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构与重建:当代广州青年知识分子婚恋价值观研究

2016-06-25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恋爱观性观念

孙 慧

(广州市团校,广州 510635)

解构与重建:当代广州青年知识分子婚恋价值观研究

孙慧

(广州市团校,广州 510635)

摘要:广州青年知识分子婚恋价值观呈现出时代特性。在择偶过程中注重精神追求与感官享受,对物质性因素考虑较少;婚恋行为趋于多元化,对婚姻的责任意识较强;性观念比较开放,但受传统性道德约束作用的影响,观念与实践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对婚姻缺乏安全感,家庭中两性信任度较低。我们应从学校教育、社会倡导、媒体宣传、社交平台建设等方面引导青年知识分子形成正确合理的婚恋价值观。

关键词:青年知识分子;恋爱观;家庭观;性观念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社会意识和文化发生了显著变迁,现代社会的诸多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的特征。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婚恋价值观的变迁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人们已经慢慢抛弃了过去那种以保守、专一为基础的婚恋伦理习俗”[1]。近些年来,社会上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婚恋现象和婚恋思潮,如,网恋、试婚、裸婚、毕婚、隐婚等,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关注甚至是争相模仿。另外,电视媒体上大肆流行的相亲节目,三五分钟的时间就能促成一段姻缘,婚恋变得娱乐化、功利化、物质化,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现代人的婚恋价值观。青年知识分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价值观与其人生发展与身心健康息息相关。青年知识分子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成长的一代,巨大的社会变革在这一代青年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对其各个方面包括婚恋价值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青年知识分子是青年群体中一个较为特殊的人群。与一般青年相比,青年知识分子的婚恋价值观可谓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他们既继承传统,又彰显了现代特征,体现出较强的多样性和独立性。本文旨在及时准确地全面把握广州青年知识分子的婚恋价值观特点,挖掘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共性的婚恋行为特点、习惯及发展趋势,及时引导、纠正青年知识分子婚恋观,帮助其形成健康合理的婚恋价值观。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数据来源于“2014-2015年度广州青年发展状况”大型调查。本文对青年知识分子的界定参考臧晓明[2]的观点,将该群体界定为35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以知识作为工作手段的人,具体包括在校大学生、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的青年技术人员、政府机关的青年工作者以及在校大学生等等。根据上述界定,我们对由2796名就业青年与大学生组成的数据库进行了筛选,得到1242个(男性606名,女性636名)符合条件的数据组成“青年知识分子”数据库,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择偶标准注重精神追求与感官享受,凸显个性需求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择偶标准不仅反映出这个时代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的价值观念,还反映出这个时代的经济社会走向和政治状况,凝聚着这个社会普遍的社会道德心理。

调查结果显示,广州青年知识分子择偶时最看重的因素排名前三的分别为道德品质(30.9%)、性格(16.5%)、相貌(10.3%),排名第四的考虑要素是感情,占比9.1%。而学历、个人收入、住房、户口、家庭背景等其他条件总共才占16.3%。这说明在择偶时,广州青年知识分子将物质条件放在次要的位置,更加注重精神品质和个性需要等内在因素,尤其是道德品质已经成为择偶的首要标准;并且随着社会对人们形象的要求越来越高,青年知识分子择偶时对相貌的关注程度也随之增大,注重两性相处中的感官享受。

图1 广州青年知识分子最看重的择偶条件

(二)婚恋行为多元化,婚姻责任感较强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而来的是青年婚恋行为的多元化,试婚、闪婚、网婚等等不同形式的婚恋行为纷纷出现。处于时代发展前沿的广州青年知识分子的婚姻观也必然会打上时代的烙印。

调查发现,广州青年知识分子对婚前同居、试婚、婚前性行为、网恋的认同度都较高。具体来看,对婚前同居持认同态度的青年知识分子有43.9%;对试婚行为持赞同态度的占比40%;同样对于婚前性行为与网恋表示认可的分别占37.1%、45%。这些数据表明当代广州青年知识分子婚恋价值观较为开放,婚恋行为逐步趋于多元化。

调查还显示,广州青年知识分子婚姻责任感较强,勇于担当,乐于分担。分析发现, 81.3%的广州青年知识分子对“婚检”持赞同的态度,这表明广州青年知识分子对自己的婚姻比较负责,安全意识比较强。另外对谈恋爱时花费AA制表示赞同的有32.5%,41%的人持中立态度;对婚后家务均担表示赞同的有63.4%,同时有25.3%的人持中立态度。这表明了青年知识分子的独立意识比较高,而且放下了以往“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愿意分担家务,同时也体现出现代男尊女卑的思想慢慢退化,而男女平等的思想越来越普遍。

