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片区产业扶贫的问题与对策
2016-06-24王云平骆邦建
王云平 骆邦建
李春林 雷德荣
吴炳新
武陵山片区产业扶贫的问题与对策
王云平骆邦建
武陵山片区是国家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阵地。本文以湘西为典型案例,深入到农村和农户调研和召开各类座谈会,对武陵山片区产业扶贫的举措进行思考探讨,提出政策建议。
一、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武陵山片区的湖南湘西调研扶贫工作时首次提出的,此后,“精准扶贫”的理论内涵不断丰富完善。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武陵山片区等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座谈会上提出,要因地制宜研究实施“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从此,“产业扶贫”正式成为精准扶贫的组成部分。
产业扶贫就是通过扶持产业发展,给贫困人群以生产和就业的机会,以提高贫困人群生活水平。产业扶贫是一种开发式扶贫方式,是“造血”式扶贫,一方面有助于贫困人群实现收入可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贫困人群需要通过劳动才能勤劳脱贫,可以有效解决“养懒汉”的问题,从而兼顾到生产效率和社会公平。
二、武陵山片区产业扶贫的主要做法
在国家政策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武陵山片区立足丰富的生态自然资源优势,推进产业扶贫,探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做法:
1.发展特色农业
武陵山片区立足丰富的生态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按照“一村一品”或“几村一品”,选择有特色、有规模、有竞争优势、发展前景较好的产业如烟叶、茶叶、畜牧、蔬菜、药材、林果等进行农业扶贫和旅游扶贫。湘西州已经建成烟叶、油茶、茶叶、杜仲、椪柑等优势特色产业基地400万亩,打造40个民族旅游特色村寨。
2.推动能人创业示范带动
武陵山片区各地鼓励外地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建农庄、农家乐等提高了收入,示范带动在家农户脱贫致富。通过提供小额贷款、技术服务等方式为本地“能人”创造创业条件。湘西州吉首市结合“十星级”农户创建活动,鼓励“十星户”自主创业,给十星户补贴建“农家乐”,成为产业发展带头人。
3.推动特色农业工业化生产
推动扶贫产业的组织创新,采取“基地带农户”“公司+农户”“协会连农户”“科技服务组织引农户”等多种模式,用工业组织模式来发展农业。以十八洞村为例,该村建立湘西黄牛合作社,与当地大型养殖企业德农牧业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一个合作社为10户,村民以承包的山地入股,由2户能人带动经营,经测算每个农户一年毛收入可达3万元。
4.搭建“技术、资金、政策”三个平台为扶贫产业提供保障
首先是搭建技术和智力平台,帮助培育优良农业品种,选派科技特派员推广农业科技和“一对一”帮扶农民工创业脱贫,为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和就业职能培训。湘西州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自育自繁了“米良一号”猕猴桃和“8304、8306、260”优质椪柑等一批优良品种。其次是搭建资金平台。通过加强整合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资源,采取“整合项目资金、县里扶持、部门帮扶、乡上协调、农户自筹”的办法,完善产业扶贫的资金平台。三是搭建政策平台,推动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基地。
5.促进产业扶贫和新村建设互动,提升扶贫质量
湘西州在187个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打造扶贫新村示范点,“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产村互动共融”。在统筹保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方面,重点抓好乡村道路建设、农田水利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电力保障、农村扶贫建房、农村广播电视与通讯信息等10项具体工作。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在重点农业基地,修建产业路,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又为村民生活提供方便。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地区对外开放度不高
武陵山片区山峦叠嶂,河谷幽深,地势险峻。受地势影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和外部联系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极为落后,与外部交流相对平原地区更为困难。地处武陵山片区腹地的湖南湘西州是全省少有未通高铁的地区,去长沙需要5个小时,湘西州被称为“封闭湘西”。目前,湘西州没有一家成规模的外资企业,域外资本很少进入湘西州。封闭造成了当地信息闭塞,开放意识相对薄弱。尽管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但难以转化为农户积极参与脱贫致富的生产力。
2.部分农村地区的地理条件恶劣
武陵山片区境内山多平地少,许多农户居住在半山腰,农户分散在各山头,“看到屋,走得哭”是50%以上农民出行的真实写照,需要走很远的路程才能到另一个地方进行农业生产。而且,有些地方经常出现山体滑坡等重大灾害,比如吉首市2014年就多次发生山体滑坡造成房屋倒塌。这些地方不适合人居,更不用说是发展产业,居住在这些地方的农户,如果不搬迁,用简单的产业扶贫难以脱贫。
3.以农业为主的扶贫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特色农业是武陵山片区扶贫产业的重点,但这些产业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表现为:受资金不足、土地流转等因素约束,农业产业布局分散,带动特色农业发展的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规模偏小,农产品深加工度不够,缺乏著名品牌,所以许多农产品尽管高质量、有特色,但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难以拓宽。典型例子是,湘西州的茶叶“保靖黄金茶”品质很好,但因为品牌没有做大,市场和价格难以得到保证。缺乏核心竞争力,以致产业的抗自然灾害、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效益短期内难以显现。
4.劳动力素质偏低
武陵山片区属于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以湘西州为例,全州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5761人,比湖南全省少1834人;具有高中程度10456人,比全省少4964人;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的1290093人,占86%;文盲率为5.76%,高出湖南全省3.09个百分点。因为受教育少,加上地理条件封闭,接受新鲜事物的观念和能力偏弱,劳动力农户的等、靠、要心理比较突出,对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信心不足。
四、指导思路和政策建议
产业扶贫能够保证贫困户实现收入可持续增长,是实现“由扶贫到脱贫”的根本。为了更好地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坚持“企业(合作社)带动,骨干示范,模式多元,联动推进”的指导思路。
——企业带动,骨干示范。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鼓励在发达地区打拼和训练有素的本土人士返乡创业,积极为致富带头人、技术能人创业兴业提供有力支援。
——模式多元,联动推进。坚持就地产业扶贫和城镇迁移就业扶贫相结合,将居住生态条件恶劣的农户迁移到城镇,帮助他们在城镇提供就业机会。坚持个体发展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相结合。农户参与合作社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成为合作社员工。村民土地、山林等被租赁,村民吸纳为企业员工,村民领取工资;二是股份合作。农户以土地入股和并同时进入公司打工,获得入股分红和工资收入。
为了更好地推进武陵山片区产业扶贫,国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1.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
整合武陵山片区政策,将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政策有效叠加。要大力支持武陵山片区高铁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考虑到武陵山片区财政困难,实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零配套”政策,免除武陵山片区财政困难市、县及县以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配套资金。
2.加强对武陵山区劳动力素质的培训
整合现有农村教育培训资源,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场地分散、师资薄弱,设施简陋等问题,制定完善培训规划,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通过农民培训促进产业发展。以职校、农民创业学院、农村党员创业孵化基地、实用技术推广基地等为主要平台,每年免费对贫困户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整合“雨露计划”“阳光工程”“金蓝领工程”等培训资源,将职业培训与就业市场、工业发展、招商引资等工作相结合,对贫困劳动力开展委培式、实用性高的专业技能培训。
