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甸8.03抗震救灾对增强云南民兵应急能力建设的启示

2016-06-28毛智贤

中国应急救援 2016年2期
关键词:经验启示应急救援

毛智贤



鲁甸8.03抗震救灾对增强云南民兵应急能力建设的启示

毛智贤

摘 要

关键词:云南民兵 应急救援 抗震救灾 经验启示

1.基本情况

2014 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里氏6.5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房屋损毁,灾情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妥善做好群众安置工作。8月3日晚,云南省成立军地联合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在总指挥部的领导下,确定由省军区前指牵头成立抢险救援组,负责全面协调解放军、武警和民兵预备役力量参与救灾行动。随即,云南省军区、13集团军、14集团军、武警等各救援单位迅速成立了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形成了“地方统一领导、军区牵头协调、各部队通力合作”的工作机制。云南省军区充分发挥灾区驻地军事机关作用,组织重灾区38个乡镇328名村寨民兵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报告反映灾区情况,迅速协调周边省、州市的驻军部队、武警、民兵预备役人员1万余人赶赴灾区展开救援。

2.云南民兵采取的主要救援措施

2.1争分夺秒,及时了解上报灾情

地震发生后仅2分钟,昭通军分区政委立即赶到作战值班室,下达了第一道命令:“迅速启动应急一号方案,立即与地方相关部门联系,通知各人武部立即利用民兵组织优势,迅速查明震中位置并上报,机关各部立即收拢人员,做好应急抢险出发准备”。鲁甸县人武部受领命令后及时与鲁甸县委办、政府办、应急办等部门联系,了解到震中在巧家县和鲁甸县的接合部龙头山镇,地震为浅源性破坏性地震后,第一时间向昭通军分区通报了灾情。同时,由部长、政委分别组织民兵应急分队从两个方向赶赴龙头山镇,行进中一边对灾区情况进行搜索观察,一边实时向上级汇报受灾情况,并请求军分区和省军区派出更多的力量参与救援。留守作战值班室的负责同志则及时记录灾情并将一线灾情和救援进展等情况向上级汇报。及时客观的信息为总指挥部进行决策和开展救援部署提供了依据,提高了救援处置效率。

2.2迅速机动,第一时间投入救援

地震发生后,鲁甸县武装部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组,立即征用地方运输车5辆,迅速收拢本部人员和民兵应急分队,发放装备器材和物资,向基层武装部下达动员集结令,震后5分钟人武部机关已收拢人员40余人,先由部长带队组成先遣队赶赴灾区。途中接到总参谋部、成都军区、云南省军区等救援命令时,第一批民兵应急救援分队已赶赴震区。同时,鲁甸县武装部又迅速抽调文屏镇、桃源乡、茨院乡和小寨镇的80名民兵突击队,组成第二梯队并赶赴灾区。17时10分,地震发生不到1小时,先行分队就在沙坝村救出2名受困群众。17时30分,民兵已到达受灾最为严重的光明村开展救援工作。19时,昭通军分区200名官兵和民兵投入救援。20时,鲁甸人武部又紧急抽调民兵应急分队30余人赶赴灾区支援,凌晨又动员民兵320余人抵达震区,其余700余名基干民兵则分散在各乡镇由基层武装部指挥抗震救灾。震后12小时,云南省军区就组织昭通、曲靖、昆明等地3300余名民兵从三个方向投入抗震救灾,全力抢抓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8月6日下午,当李克强总理来到受灾最严重的龙泉村,察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和抢险救援人员时,听云南省军地领导介绍鲁甸民兵是第一时间赶赴救援现场的,总理动情地对民兵们说:“你们立了大功,你们辛苦了┅┅”。

