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城市竞争力评估

2016-06-25郭晓丹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因子分析指标体系

□文/郭晓丹(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贵阳)



贵州省城市竞争力评估

□文/郭晓丹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

[提要]本文以贵州省9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选取17个指标建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对贵州省的城市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对各个城市的竞争力进行计算和评价。并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提升贵州省各个城市竞争力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因子分析;贵州

收录日期:2016年3月19日

一、引言

二、构建贵州省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科学性、综合性和适用性的指标构建原则,结合相关研究以及贵州省的实际情况,本文从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建设、人才教育等角度出发,共选取17个指标组成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生态环境方面的指标,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不大,不适合做因子分析,故未采用。本文研究的原始数据全部根据《贵州省统计年鉴2013》查得或经过相关计算获得。(表1)

三、实证分析

(一)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的基本思路是把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转化为较少的几个相互独立的因子变量,并解释与原始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简单、明确地反映出指标体系的主要信息,帮助我们对复杂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如下:(1)建立指标体系和原始矩阵,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2)确定因子变量。根据特征值大于1、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来确定公因子的个数;(3)进行因子旋转;(4)计算各城市竞争力得分。以各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所有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的比值作为其权重,计算各城市的竞争力综合得分。

(二)贵州省城市竞争力因子分析评价。本文运用SPSS20.0对贵州省9个地级市进行城市竞争力评价。

1、确定公因子及载荷矩阵。根据各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可知,变量间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3,符合因子分析的条件。用最大方差法对因子进行正交旋转,得到方差极大化后的解释方差贡献率表。(表2)

根据表2提供的信息,前2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93.502%,能反映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具有显著代表性。确定选前二项作为公因子进行分析。对因子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因子载荷矩阵,X1、X2、X3、X4、X15、X16等在第1个公因子F1上的载荷值较高,可见F1主要体现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基础设施;X11、X12在第2个公因子F2上载荷值较大,F2主要反映城市的基础教育方面。由此可见,经济实力和基础设施是影响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2、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得分。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得出两个因子的得分函数:

表1贵州省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表2解释的总方差

表3贵州省9个地级市的因子得分表

F1=0.075X1+0.076X2+0.076X3+0.080X4+0.078X5+0.056X6+ 0.080X7+0.062X8+0.079X9+0.078X10+0.005X11-0.006X12+ 0.080X13+0.077X14+0.078X15+0.079X16-0.029X17

F2=0.060X1-0.105X2+0.060X3-0.003X4+0.007X5+0.171X6-0.060X7+0.060X8+0.006X9-0.069X10+0.277X11+0.271X12-0.014X13-0.111X14+0.043X15-0.003X16+0.252X17

每个实训模块可配备实训提升项目,就是教师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素质方面存在差异,设置拓展和课外的任务,引导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运用。这些任务可以让学生通过互助的方式来完成,发挥各个阶段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由此计算得出各个城市每个因子的得分后,我们进一步对贵州省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计算。(表3)方法如下:

F=72.976/93.502×F1+20.526/93.502×F2

3、结果评价。综合得分的数值越高,表明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越强。贵阳市的得分最高,作为省会城市,它集中了人、财、物三大优势,各项指标均名列前茅,竞争优势明显。

各城市的得分排名一方面说明城市间的竞争力差距相当大,各地级市发展极不平衡;另一方面这种综合排序只能说明其竞争力水平的整体效果,综合排名高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不一定很高。我们可以通过各个公因子的得分与排序情况了解各城市的薄弱环节,从而对症下药。

四、全面提升贵州省城市竞争力对策建议

(一)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力。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必须建立在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统一基础上。各城市必须使其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循环经济道路。

(二)发挥区域优势,提升自身竞争力。贵州省城市竞争力差距很大,特别是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竞争力弱,如何缩小差距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于那些竞争力弱的城市而言,在充分认清自己优劣势的基础上,集中有限的资源和力量在其具有相对优势的领域走特色发展的道路。例如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可利用民族文化打造旅游产业,将贵州省独有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相结合,集中发展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这将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三)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各城市应根据其资源特征和相对优势,调整城市发展战略,通过合理协作,促进产业分工。就城市竞争力排名较后的安顺市而言,如今某些县市已被划入贵安新区,而贵安新区是黔中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地势相对平坦,人文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潜力巨大,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实力。这也将带动安顺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其城市竞争力的提高指日可待。

主要参考文献:

[1]郝寿义,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以若干城市为例[J].经济科学,1998. 3.

[2]王艳.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浙江城市竞争力评价[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 9. 7.

[3]张文彤. 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刘媛媛,李德山,尚航飞.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中原经济区城市竞争力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9. 10.

[5]王树乔,王惠.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J].宁夏农林科技,2013. 54. 8.

[6]景曼,廖翔.广东非珠三角城市竞争力因子分析[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0. 6.

中图分类号:F299. 2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城市竞争力因子分析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基于AHP的城市竞争力研究
内蒙古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
宁波与长三角洲主要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
基于PCA的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