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文化之先行 民国故宫出版事业先贤
2016-06-28张小李
张小李
弘扬文化之先行 民国故宫出版事业先贤
张小李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清宫史与出版史
编者按:故宫博物院民国时期的出版事业,离不开当时一批先贤的努力。现在的我们可以通过档案的记载来追忆先贤们的出版事迹。当然,档案记载有多寡详略之别,难免有所缺失,但本文对故宫出版先贤们的细致梳理,却不失为是对故宫博物院出版史的一次别样整理。仅以此,为日后志于研究故宫博物院历史之人提供参考。
民国时期,故宫博物院的先贤们为了打破皇家秘藏的封闭状态,大力发展出版事业,建立了集编纂、印刷、发行一条龙的出版流程。他们各司其职,领导者、组织者、编辑者、印刷者、发行者合力促进了故宫博物院出版事业的进步。
故宫出版的领导者们
民国时期,故宫博物院的核心领导层中,对出版事业有较大影响的有陈垣、易培基和马衡等。
自从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五日逊帝溥仪出宫后,故宫的管理机构先后经历了清室善后委员会、故宫博物院临时董事会(临时理事会)、维持员、保管委员会、维持会、管理委员会等变迁,李煜瀛、庄蕴宽、江瀚、王士珍等主要领导者前后更替。贯穿这一时期的中坚人士是陈垣、易培基、马衡三位先生。
为维护合理性提供有力武器—陈垣
陈垣(一八八〇年~一九七一年,)字援庵,广东新会人,史学家,曾任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理事、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等职。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清史善后委员会召开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当天,委员长李煜瀛因社会事务繁忙,函请陈垣担任代理委员长应兼任的常务委员职务,并随时代理委员长职务。故宫博物院成立后,陈垣先生任理事会理事、图书馆馆长,此后他便一直在院务中发挥重要的影响力。如一九二七年八月,北京政府拟组建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会,他于八月二十一日致信故宫同仁召开茶话会,商讨政府改组之议。一九二八年底易培基担任院长后,陈垣仍旧为理事,但逐步淡出了故宫事务。
陈垣先生在故宫任事期间,故宫博物院出版事业在筚路蓝缕中起步,清室善后委员会摄影股、古物馆流传课、总务处工程课、图书馆掌故部等承担了故宫博物院出版职责。
陈垣(一八八〇年~一九七一年)
陈垣先生将故宫的出版事业作为维护清室善后委员会合理性的有力武器。清室迁出紫禁城,接管故宫的清室善后委员会成为守旧势力的眼中钉,而陈垣先生用出版回击守旧势力的恶意诋毁,布置宣传《甲子清室密谋复辟文证》一事就证明了这一点。据那志良先生回忆,一九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点查人员在养心殿溥仪居所发现了一批一九二四年的清室密谋复辟文件。文件送到陈垣先生那里后,陈先生马上布置人员分抄,后全文出版。善后委员会对此进行广泛宣传,其目的是向公众宣示:如果不请溥仪出宫,或许又会发生复辟的事。陈垣先生力主尽快公布故宫所藏档案史料,供学界研究,他认为:「公布档案史料不必耽搁时间,搜寻某一历史时间的全部档案,根据档案原来次序发排,十天出版一册,如果原来档案不缺的话,将来总会出齐的;采用线装,可以给不同读者根据不同需要时拆散重装。」(朱家溍《回忆陈垣、沈兼士两位先生》,《紫禁城》,一九八六年第五期)
《甲子清室密谋复辟文证》
陈垣先生还为故宫出版物《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影印本》撰写了识语,并为故宫出版的论文集撰写了《记吕晚村子孙》《四库提要中之周亮工》等多篇论文。
《故宫周刊》一九二九年第三期上刊载的易培基先生小影
