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新探

2016-06-23李金

理论导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互联网

李金

摘要:全球化、网络科技在给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其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四个认同”教育,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信念;加强中国通史和地方史教育,牢固树立科学的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构建“开放、平等、互动”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在落实高校党委主体责任的基础上,从教师人才和网络建设两方面构筑牢固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防火墙”,是化解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危机可以尝试的新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四个认同”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6)06-0016-04

新世纪以来,网络科技迅猛发展,“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事实。在“万物万联、共通共享”的“互联网+”崭新时代里,“地球村居民”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科技实惠,但也因此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格局之中,不管是经济领域,还是文化领域,抑或政治意识形态安全领域,概莫能免。对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而言,一方面,网络科技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走向世界,加强与世界各国高校乃至全球各领域机构的文化交流和科研合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另一方面,网络科技又使得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就是其中重大的挑战之一。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是边疆民族地区人才的孵化地,是党的意识形态宣传重要的前沿阵地。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师生对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关系到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更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和谐与长治久安及“中国梦”能否最终实现。鉴于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意识形态安全观,在“互联网+”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探讨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问题,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

(一)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安全

“意识形态”是法国思想家、哲学家德斯杜特·德·特拉西于十八世纪末首次提出,开始时并没有引起学界太大的注意。这个概念真正引起广泛关注和研究缘于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的出版。在这本书中,马克思恩格斯频繁地使用了“意识形态”这个术语,但他们对这个术语本身也没有明确的定义。当然隐约的解释还是有的,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人们迄今总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1]句中的“虚假观念”其实就是指“意识形态”,这是一种替换修辞,即描述性解释,言简意赅地点明了“意识形态”该有的本意。因为相对于“实在的”经济基础而言,“意识形态”的确是“虚假观念”的存在。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经济基础,一是上层建筑;而“意识形态”又成为了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其与整个上层建筑一起生成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受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制约,但它们又必然地反作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社会结构分析理论成为了人们进行社会研究的科学理论前提,其中的“意识形态”自然而然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术语。

国内对“意识形态”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表述也各有差异。毛泽东曾指出:“社会意识形态是理论上再造出现实社会。”[2]《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Ⅱ》将其定义为:“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或一定社会阶级、集团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理论体系。”[3],郑永廷教授认为:“意识形态是指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经济政治利益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是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思想、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思想基础。”[4]他所阐述的“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意识形态两个方面。相比这下,郑永廷的界定和分析也许更为全面,也更容易让人理解、认同。

对“意识形态安全”概念的解释,同样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田改伟认为,“意识形态的安全包括道德的安全、政治信仰的安全和宗教信仰的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是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5]杨文华认为,“意识形态安全是指代表国家意志的主流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念处于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权威和自主的发展空间的稳定状态”;[6]莫岳云则认为,“意识形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主体意识形态地位不受任何威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7]等等。根据众多方家理论,结合个人的理解、体味,笔者认为,所谓“意识形态安全”,就是指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包括一个国家的主流文化、社会核心价值观、道德信仰、宗教信仰,不受外来威胁,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政治文化状态。

意识形态及其安全问题是关乎国家政治体制命运的重大课题。意识形态工作,从来都是我们党极端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意识形态安全也就成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头等大事。

(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与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意识形态可以分为主流和非主流的,其中主流意识形态是国家性质的根本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性也就成为了国家政体安全的根本保证。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高校的首要任务,这样的性质目标决定了我国高校必然成为我党意识形态工作宣传的主要阵地;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就是高校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不受到任何威胁的一种相对稳定安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状态。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是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地理位置的边境性或偏远性(相对于内地中心城市的高校而言)、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发性、人民信仰的宗教性以及教育目标的民族性,等等。因此,“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就是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主导地位不受任何威胁的一种相对稳定安全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状态。

然而,“全球化”“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

1.“全球化”带来的威胁。目前的“全球化”说到底是“美国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少数发达国家在推进资本、技术全球化的过程中,极力推销他们的意识形态,强力输出其思想和文化价值观。为了满足资本的贪婪,为了实现统治全球的霸权欲望,西方少数发达国家一贯奉行的“唯我独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道行径,这个时候不会主动收敛,相反因高科技的推波助澜而越来越张狂,这即是当下臭名昭著的“文化霸权主义”(或“文化单边主义”)盛行于世的根本原因。所以,与其说是全球化带来的威胁,不如说是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带来的威胁。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在我国国家安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特殊地位。在“全球化”这一场国际经济乃至政治文化大竞争格局之中,作为“第三世界国家”之中更为特殊领域的中国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必然成为了“西方霸权摧毁红色中国”的首选战场。事实证明,西方少数发达国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于我国的颠覆活动。他们一再地高举所谓的“人道主义”“普世价值”等大旗来大肆推销他们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这些少数国家的一小撮狂妄分子、“仇华人士”甚至直接通过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干涉中国内政、制造民族分裂等各种伎俩大肆干扰、迷惑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企图颠覆其正确的政治思想觉悟,尤其是搞乱其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以实现不可告人的政治野心。