3.支持扶贫产业优化升级
通过税收、补贴、贴息等方式扶持现有特色农业提高核心竞争力。鼓励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品牌建设,推动农业产业链向工业(农产品加工)延伸。支持建设一批农业互联网示范基地,通过线上线下的商业模式创新,拓展农产品市场空间。培育扶贫产业新增长点,支持旅游产业扶贫,建设一批国家级文化生态旅游公园,让农民不离乡土就业创业。
4.以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产业扶贫
在武陵山片区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支持城镇化融资,增加发债配额,建设一批新型小城镇。试点建设移民小区,支持在地理条件恶劣居住的农户迁移到城镇。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发挥生态优势设立一批生态经济示范区,大力发展和承接国内外农产品加工和轻工食品和民族特色产品,为进城农民提供就业机会。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湖南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江生亮
自从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学术界热衷于用各种经济学流派的观点加以解说,其所形成的滔滔之势反而混淆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真实目标、内在逻辑和理论机理。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误读,其理论来源大致包括:以萨伊定律为核心的新古典理论;以传统供给经济学为内核的新供给经济学;以发展经济学为核心的各类结构主义;以保守主义、货币主义以及供给主义为核心的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以华盛顿共识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结构性改革理论;以产权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为核心的新制度主义。深入研究这些理论误读,可以发现它们存在共同的问题和困境:一是简单分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供给侧”等同于供给经济学,“结构性”等同于结构主义,“改革”等同于制度主义。事实上,这些简单化的政策主张都没有抓住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任务,甚至与之南辕北辙。二是先验假定需求管理和总量管理失灵了,因此各类政策应从需求侧管理全面转向供给侧管理,理论基础应当彻底转向各类反凯恩斯流派。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不拒绝需求侧管理,而且在很多环节需要需求侧管理进行配合。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把握三条原则:一是跳出西方经济学的桎梏。二是超越左和右、市场与政府的简单分类。三是既着眼本国实际,也具备国际视野。
(2016年2月25日《人民日报》刘元春/文)
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
张惠臣 书法作品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路径探索——以赤峰学院为例
李春林雷德荣
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对于有效发挥高等学校职能,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意义深远。
作为有着十三年本科办学历程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赤峰学院始终立足区域性地方大学的实际,围绕高校四大职能的发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确立了“融入赤峰、服务地方,突出特色、转型发展”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建设应用型综合大学和内蒙古中东部地区重要的人才高地和科技创新基地的发展目标,确立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创业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实施了学分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高校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赤峰学院继续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发展之路,重点完成转型发展十大任务:
一是明确办学类型定位,全面实施转型发展战略
作为地方新建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将通过大学章程、教代会决议等形式进一步明确办学类型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致力于建设一所地方和民族特色鲜明的区域性应用型综合大学,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以及技术技能型人才。
通过深入实施转型发展战略,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上来,将学校打造成为内蒙古中东部地区重要的人才培养高地和科技文化创新与服务基地,为赤峰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在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同时,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硕士点为基础和示范,加快口腔医学、特殊教育等专业学位硕士点的筹备工作,力争在“十三五”期间获得专业学位硕士点的更大发展以及专业学位博士点的重大突破,使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跻身于转型发展的地方性应用型大学前列。
二是建立合作发展平台,着力打造专业集群
围绕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中俄蒙合作、区域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等重大战略,根据赤峰市“十三五”建设规划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实现与地方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经济开发区和产业聚集区创新发展对接。
围绕专业集群建设,建立行业和用人单位专家参与的校内专业设置评议制度,形成根据社会需求、学校能力和行业指导依法设置新专业的机制;瞄准地方新兴战略产业、特色产业及重点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和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有计划增设新兴专业和人才紧缺的应用型专业,逐步形成有较强竞争力且与地方产业链对接的应用类专业群;集中力量办好优势特色专业,重点打造教师教育类、医药卫生类、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类、工程技术类及文化艺术类专业集群。深入调整和改造传统专业,通过合作办学方式促进传统专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复合型新专业,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
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本着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思路,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根据学生类型差异及学科专业特点,探索构建综合应用型模式、紧凑型、松散型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模式以及行业合作模式、校地合作模式和国际合作模式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以及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单位的引领示范作用,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专业培养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构建“招生-人才培养-就业创业”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学分制,稳步推进模块化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改革。以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培养导向,探索制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重构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突出实验、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实训实习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师生合作互动,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把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来源,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
