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创新型河北”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2016-06-25祁文辉魏丽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自贸区京津冀协同发展

祁文辉+魏丽华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推进,对河北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新要求与新期待,天津自贸区的获批与运行更为河北省带来了崭新机遇与挑战。在这一大背景下,将科技创新摆在河北省发展大局的核心位置,强化政策引导,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河北的创新能力,破解制约创新发展进程中“人从哪来,钱从哪来,如何转化”等三大困境是加快“创新型河北”建设的重大战略选择。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型河北;经济发展方式;自贸区;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6)03-0115-04

一、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创新能力是区域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也是衡量区域经济参与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创新,其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包括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指对生产体系中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创新的内容一般包括五“新”①,即:制造一种新型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获得或者控制一种新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的来源;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熊彼特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增长函数,把创新作为新建函数的一个内生变量,并将创新视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创新是区域发展的不竭动力,它不仅可以通过提高单个企业,尤其是单个推进型企业的生产效率,来促进区域增长极的增长,还可以增强扩散效应来推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从技术上看,创新能促使区域内的企业产出增长率和投资回报率远远高于周边地区同类企业,并激励周边地区其他企业的学习和效仿;从社会结构上看,创新能够促使区域增长极的社会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组织结构革新,更易于适应创新结果,并为下一次创新提供基础条件;从社会心理上看,创新强化了区域增长极的社会群体的积极进取意识,并能够激励和推动周边地区人们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创新的需要。②

正是基于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尤其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将科技创新摆在河北省发展大局的核心位置,强化政策引导,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研发能力,加快科技创新与改革,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推动创新型河北建设迈上新台阶③,以科技创新来支撑河北省的绿色崛起。

二、构建“创新型河北”面临的困境

(一)科技投入不足

1. 政府投入强度低,且结构不尽合理。以R&D经费投入额和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两大指标为例,河北省不仅与京津存在明显差距,而且与辽宁、河南等邻省差距明显(参见表1)。

从研发经费的支出来看,河北省84%的经费用于实验发展,13%用于应用研究,3%用于基础研究④。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经费与发达省份相比比例偏低,不利于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 企业研发投入低,创新能力薄弱。由于研发创新成本大,产品更新换代代价高,风险系数强、行业标准缺乏等一系列因素,导致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困境始终存在。2012年,企业R&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为0.47%,低于全国0.84%的平均水平。2013年,仅有18%的大中型企业建有研发机构;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6家,而周边的河南省51家、山东省109家。河北省2013年发明专利授权2 008件,而河南省11 249件、山东省8 913件⑤。

(二)人才匮乏

河北省高科技人才储量少,科研院所的研发创新实力较弱,利益分享机制和激励机制与发达地区依然差距较大,导致河北省的高科技领军人才明显不足。2012年底,江苏省拥有专业技术人才468万人,广东省455万人,分别比河北省同期的160.8万人高出近308万人和295万人。2013年全省省级以上专家约6 332人,其中,院士15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4人,对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61人,国家四个一批人才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4人,百人计划34人,省优秀技术人才60人。2012年底江苏省高技能人才总量为203万人、广东省近220万人,而同期河北省高技能人才仅为106万人,2013年也只达到了115万人⑥。

(三)成果转化不力

一方面,自有研发成果的转化率与市场化率低。根据河北省科技厅数据,2013年河北省86%的科研成果未得到有效应用,这即意味着近九成成果束之高阁,研发、转化“两张皮”现状依旧明显。另一方面,北京和天津创新成果在河北省的转化率较低。调研发现,由于产业结构的差异和河北省接受创新能力的不足,京津优质创新资源在河北省的转化合作较少,产生“蛙跳效应”,有相当一部分创新要素跃过河北省而在山东、江浙甚至珠三角等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进行成果转化。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不力,缺乏对创新前沿成果的有效吸引力,不仅降低了有限的科技资源利用效率,而且不能及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不能有效支持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和强省建设。

三、加快“创新型河北”建设的对策

(一)创新投入方式,破解“钱从哪来”的困局

1. 推动设立京津冀协同创新基金。以协同发展为切入点,最大限度争取科技部等相关部委及京津二市的支持,设立由三地政府、高校、社会等多主体构成的“双创(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和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资金,以在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关键性科技成果转化、构筑协同创新创业平台等方面实现“三个突破”为核心,以力争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创新体系建设、地方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五个支撑”为目标,集中实施“四个一批工程”:共建一批“产业需求+技术供给”创新关联体、共建一批特色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共建一批创新孵化器和加速器、共建一批具有产业特色的科研产业园区。