(三)性观念较为开放,传统性道德依然有较强的约束作用

前文分析已指出,广州大部分青年知识分子对婚前同居、婚前性行为、网恋等表示认同,但我们进一步分析发现,敢于实践这些行为的青年占比较少。表示自己会尝试婚前同居则只占26.7%,表示会试婚、发生婚前性行为、与人网恋的则分别只占13.7%、25.1%、19.8%。这表明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性观念虽然较为开放,但受传统道德因素的影响,真正去尝试这些行为的人却较少,行为与观念之间出现脱节现象。

(四)性道德、性责任表现突出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人际道德交往的空间限制,在这种新的时代空间中,信息交换及其过程是不受限制或者受到很小限制的。信息的丰富性及其交换过程和方式的多样性使得网上的道德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近年来很多实证调研与新闻报道也让大众逐渐相信“青年的性道德状况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的现实。令人欣慰的是,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广州青年知识分子的性道德和性责任意识较强。

调查数据显示,广州青年知识分子对“一夜情”表示不认同的有70.7%,表示自己不会尝试发生一夜情的比例占74.5%。表明大多数青年知识分子对一夜情持怀疑和反对态度,对自己的性行为比较负责,性文化较为高尚。在对同性恋问题的看法上,我们发现广州青年知识分子对同性恋的抵触情绪较高,68.7%的人不认同同性恋,85.6%的受访青年表示不会尝试同性恋。这说明受中国伦理影响,广州青年知识分子对同性恋有所抵触,同性恋的社会接纳度仍较低。

未婚生子行为是基于社会结构背景及现实的生活和当事者理性选择而实践和建构的结果。未婚生子这一另类婚育模式,其本身具有难以超脱的桎梏,这样的结合在于追求生育,生育的成功就是双方的成功,才有法律意义上婚姻的确立。万一其父母同居关系解体,所生子女何去何从?因为没有及时登记入户籍游离在社会管理秩序之外,这些孩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黑户,他们的成长、入学教育、社会保障、法律权利等都值得进一步关注,这些也给我国的婚姻管理、户口管理以及计划生育等工作带来许多问题和新的挑战,因此未婚生子的行为不容忽视。数据分析显示,71.6%的广州青年知识分子不认同未婚生子;明确表示不会尝试未婚生子的比例更是高达80%。

四、广州青年知识分子婚恋价值观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择偶专注个人感受,缺乏理性思考

调查结果显示,广州青年知识分子在择偶时首先考虑的三个条件依次是道德品质、性格、相貌,而学历、户籍、职业、住房、个人收入等因素所占比例较低。这表明广州青少年在择偶过程中,更加注重个人的精神追求及感官满足。注重精神追求有利于保证爱情的纯粹性,走出“经济爱情”的误区,但婚姻并不是个人的私事,在依据自己的喜好和意志选择婚姻对象的同时也要考虑专业背景、经济背景及住房情况等深层次的实际问题。因为,稳定的婚姻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来支撑,在婚姻中过度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缺乏物质层面的支撑,对婚姻的稳定性是极其不利的。另外,对于感情的选择只占9.1%,表明青年知识分子对感情的重视程度已经不如从前了。感情是恋爱的基础,没有了感情的恋爱会变得不堪一击。

(二)对婚姻缺乏安全感,家庭中两性信任度较低

家庭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单位,它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为纽带。青年知识分子的家庭观念是他们对人生、对社会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他们对恋爱、婚姻挂念的归宿。

有人说,经营婚姻,其实就是经营一种安全感。随着性观念越来越开放,婚恋行为多元化发展等因素影响,青年知识分子的婚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威胁。为了了解广州青年知识分子婚恋的问题,问卷设计了13种主要问题,分别为离婚率高、婚外情、早恋、婚前同居、一夜情、包二奶或婚外生子、闪婚闪离、剩男剩女、同性恋、家庭暴力、未婚流产、宅男宅女、其他等选项,经过调查以后发现广州大学生认为婚恋面临的主要问题居前三位是离婚率高(42.1%)、闪婚闪离(37.7%)、婚外情(37.6%)。

婚姻信任是婚姻主体双方对彼此坦诚、合作行为的合理期待。当夫妻双方对于婚姻缺乏共同的价值认同以及缺失维持稳定夫妻关系的心理和情感依存时,婚姻信任危机便随之产生。一般来说,在婚姻生活中信任产生于双方主体对于稳定的婚姻关系的心理期待和情感认定符合彼此合理的心理预期,这种稳定的心理和情感认定往往依赖于现实生活的稳定性。但是,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形成和保持婚姻关系的社会和生活环境已经变得混乱和不稳定,婚姻主体对生活环境和对方态度、行为的预期能力降低,由此导致夫妻之间信任能力的下降”。[3]

