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特岗教师实施状况研究评述

2016-06-25李国佳张晓萍周艳芬

人间 2016年18期
关键词:评述现状

李国佳 张晓萍 周艳芬

(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4)

关于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特岗教师实施状况研究评述

李国佳1张晓萍2周艳芬3

(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650504)

摘要:云南省作为特岗教师计划实行的首创者,为全国实施特岗教师计划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以2011—2016年这五年间中国知网所能检索到的最新有关特岗教师的研究文献为基础,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云南省特岗教师研究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评价。

关键词:特岗教师;现状;评述

一、引言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实施计划”简称“特岗计划”,是国家在2006年提出来的,针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逐步解决农村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二、关于特岗教师近5年研究热点评述

(一)特岗教师现状调查研究述评。特岗计划实施近10年的时间里,我国学者对特岗教师现状的研究文献、论文诸多。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特岗教师”做全文检索,收集了近5年特岗教师的相关文献,以下主要列举出了几篇极具有代表性的文献。

王伟虹,杨军,金星霖(2012)在以重庆市新任特岗教师现状与培养调查研究中,认为特岗教师多数是师范本科毕业,有足够能力胜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整体素质较好;但是特岗教师非师范生比例增加,对他们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显得更加重要。[1]

李跃雪,邬志辉(2014)对静乐县和东乡县的特岗计划的调查研究发现,两个县特岗计划的实施良好,特岗教师队伍相对稳定。但特岗计划实施中面临如下几个比较突出问题:村屯学校、紧缺学科的特岗教师数量少;特岗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低,缺乏跟踪指导;特岗教师留任率较高,但稳定性存在隐忧。[2]

刘润秋,宋海峰,卢洋(2013)基于河南省南阳市的特岗教师的满意度调研,通过特岗教师总体工作满意度状况分析,特岗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一方面是特岗教师工作环境差、工作压力大、工作没有挑战性以及自我成就感低等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教育部门和学校对特岗教师的领导和管理不合理。[3]

曹苏瑞,张翔(2014)在《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退出机制探究》一文中提出,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退出机制是确保农村特岗教师合理流动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特岗教师退出机制存在退出管理主体模糊、退出方式单一、退出程序欠规范等问题。[4]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对特岗教师现状的研究范围较广,基本包含了特岗教师的上岗前、上岗中和离岗后三方面的内容,研究内容丰富,论证分析方法多样化。

(二)关于云南省特岗教师现状概述。笔者在搜集云南省特岗教师实施政策中发现,云南省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少数民族分布的不同,每个地州市县的特岗教师政策基本相同,存在少量差异。2003年红河州首开“特岗教师”先河,为全国实施特岗教师计划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

云南特岗教师中六成左右为女教师;少数民族教师所占比例略低于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接近95%的特岗教师来自云南本地,其中超过八成来自云南农村;超过七成是师范类院校的本专科毕业生,主要毕业于云南省内各师范院校。

(三)关于云南省特岗教师研究现状综述。笔者在中国知网以“云南特岗教师”做全文检索,搜索到近5年相关文献共1011篇,而以“云南特岗教师”做篇名检索,近5年文献仅搜索到6篇。经过整理资料,得到有关研究云南特岗教师文献仅有17篇,其中硕士论文5篇,期刊文献12篇。

其中,罗超,廖朝华(2011)通过问卷调查,从职业认知、职业感情、职业期望和职业价值观四个维度上,对云南省鲁甸县特岗教师进行了职业认同感研究。指出要增强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感,就要转变对特岗教师的认知,提高特岗教师待遇,规划特岗教师职业生涯,多渠道地减轻特岗教师的职业压力。

综上所述,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大省,特岗教师的研究与少数民族分布、风俗习惯、民族语言、宗教信仰密不可分。在研究方面,相较于其他省份特岗教师的探究,研究范围较窄,分析方法较少,欠缺高质量研究文献。

三、研究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1.研究成果少,内容单一。云南省虽然是特岗教师最先开展的省份,但关于云南省特岗教师的研究数量不多,主要是关于认同感和少数民族地区特岗教师现状的探究。关于云南特岗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适应、工作困境、职业展望等方面的研究涉及很少。

2.缺少论证分析方法。在云南省特岗教育相关研究中,基本采用调查分析,分析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对调查数据的科学分析。

3.研究忽略了“双语”教育。云南省少数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分布。其中人口低于10万人的少数民族有:基诺族、普米族、独龙族、布朗族、阿昌族、怒族,这些少数民拥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开展“双语”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关于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研究方面几乎是空白,研究者对双语教育的关注度不够。

(二)研究展望。2006年至今,特岗计划已经实施长达近10年之久,农村的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有效的促进了城乡教育质量的均衡发。云南省作为特岗教师的首创者,在特岗计划推广中起到重要作用。纵观近5年内,关于云南省特岗教师相关研究成果不多,并且也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学者们在研究方面应该多云南特岗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王伟虹,杨军,金星霖.新任特岗教师的现状与培养建议——基于重庆市的调查研[J].教育导刊.2012 (11): 44

[2]李跃雪,邬志辉.特岗教师视角下特岗计划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以静乐县和东乡县为例[J].教师教育研究.2014 (7): 52

[3]刘润秋,宋海峰,卢洋.农村特岗教师工作满意度探究——基于河南省南阳市的调研分析[J].探索.2013 : 150

[4]曹苏瑞,张翔.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退出机制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4 (9): 8

张晓萍(1992—),女,汉族,云南香格里拉人,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地方政府管理。

周艳芬(1992—)女,汉族,云南昭通人,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73-01

作者简介:李国佳(1992—),女,汉族,云南保山人,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评述现状
浅析智力资本的测量评价方法
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研究评述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评析与完善
中美贸易摩擦形成原因的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