自一九二八年十月五日北伐战争胜利,国民政府公布《故宫博物院组织法》,故宫博物院行政事务院长领导体制确立之时算起,故宫博物院在民国期间只有两任院长,分别是易培基(任职时间为一九二八年十月八日~一九三三年七月二十二日)和马衡(任职时间为一九三四年七月二十二日~一九五二年五月二十二日,其中一九三三年七月二十二日~一九三四年五月七日这一时期为代理院长时期)。陈垣先生虽然没有故宫博物院院长头衔,但是其为故宫博物院的建设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对故宫事务产生的巨大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
《明卞文瑜摹古山水》内页
振导中国固有之文化—易培基
易培基(一八八〇年~一九三七年),字寅邨,号鹿山,湖南长沙人,教育家,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易培基任院长时期是故宫博物院民国出版的黄金时代。
易培基是个具有强烈文化使命感的人。清宫文物、典籍收藏是中国古代文物、文献收藏的集大成者,具有垄断性、封闭性。易培基等率领故宫员工,以展览、出版的方式,公开宫廷秘藏,以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在《故宫周刊》「弁言」中,易培基谓:「吾国为数千年文明古国,文艺进化,震铄世界,徒以封闭之习过深,凡属文艺之精奥,大都私于一姓,匿不示人。」为了打破这种状况,故宫对公众开放后,「同人犹虑传播之不广,遂有拓印古器影印书籍字画之举,最近复编有《故宫》月刊,皆所以为振导吾国固有之文化之助者也。」易培基在《故宫书画集》序言称出版《故宫书画集》「尽量介绍吾国书画艺术于世界,使一洗珍秘之习焉。尤此志也」。
易培基任职期间,故宫博物院构建了系统化的出版格局。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构建了完整的编纂、印刷、发行流程,总务处负责招商印刷、管理出版资金,秘书处、总务处、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均有编辑职责,故宫印刷所负责印刷,出版物发售室(发行所)负责销售。为了统筹出版事业,当时还成立过专司出版的临时机构出版处;其次,构建了完整、互补的出版物体系。以刊物为例,首先创办《故宫》(月刊),后考虑到月刊的成本较高,发售价格不低,不能达到普及于一般民众的目的,于是又创办了《故宫周刊》,这两种刊物出版后,编印《故宫书画集》,介绍故宫藏书画艺术佳作,「以补上述两刊之不足」。经过努力,故宫出版的书画、谱录、目录、影印典籍、铅印典籍、史料、论著等各类出版物构成了品类丰富而内容、类型互补的出版物体系。
增砖添瓦—马衡
马衡(一八八一年~一九五五年,)字叔平,浙江鄞县人,金石学家、书法篆刻家,故宫博物院第二任院长。马衡任职之时,故宫博物院精华文物刚南迁不久,他尽力维持了易培基院长任上留下的出版格局,《故宫》(月刊)、《故宫周刊》等刊物仍照常发行,书画影印、文献及图书编目成就可圈可点。马衡先生还在金石学等专业领域,为故宫出版添砖加瓦,为《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年刊》撰写了论文《新嘉量考释》,为《避暑山庄藏汉铜印》《毓庆宫藏汉铜印》两印谱撰写识语,并参与《金薤留珍》等印谱的拓印工作。
李宗侗(一八九五年~一九七四年)
故宫出版的组织者们
陈垣、易培基、马衡等领导者是从宏观角度把握故宫出版事业的整体方向,而负责出版事业的谋划与运营的是故宫博物院中层事务领导,包括李宗侗、吴瀛、沈兼士、俞同奎、张庭济,以及故宫博物院各馆处历任正副馆(处)长。
故宫出版格局的宏观规划者—李宗侗与吴瀛
《故宫周刊》一九三〇年第二十八期上刊载的马衡先生小影