西方霸权行径的针对性实施当然与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自身的弱势情况有关。据笔者长期调查研究,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人生阅历普遍简单、文化知识有限、思想视野比较狭窄,他们的是非、全面判断能力较差,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认识不足,对现代民族国家发展暂时出现的不平等、不均衡现状产生的根源普遍缺乏了解,对自己的民族国家及其文化根源知之甚少,他们中的一些人对于自己作为“伟大的民族”“文明型国家”产生了怀疑,极个别人甚至产生了排斥情绪。因为历史虚无主义和错误的民族国家文化观念作祟,这些极个别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内心一味地向往西方发达国家,羡慕其政治制度、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则一概不闻不问,甚至嗤之以鼻……上述种种现象说明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严重的威胁。

2.“网络科技”带来的威胁。网络科技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使用者带来不可预料的灾难,比如社会网络监控造成个人隐私的大面积泄露以及由此导致的严重社会问题,这是网络科技所带来的典型弊病之一。具体到本论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时代,网络科技有可能给后发展国家或地区——包括中国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带来新的隐患。

首先,网络技术优势端对弱势端的文化把控,甚至是思想劫持。美国是计算机网络研发国,架构因特网所必需的基础设施——“根服务器”全部由美国人掌控。美国“掌控着互联网的13个根服务器,并且可以对国际域名的流量、解析等进行严密监控,并可以随时中断”;[8]“互联网上的英文信息占95%以上,中文信息不到1%;超过2/3的全球互联网信息流量来自美国,而我国在整个互联网的信息输入、输出流量中仅占0.1%和0.05%” ;[9]2012年3月,奥巴马政府宣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这项研究计划的实施就是进一步增强美国数据截取和信息分析能力……可见,在互联网世界里,美国等西方少数发达国家绝对地占据了技术优势端的霸主地位,其对包括中国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或落后地区)”意识形态安全领域所具备的监控力(渗透性和破坏力)显而易见。在“技术为王”的网络时代,借助网络传播,包装在各种“后文化”之中的各式西方文化价值观汹涌而来席卷天下成为现实,因此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政治思想难免受到严重冲击,而西方敌对势力对于中国文化价值观的有意诋毁、破坏和篡改,也因此正在变得赤裸裸和轻而易举。

其次,网络技术给“三股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破坏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了“厉害的凶器”。除了无时无刻有意的思想毒害、精神侵袭之外,校园网络所引发的一般事件往往就有可能成为他们制造事端的导火索。美国数字预言家埃瑟·戴森就曾说:“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的疆土,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但它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者和江湖骗局的工具,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10]极端分子唯恐天下不乱,只要抓住一点机会,哪怕仅仅捕捉到一点风声,他们都有可能蓄意把事情闹大,动辄上升为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他们常常打着“维护民族利益、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旗号,挑拨激化民族矛盾,甚至借此机会收买拉拢单纯善良的大学生加入“圣战”组织,为达到他们分裂中国、实施恐怖活动布下阴谋、陷阱。

二、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危机化解路径

化解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危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努力,甚至是全局性应对;需要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地方人民政府乃至全国全社会的人力物力——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重点应对,但首要的主体责任——民族地区高校党委责无旁贷。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要充分认清自身意识形态安全所面临的危机,切实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制,充分发挥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引导作用,加强全体师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和监管,尤其是管理好学校所有的意识形态安全阵地——课堂、校园、传统媒体(校报、学报等)、网络(网页、论坛)、读书报告会、学术交流以及对外关系等一切意识形态传播途径,提高警惕性,增加排查性,注意冒头性,加强法制性,切实构建全面覆盖且行之有效的意识形态安全体系,尤其是重点构建如下几道意识形态安全防护网。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