2.3积极协调,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2014年8月3日晚,云南省军区先遣组抵达鲁甸县武装部,就地开设前线指挥部。留守组及时进行场地布置,购置应急物资等并协调电信公司通信抢修人员架设线路,保证了应急指挥的通信顺畅。8月4日,军区联合指挥部相关人员进驻鲁甸县人武部,开设指挥所。留守组成员积极进行场地协调,办公物资购买,协助制作图表、条幅等,指挥所开设完毕后,分别担负安全警戒、工作人员住宿安排、进出灾区的引领路等多项任务。救灾期间,鲁甸县人武部积极协调军区直升机进行空中救援。8月6日接到地方政府的通报,龙头山镇光明村有数百名灾民和救援人员断粮近两天,鲁甸县人武部立即了解掌握空投坐标并及时报告,让直升机救援大队顺利空投并解除了危机。同时,积极协调鲁甸县政府,把鲁甸县第一中学足球场作为直升机临时物资转运点,并组织40余名民兵负责直升机物资转运点的安保执勤和物资装卸任务,期间人武部主动协调昭通矿难救援队参与物资装卸载和转运工作。除此之外,还承担了其他县(市)、区武装部的救援队伍以及14集团军、昆明警备区、曲靖军分区、预备役师等救援力量的食宿保障,并协调车辆,安排人员引路等勤务工作。为了及时高效的转送伤员、运送物资,云南某预备役师协调重庆某工业集团,调用4台全地形车参与救援,发挥全地形车“小、快、灵”的优势,将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资运进村寨。该师还从预编修理厂抽调车辆维修技术骨干,组成车辆抢修分队,驾驶野战车辆维修方舱为灾区车辆提供技术维修和油料保障,得到了军地首长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寻找生命.俞长河摄

2.4转移群众,分发抢运救灾物资

8月4日,鲁甸武装部进一步集结动员其他乡镇民兵,赶往沙坝村搭建救灾帐篷和搬运救灾物资。正在此时,接到上级命令,要求立即赶到受灾最为严重的光明村开展救援工作。武装部相关负责人带领民兵应急分队310人徒步行进20公里,准时到达灾区展开救援行动。由于震后大雨和余震不断,个别地区形成堰塞湖,不少群众亟待转移安置。18时,云南民兵组织搜救139人,转移伤员74人,转移安置受灾群众5600余人,运送物资20余吨。5日晚,云南省军区决定留下少部分官兵配合兄弟单位救援,其余3100余名民兵发挥民兵熟悉民情社情的优势,深入各乡(村)了解情况。又及时派出48支小分队深入龙头山镇、巧家县包谷垴乡等较边缘的山村动员和组织受灾群众进行紧急转移。官兵们采取军车运输、协调直升飞机空投、民兵搬运、摩托车分段倒运、人背马驮等方法,将各类救灾物资及时送达到受灾群众手中。至8月11日,军地各级共向灾区调运7.17万顶帐篷、1万盏应急灯、1200件彩条布、3.95万床棉被、6.6万件大衣、2.5万套衣服、2万张折叠床、1万条睡袋、5000套折叠桌凳等救灾物资。其中仅鲁甸县武装部就抢救出33名群众,运送伤员76人,挖掘遗体27具,转移群众1750人,拆除危房950间,搭建帐篷890余顶,修复损毁道路58公里,抢救物资200余吨,卸载、转运、分发物资1万余吨,排查核实灾情2046户,帮助银屏村搭建板房学校1所,协助灾区整治街道秩序、清理垃圾、安顿5所校舍设施,帮助受灾群众采摘花椒1000多斤,清理废墟2万多平米。

2.5全力以赴,打通生命救援通道

道路是抗震救灾的生命线。地震发生后,如何让交通、通讯、电力通畅,人心、社会稳定,是抗震救灾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此次鲁甸县龙头山镇作为受灾最严重的地方,震中道路损毁严重,车辆无法通行,受灾地区交通命脉被斩断,救援队伍、救灾物资、抢险设备无法进去。路边不时的山体滑坡以及滚落的巨石更让人胆颤心惊。危难时刻,云南省国动委交战办第一时间组织省公路工程应急抢修大队和公路运输大队,投入496人次,动用装载机、挖掘机、物资运输车、后勤保障车辆等机械设备260台次,架设30米双排单层加强型公路钢桥一座,清理塌方178处。特别是云南建工集团民兵工程抢修分队接到命令后,立即组成道路抢通队伍,冒着震后大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迅速实施抢通工作。5日下午,经过两天两夜的艰难推进,清理滑坡体土方10多万立方米,将昭巧二级公路约23公里的受阻路段全线抢通。接着,他们又转战至重灾区龙头山镇,连续奋战24小时后,提前1天使龙头山镇至乐红乡24公里的“生命通道”全线贯通。

