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个案
2016-06-30何木叶
【摘 要】 本文以纳西族老人为个案,采用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考察老人的幸福感,通过访谈和自传分析探讨老人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对象主观幸福感属中上水平。前后收入鲜明对比影响老年期对收入的满意感、年轻时的体育生涯铸就老年期的身体自主感、喜忧参半的婚姻滋生老年期的孤独感、纳西族传统化賨活动增加了老年期的归属感、汉文化诗词的创作和传播蕴育老年期的充实感。文化是指引纳西族老人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文化;纳西族;老人;幸福感;影响因素
丽江纳西族是一支古老的少数民族。在历史的变迁中,纳西族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对外来文化的开明,尤其是对汉文化的积极学习造就了经济和文化较为发达的少数民族群体。老人是纳西族兼容并包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丽江,随处可位致力于汉文化传统诗词传播的纳西族老人为研究个案,试图探寻一位平凡却不平庸的纳西族老人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研究对象
王XX,男,75岁,纳西族,中专文化,健康,退休前职业为教师。喜好诗歌,退休后参加丽江玉泉诗社(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诗词为宗旨的民间团体),著诗集《余晖小草》。基于王XX的职业,文中对研究对象统一以王老师作为称谓。
二、研究方法
1、定量研究
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1],用来评估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24个题项。5个题项反应正性情感(PA)、5个题项反应负性情感(NA)、7个题项反应正性体验(PE)、7个题项反应负性体验(NE)。总分=PA-NA+PE-NE,为便于计算,加上常数 24,得分范围 0~48 分,总分越高表明主观幸福感越高。
2、定性研究
采用行为事件访谈,请王老师陈述“老年期最让自己幸福和最让自己感到不幸福的事情”探察老人对幸福的理解。结合访谈,对王老师诗集《余晖小草》[2]中的自传《七十年人生回眸》和诗词进行文本分析,探寻王老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三、研究结果
1、主观幸福感
根据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王老师的主观幸福感得分为32分,属于中上水平。正性情感5分,负性情感1分,正性体验8分,负性体验4分。
2、对幸福的理解
每个人都对幸福有不同的解读。访谈中,王老师认为“晚年健康就是幸福、做诗社的工作是幸福。用文化老充实自己的生活,参加玉泉诗社,写毛笔字,看看喜欢的书,看看电视新闻,这样眼界宽,思维活跃,看得远,而不是局限于自己狭小的生活圈子。这样的老年生活是充实的、有意义的、幸福的老年生活。”
晚年健康的身体意味着自己生活的自主和精神的自由。即“生活可以自理,不用依靠他人,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用受疾病的约束。”、“诗社、书法、书籍、电视”等文体活动则让老人精神有寄托,目光长远、不拘泥于生活琐事,老有所乐。
3、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1)前后收入鲜明对比影响老年期对收入的满意感。研究者指出“与收入水平相比,收入变化对个体幸福感影响更为显著”。[3]而收入变化和生活处境变化对幸福感影响,在“从经济贫困、生活艰苦年代走过来”的老人身上体现较为明显。王老师在自传中写道“幼年家庭贫寒。少年父亲蒙冤入狱,英年早逝,凭借母亲打工和自己做小工维持生活和学业。青年工资微薄,支撑全家生活。2010年我们品尝着幸福的滋味,三家村商品楼出租,全家住上高档别墅,全家年收入约50万元”。此外,访谈显示收入的变化与老人的前瞻意识和把握机遇息息相关。在访谈中,王老师提及“晚年的小康生活主要来自于年轻时对机遇的把握。”在90年代初,很多人都没有保险意识的时,为自己的房子买了保险。恰逢1996年丽江大地震,震后房屋重修,有保险赔偿和政府补贴,对房屋进行翻盖。90年代末儿子所在单位集资建房,需要一次付清30万元,老人通过积极贷款等方式支持儿子购房,现在房子已增值为200多万。趁着丽江旅游经济浪潮,把老宅重建成商品楼出租。晚年经济收入主要为退休金和房屋租赁。晚年经济无忧和年少的艰难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使晚年的幸福滋味更浓。
(2)年轻时的体育生涯铸就老年期的身体自主感。健康与否是影响老年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之一。[3]而老年人的健康并非只源于老年期的锻炼,更在于年轻时的积淀。王老师的身体较为健康,75岁的老人面色红晕,精神矍铄,无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王老师在自传中写到“自由好动,从小学开始喜欢体育活动”在读中专期间,先后参加了省级排球比赛、市级马拉松赛跑,成绩优异。教书期间体育条件艰苦,常在怒江边以身示范教学生游泳、和驻地解放军官兵打篮球,并担任篮球队教练、体育课教师、体育裁判。获得国家级三级田径运动员称号和全国体育优秀裁判员。王老师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和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以身示范,为老年期的健康体魄打下基础。
