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面积单位模型理解概念本质内涵
——“面积单位”教学片段与思考
2016-06-28孙智信
◇孙智信
创造面积单位模型理解概念本质内涵
——“面积单位”教学片段与思考
◇孙智信
课前思考
以往在“面积单位”的教学中,在学生体会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后,老师们都会把重点放在认识1平方厘米上,让学生经历想象、操作的过程,并寻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以加深学生对1平方厘米的认识。对1平方分米及1平方米的学习则认为水到渠成,一带而过。
在实际教学中,则时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①练习本封面的面积约2( )。②单人床床板的面积约 2( )。对于题①,学生往往会填写成2平方厘米;对于题②,会填写成2平方分米。他们认为练习本很小,所以是2平方厘米;单人床相对于房间面积来说,是比较小的,所以是2平方分米。
如何加深学生对这三个面积单位的认识,在对比中体会它们的实际意义呢?在与学生一起学习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一课时,带领学生认识了1平方厘米后,利用知识的迁移,我尝试让学生自己制作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物体,创造面积单位模型,实现对概念本质意义的理解。
片段一:1平方分米到底有多大
(在学生认识了1平方厘米后,我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去测量课桌桌面的面积,制造认知冲突,引出对1平方分米的学习)
师:请你利用手中的学具,即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测量一下我们课桌桌面的面积有多大。
(学生测量,教师巡视,不一会儿,有学生举手)
生:老师,我发现了一个问题,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去测量桌面太慢了。
生:是啊,太慢了,可以用一个大一点儿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师:思考一下,大一点儿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长度单位有厘米、分米和米,我猜想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师:对啊,面积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1平方厘米,还有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猜想一下,1平方分米有多大?
生:我觉得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师:理解得不错,比画一下,1平方分米有多大。
(学生开始比画,教师巡视,发现学生比画的大小不一)
师:我为大家提供了方格纸,方格纸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试着动手画一画,剪一剪,剪一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生1:我是这样画的,(如图1)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
图1
生2:我和生1的不一样,我画了一个长10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如图2)我觉得这也是1平方分米。
图2
师:听了生 1和生 2的交流,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3:我画的本来和生1的一样,但我觉得生2的也有道理。
生 4:我觉得差别有点儿大,图1有100个小方格,图2只有10个小方格,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生5:我觉得1平方分米的样子应该是个正方形,不是生2画的长方形。
师:对1平方分米到底有多大,大家是有疑问的。想一想,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6:我觉得可以拿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量一下。
生7:我觉得数一数图中的小方格就行了,因为方格纸中1个小方格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师:大家想的办法很好,那么,动手量一量或数一数吧。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发现一部分学生是拿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在测量,有的则是数格子)
生8:我们认为生1画得对,应该是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
生 2:我发现我画的问题了,我只是画了长是10厘米,也应该把宽画成10厘米。
生9:10厘米就是 1分米,如果生2把宽画成10厘米,长是1分米。这样他圈起来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了。
至此,这个环节的学习比我预想的多花费了不少时间,但学生理解了1平方分米到底有多大,这个过程的讨论与学习还是值得的。接下来,我让学生经历了二次体验的过程,重新绘制得到了 1平方分米,并通过打手势、找生活原型、想象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平方分米的表象。在此基础上,学生估测课桌桌面的面积,并利用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去测量课桌桌面的面积,进一步巩固对1平方分米的认识。
片段二:1平方米比1平方分米大多了
师:猜想一下,1平方米有多大?
生: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应该就是1平方米。
(大部分学生表示同意)
师:想象一下,1平方米比1平方分米大多少?
生:大一点儿吧,因为 1平方分米比1平方厘米大一点儿。
生:我觉得大得比较多,因为1米等于100厘米,1平方米是比较大的。
(这个问题是我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追加的,看看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能到哪里。在这里,不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任何评价,希望后续的活动对此问题有很好的诠释)
师:大家都有不同的理解,下面我们小组合作,利用课前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报纸和米尺,小组合作,想办法拼1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及时进行帮助)
师:哪个小组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
组1:我们小组是用报纸拼了1平方米的正方形,我们觉得好大,边长都和我们组的某某同学差不多高了。(如图3)
图3
组2:我们小组是在课桌面上铺了一个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发现与4张课桌桌面拼在一起的面积差不多。(如图4)
图4
组3:我们小组是借助教室里的地板砖进行拼接的。一块地板砖的边长是80厘米,这样我们把边长再多加20厘米就行了。
组4:我们和第3小组的差不多,我们是在地上画了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
师:非常好,大家都用自己的办法得到了1平方米到底有多大。下面我们借助第3小组和第4小组画的1平方米,我们看看1平方米的地面可以站几个人。
(学生活动,发现可以站12名同学左右)
师:再在地面上画1平方分米,看看能站几名同学。
(学生分组尝试,不少学生发出惊讶声,发现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地面上,连一只脚都放不进去)
生:连一只脚都放不进去。
生:连一只手也不行。
生:1平方米比1平方分米大多了。
(接下来,我带领学生利用制作的1平方米的报纸或纸板,估计并测量黑板的面积、教室门的面积等,帮助学生建构1平方米的概念)
片段三:你是怎么想的
(在我讲完这节课后,“练一练”中有这样一道题,如图 5所示。学生完成的质量不错,全班没有一人出现错误,我访问了几个学生)
图5
师:在完成这道题时,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先想象1平方米有多大,在脑子里铺一下,这样就知道一间房屋地面的面积大约就是50平方米了。
(其他学生点头表示同意)
生:我也是这样做的。不过,在填练习本面积的时候,我用手掌还大体上量了一下,发现有2个手掌那么大,所以是2平方分米。
在学生进行面积单位的学习时,我始终认为学生的体验活动是不能少的。特别是对比较大的面积单位的认识和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建立量感可能更为重要。如,以往学生认识1平方米的学习,更多的是围成1平方米有多大,对学生来说,围出来的是一个框,很难建立面的概念,而让学生利用旧报纸、纸板等去拼,则给学生提供了对面积的直观的感受和体验,这样的学习活动对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概念非常重要。
(作者单位: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