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场域定位与现实建构
2016-06-23张林刘海辉
张林+刘海辉
摘要:意识形态根据主体时空背景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社会意识形态、政党意识形态和国家意识形态三个场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语境中想要凸显的“主流”应该是社会场域中的主流。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毫无疑问是我国官方的主导意识形态,但官方的主导意识形态并不天然就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与“主流”之间潜藏着巨大的建设空间。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从场域定位来看,其本质就是要把中国共产党的主导意识形态建设成为社会场域中的主流意识形态,以使其在价值多元的社会意识形态竞争中居于主导性的优势地位。
关键词: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现实建构;政党;社会场域
中图分类号:D6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6)06-0004-04
在意识形态研究中,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安全和建设问题日趋成为学界关注的聚焦点,但正是在这样的研究热潮中,“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一词的使用却呈现出空泛化倾向,学者们很少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话语场域做一个明确区分,在不同的场域结构中,学者们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解可能并不相同。而弄清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语境中的场域定位问题,恰恰是我们党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必须重视的前提性问题。
一、 社会场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语境中的场域定位
“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一语的提出和使用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场域界限。首先需要搞清楚意识形态自身的发展演变过程。意识形态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重要范畴,是对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和特定利益集团观念的系统反映,不同的利益主体会产生不一样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利益指向是区分形形色色意识形态的关键。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意识形态的主体并不是单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意识形态的主体大致可以划分为社会、政党和国家三个层次,相应的,意识形态根据主体时空背景的不同也可以划分为社会意识形态、政党意识形态和国家意识形态三个场域。
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场域中,意识形态的主体界限并不明确,各类社会主体呈现出多元竞争的态势。各种利益集团都可以在纷繁多样的社会场域中争夺自己的话语权,这时的意识形态领域更多地表现为代表不同利益背景的价值观念、社会思潮和理论学说的碰撞与整合。而随着某些利益集团的不断壮大,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主体之间的界限会不断分化,发展起来的利益集团会希望形成一种专门的社会组织来整合他们的共同利益,这种社会组织在近现代的政治生态中就是政党。政党主要由具有共同利益指向的阶级和集团组成,追求执政是其直接目的。可以说,政党意识形态的出现“完成了意识形态主体发展的第一次飞跃”,[1]使得意识形态的主体属性更加明确和具体,原来隐藏在社会思潮背后半遮半掩的利益群体开始撕掉面纱正式走向前台。
而政党一旦执政,就必然会想尽办法巩固其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其采取的战略思维通常有两种取向:一种是“下沉”取向。即将政党意识形态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沉入”民间,扩大其意识形态在社会各阶层的影响力,以期引领社会思潮,将政党意识形态变为社会场域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另外一种是“上升”取向。也就是扩展意识形态的主体范围,将政党意识形态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政党意识形态要想获得更加广泛的社会认同和“合法性”支撑,从而能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就必然会将“部分的主张”上升为“整体的主张”,实现特殊利益的普遍化,做到阶级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最大融合,以期将政党意识形态建设成整个民族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那么,在当前中国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话语情境中,“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想要凸显的“主流”究竟是哪个场域中的“主流”,其时空范围应该定位于社会、政党和国家中的哪个场域?笔者认为,应该定位于社会场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语境中想要凸显的“主流”应该是社会场域中的主流。具体而言,“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就是要把执政党的主导意识形态建设成为社会场域中的主流意识形态,以使其在价值多元的社会意识形态竞争中居于主导性的优势地位。
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场域定位?这与当前中国独特的政治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从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作为全国范围执政党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政治生态中呈现出的都是社会、政党、国家“三位一体”的政治格局,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在“三位一体”的政治格局中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共产党主导了国家和社会的全部政治生活和公共活动,在这样的政治生态中,党的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基本等同,不存在主流与非主流之分。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这种“三位一体”的意识形态格局开始松动解体。当然,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政党意识形态对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关系之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整个社会的组织形式和分配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党和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在社会场域中的主流地位开始受到冲击,而只有在这种多元价值的碰撞和争夺中,主流与非主流的问题才开始凸显,所以,“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话语情境应该聚焦于社会场域。只有明确区分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使用情境和场域定位,我们才能更加具体地分析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二、当前“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毫无疑问,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官方的主导意识形态。但官方的主导意识形态并不天然就是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与“主流”之间潜藏着巨大的建设空间。我们所谓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从场域定位来看,其本质就是要把中国共产党的主导意识形态建设成为社会场域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当前“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现实困境,这应该是思想领域的一个共识。最近几年,学界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现状做了很多有益的实证研究,这些调查结果可以让我们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把握变得更加直观和具体。早在2009年,人民论坛杂志社就组织了一个主题为“未来10年10大挑战”的“千人问卷”调查,结果发现, 36.3% 的受访者认为存在“主流价值观边缘化危机”。[2]紧接着2010年,“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又联合人民网、腾讯、新浪等网络媒体开展了一个“主流文化怎么了”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人数共计9316人,其中书面调查1450人,网络调查7866人。结果显示,55.7%的受访者认为“主流文化边缘化现象”严重或比较严重。其中,“认为主流文化缺乏现实关怀的受访者甚至高达73.6%”。[3] 当然,从问卷材料可以看出,调查中的“主流价值观” “主流文化”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思想文化。只不过调查者默认了一个前提,直接把“主导”当成了“主流”。2012年,由东南大学樊浩教授主编的《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出版,报告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的形式对江苏、广东、江西、新疆等地上万民众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65.5%的受访者对当前的意识形态不满意,要求进行调整。只有36.6%的受访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比较符合中国实际。”[4]从这些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居于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场域中并不完全具有“主流”地位。甚至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民间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逐渐降低,马克思主义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引领也呈现出弱化趋向。这种现实困境引人深思,“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究竟怎么了?