2014年8月7日向龙头山镇龙井村运送大米,俞长河摄

2014年8月26日 龙头村银屏村卸载物资,俞长河摄

2.6排危除险,严防次生灾害发生

此次地震导致牛栏江红石岩村形成堰塞湖,受堰塞湖威胁的有昭通、曲靖4县区12个乡镇共12797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要求,国家防总启动了水利抗震应急响应机制,云南省防指启动水利抗震救灾应急预案(重大级)。经过调集武警水电部队、13集团军工兵团和云南省军区民兵预备役人员1100多人以及地方抢险力量的7昼夜奋战,于8 月12日17时,抢通红石岩堰塞湖泄流槽,零伤亡完成应急排险任务。此外,云南省军区还组织3000余名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进村入户、进校入屋,排查安全隐患,拆除危房,转移疏散群众。排查学校15所,排查交通隐患点30余个,地质灾害隐患596个。其中,鲁甸县武装部就组织民兵1000余名,排查危房2019户,拆除危房950间,排查安全隐患点360余处,排查核实灾情2046户,帮助银屏村搭建板房学校1所,协助灾区整治街道秩序、清理垃圾、安顿5所校舍设施,清理废墟2万多平米。救灾指挥部为严防次生灾害,要求2000余名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救灾的同时,教育引导群众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对高危地段、桥梁等安放警示标识,并对已搭建好的帐篷和过渡性安置房,进行加固和防雷防火等,避免次生灾害造成新的人员伤亡。

2.7群防群治,协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为防止次生灾害,云南省军区迅速协调防化部队参与卫生防疫,组织民兵开展消毒、杀菌和防疫工作。同时,主动作为,为专家提供一线灾情信息,及时向全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成都军区疾控中心的专家们介绍震区情况,对可能污染的水源、垃圾处理情况、遗体埋放和需要重点消毒处理的区域进行了重点汇报,并派出部分民兵协助全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了对水源的保护。3100余名民兵积极协助地方政府开展环境整治,对灾区群众安置点和住宿区域的厕所、垃圾点等进行消毒处理和杀虫服务。

2.8治安巡逻,确保灾区社会稳定

地震灾害发生后,为维护灾区社会治安,稳定灾民情绪,确保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指挥部认真吸取以往经验教训,由云南省军区组织民兵协助地方政府成立以公安干警为主的治安巡逻分队,主动担负起灾区的治安巡逻任务,他们为灾区群众巡逻站岗、排忧解难,对灾区可能出现的偷盗抢等违法犯罪活动采取了主动预防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确保了灾区的安全稳定。

2.9巡回医疗,帮助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

地震对受灾群众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许多人在几分钟之间就不得不面临完全不一样的人生。特别是幸存者,处于家园残破、躯体受伤、亲友离去的巨大悲痛中。鲁甸地震后,云南某预备役师迅速从编兵单位抽调5名心理专家,组成心理服务分队及时赶赴灾区对受伤群众开展心理疏导服务,使他们重新唤起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灾情发生后,该师共发放心理救援资料1000余份,对289名受灾群众进行了分类评估,与270人建立了联系,对灾区49人进行了适时心理干预,成功帮助幸存者调适和修复因亲人丧失带来的心理创伤。

2.10恢复重建,协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

灾害发生后,社会的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和毁损,人民群众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为及时消除灾害后果,使当地的民众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昭通军分区组织民兵参加了清理坍塌现场,搭建简易住房,安置受灾群众,帮助恢复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重要生产生活设施和重建工作,目前,搬迁、安置、重建等工作还在继续开展中。

