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人文关怀,构建资助育人新模式

2016-06-23宋改平

中文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

宋改平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相继建立了帮困体系,但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相对薄弱。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建立了“八送”暖心育人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即在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下,全面开展“入学送帮扶、中秋送月饼、冬至送饺子、寒冬送棉被、端午送粽子、生日送祝福、假期送路费、家访送关爱”等暖心活动,让资助育人工作暖人更暖心。

关键词:经济困难学生 “八送”暖心育人模式 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4-0209-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资助育人的方针指导下,许多高校纷纷建立了完善的帮困体系,在帮困的同时也加入了人文关怀,即“不仅要关注贫困生的日常生活……而且要精神予以高等关注,对其生命情感和心灵活动给予深切关怀,激励其不断强化健康的发展意识,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1]但是如何将“育人”工作贯穿于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如何在对大学生开展资助帮扶时更注重爱心育人、暖心育人工作,如何构建助困人文关怀新模式,成为许多高校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注重育人工作,通过课堂教学、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校园文化等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同时,加大资助工作力度,帮助贫困学生这群特殊群体。经过多年的工作探索发现,贫困学生不仅仅需要物资上的帮助,更需要精神上的支持。为了贴近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学校积极探索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服务工作中去,针对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实际状况,实现帮困助学与资助育人相结合。

一、“八送”暖心育人模式的内涵

“八送”暖心育人模式是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全面开展“入学送帮扶、中秋送月饼、冬至送饺子、寒冬送棉被、端午送粽子、生日送祝福、假期送路费、家访送关爱”等暖心活动,让帮困工作暖人更暖心,从而让贫困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有:

一是坚持一个指导思想:“以生为本”。坚持以贫困生为本,基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开展资助工作,本着贫困生身心健康的原则开展工作。

二是突出两个重点:以“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和“关注学生成长长才”为重点。在新生入学之初,即通过绿色通道、勤工助学岗等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实际困难;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重要节假日的暖心活动,克服贫困生自卑心理,助其健康成长。

三是构建“学校——家庭”的联动育人环境:通过建立学校—家庭的联系,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

二、“八送”暖心育人模式的开展与实施

1.“八送”暖心育人模式的初步构建

漯河医专一直高度重视助困、帮困工作,为了了解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从2005年,学校创新性开展了暑期家访活动,构建“学校—家庭”联动的育人环境;2011年,学校开展寒冬送棉被活动,受到了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2012年,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将送温暖活动延续下来,以创新资助育人为支点形成了长效的工作机制——“八送”暖心育人活动。

为了确保“八送”的制度化、长期化、规范化运作,学校设立专项经费,学校领导、学管人员集体参与、确保“八送”活动暖人更暖心。

2.坚持基础性帮扶和针对性帮扶相结合

作为一个中小城市的大专院校,漯河医专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地区,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差,为确保学生都能顺利入学,漯河医专积极开展基础性帮扶工作。一是开辟“绿色通道”,对学费不足或无力缴纳学费的贫困生,学校采取“先办入学手续,学费缓交”的办法,确保学生第一时间入学上课。仅2014年新生报到期间,共有196名家庭困难新生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缓交学费金额96.5万余元。多年来,漯河医专没有发生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延误报到、耽误学业。二是积极落实奖、助学金发放政策,做到优有所奖、困有所助。仅2014年就有1338名贫困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684.97万元,345名成绩优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获国家励志奖学金172.5万元,229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获国家助学金687万元。

为了使资助工作更加人性化,我校开展了“针对性”帮扶工作,确保提高资助育人效能。在为贫困生送岗位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业习惯等设置,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仅2014年发放843人次勤工助学报酬13.8334万元。在寒冬送棉被的过程中,学校根据学生需要、挑选学生喜爱的款式、花型等棉被、又增添了保暖衣等将越冬物资,使“八送”活动更具有针对性的特点。

从2012年起,漯河医专在全国较早提出并实施寒暑假期发放回家返校路费工作,拨付专项资金,成立“阳光之路基金”,确保每一个贫困学生寒暑假期都能按时顺利回家和返校。为使这项活动长期有效开展,该校从建章立制入手,申报、审核、批复等程序公开、阳光操作。三年来,学校先后发放贫困生寒暑假期回家返校车费10万余元,惠及学生1000余人。

实践证明,通过基础性帮扶和针对性帮扶相结合,对于解决贫困生实际困难、帮助贫困生克服自卑、追求自我、保持阳光心态、积极健康成长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3.坚持育人活动与文化活动相结合

随着高校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高校更加注重对大学生的精神资助,漯河医专在建立“八送”暖心育人模式的时候主要抓住传统节假日,坚持将育人活动与文化活动相结合,让对贫困生的帮扶融入到更多温馨、和谐的文化环境中。

每逢佳节倍思亲。为化解广大学生传统节日的思乡之情,从2011年开始,漯河医专在端午、中秋、冬至等传统节日,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联系学生工作。几年来,该校先后投入十余万元,坚持开展端午送粽子、中秋送月饼、冬至送饺子等富有特色的联系服务学生活动。节日当天,广大师生在一起做粽子、包饺子、品月饼,畅叙友谊,感知传统文化,学校变得像家一样温暖。为了将爱心活动进行的更贴心,为尊重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宗教信仰,学校还专门购买羊肉,制作了羊肉饺子。同时,学校还举办座谈会、诗歌朗诵会、民俗介绍等系列主题活动,让大学生在感受关心和爱护的同时,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

