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性是创新发展的动力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思维的体会
2016-06-24杨传华
杨传华
差异性是创新发展的动力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思维的体会
杨传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者为什么能够“胜”?关键的是能坚持独特的发展道路,并不断地前行做出独特业绩。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特殊性,差异是一事物有别于它事物的特殊性,只有抓住事物的差异性,才能另辟蹊径走出独特的发展之路。事物的发展是异质发展而不是同质发展,差异乃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从某种角度讲差异即发展,失去了差异,事物就失去了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就失去了生命力。
一、差异性是独特战略选择的基础
我们这里所分析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位领导者所管辖的地方或企业的条件、基础和环境的差别。这是创新的出发点,创新如不首先从自己具有的条件出发,而是简单地模仿别人,不仅会迷失方向,而且也不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明确战略定位,首先必须明确自身的基础、条件和环境的状况,只有对自己的状况客观把握,战略定位才不会出偏差。城市和区域的战略定位的基本思路是这样,企业的战略确定也必然是如此。
基础条件的差异决定了战略的差异,因为条件、环境和基础状况不一样,所以发展的战略必定是多层面、多角度,雷同的战略必是错误的战略。这也是领导势能差异性的重要体现,由于相互之间环境与基础的差异性,从哪里聚集能量做出成绩,必有不同的视角,所以创新的业绩必然是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从能看到和利用差异性的基础开始,到形成难以相抗衡的独特成绩,在扩充的条件、独特业绩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发展新事业,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创新过程。差异性势能作为独特的战略视角,之所以能够有助于发展,是因为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优越性。独特性战略明显优于那些只会模仿他人的所谓战略,以另辟蹊径思路独上高楼;二是吸引性。独特的、唯一的更能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在大量雷同的信息中只有独特的事物才能被纳入“注意力”,从而满足人们求新求异的需求;三是最强的竞争性。最强的竞争力是不与他人竞争,而处于唯一地位的战略,获取最强的力量;四是不易被模仿性。独特性战略是其竞争者难以模仿的。
领导者在制定独特战略时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其一,具有独特的主导价值。确立独特的主导价值首先是从认识自我开始,即明确自己有什么优势,以怎样的成绩立足于社会,这是一切发展的根本和源泉。法国人文主义者蒙田认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恩斯特·卡西尔也在《人论》开篇中写道:“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的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如果不能认识自我,不能确立独特的发展战略,而都踩踏在相同的路径上,这不仅不能体现自己的优势而且也不可能获得认同和成功。中国要有勇气和智慧,独立提出国际话题,主导中国话题……不能总跟着西方话题走。无论是政治发展,还是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要获得其他国家、地区和同行业的尊重认可,在竞争中谋取发展,就必须明确自己的主导价值是什么,这是发展之魂。
其二,具有清晰明确的取舍。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有所为、就必须有所不为。要实现独特的战略就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自我确定性。自我确定性要得到客观外界的认可,就要集中力量做成出色的业绩,并使之做强做大,为此就要有明确的取舍,知道什么该全力投入、什么只要一般为之,什么是主攻方向、什么可以不了了之。有些领导对此并不能很好把握,看不清应该攻克的重要目标,而是随潮流盲目地一哄而起,这样就容易产生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提出:“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在重构,各国都在积极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但如果新兴产业‘一窝蜂’上马,不仅对资源造成浪费,也不利于整个产业的有序发展。”明确取舍,除了认识运用自身的优势基础与条件外,更要了解市场发展的趋向,敢于在他人想不到的地方发力,在别人做不到的地方动脑。而这就需要领导者打破思想樊篱,用立足于当前着眼长远的视阈,抓住关键、聚焦突破。
其三,具有彼此匹配的措施。独特性战略的推进或实施,必须使各方面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发展。如中国现代化建设,在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主导价值后,一代代领导人都不断强调,经济发展必须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同推进。中国的崛起首先是经济的崛起,中国的力量首先是物质的力量,这是唯物主义观点的反映,符合人最基本的需要。但是,中国若要成功地崛起为世界强国,仅有物质力量的崛起显然是不够的,在“世界史上,没有一个国家仅靠物质力量的崛起而可以持久,那些成功地维持了世界强国地位的国家莫不是向世界提供了某种文化和制度。”科学发展观就是这样一种全面协调综合发展的观念。在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仅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转型,而且政治、文化和社会及一系列制度建设,都必须相随相符彼此匹配,否则中心发展也会因没有相适应的制度与文化支持,因失去血脉的养分而枯竭。所以,真正独特的战略优势不是仅体现在某一个方面,而是由整个价值链的共同作用为支撑。
