动力,其实是他们选择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第二、数学底子薄是三类生的心病. 大部分三类生认为影响他们数学考试发挥的主要因素是知识掌握不牢固,主观上他们觉得自己就不能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只能选择性地完成部分数学作业.

第三、从平行班到三类班的自卑心理. 三类生认为目前影响他们数学学习的最大因素有学习方法和情绪两个方面,而影响他们情绪的最大因素归根结底还是学业成绩,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已经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从平行班调到三类班,三类生们情绪低落,甚至自暴自弃,对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第四、渴望上进与习惯惰性的矛盾.三类生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他们薄弱学科包括数学,他们也渴望进步. 但是针对薄弱学科,他们还是偶尔去寻求任课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因为没有良好的提问习惯. 三类生能够认识到他们需要改变学习状态和方法,但是他们没有积累过良好的复习整理状态.

这些矛盾导致他们具有较强的心理防御机制,导致许多三类生在数学课堂上打瞌睡甚至公然睡觉. 要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办法,首先要让这些学生敞开心扉,缩短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挖掘心理问题产生的源头,也只有这样对他们的教育才能更有效.

2. 导致三类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因素

(1)学生个体因素

第一、环境的变化. 之前是平行班,大家像是在同一起跑线上. 过五关斩六将后,他们逐渐被分离,三类生. 他们进了三类班,降低了人生目标. 这个新环境,让他们心理受创. 也有个别,最终放弃一切,整天与手机、网络为伍.

第二、学习恐惧感强势. 一般而言,新事物或新现象对人们充满诱惑感. 面对高一的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学生会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他们的求知欲比较强. 可是,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竞争的激烈,他们无法紧随教学步伐,力不从心,无所适从,最终成为学习队伍中的落伍者. 于是乎,他们惧怕考试,惧怕失败.

第三、学习方法滞后. 高中数学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课时紧张,教学进度快,试题类型繁多,试题难度加大,系统性和逻辑性比较强,好多女孩子理解掌握起来比较难. 部分学生中考成绩110分左右,可在高三综合考试中频频给老师意外,60分左右的比比皆是. 这就需要学生要有股钻劲,寻找不同于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第四、不能正确自我评价.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对自己学习的主客观条件做出评价,进而决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行动. 三类生的自我评价比较消极,将考试成功归因于试题容易,将考试失败归因于一些不可控的外因. 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丧失学习兴趣.

(2)家长因素

第一、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 一定要考上本科,选个好点的专业,以后找份好工作. 眼前不用做任何家务,但是必须学习. 只要孩子学习,家长可以答应任何条件——买手机、电脑,抑或游玩.

第二、家长与孩子缺乏交流. 好多学生是寄宿生,一个星期回家一次. 家长亦可忙于自己的事业,无暇顾及孩子. 家长想自己为孩子提供了比自己学生时代优越得多的生活学习条件,孩子好好学习是理所当然的. 哪知道,这是个误区. 孩子在生活学习中碰到的困难时,得不到家长的帮助与支持,孩子会很失落. 家长亦没有很好地了解孩子的现状,乃至老师去家访或要求家长来学校沟通时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第三、家长的负面效应. 上梁不正,下梁歪!家长好吃懒做,贪图享受,毫无斗志,那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会视“学习”是件苦差事. 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厌学情绪逐渐加强. 再如单亲家庭,孩子不能正常享受父母的爱,孩子的思想、性格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可能会出现两个极端.

(3)教师因素

第一、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欠妥. 高中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个性张扬. 教师若采取传统的讲授模式,学生接受率不高,可能还会让学生滋长抵触情绪.

第二、教师对三类生缺乏关爱. 三类生中的一部分学生,数学成绩在50分以下,他们没了学习动力. 好多题目讲了再讲,他们也还是不能理解. 故,教师会失去讲解的耐心,任其自然. 久而久之,师生情感淡之又淡,负效应就出来了.

由此可见,导致三类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因素:一方面是三类班学生的消极心理,缺乏自信. 三类班学生很多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再加之数学长期的角色地位,使他们认为自己被筛下的原因主要是数学,为求得心理平衡,他们有意无意地厌恶与逃避数学. 在应试教育中,三类班的大多数学生,在初中阶段由于数学成绩差不受重视,弱点与不足一次次暴露,而又丝毫得不到改正的机会,而师生关系的疏远使他们对数学完全失去了兴趣. 在这一群体中缺少优秀带头人物,缺少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大多数学生都报着不思进取冒尖的从众心理.

另一方面是环境的变化导致其心态的转变. 高一高二时的平行班,所有学生的眼光与目标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 经过两年的训练和测试,他们逐渐落后于他人,心理上受到重创,以至于不得不降低自己的高考人生目标,只能把高考目标定位于“三类专科”,但是人类本能的不甘落后的心理使得这些三类生不想服输,所以他们会时不时地进行心理的斗争,导致行为的反复无常. 当原本脆弱的心理多次受到打击时,多数人最终可能放弃希望,对自己的要求也逐渐减小以至于最终归零.