4.落实全员育人工作机制

在“八送”暖心育人模式中,我校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模式,形成了两条活动主线:一是在制度建构层面:上层(校领导班子)——中层(学生处)——基础(各系学工系统);一是在执行层面:系书记——辅导员——学生。通过学校系部、师生共同运作,在全校形成了全员育人工作机制。

在寒冬送温暖过程中,校领导纷纷深入宿舍,为学生们送去越冬物品,与学生亲切交谈,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勉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并亲自将物品送到学生手中。同时,校长还与贫困生召开面对面座谈会,与学生话家常、谈理想,勉励学生立志成才,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2014年启动了“生日送祝福”活动。本着节约、温馨的原则,送生日活动由各系自行组织、学校负责经费审批。医疗系以“我们和你在一起”为主题的生日party作为启动仪式;药学系学管副主任在学生宿舍亲手为过生日的同学点燃蛋糕蜡烛,共唱生日祝福歌。一个宿舍、一个班级组成一个温馨的家,共同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5.构建“学校——家庭”联动的育人环境

为密切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构建“学校—家庭”联动的育人环境,从2005年开始,该校持续10年开展暑期家访活动。10年来,学校先后选派260名教师,累计行程50余万公里,对省内外100多个县市区的1000余名学生进行家访,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学校、家庭”紧密结合的育人之路。通过家访,学校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轨迹,掌握学生校外表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思想、学业等多方面的困惑。

在“生日送祝福”活动中,学校要求系部、辅导员为家长写一封信,让家长了解学校资助育人模式,更好地形成家校联动机制。

三、“八送”暖心育人模式的实施效果

1.学生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入学送帮扶”活动中,勤工助学是我校的一项重要助学措施,目前学校勤工助学岗位主要分布在图书馆、基础部实验室、总务处餐厅、维修班及新校区部分公共环境等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共提供235个工作岗位让贫困生获得了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勤工助学,贫困生不仅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还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在工作中体验社会和生活,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逐渐树立自强自立的观念。

2.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在“冬至送饺子”过程中,师生共同包饺子,敞开心扉谈话;在“中秋送月饼”过程中,开诗歌朗诵会、座谈会、师生品月饼赏月,共同感受传统文化;在“寒冬送棉被”过程中,领导亲自深入学生宿舍,将温暖送到学生手中……这些活动的开展,为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加强了实践育人队伍建设

通过“温暖八送”活动的开展,辅导员作为实践育人的中坚力量,深入学生,积极开展各项工作,逐步增强了育人意识、責任意识,推进了学校实践育人工作地深入开展,自身队伍建设不断得到了加强。近年来,有多名辅导员因为工作突出被授予校级及以上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辅导员系张冬同志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辅导员”、河南省大中学生暑期“三下乡”和“四个一”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优秀辅导教师”荣誉称号,撰写的辅导员工作案例获得“河南省高校辅导员优秀工作案例三等奖”;詹玲俐同志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在河南省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4.活动的开展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温暖八送”活动的开展,发掘、培育了一批学生典型,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09年至今,我校先后有余义超、杨俊鹏等4名学生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杨俊鹏同学更是结合所学专业摸索出了药膳餐厅连锁店的创业自强之路。他们的先进事迹一经报道,激励了一大批学子积极进取,自强自立。

漯河医专通过“温暖八送”活动的扎实开展,不断创新了大学生思政工作机制,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2014年1月15日,中国新闻社发全国通稿报道了我校这一做法,全国50余家省级以上媒体跟进报道,盛赞漯河医专密切联系服务师生的好做法。

四、“八送”暖心育人模式的体会与思考

1.注重人文关怀是资助育人工作的发展方向

当前,如何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国等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是资助育人工作需要思考的一个难题。

许多高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比较重视物质上的帮助,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比较忽视。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贫困生的问题并非单纯的精神解困问题,解决他们由经济贫困引发的心理和思想等精神层面的问题,也应该成为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2]只有挣脱经济助困模式的束缚,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学生努力改变自身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树立贫困生实现脱贫的信心。从而在以后的道路上真正的脱贫。

2.资助育人工作应注重文化建设

在资助育人工作中,漯河医专坚持资助与励志工作相结合,开展了“诚信校园行”系列活动,让受资助贫困生自立自强,从而感恩,回馈社会,形成一种爱心传递的文化氛围。

在“八送”暖心育人活动中,若没有文化性,整个活动就没有了青春活力,学生们也缺乏朝气,那么育人模式的构建就显得单薄没有根基。同时,只用增加活动的文化内涵,才能在全校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们自觉接受熏陶。所以,资助育人模式构建过程中必须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从而形成长效的、良性的循环育人工作机制。

3.资助育人工作要坚持不断创新,适应时代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3]在当今新的形势下,资助育人工作不断创新,适应时代的要求。在网络新媒体的影响下,资助育人模式的构建有注重加大网络平台建设,通过设立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宣传资助政策,建立爱心基金、爱心超市等爱心工作平台,形成资助育人工作传承机制。要通过开展微传播作品评选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好地开创资助育人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戴磊.高职贫困生思政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缺失现象浅析[J].华章,2014(3).

[2]丁武.高等院校帮困育人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14).

[3]江泽民文选(第3卷)[H].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
学校管理应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苍凉背后的火光——迟子建散文中的隐喻意象赏析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及强化对策研究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