2014年8月3日鲁甸民兵在龙头山镇龙泉村抢救生还者刘启佑,俞长河摄

3.民兵抗震救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回顾这次抗震救灾行动,云南省军区视灾情为命令,迅速启动方案预案,积极组织民兵救灾救援,成为投入最早、力量最多、时间最长的救灾力量。在整个救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就近救援作用。震后5分钟,鲁甸民兵即携带救援装备挺进震中龙头山镇,成为第一支到达震中的救援分队。二是情况报知作用。地震发生后,县、乡两级人武部迅即组织民兵进驻重灾乡镇寨,分组分方向、逐村逐社区核查灾情,为上级判断灾情、部署救灾行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三是综合保障作用。救灾过程中,昭通、曲靖、昆明紧急调用预储装备物资,快速动员集结民兵保障分队,担负灾区群众和救灾官兵食宿、卫生、警戒等勤务保障任务。四是盲点补位作用。救援展开后,我省民兵作为重要机动力量,弥补专业救援力量不足,成为救援的中坚,最大限度降低了人民群众损失,受到了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高度肯定,但从整体军事行动能力看,还是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自身综合保障能力弱,难以适应抗震救灾需要。民兵预备役人员在遂行抗震救灾中,参战力量多元,物资消耗巨大,综合保障能力跟不上,难以适应大规模、长时间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需要。首先是各县(市)区武装部缺乏野战炊具,在参战兵力多元、数量多,而救援地又比较分散的情况下,自身饮食保障较为困难,后勤难以做到自行保障。其次是虽然每名人员都配发和准备了一定数量的战备干粮,但抗震救灾周期性长的特点,仅仅依靠战备干粮是无法解决长时间作战问题的。再次,就寝装具较少,抗震救灾体力消耗大,累了困了得不到很好休息,另外,民兵由于没有统一的被服装具,在救援行动中,与预备役部队相比,还存在着着装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

二、装备器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救援能力受限。首先是专业救援器材缺乏,数量较少。大部分民兵只能使用土木工具,执行专业救援任务难度较大。其次是征用地方车辆困难,难以保障紧急出动要求。因地方运输公司车辆绝大部分为私有,征用这部分车辆不仅费用高,而且车主不配合,导致遂行任务机动难,行动受限,影响救援工作甚至造成一些工作无法展开。

三、专业技能不够精,遂行任务效率不高。虽然县乡人武部每年都组织开展民兵军事训练和演练,但由于受经费保障、装备器材、专业教员和训练时间等客观因素制约,参训民兵掌握的技能有限,遇有突发情况时,难以满足遂行任务的需要。

2014年8月3日政委张佑国带领民兵在龙头山镇运送伤员,俞长河摄

4.对增强民兵应急能力建设的启示

云南处于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东侧,全省84%的国土面积处于地震高烈度区(7度),约有7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地震危险区。复杂、脆弱的地质环境使云南成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我们应着眼形势任务的发展需要,加强云南民兵应急能力建设,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作出积极贡献。

4.1制定一套较为完善的应急预案,是开展应急救援的基本依据

通过制订并不断修定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使之定人、定岗、定责,使整个救援组织体系更加健全,运转更加高效,保证相关信息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只有明确各部门的工作程序和职责任务,突发事件发生时才有章可循,有案可依。

4.2提高民兵编组质量,是民兵遂行多样化任务的组织基础

组织建设是民兵建设的基础。只有打牢这个基础,民兵训练、使用、保障和遂行任务才有依托和保障。当前应以各州(市)可能担负的任务为依据,结合应急处突的需要,因地制宜组建一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以满足执行任务的需要。

4.3加强抢险救灾能力训练,是提高民兵遂行任务能力的根本途径

训练是提高民兵应急分队遂行任务能力的根本途径。要围绕可能担负的任务,分层次、有重点、多渠道抓好军事训练,合理安排训练内容,重点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应用性训练,不断提高民兵应急分队处置多种突发事件、完成多样化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

4.4加强后勤保障能力建设,是提升民兵战斗力的关键措施

要充分发挥民兵组织的优势,抽调专业人才,重点建设给养补充、医疗救护、交通战备等专业应急分队。按照“常态建设、平战兼容”的原则,加强重点方向、重点地区的后勤保障装备和力量建设,以增强后勤保障的实效性。