1.加强“四个认同”教育。2010年5月20日,胡锦涛同志在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首次提出了“四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四个认同”无疑堪称边疆民族地区人民包括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保证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保障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思想基础。边疆民族地区往往是多民族、多宗教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是多民族学生聚集的庞杂大家庭。当前,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发展态势普遍良好,意识形态安全总体稳定。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潜藏的各种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混乱或弱化,他们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有所降低,这给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新形势下,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只有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加强“四个认同”教育,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教育,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推动高校各民族学生和睦相处,推动学校和谐发展,才能保证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不受到任何威胁,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2.加强中国历史和地方史教育。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平等性和交互虚拟性,赋予其潘多拉魔盒般神力,致使一些缺乏定力的人尤其是涉世不深的边疆民族地区高校青少年毫无保留地拜倒在她的脚下。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物质基础薄弱往往导致其内心脆弱,知识尤其是历史知识——中国历史和地方史的普遍缺乏,在潘多拉魔盒神力的诱惑下,边疆民族地区一部分大学生渐渐患上了“历史空心症”,变成了“民族的或故乡的失忆人”,他们弄不清楚“自己是谁?自己从哪里来?自己将往何处去?”,更谈不上爱国爱家爱族人,历史虚无主义确实给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要避免“大学生失忆”现象的出现和蔓延,就必须认清自己肩负的特殊历史使命——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对是非具有较强判断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具有世界眼光和伟大开放的胸襟,愿意忠诚服务于祖国,扎根边疆,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学校可从边疆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在不违背教育部教学大纲精神的基础上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加强中国历史和地方史(民族史、文化史、宗教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史教育。通过针对性的历史教育使广大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真正懂得: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个伟大的国家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并肩作战,我们这个多灾多难、命运多舛的民族国家才有今天的繁荣与发展,边疆民族地区人民才有今天的和谐与稳定。简言之,只有将大的国家史与小的地方史结合起来,才能帮助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帮助他们恢复本应拥有的国家民族历史责任记忆,增强他们对自己民族、国家和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抗击外来诱惑的能力。

3.构建“开放、平等、互动”的“互联网+”教育教学新模式。“互联网+”就是“发挥互联网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基础性作用”;[11] “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11]是“互联网+”最突出的文化价值基本特征。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生活环境的封闭性和后发展性,使部分大学生形成了内向、自卑、好强的复杂性格,这使得他们常常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他们渴望与人(尤其教师)交流,以促进自己进步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与人(教师)沟通交流的信心和勇气。因为人际交往能力问题,致使部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失去了很多平等竞争机会,尤其是向上流动的发展空间相对狭窄。尊重人性,促进大学生全面自由健康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新形势下,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从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成长规律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构建“开放、平等、互动”的“互联网+”教育教学新模式,比如,采取线上与线下相互结合的方式——线上,通过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工具平台,老师以朋友的身份敞开心扉平等与学生沟通交流,尊重每一位大学生的人格;线下,通过传统课堂教学,老师真诚关注、关心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现师德魅力,实施育人功能……简言之,遵循“互联网+”人性化的崭新文化价值理念,充分利用网络科技便捷平台,不断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帮助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树立自信,促进他们快乐健康成长,这是当下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化解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危机的重要举措。

(二)构建完善的网络监控体系和“互联网+”文化防火墙

1.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网络监控体系物质基础。网络原本只是一种工具,是思想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但随着网络文化传播和意识形态渗透功能日益强大,网络有可能成为了西方少数发达国家、境内外“三股势力”扳倒中国的重锤利器。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成为了西方少数发达国家、境内外“三股势力”的首要目标。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唯有拿起锐利的武器进行坚决地反击,以反监控对付监控、以“互联网+法制”等手段途径强力应对,给所有各方来敌予以迎头痛击,高校自身的意识形态安全才有望确保。然而,由于历史和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设备相对陈旧落后,依靠这样的设备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显然是不可能的。在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愈演愈烈的复杂形势下,国家必须加大对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资金投入力度,帮助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这不失为明智之举。

2.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构建完善网络监控体系的人才保障。先进发达的网络设备,仅仅是抵御西方少数发达国家和境内外“三股势力”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的一道防火墙。假如没有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政治立场坚定,既熟悉网络技术发展规律,又熟悉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专业队伍,这些先进的网络设备终将只是一堆废品,建立起来的这道防火墙也会不推自垮。因此,必须根据世界形势发展需要,及时制定相关的帮扶计划,帮助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培养组建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政治立场坚定,既熟悉网络技术发展规律,又熟悉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并且能够根据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发展新变化,随时可以做出积极反应,制定出有效策略的专业队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5.

[2]毛泽东哲学批注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21.

[3]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Ⅱ[K].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097.

[4]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4.

[5]田改伟.试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政治学研究,2005,(1).

[6]杨文华.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

[7]莫岳云.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构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战略[J].湖湘论坛,2010,(4).

[8]贾敬远.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D].山东大学,2008∶42.

[9]孙丽丽.网络环境下我国意识形态危机及其治理之道[J].理论导刊,2015,(9).

[10]埃瑟·戴森.大数据时代的生活设计[M].胡泳,译.海南:海南出版社,1991∶17.

[11]马化腾.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李克强总理互联网+国家战略腾讯官方解读[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20-59.

【责任编辑:张晓妍】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安全互联网
大数据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构论析
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激活红色基因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