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途径

2016-06-30吴留全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2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高校财务管理

吴留全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加深,高校也逐步走向市场、走向社会,高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效益也逐步与高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关联起来,其市场经济成分在日常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中所占比重日渐增大。高校改革的日益深入,为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助力,研究高校的财务管理现状及水平,寻找一条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也变得日益重要。当前,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虽然逐步走上正规,但是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需要我们去研究和解决,文章便是在此立场之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期望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对策建议

市场经济大环境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双重背景之下,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往日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要经费来源的高校日渐向着多元化筹资办学的模式所替代,相应地,其财务管理工作也变得更加复杂,如何做好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日益重要。

一、高校财务管理概述

(一)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指针对高校内部开展的各项资金往来项目的财务记录与管理工作,同时对各项财务活动中出现的财务关系进行综合管理的系统性工程。

1. 日常资金往来的记录与核算。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对高校内部的资金往来进行详细记录、编制报表、及时核算,并及时在高校的官方公开网站进行公示,或是通过其他形式进行财务信息的披露。

2. 及时进行财务分析。目前来看,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已经开始了简单的财务分析工作,主要是针对某一个时间段内高校的资金往来等财务活动进行科学合理分析,通过一定的财务分析指标进行考察,便于及时发现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 制定年度预算及管控。高校的预算管理工作是关系到高校整个年度的正常运转的重要工作。预算编制的科学与否、执行程度如何、考核是否有效都将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在预算的合理编制与有效控制的基础上,高校财务管理部门才能进行有效的财务分析与资金管理工作。

(二)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特点。

1. 稳定的资金来源。一方面,高校的资金来源很大程度上仍然来自于政府财政拨款,资金的来源主要渠道较为稳定;另一方面,高校的教育需求属于刚性需求,并日益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其资金来源也日益多元,而且资料来源较为充足、稳定。

2. 收益支出之间的不对等性。教育作为社会公共产品,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质。高校每年向学生收取的学费往往仅能补偿教育支出中的极小的一部分,高校的教育支出与高校的收益之间存在强烈的不对等性。此外,高校还会进行一系列的科学研究,而此部门研究支出也不能在科研项目完成后获得高额的经济利益,更加剧了高校的收支不对等。

3. 资金分配方向明确。高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基地,其“产品”是无形资产——知识。为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高校首先需要吸引高素质的教师及科研团队,所以在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本往往是其重要资金分配方向,并以此来促进高校的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日渐规范,但是其在某些方面还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问题。

(一)思想不够重视,资金使用问题凸显

在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办公经费的流失与日常支出管理混乱已经成为影响财务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问题。鉴于高校的资源使用的特殊性,往往需要长时间耗电耗资源,这种现象导致了高校的公用经费的花销较大。同时,在高校进行日常办公用品的采购时,仍然存在着暗箱操作和公报私囊的现象,办公用品的采购种类也往往琳琅满目,导致了高校的公共及日常支出既存在着经费紧张的现象,也存在着乱花钱、乱浪费的现象。加之部分高校缺乏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认识,导致在发现其财务管理工作的不足和问题之后,有时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和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鼓励了不规范的财务活动的进行。

(二)高校财务管理缺乏严格的制度规范

尽管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于资金的使用日益规范和严格,高校往往需要明确、合理的资金预算才能得到有关机构的经费拨付,但是从高校的财务预算的制定与执行环节综合来看,高校的內部还存在着一些监控和管理不严格、不规范的地方,而且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活动进行较为随意,缺乏明确的程序,事后的监督工作更是不足。同时,针对政府或机构财政拨付的款项,往往在获得之后并不需要担负相应的责任和后果,这更加使得该部分资金的使用不规范不合理不透明,滋生了更多的财务管理问题,加重了高校的财务管理难题。

(三)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财务分析和评价制度

对于高校而言,其财务管理水平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对于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往往还拘泥于简单的资金往来记录和预算编制工作,往往缺乏对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分析活动和监督评价制度。虽然有些高校开展了些许财务分析活动,但是往往范围较小,财务分析深度也不足,难以发挥出其财务问题预警的重要功用。同时,高校也缺乏财务管理工作监督评价制度体系,加之财务分析工作的欠缺,导致财务指标的评价不准确,使得高校的财务管理内部考核体系难以运转,阻碍了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建议

针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充分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高校虽然是非盈利机构,其财务管理工作与其收益并无直接关联,但是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也是关系到高校的正常运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高校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组织上健全财务管理机构,从人员上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从制度上明确财务管理工作规范,严格规范财务管理工作,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和再教育工作,提升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为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二)要进一步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严格经费开支

高校要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要从预算的编制到执行再到年终核算都严格把关,将年度的资金开支都严格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一方面,要明确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严格资金开支签批手续,若遇特殊情况也要及时报备,确保资金往来合规合矩。另一方面,要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管理监督制度体系和监督团队,要在财务活动的各个重要流程都明确监督制度和职责,由监督人员进行定期监督,及时发现高校的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不合理、不科学或是不正常之处,并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对监督制度进行有效的改进。同时,要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预算执行严肃程度,由预算制定单位对高校的有关院系及部门进行不定期抽查,针对各部门及院系的预算执行情况奖优罚劣,鼓励整个高校范围内都充分认识到预算制定及执行的重要性,确保资金往来与预算管理相互契合。

(三)要进一步加强高校的财务分析工作,充分发挥财务评价体系作用

各高校要适时建立起专用的财务评价管理体系及财务分析工作体系,将高校的财务工作从资金来源到各项经费支出都进行合理划分,将资金来源可以划分为财政性资金和非财政性资金,根据不同的经济业务进行合理、科学的结构分析,将资金的来源及支出进行指标化,并对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指标制定合理明确的数值,便于考核。同时,根据高校的资金使用情况,要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及时总结高校的财务活动进行状况,提高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率及使用水平,改善高校的财务分析及财务评价水平较低的现状。

四、总结

高校作为市场主体之一,有必要积极主动的去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尤其要注重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唯有如此才能确保高校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而要有效的改善高校的财务管理问题频频的现状就要从思想上重视、从组织上健全、从制度上完善、从研究上深入,才能有效的应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挑战,才能切实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吴珍.如何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J].中国外,2014(02).

[2]朱宇坤.信息化: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快车道[J].会计之友,2014(05).

[3]杨湖.新形势下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4(09).

[4]范红.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途径研究[J].商业经济,2015(06).

[5]王成新.如何有效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1).

[6]王威.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路径[J].统计与管理,2014(08).

[7]董卫.浅议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J].经营管理者,2013(26).

[8]翟志华.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建议[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9]张欢.试论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J].中国市场,2012(26).

[10]郭雪林.浅议新形势下如何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J].现代农业,2010(05).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高校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