二、在独特战略领域做出强优的业绩
战略选择、功能定位还是发展道路,都要有自己的特点、彰显自己的特殊性,只有确定了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才能有效地推动事物的发展。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独特的战略是通过做出的业绩证明和展现的。既然存在有别于他人的条件,如不利用它不仅枉费了增值的可能,甚至会失去发展的最佳机遇。条件与事件,必然与偶然,内在与外在之间的平衡是不稳定的,因不断受到社会条件的波动而消长彼短。所以,抓住差异化,积聚各种力量和资源产出属于自身特色的效果,这是领导思维创新的着力点,也是衡量领导能力强弱的关节点。战略定位表明城市、区域、企业发展的领域,但并不表明这个领域一定属于你,为了明确你在这个领域里的地位,必须充分运用这个领域的基础和条件做出与众不同的成绩,方能在扩大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高。上海市杨浦区在明确了“知识杨浦”战略定位后,及时在“知识”方面做文章,以科教、人文、生态资源的集聚与共享为依托,以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为抓手,发挥教育的溢出效应,实现以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的“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努力把杨浦打造成为上海的中央智力区,进而形成“城市的大学,大学的城市”的典型示范区域。杨浦区做出别人难以与之相抗衡的成绩,它独特的战略地位被社会和众人所认可,使“知识杨浦”的功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做出独特的成绩,不是通过与他人的“血拼”,而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独特发展的领域和道路。正如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所说:“竞争并不是要成为最佳,而在于你要有独特性,通过这种独到之处向顾客提供价值。作为一个企业,你不是要找出唯一的灵丹妙药,而是要寻找一种适合你的方法,使你做到在业界与众不同。”阐释了竞争的奥妙所至。在独特的领域做出成绩,必须客观地把握可能性,杜绝大家挤在一起打价格战。有些企业领导者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时,往往喜欢从资金、产品、市场来寻找原因,很少从生态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其实这才是成功与失败的关键。若不明确自己的发展领域在哪里又如何领导创新?真正的成功在于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不按传统的思维方式行事、不跟在别人后面模仿,切实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探索事物的创新精神。
三、独特性和周期性决定永恒的创新性
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任何事物都有从生到死,从强到弱的衰败过程。企业也会经历成长阶段和老化阶段。成长阶段包括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壮年期、成熟期;老化阶段包括贵族期、官僚期、死亡期。如何面对生命周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传统的,用机械和消极的态度看待生命周期;另外一种是富有挑战性的,观察环境与消费群体是怎样随着时间演变而产生变化的,迅速作出反映,通过创新观念和革新技术对应需求的生命周期。当主体的变革创新不断满足客体的需要,其生命力就会增强;如果不能相符,则会很快走向死亡。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着突然死亡的威胁,所以不同阶段其战略的重点、发展与管理的内容应有所不同。从企业来讲,在青春期的重点是拓展市场,成熟期则是巩固市场;贵族期和官僚期的重点在于变革。生命周期理论表明,原来有独特优势的事物,如果停滞不前、满足现状,在动态变革的社会发展中不能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同样会受到市场的唾弃。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站在国际竞争最前沿的是企业而不是国家,民族企业的厚度将决定国家在未来竞争格局中的地位。”国强企弱不符合一个强国的发展逻辑,所以推进企业永远健康地走好独特的战略发展之路,需要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才能随着市场的波涛汹涌而不断向前发展。
每一个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特定的质的规定性,这一特定的质的规定性是一事物有别于他事物特殊性的反映。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万事万物就是这种多元特殊性并存的状态。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这是人种文化与地缘文化的结晶。即使处于同一时代的不同民族,其心理、思维和观念也存在着时间与空间上的差别,这种差别有时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中国文化孕育的价值理念、战略品牌有其自身的特质,说明“中国造”在世界应有自己的位置。但是,任何特质的事物走向市场或者国际,都不是单纯为了消费,而是要让市场和世界所认可。任何落后的、不健康的或是违背科学与规律的东西,即使再独再特也避免不了最终被淘汰出局的下场。所以,必须通过不断地创新,坚持独特性与先进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提升文化层次、炼就世界科技精品,实现“中国创造”,在广泛的国际市场中体现自己的独特位置。
发展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任何独特优势都是动态的过程。激烈的市场竞争可能使原有优势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殆尽。仅仅维持以往的业绩不能保证发展的长期优势地位,只有随着发展变化的社会与市场环境,不断变革创新以及挖掘新的优势,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新业绩。
(本文作者:上海益民商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责任编辑:张颖智
谢飞 书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