李宗侗(一八九五年~一九七四年),字玄伯,河北高阳人,曾任清室善后委员会顾问、故宫博物院维持会常务委员、故宫博物院秘书长等职。李宗侗对故宫出版事业的贡献在于宏观规划。李宗侗在《故宫》(月刊)序言中,期望通过印刷品,达到「故宫藏品庶几家知户晓,其于文化史俾益」的效果,为此,他与秘书吴瀛等有一个宏大的计划「想有一个十年或五年的计划,将所有本院文物完全摄制了副本流传,做一个既可普及又便保存稽考之助」。(吴瀛《故宫尘梦录》,紫禁城出版社,二〇〇五年,第一六九页)此外,李宗侗还重视故宫出版物对国家事务的价值,他希望出版早在晚清时期就已经编好的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筹办夷务始末》,并继续编辑出版道光以前以及光绪、宣统两朝的外交史料,「其于不平等条约之废除,或者不无小补」。{李宗侗《清代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校印后记」,(清)文庆等编《清代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故宫博物院影印,一九二九年}
吴瀛(一八九一年~一九五九年,)字景洲,江苏武进人,清末入湖北方言学堂,后在北京政府任职。一九二四年受聘为清室善后委员会顾问,参加清点故宫文物,后任故宫博物院秘书,古物陈列所接收委员。曾任《故宫周刊》创刊主编,著作有《故宫博物院五年经过记》等。
《故宫博物院五年经过记》内页之“中华民国十四年十月十五日清室善后委员会同人摄影”
吴瀛编著、易培基题写书名的《故宫博物院五年经过记》封面
吴瀛与李宗侗一起规划了故宫出版格局,并领导了专司出版的故宫博物院非正式机构出版处。出版处不见于故宫的正式出版物及历年工作报告,但故宫博物院档案室保存了出版处的相关档案。故宫博物院档案记载:一九三二年五月四日,秘书、出版两处共同制定《改组发售室试行办法》,秘书长李宗侗及秘书吴瀛分别签字。据此可以推测,出版处的领导者应是吴瀛。吴瀛还参与了故宫印刷所的组建工作,主导了官营的出版物发售室转化为官商合营的出版物发行所的工作。
故宫明清档案管理的先行者—沈兼士
《故宫周刊》一九三〇年第二十三期上刊载的沈兼士先生小影
沈兼士(一八八七年~一九四七年),名臤,一名臤士、坚士,笔名兼士,浙江吴兴(今湖州)人,语言文字学家,明清档案专家。曾任故宫博物院理事,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副馆长(主持文献部工作),文献馆副馆长、馆长。沈兼士曾组织编辑出版《文献丛编》《史料旬刊》《清代文字狱档》等三十余种书刊。任文献馆馆长时,他对清代档案的整理制订了较为细密的计划,并开始对档案整理的原则和方法进行研究,编写《整理档案规程》,撰写文章《文献馆整理档案报告》,对明清档案管理和档案学做出了具有开拓意义的贡献。
《故宫周刊》一九三〇年第二十六期上刊载的俞同奎先生小影
故宫出版印刷的确保者—俞同奎与张庭济
故宫出版物在经过编纂之后,由总务处负责故宫博物院全院出版经费管理、招商印刷等行政事务,总务处长俞同奎、张庭济对故宫出版出力甚多。
俞同奎(一八七六年~一九六二年),字星枢,浙江德清人。历任故宫博物院维持会常务委员、管理委员会干事、故宫博物院理事、总务处长。一九三〇年二月,李宗侗在《清代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校印后记」中谓该书出版「至于董理印刷局之交涉,总务处长俞星枢先生之用力居多」。此外,据吴瀛先生回忆,俞同奎还是《故宫》(月刊)创刊主编。
《赵孟頫集册》封面及内页
张庭济(一八九五年~一九五八年),字柱中,号柳西、九龙山人,浙江平湖人,曾任故宫博物院秘书、总务处长。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马衡院长及院内一些主要人员大部分离开北平,或南下或转往他处,张庭济以处长的身份,奉命留守,在极其艰苦险恶的环境下,苦撑了八年。在此期间,他努力维持原有的工作规制,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推进故宫的工作。沦陷期间,北平故宫博物院仍出版了《赵孟頫集册》《清宫述闻》等出版物,张庭济筹集经费、组织出版可谓功不可没。
故宫出版的编著者们
《淮海居士长短句》内页
故宫博物院出版物的编著者群体,大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院外的社会名流和故宫博物院聘请的院外专门委员,一类为故宫博物院员工,以当时的年轻员工为主体。