总之,三类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既有教师、家长、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三类生自身的因素. 学习心理问题的形成和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 在数学学习中,它以学生生理、心理素质以及原有数学素养为基础,通过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差异呈现出来,这种差异既对学生自身数学发展水平产生作用,又形成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 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其一,由于三类生数学成绩的普遍低下,导致自信心丧失,自馁心理萌生,自卑感增强,对数学学习畏惧,心理上产生障碍,从而加重了成绩的下滑和对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导致了自卑、消极、惰性等敏感心理特征的出现,严重阻碍了正常的数学学习. 其二,由于经常得不到教师、家长的赞扬和肯定,致使自尊需要难以满足,产生烦恼、紧张等心理挫折.

[?] 三类生数学学习心理问题的探索与对策总结

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从心理上做到以学生为本,分层教学:对于优等生,我们主要帮助他们构建和谐的平淡的心理,帮助他们减轻心理的过重的压力并做好模范榜样的作用,要求他们做一个全面发展、身心健康、人格完美的人;对于中类生,我们要多给他们一些成功的体验. 比如:生活中多给他们一些鼓励、课堂中提高提问的成功率、活动中各尽其才等. 这样就可以激发他们的斗志,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的心理直线变成一条慢慢抛起的折线,最终达到中转优的目的;对于“学困生”, 他们往往比较自卑,具有逆反等心理,所以我们要调整他们的心理,由被动学习转主动学习,使他们形成健康的数学学习心理,在态度上从“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转变.

1. 针对三类生的自卑心理

(1)尊重——架起心灵相通的桥梁

为师者,只有尊重学生,以情感人,将心比心,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爱生的情感投射到学生心里.

①微笑面对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时,随之对三类生投去一个充满信任的、亲切的目光,一张和蔼的笑脸会在他们心中掀起波涛,老师心中有“三类生”,“三类生”心中才会有老师. 在作业辅导时,若遇三类生完成作业吃力的,要给他以充满信任鼓励的眼神、善意的微笑,使其在积极情感驱使下有战胜困难的决心.

②鼓励三类生. 对学生要经常予以鼓励,使其获得前进的动力,三类生更是如此. 如对三类生作业的批改,不能简单地划“×”,而应对他们的作业细心阅读捕捉闪光点,寻找鼓励因素. 如加注批语:“有进步、望保持”“如此长足进步,收获定会丰厚”等.

③信任. 只有教师先信任学生,学生才会信任自己的老师.

2. 针对三类生的惰性心理

(1)兴趣——激励三类生的内驱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开始,而是从人对客观事物的爱与兴趣中产生”. 三类生之所以差,关键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并不是什么兴趣都没有,因此要善于帮助三类生,将其他兴趣转移到学习中. 这种转移是缓慢的,同时又必须融汇在教学中. 教师通过趣味教学、直观教学及精湛的教学水平调动三类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逐渐形成在学习中的注意力和持久性.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三类生的闪光点及智慧的火花,及时给予鼓励,使其尝到学习中产生的喜悦. 随着学习兴趣不断加深,他们又会对现有知识和本领感到不满足. 就会自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要求,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达到转化三类生的目的.

(2)成功——促进三类生转化的催化剂

由于三类生在学习方面不及优生,很难体会到优生在成功时的喜悦心情.这就要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三类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 如在课堂上提问,三类生能回答的,应尽量把机会给予他们. 若答不上,应尽量耐心启发.又如作业中若有意外的解题思路,虽不成熟甚或是错误的,也应及时做出赞赏,并鼓励他通过自身努力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从而体会到获得成功产生的喜悦心情. 长期如此,三类生会逐步树立自强、自信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3. 针对三类生的学习方法滞后

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学习方法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途径. 古语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 好的学习方法不仅能事半功倍,还能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 而三类生在这方面恰恰相反不愿学习也不会学习,完全处于盲目的学习状态中. 当我们经过不懈的努力,三类生开始对学习发生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不失时机地培养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并融汇在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三类生”并不是学不好数学,而是因为学习意志、学习情感、思维障碍、考试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他们的学习困难,我们要为“三类生”创设安全、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和发现的空间,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机会,引导他们多做自我反思和总结,努力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三类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问题研究的成果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笔者对学校近三年三类生的高考成绩跟踪统计如下:

由于12届的高考卷相对简单,所以体现不出,但10届和11届在高考卷相对都较难的情况下,笔者对11届三类学生全程进行了跟踪辅导,所以优势十分明显.由此可见在笔者的付出和努力下问题的研究对三类生数学学习心理问题的探索与对策是成功的.

数学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数学与生活、数学与科学息息相关,数学为其他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提供条件和基础、方法和思想,学了数学对中学生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时刻了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状况及教师教学的现状,是大幅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我们长期面临的任务,我们应继续做好数学教学现状的分析及教学对策的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及时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提高数学教学的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开创数学教育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家长心理数学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心理感受
家长请吃药Ⅱ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