2. 深化科技金融体制改革。以科技支撑为切入点,推进种子基金、股权投资、信贷产品、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等科技投入方式创新,实现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有效互动,共同致力于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融资服务,使金融资本成为建设“创新河北”发展的支撑力和牵引力。同时,深化多机构合作。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的方针,从本地产业实际出发,积极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推动政府机构与金融组织、社会资本联动,共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实现“政策引导+金融资源+科技资源+产业资源”的有机结合。

3. 完善财政科技资金配置机制。积极推进“科技信贷风险基金池”和金融超市的建设,放大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益,实现科技信贷风险补偿准备金业务的全域覆盖。同时,完善财政经费资助与企业研发投入相挂钩配套的政策扶持方式以及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有效方式,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放大资金使用效率,鼓励本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以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高效节能、环境保护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共建企业技术研究院。

4. 创新政府资金扶持方式。第一,设立高科技风险投资母基金,通过招标方式组建子基金,制定科学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重点参股扶持科技“小巨人”型企业,使之成为多功能、区域性、灵活性的资本工具。第二,积极拓展金融服务渠道,探索构建综合性融资服务平台。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和企业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投资。支持各类风险投资机构针对集群开展风险投资业务。建立健全担保金融资、撤出、转股等机制,增加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资本金,推动社会资金投向创新产业。积极引导商业性资金的介入,鼓励各商业银行实施面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创新型产业建设的产业链贷款,逐步形成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贷款为支撑、外资与民间资金并重的开放式、多元化投入机制和融资体系。

(二)加大科研潜力挖掘,解决“人从哪来”的问题

1. 科技厅、教育厅、财政厅等单位联合启动“河北科技创新振兴行动计划”,激活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人才潜力。立足河北省产业实际与企业需求,充分挖掘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科研潜力,最大化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落实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实施细则,合理化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处置细则,深化推进全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联络员制度。推动其全方位参与到创新型河北的建设中来,以促进人才培养、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为导向,着力打造科研院所服务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生态链,开启河北高校服务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振兴河北科技创新的大幕。

2. 推动“扩增量、提质量”人才扶助计划,培养各类专技人才队伍,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一是开展“优质教育进基层”活动。依托省内科研院所拥有的优质课程和教师资源,以流动学校的方式,为创新型企业、转型升级企业定期提供高质量的培训课程,激活既有科研人才存量,着力培养具有河北特色的科技型、技能型人才。二是开展“优质项目进园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区,进行“一站式”政策扶持,提供创业孵化条件,为省内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平台;三是开展“优秀人才进企业”活动。加大对高层次创新型、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助力河北人力资源素质的全面提升。

3. 加强对高端人才的创新创业支持。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加大创新型领军人才的引进培育力度,开展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服务联盟,以团队共建、项目合作、派驻挂职等多种形式推动高层次人才的技术创新与技艺传承,建立起开放型、高层次、多元化的人才队伍。着力形成一批能够开展综合性科技攻关、产业带动和引领作用显著的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群体。