民国时期故宫博物院的出版物,无论是编纂的刊物和书籍,还是影印的史籍及书画作品,其整理、编辑、拍摄工作本为故宫博物院员工的职务行为,加之这些出版物多为集体劳动成果,因此署名多为「故宫博物院」或「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故宫博物院古物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鲜见个人署名。即便如此,延请的院外专门委员以及部分院内员工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署名权。故宫出版物的署名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作为编纂者署名,主要是故宫博物院出版的谱录、目录、影印典籍、铅印典籍、史料等,以间接署名方式为主,如专门委员张允亮编纂《故宫善本书目》,其识语云:「允亮自知固蔽舛谬,不免要以此为权舆,而待他日理董云耳。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一月张允亮识。」以自序的方式点明编纂者;一种是作者直接署名,含各种书的题跋,或发表于故宫博物院民国时期出版的论文集(《文献论丛沈兼士先生纪念刊》等)上的论文。此外还可以通过出版之后的访谈、纪念性文章,了解某些出版物的编纂者姓氏。
《清内阁旧藏汉文黄册联合目录》封面及序言页
由知名学者组成的专门委员编著者
民国时期,故宫博物院成立了学术机构专门委员会,多次聘请社会知名学者以及故宫博物院各馆处正副首长担任专门委员,部分院外专门委员,如张允亮、陶湘、赵万里、齐如山、孟森、余嘉锡等参与了出版物编辑或题跋撰写工作。
张允亮(一八八九年~一九五二年),字庾楼,别号无咎,河北丰润人,藏书家,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古物陈列所副所长,他为故宫编纂了《故宫善本书目》和《故宫善本书影》。
陶湘(一八七一年~一九四〇年,)字兰泉,号涉园,民国著名藏书家、刻书家,江苏武进人,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曾编纂《故宫殿本书库现存目》,傅增湘在题词中道尽了陶湘编该书的辛苦:「凌晨而届,日昳而出,时而饥疲。」
《文献丛编增刊·清三藩史料一》封面及内页
赵万里(一九〇五~一九八〇年),字斐云,别号芸盦、舜盦,浙江海宁人,文献学家、敦煌学家,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他为故宫博物院影印善本古籍《淮海居士长短句》《太平清调伽陵音一卷》撰写了跋语,考证版本源流。
齐如山(一八七五年~一九六二年),原名宗康,字如山,河北高阳人,戏曲理论家,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他为《升平署岔曲》撰写序言,述岔曲的特点,以及故宫博物院所藏《升平署岔曲》的史料价值。他还为故宫博物院论文集撰写了论文《由承应戏可考国剧之来源》。
孟森(一八六九年~一九三七年),字莼孙,号心史,江苏武进人,清史学科奠基人,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孟森为《清宫述闻》撰写了序言,还为故宫博物院出版的论文集撰写了论文《清太祖起兵为父祖复杂事详考》等。
为故宫博物院系列论文集撰写论文以及序跋的专门委员还有余嘉锡(《书册制度补考》与《碎金》跋)、蒋廷黻(《欧洲几个档案库》)、姚从吾(《档案馆与现代历史学的关系》)、福开森(《故宫博物院文献馆》)、吴廷燮(《论清光绪时之财政》与《库伦方舆纪要序》)、朱希祖(《抚畿疏草跋 附张凤翔列传考证》)、顾颉刚(《禹贡学会的清季档案》)、王之相(《中俄陆路通商关系之历史上变迁》与《一个具有文学和经济意义的俄文文件的释义》)、启功(《跋邺河伊拉里氏跳神典礼》)、王重民(《述美国国立档案馆》)等。
作为社会名流,曾任故宫博物院理事长的蔡元培先生为《清内阁旧藏汉文黄册联合目录》撰写过序言。撰写过论文的知名学者还有刘厚滋(《纪明清宫史纂印事》)、刘文兴(《杭世骏厉鹗博学鸿词科试卷跋》)等。