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时代背景来看。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中国的经济成分和社会组织结构比较单一,党和国家借助自己的政治权威就可以迅速建立起强大的意识形态优势地位。虽然在特定历史时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也出现过一些失误,但其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是不容否定的。从总体上看,中国共产党的主导意识形态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认同,能够聚集人心,整合社会资源,调动人们积极地参与社会建设。总之,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根基还是比较稳固的。但是这种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建设模式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那就是过分强调政治灌输而忽视个体需要,过分依赖政治权威而忽视理性教化。这种建设模式必须依靠于稳定的社会结构支撑,一旦这种社会结构环境发生改变,整个模式的运作能力就会下降,效果就会削弱。改革开放带来的变革改变了这种社会结构,各种社会力量竞相迸发,各种利益关系交错纠缠,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可以说,整个社会变革的过程就是一个 “去中心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人的主体性的急剧膨胀,政治权威的光环逐渐褪色。“原来被大众普遍接受的绝对真理,现在却被人们宣布为需要得到论证和证明。”[5]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是,物质的极大充裕并不能完全填补精神上的空虚。除了其应有的政治导向,主导意识形态还应该关注社会个体的情感需要。时代背景的转换带来的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情感诉求的不同,亦如侯惠勤教授所言:“革命战争时代,人们更易从革命经验上接受马克思主义。新旧社会更替的时代,人们更易从生活情感体验上认同马克思主义。而在急剧变革的当今时代,那种易于从情感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条件已不复存在。”[6]可见,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是一种社会转型期的时代性困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需要做好“持久战”之准备。
当然,除了社会结构的变迁,“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身处困境与主导意识形态缺乏现实关怀也紧密相关。主导意识形态一旦与热气腾腾的现实生活分离,不能及时高效地回应民间社会的各种利益诉求,不能对某些社会现象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那么,不管主导意识形态是如何的“绝对正确”,终究还是得不到社会民众的广泛认同的,也就不能成为社会之“主流”。亦如马克思所言: “理论的实现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社会的需要程度。”[7]“实事求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等就是中国共产党努力推动主导意识形态大众化、世俗化的有益尝试。但作为科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规范性,当马克思主义以主导意识形态的姿态出现时更是不可避免地带有权威性和全局性的特征,而现实社会生活中各个利益主体的需要又是急切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这就很容易出现“意识形态供给”与“意识形态需求”脱节错位的情况。今天“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之所以身处困境,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主导意识形态之“供给”不能满足现实主流生活之“需求”。而如何更好地做到供需平衡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另外,传播情境的改变也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新闻媒介大多掌握在政府和执政党手中,党政系统几乎掌控了所有的信息权力和传播权力,普通社会大众事实上并不具备发布信息的传输渠道,在这种情况下,主导意识形态传播具有得天独厚的体制优势,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意识形态信息的全覆盖,成为社会之“主流”。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这种绝对垄断的传播情境开始消解。因为每一次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都会营造一种全新的信息空间,重塑整个人类社会的传播结构。就像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所说 :“我们个人和集体存在的所有过程,都直接受到新技术媒介的塑造。”[8]当下 “微博”“微信”等“微媒介”的普及大大改变了社会信息的传播方式,“碎片化”“去中心化”传播趋势加剧,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传播的主体,每条“微博”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内容,人们在这种时空环境里随时随地地阅读、评论和转发信息,必然会使得网络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和“裂变式”传播。这使得网络信息传播呈现出“渠道多样,却无中心;信息海量,却无权威”的显著特点,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各种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中的“诸神之争”已是事实。一些西方国家也借助网络技术的便利加大了其意识形态的渗透力度,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兜售其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比如,当前网络世界中消费主义的泛滥就离不开西方意识形态的推波助澜,虽然不能说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倾向对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会直接造成多么大的伤害,但它会慢慢地催眠大众,使其沉浸其中而逐渐丧失对主导意识形态的兴趣,这才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 “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如果不及时改变和创新传播策略,仅仅依靠传统的权力控制和层层把关的传播模式是根本无法应对挑战的。
综上,当前“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困境既源于主导意识形态自我建设的不足,也源于外在时代变迁的现实冲击。在这个社会结构急剧转型、社会思潮风起云涌的大变革时代,主导意识形态“一言堂”的社会条件已不复存在,交流、对抗、竞争成为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常态。所以,主导意识形态遭受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困境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性困境,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任何“去意识形态”“泛意识形态”的做法都会被实践无情地抛弃。
三、把“主导”变成“主流”: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建构
