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转向语境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变革
2016-06-24吴结
摘 要 现代转向语境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价值取向、核心任务、手段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新形势,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应该正视客观存在的种种缺陷或滞后条件,适时调整价值取向,厘清发展思路,寻求创新对策,以此推动新生代农民工现代化继续教育体系的构建,服务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现代转向;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07-0042-05
一、变革之义:现代转向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影响
我国新时期第一轮社会转型起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所推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由生存型社会阶段进入到发展型社会新阶段,即进入到追求“现代转向”的第二次社会转型期。在第二次社会转型中,最显著的特征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标准不再依据以GDP为导向的“增长主义”,而是转入更注重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1]。现代转向的社会发展形态必然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首当其冲的两个问题是:第一次社会转型所积累的发展方式是否依旧适用于今后的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基于第二次社会转型需求的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突围之路应该怎么寻求?要准确回答这两个问题,前提之一是全面分析现代转向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又体现在对以下五组概念的理解与择取上。
一是功利主义抑或人本主义。第一个转型期是我国奋起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要时期,经济性目标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核心评价指标。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在这种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下经历了萌芽、起步和发展,并同其他各级各类继续教育一样主要聚焦于两个发展视角:一是宏观层面的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二是微观层面的各行业企业对于生产服务第一线岗位应用型人才的需求[2]。工具理性的主导性影响直接体现在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上,如农业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等六部门于2003年颁布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其中提出农民工培训的关键任务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010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11号)提出,农民工培训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一大批职业技能水平高、就业能力强的合格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春潮行动”实施方案》(人社部发[2014]26号)提出,要大力开展面向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以此提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这些政策文件制订的出发点主要是如何把新生代农民工转化成更为优质的生产劳动力资源,这虽然能够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地位,但却忽视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个人幸福生活目标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等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要义。“以人文本”理念指导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应该更关注民生目标的实现,更关注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生存权利与发展权利的行使和保障。
二是受教育权抑或学习权。现有的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体系强调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政策宣传、经济激励等方式让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到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中。这一体系保障了新生代农民工享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但由于其所依据的是国家或社会指向,从而忽略了新生代农民工个体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主观能动性。近年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等都提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明确规定继续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不仅要持续提供更多更好的继续教育项目,而且要作为重要手段来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权,帮助他们掌握自主学习技能,获取能够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和幸福生活需求的各种学习机会。
三是农民工抑或现代产业工人。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下发《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人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l号),提出农民工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时至今日,由于制度性障碍及其自身的一些不足,我国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并未真正实现从“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身份的转变,反而处于城乡双重边缘化的两难境地,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3]。相比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有着更高的文化素质,但与城市产业工人相比却存在较大差距,集中表现在:缺乏足够的职业技能培训,不了解现代产业岗位规范,不熟悉城市生活规则,不具备城市主人翁意识等。这些差距成为阻碍新生代农民工转变为现代产业工人的关键因素。客观差距的存在同时为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指出了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即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提升综合素质,最终完成“农民工”向“产业工人”形式和内涵的双重转变。
四是被动参与抑或主动参与。根据供给主体的数量及主导情况,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存在两种运行机制:一是政府为唯一供给者,各政府部门是具体实施主体,依靠政策规定或行政命令来推动运作;二是政府只是供给者之一,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吸纳社会资源参与供给。在第一种运行机制中,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实施部门即各政府部门基本上是出于应对行政绩效考核的需要,被动地开展相关工作,社会培训机构、学校等很难进入,或者只是以政府“雇佣者”的身份参与。第二种运行机制强调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是一项社会性工程,客观上需要多元主体参与,为此推行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模式,鼓励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多元主体参与公平竞争。
五是传统方式抑或现代方式。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成长在信息化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有着不同于老一代农民工的外界信息获取方式,传统的书本教材、课堂教学、实训方式等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也不能激发起他们足够的学习兴趣。为此,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方式正面临着一次重大调整,即由传统的、单向方式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双向互动方式转变,以提高直观性、便捷性、时效性。立足未来,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将更多取决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程度。
