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芝撑起“致富伞”

2016-07-01

中国扶贫 2016年12期
关键词:技术员实干灵芝

在贵州美丽的雷公山脚下,有这样一位汉子:他外出打工18年,当过工人、技术员、水手、老板、营销人员。现在,他在家乡发展灵芝种植,年纯收入达到了25万元。他,就是贵州榕江县两汪乡岑熬苗寨青年吴方超。

1991年,由于家穷,年仅17岁的吴方超含恨辍学。听说到温州打工能挣到大钱,吴方超怀着梦想只身踏上列车。刚到温州,因身体单薄,他找工作四处碰壁。直到第三天,终于有一家皮革企业同意收留,但每天的工资只有5块钱。到了第20天,老板指着一堆小山一般的皮革,让吴方超搬运到隔壁房间。搬了近一个小时,吴方超还没完成五分之一,此时,身单力薄的吴方超已是腰腿酥软、筋疲力尽,刚准备坐下来休息,就听到了老板的怒斥:“你们这些外地人,吃不了苦就不要出来干活!滚回老家种地去!”吴方超强忍泪水,下定决心要离开这里,干出一番事业。

在工友的介绍下,吴方超进入另一家皮革厂,不久就成为一名技术骨干,月工资达到2000多元。后来,他建起一家作坊式皮革厂,资本积累达到90多万元。可是,皮革厂最终亏损破产,吴方超只好到别人的工厂跑营销……数年的风风雨雨,生意的起起落落,锻造出他越挫越勇的闯劲,吴方超创业的欲望愈发强烈起来。

2008年底,因父亲病重,吴方超决定回家乡尽孝道,他买了一辆小货车,一边跑运输,一边照顾父亲。期间,“如何致富”成为他日思夜想的问题。2011年,在换届选举中,他以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因为乡亲们一致相信,这个敢闯、诚信、实干的小伙子一定能为乡亲们闯出一条致富路来。

当年春节的一次酒席上,吴方超听说贵州独山县建有灵芝菌和食用菌基地,效益很好,第二天,他就跟着客人去基地参观。当一个规模化、产业化的灵芝菌和食用菌种植基地展现在眼前时,想到家乡丰富的林业资源具有发展灵芝菌和食用菌得天独厚的条件,吴方超眼前一亮,当下决定试一试。

种植黑木耳是吴方超的初次尝试,因当年雨水太多,加之场地准备仓促,引起杂菌感染,导致种植失败。吴方超总结教训,又开始发展灵芝菌。这一次,为确保成功,吴方超专程请来技术员指导,技术员很是看好这个项目,当即入股5万元。2012年底,一个占地15亩、拥有27个大棚的生产灵芝菌的基地在岑熬村的绿水青山间建了起来。那一株株灵芝长势十分喜人,在吴方超看来,那撑起来的一把把小伞就是一个个美美的致富梦。

看到吴方超的灵芝菌长势好,又听说市场前景广阔,周边村寨的村民经常到他的大棚来转悠。2015年8月14日,吴方超免费举办了灵芝栽培技术经验交流会,吸引了周边4个村寨100多名种植爱好者参加。

“灵芝具有养颜、抗癌、抗衰老、抗疲劳的药用功效,每斤收购价15元,灵芝孢子粉每斤能卖到50元。今年我的林芝产粉多,预计纯利不会少于25万!”吴方超对发展灵芝信心满满。

梦想在实干中延伸,吴方超说,今年,他不仅要再增加50个大棚的种植面积,而且还要组建灵芝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打算在年内建起一座拥有消毒房、发菌棚、烤房、生产包装房的功能完善的厂房,还要与酒业公司合作生产灵芝酒,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让深山里的乡亲们都能富起来”,吴方超,正以行动兑现着上任时的承诺……

猜你喜欢

技术员实干灵芝
春天来了
比武激活力 实干写担当
一群土专家的“集结”——宝丰村的“技术员”也能治好农业“杂症”
做事应经得起“火炼”——实干不能玩“虚”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菌草灵芝栽培技术
转运
三八妇乐 实干为要
实干的智慧
钦州市牛品改技术员队伍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