(三)完善机制,加大对接,解决“如何转化”的问题

1. 贯彻落实“顶层科学设计、中层积极推动、基层深化落实”的指导原则。第一,做好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转移的顶层设计,从实施策略、实施方针、实施路径上做出科学规范;第二,做好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转移的中层推动,健全服务机构、服务职责、服务原则、服务流程,做好转化成果和转移企业需求信息的收集、筛选和评估;第三,做好转化成果和转移要素的基层落地工作,尤其对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项目、重大应用示范项目,要从园区的设计、厂房场地的提供,产业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孵化环境的构建等细节处着眼,着力提升对京津转移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 以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融合为目标,推动“导向型平台”建设。一是推动“大制造+大平台”建设,助力产业升级。立足我省产业实际,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新材料开发和公共检测能力,着力解决创新要素转移中的招商、引资、产学研、服务、信息、人才等难题,建设集研发、测试、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为一体的大制造平台。同时,打通产学研用的有效通道,整合科技资源,协同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组织联合技术攻关,打造科学大数据、工业大数据、制造大数据等大数据领域研发与产业创新链条,实现对河北省物联网、装备制造、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空间信息应用、电子商务、两化融合等行业的关键支撑和推动应用。例如,在保定、石家庄、廊坊等大学科研院所密集、毗邻京津并有制造业优势的地区,要围绕新材料、大数据应用等新兴产业领域,实现科技创业园运转效能的最大化,切实将其打造成为集创新创业教育、高新技术中试、中小企业孵化、创业指导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的科技成果孵化区。二是推动“大升级+大平台”建设,助力创新能力提升。以培育国家级及建设省级高水平重点科技创新平台为目标,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平台的引领作用,逐步向省内企业开放研发和检验检测平台,促进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共享共用;集聚创新资源,强化产学研合作,力争在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加快产业技术储备、破解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支撑产业创新发展上取得积极成效。同时,抓紧遴选一批特色和优势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加快培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进一步优化完善实验室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强化管理,建立末位淘汰的竞争机制,提升创新平台建设水平,推动行业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为推动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3. 积极谋划试验区建设。以开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为目标,以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官、企、民高度融合、深度发展的格局为突破口,积极谋划在河北省开展“传统产业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试点”的建设,研究制定“传统产业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并争取获得国家科技部的批复与资助。该试点建设主要用于立足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要,以“老树长新芽”为现实需求,优化科技型企业的市场导向,发挥政策的引导效应,吸引金融资本进入现实性强、市场需求度高的科技创新领域,通过风险补偿、贷款贴息、保费补贴等方式,鼓励银行、担保、保险等金融机构建立持续融资机制和专营机构,并设立科技投资基金、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科技孵化器专项基金,以此来加大对有利于河北省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扶持和研发创新的资助。

4. 探索建立京津冀创新创业联盟。由科技部牵头,京津冀科技主管部门及三地的国家级高新区共同参与,成立京津冀创新创业联盟。签署联盟合作协议,建立高层会商机制,研究重大合作事项,推动三地创业创新园区的协同发展,推动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天津自贸区综合配套改革政策延伸至全体联盟区域,构建京津冀开放式协同创新创业网络体系。同时,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定期召开“京津冀产业发展与技术需求对接会”,以创新创业要素的科学合理流动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生态链的重构。支持三地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技术标准创制;积极吸引来自京津的科技服务输出,引导和支持符合河北产业特色的新型孵化,鼓励京津创新主体在河北建设孵化器、加速器;探索开展联盟式服务创新与合作,推动三地高新区产业的双向转移,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通过构建京津冀开放型、对接式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在全国率先形成以创新创业为载体、以一体化发展为特色的协同合作发展范式。

5. 完善政策的保障机制。第一,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在深化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河北十条”的基础上,完善科学灵活的人才政策和股权激励政策,实施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扶持计划,公开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来河北省实施高端成果转化;吸引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入园发展,鼓励科技人员以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等无形资产入股的方式在园内创办企业;允许职务科技成果入股、科技成果折股、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科技成果收益分成等形式的激励政策,推动高水平科技成果在科技创业园内转化、孵化与产业化。扎实推进全社会创新发展专项改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产品的政府采购制和财政引导资金采购制,通过公司化、市场化、商业化的运营方式,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的推广力度。强化政策性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的科学定位,整合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资源,撬动社会资本,繁荣技术交易市场,形成科技成果资本化服务新业态。

注释:

①曾坤生:《佩鲁增长极理论及其发展研究》,载《广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②赵黎明、冷晓明:《城市创新系统》,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37页。

③王玉亮、郭伟:《切实加快科技创新与改革 推动创新型河北建设迈上新台阶》,载《河北日报》,2015年4月20日。

④⑥苗萌,等:《“十三五”河北省教育事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载《河北省“十三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成果汇编》,2015年1月。

⑤崔江水,等:《关于加快发展我省现代服务业的几点建议》省政协调研报告,2014年7月。

责任编辑、校对:张增强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ha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and new expectations for Hebei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The authorization and operation of Tianjin Free Trade Zone creates both new chance and new challenge for Hebei Province. With such background,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choices in accelerating the creation of "Innovative Hebei" are as follows: sett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as a core of provincial development, enhancing policy guidance, optimizing resource allocation, promoting innovation ability of Hebei, seeking source of human resource and money in removing restrictions.

Key word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New Norm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novative Hebei;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Free Trade Zone; Technology Innovation; Optimizing Resource Allocation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方式自贸区京津冀协同发展
福州平潭自贸区法律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天津自贸区辐射效应研究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自贸区谈判背景下中日韩经贸合作前景分析
文化认同对京津冀地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分析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FDI、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方式
提升基于文化引领的企业软实力推动国有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