(3)喜忧参半的婚姻滋生老年期的孤独感。研究证实婚姻成为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3]王老师经历了两段喜忧参半的婚姻。王老师在诗中写到“幸运绝境又逢君”,两任妻子均在自己身处艰难处境的情况下与自己相知相爱。两任妻子均坦诚、善解人意、对自己关心入微。尤其是对老人孝敬有加,让王老师觉得很幸福。“第一任妻子婚前逢年节庆都到我家看望母亲,婚后坚持照顾好我的母亲。”、“第二任妻子和我对第一任妻子的父母关怀有加,用孝心送走了两位和自己无任何血缘关系的老人。”但“人间病痛曾可恨,绝症偏附老伴身”,先后经历中年痛失爱妻和“年老悲剧又重现”。“只叹阴阳一纸隔。”互敬互爱的夫妻生活和妻子病逝后的孑然一身形成鲜明对比,使老人既有对婚姻生活的满意感,又有对不能携手前行的遗憾感。导致《主观幸福感量表》中有时有“情感孤独”的负性情感体验。
(4)纳西族传统化賨活动增加老年期的归属感。化賨原为纳西族妇女中广为流传的类似互助储金賨。演变至今,不分男女老少,形式多样。“化賨”通常指賨友们定期拿出固定数额的钱,由推选出的“賨长”收取和保管,用作娱乐活动的经费。賨友轮流组织活动,邀约賨友相聚在家或到农家乐聊天、聚餐、玩乐。具有联络感情、休闲娱乐、社会互动等功能。[4]老人在化賨中相互交流信息,吐吐烦恼、相互帮助、相互照应。[5]访谈显示,王老师一个月参加三次化賨,涉及原居住地老人化賨、儿时伙伴化賨、初中同学会化賨。在与同伴交流和互动中,体味浓浓的温情和社会支持。团体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老人因婚姻带来的孤独感。
(5)汉文化诗词的创作和传播蕴育老年期较高的充实感。王老师虽然情感上有孤独的负性体验,但总体幸福感偏高。这与老人开明的心态、晚年休闲娱乐方式和社会参与息息相关。王老师老年参与了“玉泉诗社”、“书画协会”等团体,主动并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作为纳西族人,王老师却深受汉文化传统诗词的熏陶,致力于诗歌的创作和中华传统诗词的传播。在访谈中,王老师说道:“有时会有烦恼,但是手持诗卷,烦恼顿无。晚年做诗社的工作对于我而言就是一种幸福”、“诗歌能陶冶思考,砥砺意志。诗歌不分民族,是人类的瑰宝”,从中可窥见纳西族老人对外来文化的开明,和对优秀文化为我所用的积极心态蕴育了老年期的精神充实感。
4、幸福感影响因素的文化解读。
综上可见,人的一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青少年期、成年期的经济、健康储备、每一阶段经历的生活事件、生活方式、心态等都会影响到老年期的幸福感。王老师早年经济和健康的储备,导致晚年对经济和身体满意感。成年期和老年期的两次丧偶滋生了孤独感。晚年生活方式和休闲娱乐则增添了老人晚年生活的充实感和幸福感。而这些均与文化因素息息相关。在纳西族传统性别角色中,男子学而优则仕,[6]许多家庭倾尽全力供男子读书。在自传中,王老师写到:“尽管家庭困难,我4岁时,父母就把我送到黄山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考高小,我考了第二名,父亲高兴地对我说:‘儿子,这是我家祖祖辈辈没有过的事,哪怕卖苦力也要供你读书,你要努力。父亲去世,面对家中的困难,我几次想中途退学为妈妈分担一点负担。妈妈却始终不同意,继续鼓励我坚持读下去。”王老师家庭经济收入巨变一方面与时代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与老人中专文化程度带来的前瞻意识有重要关系。试想,倘若王老师文化水平较低,他不可能想到给房屋买保险,也不可能有能力支持孩子为购房积极筹措贷款。健康的储备一方面与王老师爱好体育有关。而另一方面则与其职业有关,在体育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为了以身示范,得以坚持锻炼。婚姻幸福背后折射出的是王老师与伴侣的心灵相通、志同道合、对纳西族孝文化的共同追求,丧妻导致婚姻不幸则来自对精神伴侣的爱之深、痛之切。纳西族化賨文化则增加了老人与他人的联结,在充满人情味的聚会和信息交流中,减少孤独感。受“传统纳西男子悠然自得,习琴棋书画”[6]影响,对汉文化诗词热爱,对先进文化积极弘扬则充实了王老师老年生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参考文献】
[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增订版),1999.86-88.
[2] 王志伟著.诗词联文集[M].丽江:丽江和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4.37-90.
[3] 孙健敏等著.幸福社会:提升幸福感的多元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54-144.
[4] 和少英著.纳西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33.
[5] 和肖毅.賨文化探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1)52-54.
[6] 木春燕著.纳西文化探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4.107.
【作者简介】
何木叶(1982-)女,白族,云南大理人,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