4.5建立高效的军地联合指挥体系,是开展应急救援的领导核心

鲁甸“8.03“地震后,在国务院抗震救灾联合工作组的指导下,云南省军区与13、14集团军,武警等各兵种救援单位迅速成立了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在总指挥部的领导下,各指挥部明确责任、各司其责、相互配合,形成了“地方统一领导、军区牵头协调、各部队通力合作”的协调体制,实现了“地方政府提需求、军区系统搞协调、任务部队抓落实”的有序工作机制。建立了指挥科学、政令畅通、工作落实的应急救援体系,极大地提高了救援效率。

4.6加强专业救援装备器材建设,是提高救援效率的有力支撑

地震发生后,云南省政府和省军区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投入大型装备器材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迅速调派工程抢修分队,组织挖掘机、推土机、应急发电机等大型机械进行救援,使阻断的道路、中断的电力在最快时间内得到恢复、灾区的通信能保持畅通。纵观此次抗震救灾,现代化的装备器材在救援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救援效率的有力支撑。

4.7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是减少人员伤亡的前提条件

地震前让广大群众掌握有关的地震知识并熟悉相关的预防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回顾近年来云南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如2014年盈江县“5.24”地震,盈江县第一中学的2015名学生都在数分钟后就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整个过程没有发生摔倒、踩踏事件。“5.30”地震中,灾区群众采取正确措施预防避险,没有造成人员死亡。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与云南近年来组织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知识竞赛和组织民众参与综合性防灾救灾演练有很大的关系。

4.8储备一批实用管用的救灾物资,是应急救援的根本要求

鲁甸“8.03”地震发生后,省、州、县三级民政系统迅速就近调拨帐篷、被服、简易折叠床、家庭急救包、应急照明设备等物资,为应急救援奠定了坚实的物资保障。如昭通军分区于2013年就协调有关部门为11县区武装部和民兵应急分队配备了应急指挥车,配发地震救灾、森林灭火各种物资器材1822件,在各项应急救援中,民兵遂行任务的能力就得到很大提高。

4.9及时排危除险和转移受灾群众,是减少次生灾害的有效方法

地震发生后,鲁甸武装部及时组织民兵对人员密集场所、学校、医院、机关单位、农村危旧房,以及地质灾害隐患点、河流、水库、矿山、工地、通路进行全面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排危除险,不能及时处理的,就地设立警示牌并上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通过上述措施,鲁甸“8.03”地震没有发生因次生灾害造成的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情况。

4.10适时开展政治工作,是激发战斗热情的有效手段

此次参与鲁甸地震救灾的1100余名民兵来自于地震灾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家里都遭受了地震灾害,再加上救灾中体力消耗大、环境恶劣、任务繁重、持续时间长、饮食无保障、风餐露宿等客观因素,导致大部分人员思想波动大,产生了一些负面情绪。对此,鲁甸武装部及时利用传达上级指示、救灾间隙等时机,实时宣传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连续奋战的先进典型事迹,激发广大官兵的参战热情。通过开展思想动员大会、组织座谈讨论、开展火线入党和表决心等形式多样的政治工作,及时将上级组织的关怀和人民群众的赞扬传达到每个民兵,营造了一个不畏艰险、敢于拼搏、连续战斗的战斗氛围,使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保持了高昂的斗志和战斗热情。

参考文献

1.《后备力量非战争军事行动概论》,王文臣、严三强主编,军事译文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

2.《民兵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总参谋部动员部,人民武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一版。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境内发生6.5级地震。地震造成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永善县和曲靖市会泽县108.84万人受灾。面对突发而至的灾情,云南省军区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迅速动员3300余名民兵预备役人员及部分官兵从三个方向投入抗震救灾,官兵们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保障难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发扬了连续奋战的战斗作风,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救援任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此次救援行动为今后组织民兵遂行抗震救灾任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人民武装学院教务科

猜你喜欢

经验启示应急救援
考虑灾民感知满意度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人员派遣模型
延安时期的《边区群众报》与现实启示的研究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及其启示
税务代理制度的美日经验
突发事件下应急救援最短路径问题的研究
兰州市成功治理大气污染经验研究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经验启示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于提升武警部队应急救援行动中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