(三)性自由占主导,性安全程度不高

安云凤、李金和在《性自由及其限度》一文中提到,“性的自由和解放是人的自由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性自由权利是人权的一部分”。[4]但我们应意识到性自由的权利不是无条件的、不受任何限制的,它是一种受一定社会规则限定的自觉自主活动。性自由必须在法律允许的界限内实现,并且还必须承担与之相随的道德责任。随着社会的进步,性观念的开放,青年对性的了解和把握越来越多,其性自由度大大增强,这引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性安全。由数据可得,仍有部分青年知识分子表示认同以及会尝试婚前同居、婚前性行为以及试婚等,这些婚恋行为都具有安全隐患,必须对其予以正确的引导,如果处理不好,将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前途造成极大的影响。

五、对策思考

(一)教育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性观念

一方面,要依靠学校对青年进行阶段式教育引导。在小学阶段帮助其了解生理方面的知识,消除陌生感,中学阶段则需让他们了解性心理知识并指导他们处理好性意识,大学则要培养他们与异性交往的能力并指导他们正确认识婚姻,了解婚姻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要依靠社会的力量来促进正确婚恋观和性观念的养成。可以办理专门指导青年恋爱的刊物、设置大量供青年娱乐交往的设施与场地、长期性开展防止青年婚前轻率发生性关系的道德教育宣传,等等。

(二)规范和引导大众传媒发挥正向作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要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形成良好的社会大众舆论导向,大力营造高尚的婚姻家庭道德舆论环境,弘扬婚姻家庭美德、抵制歪风邪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导向,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要引导媒体、杂志、出版社等传播媒介制作有思想内容和文化深度的作品,肩负起文化传递、文化育人的功能,改变青年知识分子的传统观念;加大正确择偶观、婚姻观的宣传,消除传统婚恋观对青年知识分子恋爱、择偶及婚姻的束缚,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文化环境。

(三)规范虚拟社交网络,拓展现实社交平台,丰富青年业余生活

成长于网络时代的青年知识分子是新技术媒体的使用主体,他们将更多的时间花在虚拟的网络社交平台,利用微信微博、QQ、陌陌等交友软件进行社交,甚至寻求恋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青年群体提供了更为便捷的社交渠道与方式。但在虚拟的网络社交平台里受骗上当乃至丧命的新闻屡见不鲜,由此可以窥见网络社交平台的危险性与非规范化。我们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规范虚拟网络平台运作。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婚恋娱乐设施和服务的建设和提供,促进青年群体的线下互动与交流,为男女正常交往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参考文献:

[1]赵孟芳.硕士研究生婚恋价值观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3:1.

[2]臧晓明.当代我国青年知识分子婚姻观培育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2.

[3]杨侠. 略论婚姻信任危机的内涵、形式及其本质[J]. 湘南学院学报,2012,(1).

[4] 安云凤,李金和.性自由及其限度[J]. 道德与文明,2007,(5).

(责任编辑:赵广平)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Marriage Values of Contemporary Youth Intellectuals in Guangzhou

SUN Hui

( Guangzhou Youth League,Guangzhou 510635, China )

Abstract:The marriage values of young intellectuals in Guangzhou sho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 They focus on spiritual pursuits and senses when they choose their Mr/Mrs Right, while the material factors are less considered. Their marriage behaviors tend to be diversified and they have a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marriage. They are open-minded to sex, but easily affected by traditional morality, hence there is a disconnect relation between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They lack of marital security and gender trust in family, We should take some measures,such as school education, social advocacy, media publicity, as well as the social platform construction to guide young intellectuals to form correct and reasonable marriage values.

Key words:Young Intellectuals; Attitudes towards Relationships; Attitudes towards Family; Attitudes towards Sex

收稿日期:2016-03-21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州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研究

作者简介:孙慧(1987-),女,广东广州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青少年群体、志愿服务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05(2016)03-0037-04

猜你喜欢

恋爱观性观念
“80后”与“90后”性观念开放程度的比较
光影与现实:青春校园电影对当代女大学生性观念的影响
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与分析
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论新时期下大学生的性观念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浅析
“90后”师范大学生性观念调查研究
当代医学院校大学生恋爱观调查与研究
大学生性观念的现状调查及变迁研究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