故宫博物院的员工编著者们
故宫下属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秘书处、总务处员工都参与了编著工作。朱家溍先生回忆,陈垣先生认为学术界需要故宫博物院加速公布资料,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近水楼台利用资料写出有价值的文章,当然会受到社会上的欢迎,但更迫切需要的是前者。因此,故宫博物院员工的编著工作以编辑为主,著述为辅。著述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为书画、史料等出版物撰写说明、叙录,另一种是为《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年刊》等论文集撰写论文。这其中的佼佼者有单士元、单士魁等人。
单士元(一九〇七年~一九九八年),字君实,北京人,档案学家、明清史专家和古建筑学家。一九二五年一月,单士元先生随文学院教授沈兼士等先生进清室善后委员会参与点查文物。故宫博物院成立后,他赓续在院任职,解放后曾担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先生主持、参与编辑了《掌故丛编》《文献丛编》《史料旬刊》《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等刊物,撰写了论文《清代档案释名发凡》等。
单士魁(一九〇五年~一九八六年),字秉彝,北京人,明清档案专家,清史专家,一九二五年二月入职,曾任故宫博物院科员等职。主持、参与编辑了《文献丛编》《史料旬刊》《清内阁汉文黄册联合目录》《清太祖努尔哈赤实录》《清内阁库贮旧档集刊》《清三藩史料》,撰写了《清代黄册与赋役问题》等论文,并与王梅庄合著《清内阁旧藏汉文黄册联合目录》叙录。
单士元(一九〇七年~一九九八年)
张德泽(一九〇五年~一九九八年),字洵如,河北东光人,明清档案专家、清史专家,一九二五年一月入职,曾在故宫博物院总务处、文献馆任职,主持、参与编辑了《清代外交史料》《清季各国照会目录》《清季教案史料》等书,还协助单士元先生编成《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撰写《军机处及其档案》等论文。
冯华,字大光,河北故城人,一九三〇年三月入职,曾任故宫博物院书记,参与编辑《故宫周刊》《故宫月刊》《故宫书画集》《故宫日历》等,还参与了故宫印行的法书名画的单行本的说明文字编写工作。
黄鹏宵,字鹏笑,广东新会人,一九二五年四月入职,曾任故宫博物院科长、出版物发行所主任,编纂《故宫清钱谱》,并撰写叙录。
庄严(一八九九年~一九八〇年)
那志良(一九〇八年~一九九八年)
此外,编著有出版物的故宫博物院员工及其著作还有:何澄一(一九二九年九月入职,曾任科长)编《故宫所藏观海堂书目》,曹宗儒(一九三二年九月入职,曾任书记员)撰论文《总管内务府考略》,吴志勤(一九二五年五月入职,曾任办事员)撰论文《升平署之沿革》等等。
故宫出版的传拓与印刷者们
故宫出版的传拓
出版物编纂好之后,就进入了印刷环节,在故宫博物院刚成立初期,就有特殊的印刷方式传拓。一九二五年古物馆成立时,设立了流传课,其职能是传拓、售卖青铜器、铜印、玺印、砚铭、刻石等,故宫所藏的重要铜器如散氏盘、嘉量、宗周钟、曾伯陭壶、颂鼎、大鼎等一百余种文物的器形、铭文,都传拓后单独发售。而铜印、玺印则集结成册发售,如《金薤留珍》《毓庆宫藏汉铜印》《避暑山庄藏汉铜印》等。
传拓工作由古物馆员工担任,传拓印品中,最负盛名的是《金薤留珍》印谱,由王禔、唐源邺(醉石)、马衡、吴瀛钤拓,周白吾、齐念衡、庄严、马权襄助(庄蕴宽《金薤留珍》「序」,故宫博物院传拓,一九二六年八月),那志良、吴玉璋担任编目工作(那志良《故宫四十年》,台湾商务印书馆,一九八〇年,第二四页)。
《清季各国照会目录·第一册·英国》封面及内页
官商合营的故宫印刷
易培基担任院长后,因承印故宫出版物的院外机构的印刷质量不能令故宫完全满意,故宫谋划组建了官商合营的故宫印刷所,其核心人物是杨心德。