二、变革之因: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发展困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以及政府关于农民工治理理念的不断变革,农民工再教育、再培训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内容,已初步建立起多形式、多渠道的农民工继续教育体系。但由于长期遵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整个社会世俗化、功利化趋向明显,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不可避免会遇到发展困境:公益性式微,成效欠佳,质量不高,市场机制不完善,绩效指标成为政府投入的主要动力,等等。
其一,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率较低。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调研数据:65.2%的农民工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青年农民工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较低;在农民工中,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9.5%,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32%;20岁及以下农民工中有32.6%接受过技能培训,21~30岁群体中有38.3%,31~40岁群体中则有36.1%[4]。笔者所负责的课题团队从2014年12月开始,面向广州、佛山、东莞等珠三角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开展了一次“学习需求与学习现状”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711份。调查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后从未参加过职业培训的人员比例达25.5%,偶尔参加的比例则达59.8%。与此同时,所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有42.8%认为目前的受教育水平和掌握的技能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73.6%新生代农民工表示愿意继续学习,并且分别有18.8%和24%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愿意在一年或两年内接受教育培训。经过多年的推动,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参与率整体上仍然不高,但其参与继续教育的意愿却日益增强,这种鲜明反差不得不引起重视与思考。
其二,继续教育内容偏向低端。在新生代农民工较为聚集的经济发达区域,很长一段时期内的主导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的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岗位,所开展的继续教育培训就是让新生代农民工掌握一些简单生产技能,从事低技能、机械重复的工作。近年来,经济发达区域正普遍经历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被淘汰,大量需要高技能的工作岗位随之产生。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很多继续教育机构却没有做好相应准备,所提供的主要还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已经过时的、没有价值的培训内容。除了中高端职业技能培训缺乏外,继续教育内容偏低的另一重要表现是学历继续教育(特别是学历性职业教育)所占比重较低。教育部在2005年发起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通过借助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手段大力推进高等学历教育向农村地区延伸,但主要面向的是所在地户籍农村人口。此外,广东省2010年推出新生代农民工骨干培养发展计划(简称“圆梦计划”),每年招收1万名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继续学历教育,但这属于区域性项目,并没有在国内其他地方进行推广。参照以上问卷调查结果,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曾经接受过的教育培训的满意率仅为21.3%,其中不满意的原因18.6%归结为“教育培训内容层次低”。由于缺少相应的学历文凭及知识储备,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中面临种种不利局面。
其三,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脱离。发达国家城市发展史表明,城市政府普遍重视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市移民的市民化转向,为他们顺利融入现代城市文明生活创设各种条件[5],其中重要方式就是在教育培训内容选择上,注重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反观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却是一道难于逾越的障碍,新代农民工成为文化水平低、卫生习惯差、规则意识薄弱等负面形象的代名词。以往继续教育只重职业技能培训,没有关注到新代农民工个体长期发展需要,在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人文教育、城市生活知识教育等方面长期处于缺失状态,在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方面并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
其四,继续教育治理体制滞后。纵观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政府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是主导性动力。从2000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就业工作意见的通知》(劳社厅发[2000]3号)起,国务院及各部委在15年内共制订出台了十几份与农民工教育培训有关的政策文件,如果加上各省市自行发布的政策文件,数量将更为可观。如此密集的政策文件发布表明政府对农民工继续教育的重视,同时似乎也表明这是一项单一的政府工程,政府集“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于一身,集投资者、办学者和管理者于一体[6]。政府垄断性的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治理体制直接带来三种负面效应:一是社会办学力量被拦之门外,或者由于动力不足,其参与积极性受到抑制;二是继续教育办学主导权分散在多个政府部门,容易因为部门利益等因素造成相互消抵,甚至会出现部门之间在继续教育项目上的相互屏蔽;三是不能建立起有效的市场运作机制和社会监督评价体系,政府各部门单纯出于满足绩效考核的需要来开展工作,而对如何提高所投入资源的使用效率缺乏必要考虑,继续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
其五,继续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不合理。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虽然投入总量保持年均增长趋势,但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基数较为庞大,还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相当一部分培训经费需要新生代农民工自己支付。以2004年由农业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等六部委牵头启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为例,平均每年拨付的培训资金只有3亿元,还不及国内一所985或211重点高校的投入。此外,社会用人机构投入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动力不足,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责任履行督促机制。整体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属于收入较低的群体,调查数据显示,税后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占比为19.8%,4000元以上的只有27.6%;41.3%的新生代农民工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学习费用太高的困难;77.6%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如果政府免费提供学习机会,还想继续学习;60.6%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每年支付用于学习和培训的学费不能超过1000元。从中可见,现有的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存在较大不合理性,归纳表现在:一是新生代农民工一方面对接受继续教育支付能力较为薄弱,另一方面感觉实际所承担的费用太高;二是经费来源渠道较少,特别是用人单位没有分摊到足够多的继续教育成本;三是政府经费投入总量还不够,同时存在着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反映在政府投入大部分用于继续教育项目开发、推广、资源建设等方面,而用于支持或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如何顺利接受继续教育的投入不足。
三、变革之路: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突围
随着我国社会即将走出以GDP为导向的“增长主义”发展阶段,转入更注重社会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阶段[7],这就决定需要以新的思维来选择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变革之路,而变革目的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发展水平,使其真正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及新生代农民工个体综合素质提升。