加强过程性考核评价,建立健全现代化考核评价体系。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推动信息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仿真实验、在线知识支持、在线教学监测等广泛应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通过引进并使用集课程建设与改革、互动与交流、教学在线监控功能于一体的网络教学平台,加强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实现核心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全覆盖。
四是建立科技创新平台,主动开展科技服务
坚持创新驱动创业的正确导向,发挥大学创新引领功能,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将学术研究的基础性和科技创新的应用性密切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注重应用科研和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充分发挥学校引领地方文化发展和传承创新的重大作用,为赤峰文化大市建设和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点建设文化类、教育类、医疗卫生类、社会服务与公共管理类、农学类、生态类特色学科,在现有基础上,着手创建优势特色学科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中心及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加强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广泛开展科技服务和应用性创新创业活动,努力打造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的科技服务基地和技术创新基地。
五是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采取企业投资或捐赠、政府购买、学校自筹、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创建实验实习实训中心,改善实验实训实习条件,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推进”的校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实践教学平台,为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条件保障。
六是调整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加强“双师双能型”和“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基本标准和要求,通过实施“百名双师”培养和引进工程,重点培养具有企业实践经历与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合作企业行业接受培训或挂职锻炼,同时积极引进行业公认专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专兼职教师,加快提升“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引导并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建设一支“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到2020年,使专任教师稳定在1000人左右,其中“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达到40%左右。
七是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以创新理念为引领,以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为突破口,成立创业学院,搭建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技术创新、万众创业的一体化发展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建设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完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开展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训练,组织丰富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推进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孵化。
八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本着“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实施分层分类教学,成立职业教育学院,开展联职(联合职业学院)发展,建立与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机制,与合作院校共同构建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借助赤峰市“十三五”整合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建设赤峰职业教育基地的良好契机,主动配合赤峰市政府组建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实现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资源共享,在赤峰地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带动赤峰市职业教育整体水平提升。
推进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机衔接,在校校合作培养多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上实现“六个统一”,即统一招生、统一制订培养方案、统一设计课程体系、统一形成考核标准、统一实施教学组织、统一强化学生管理,为职业教育学生向应用型本科和研究生发展搭建“直通车”和“立交桥”。
探索构建学校与普通高中教育的衔接机制,通过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开展自主招生。在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前提下,继续理性开展与高等和中等职业院校的合作办学,逐步适度扩大其办学规模,通过实行梯次晋升和学分打通等特殊制度,实现品学兼优的学生顺利升级以及从职业类向普通本科类的自然转换。将学校的本专科招生与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分开进行,招生专业和招生规模结合办学实际自主安排。
九是打造继续教育基地,建设职业培训中心
充分利用学校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人才优势和教学资源优势,瞄准地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一线劳动者技术提升、技能深化、职业转换、城市融入的需求,积极探索建立教育—就业“旋转门”机制,广泛开展继续教育,为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终身学习提供有效支持。协调政府职能部门和相关培训院校、机构,建设职业培训中心,逐步构建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继续教育体系和工作机制。
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培养,探索开展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度,帮助在校学生和社培学员同时获得双证甚至多证,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密切结合、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协同发展,使学校成为赤峰市及周边地区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深度依托的继续教育基地和职业培训中心。
十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大学制度建设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有地方、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校、院理事会制度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成员中来自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社区的比例不低于50%。按照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积极探索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考试招生制度。完善校内评价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建立适应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质量标准、内控体系和评估制度,将学习者实践能力、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将服务行业企业、服务社区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将先进技术转移、创新和转化应用作为科研评价的主要方面。完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本科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本文作者:赤峰学院党委书记;赤峰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江生亮
吴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