杨心德,别字新德,上海人,曾在柏林工业大学研究光学化学,卒业后在《柏林画报》研究制版,后应邀来故宫博物院担任摄影技师。一九三一年春,杨心德打算辞职专办私人印刷工厂。故宫「为流传文化起见,需要精良印品」,于是提议与杨心德合作,试办印刷厂。一九三二年故宫与杨心德等订立官商合办契约,故宫印刷所正式成立,官方(故宫博物院)与商方(杨心德等合伙人)各占一半股份,杨心德兼任技师、经理,用人行政,故宫都不干涉。一九三三年,故宫投入增量资金,股份增加了一倍。
但故宫印刷所一九三一年试运营时,经理还不是杨心德,而是一王姓人士。一九三六年在厘清院方与所方历年欠账的《印刷所悬案解决办法》第二条:「二七期《故宫》月刊改用江南粉连纸。查古物馆卷前事,并未同意(原函抄附)。至每张签『付印』字样自系指版样,并非指纸样。王经理之同意仅能认为所方意思,不能代表院方,故是项损失计六百元,院方不能负责。」查《故宫》月刊一九二九年九月创刊,第二十七期的出版时间应为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可知此时故宫印刷所的官商契约尚未签订,其经理姓王。
杨心德的经理任期并不长,不超过两年的时间。一九三四年八月,审计署审计故宫印刷所账目时,对「故宫博物院总务处长王士铎兼印刷所经理」这一安排表示质疑,因为涉嫌违反公职人员不能兼职兼薪的规定,故宫致审计署回函件谓:「查故宫印刷所自经理庄文亚辞职后,一时无适当人选继任,而所务又未便久悬,且正在清理改组期间,爰由该所董事会议决,请该所董事王士铎暂时前往照料。」(《审计部函五项事由从速签订故宫印刷所正式合同由》,一九三七年六月二十六日,故宫博物院档案室藏)从这条材料可知,当时由王士铎担任故宫印刷所代理经理,杨心德已经从经理任上离职,后任经理庄文亚也离职,但尚不能确定庄文亚与杨心德之间是否还有其他人任过经理一职。
庄文亚,字愤亚,出身于江南望族毗陵(今江苏南京)庄氏,英国伦敦大学土木工程学毕业生,著作有《全国文化机关一览》《全国图书馆调查表》等。遗憾的是,庄文亚担任故宫印刷所经理的经过不详。
王士铎,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到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任故宫博物院总务处代处长。故宫出版物的印刷业务本由总务处管理,因此他担任故宫印刷所的代理经理是情理之中的事。
故宫出版的发行者们
故宫刊物印刷出来后,由总务处定价,钤盖版权章,然后交由出版物发售室售(发行所)售卖。
吴瀛先生在刊物发售环节,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发售室在一九二七年成立。一九二七年八月三十日,故宫博物院维持会公布《出版物发售室简章》,其中第一条规定:「本院暂设出版物发售室经理各项出版物之发售事宜,隶属于总务股。」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出版物发售室改组,分为了文书部、会计部、发售部、订购部。一九三二年,由于故宫博物院出版事业蒸蒸日上,出版物发售室的流水金额变大,在秘书、出版处负责人吴瀛的操办下,为了减轻院款负担,决定发售室从出版物销售款中提成作为开支,而不再由故宫博物院拨经费。一九三二年五月四日,由秘书、出版处呈送的《改组发售室试行办法》得到院长易培基的批准,发售室改名发行所,由故宫的官办机构转变为官商合营机构,故宫职员调回本院,服务人员完全改用店伙,每月提成销售额的百分之二十作为开支。但在抗战期间,因出版物销量缩小,发行所的销售提成无法维持运营,又改回了官办的发售室,职员再次由总务处员工兼任。一九四八年《本院总务处办事细则》第五科办事细则规定:「本科所属出版物发售室除出纳由第三科调派外,其主任由第三股主任兼任,业务人员由该股职员兼任。」
《故宫清钱谱》内页
根据现存文献,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上述先贤对故宫出版事业的贡献,但由于时间久远,其他故宫博物院员工在其中所起作用已不甚了了,但由他们所构成的致力于出版事业的故宫先贤群体,其价值和贡献是永不磨灭的。(本文所配书影图片俱为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