一是重新确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发展价值取向。我国第二次社会转型期的核心价值取向高度归纳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强调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和谐发展,强调社会个体享有一个公平正义的能够实现全面发展的生活状态。具体到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其发展价值取向必须进行重大转向。首先应该明确界定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政府既是出于政治责任又是出于道德正义来推行,办学机构也不是为了谋求利益和获得利润,而是为了造福于他人、社会乃至全人类,是从文化、精神、体制、社会、环境诸方面开发人的潜能,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各种基本条件的事业[8]。其次,应当树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本体价值观,转变以培训者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展现人文关怀,关注新生代农民工个体的生存与发展需求及其学习权益保障,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更增添一些人性化、个性化色彩,真正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全面发展及改变命运的平台。
二是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内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内容设置思路应该更为宽泛,包括四个主要基本方向:其一,设置有助于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继续教育内容;其二,设置有助于增强新生代农民工个人意识和独立性的继续教育内容;其三,设置有助于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继续教育内容;其四,设置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向更高社会层级流动的继续教育内容。设置“市民化”继续教育内容首先要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掌握所在城市现代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此外还要设置有关城市人文历史、城市生活常识、法律法规知识、寻求就业岗位技能等方面的继续教育内容,以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具备作为一个现代人应有的个性特质,如文明、守法、乐观、开放、好学、独立、自强等。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若干年后,可能还会返回家乡农村,为此可以利用城市先进的培训设施设备、知识、技术,开设一些适用于新农村建设的培训课程,为他们以后参与农业产业化积累技术技能、管理知识等,同时还要提高他们将城市文化、知识、技术、信息传递和转化到新农村建设中的能力。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都有着积极的进取心,这就要求提高继续教育的层次,特别是增加学历教育内容,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有机会、有能力获取更高层次就业岗位。
三是推广混合式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机构仍然采取课堂教学、辅导讲座等传统教育培训方式,继续教育质量和效果得不到有效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也缺乏学习兴趣。当前,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社会各领域被广泛应用,智能科技的迅速发展迫切要求继续教育在管理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变革,全面深入地推进继续教育信息化。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抓手是推行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继续教育,首先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改变继续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增强直观性、趣味性、互动性,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其次是大量应用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建立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网络或移动网络平台,开发相关的远程或移动培训模块,设立“虚拟实验实训室”等,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实现“时时、处处”的远程学习、移动学习,还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工学矛盾、降低交通成本等实际问题;新技术的应用还必然带来继续教育管理方式的变革,要求建立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推行“终身学习卡”“终身学习账户”等,为新生代农民工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
四是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治理体系。其一,建立政府部门协同机制,单独成立自上而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服务指导中心”,该中心也可挂靠在各地的“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主要职责是整合各部门的继续教育资源,指导各部门统筹开展工作;政府协同机制还包括新生代农民工输出地政府与输入地政府之间的分工与协调,保持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有效对接。其二,打破政府垄断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供给局面,鼓励用人机构、各级各类学校、社区教育机构、社会公益组织、盈利性培训机构、个人等参与供给,政府与其他供给主体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同时政府通过规则制订、学费补贴等方式来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规范性、公益性。其三,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协商合作机制,鼓励各地建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联席会议、理事会、协作会等制度,开发使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互动平台,拓展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参与主体利益表达途径,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四,开展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督导评估,建立区域性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发展状况统计信息库,形成统一规范的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体系,建立社区居民评价和反馈机制,支持社会组织等第三方开展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工作状况评价和监测活动。
五是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投入体系。创新政府经费投入方式,主要以项目开展方式进行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合理调整政府经费投入结构,适当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信息化、新生代农民工学历继续教育、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继续教育补贴(主要是学历教育学费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生活费补贴)等方面的倾斜。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重点是指导和督促用人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增加在岗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经费投入,同时通过政府购买、经费补贴等方式激励用人机构积极参与。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尝试建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基金,面向社会筹集资金。
参 考 文 献
[1]迟福林.第二次转型:处在十字路口的发展方式转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30.
[2]吴结.我国高职教育现代性演进及增长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4(7):5-9.
[3]王晓莉,黄牧乾.新生代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的影响因素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0(7):44-46.
[4]国家统计局.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 [2015-04-29]. http://www.gov.cn/xinwen/2015-04/29/content_2854930.htm.
[5]范安平.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教育的经验及借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7):77-80.
[6]陈建录.李文锦.农民培训治理:政府、培训机构和社会间关系的重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5):25-28.
[7]陈先哲.我国社会第二次转型与高等教育秩序重建[J].高等教育研究,2012(1):5-9.
[8]劳凯声.社会转型与教育的重新定位[J].教育研究,200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