既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话语场景聚焦于社会场域,那么当前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就是要把执政党的主导意识形态建设成为社会场域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实现“主导”向“主流”的真正转换,以使其在价值多元的社会意识形态竞争中居于主导性的优势地位。其现实建构的过程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维度:
1.“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指导思想问题是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首要问题,指导思想的性质决定着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走向。当前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只能是马克思主义,这是由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性质所决定的。我们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地位,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各项改造和变革。实践证明,在意识形态建设中搞所谓的“指导思想多元化”是根本行不通的,这种多元化的思潮只是某些人别有用心的阴谋和借口。在任何的阶级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思想主张都只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主张,其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都是一元的。任何搞“指导思想多元化”的做法都只会造成社会思想领域的混乱,从而削弱统治政权的合法性根基,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国家解体。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这是苏联解体中活生生的历史教训。当然,我们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并不是要否定现实社会中思想观念的多样性,而是要争取做到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辩证统一。思想观念的多样化存在既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必然,也是思想文化领域生机勃勃的表现。但值得注意的是,越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思想文化多样性场景,就越是需要一种主导性的思想指导。我们应该强调的是在多样发展中坚持一元,在一元指导下发展多样。只有做到了一元指导与多样并存的辩证统一,主导意识形态才能与各种社会思潮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实现对多种社会观念的统筹引领,从而真正实现由“主导”向“主流”的转换。
2.“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要更多关注社会主体的利益需要。主导意识形态要想真正扎根社会,获得各个阶层最广泛的社会认同,必须更多地关注社会主体的利益需要。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9]主导意识形态如果长期漠视社会主体的利益诉求,那么不管其理论体系是多么完善、逻辑推理是多么严密,始终不会深入人心。为什么长期以来我们如此重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效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就是由于主导意识形态忽视人们的利益需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的心理认知系统虽然很复杂,但存在一个基本的内在理路,那就是人们的认知焦点通常与人的需要和利益紧密相连,利益需要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判断和精神追求。主导意识形态要想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实现“主导”向“主流”的转换,就必须要满足人们现实的利益需求,要最大限度地给人们带来实在利益。社会主体的认知逻辑其实就是利益逻辑,他们看重的不会是抽象的主义,而是现实的生活。贺麟先生就认为信仰的形成“主要是基于生活、经验和阅历,而不是抽象、理智的概念推论”。[10]在改革开放以前,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通过过往生活经验对比,人们对主导意识形态还是比较认同的。这时的“主导”与“主流”是合二为一的。而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也变大了。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等社会问题困扰着人们的现实生活。执政党和政府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系列民生问题,那么主导意识形态认同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要搞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党和国家就必须更多关注社会主体的利益需求,不断改善民生,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3.“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要注重满足社会主体的情感诉求。主导意识形态要想在社会意识形态竞争中居于主流的优势地位,除了要关注社会主体的利益需要,还要注意满足社会主体的情感诉求。作为一种制度化的思想观念体系,主导意识形态不仅要对社会现实做出迅速有效的合理解释,指导人们合理认知各种社会现象,而且还要注重契合人们的情感诉求。只有满足了人们心理情感的现实需要,主导意识形态才可能在社会心理层面得到人们的真正认同。渴望公正就是当前社会领域一种强烈的情感诉求。正如麦考密克所说:“谁不在争取公正?谁又不受公正问题的影响?”[11]公正作为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价值范畴,它认可或确立的是人们之间奖惩与功过、权利和义务的相对称关系,主要是指在处理人们的社会关系时能做到公平和正义,不偏袒其中的一方而损害另一方应该得到的利益。尽管公正的主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制度,但在现代性的情景中,人们通常都把公正认定为是社会制度的核心诉求。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公正是一切德性的总汇”,“它比星辰更加令人惊奇” 。[12]政治学泰斗罗尔斯也认为“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就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13]人们渴望在一种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里生活和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从侧面证明了主导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和科学性,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不公正现象对主导意识形态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大众对各种社会不公深恶痛绝,如果这种社会情绪长期得不到关注和疏解,整个社会沮丧失望的悲观情绪就会迅速蔓延,一些社会对立情绪也会不断滋生和累积,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社会群体性事件。因此“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关注社会主体的情感诉求。
4.“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要注重重塑传播话语权。要把主导意识形态建设成社会场域中的主流意识形态离不开话语传播的步骤。法国思想家福柯就认为:“一切知识都要依靠话语传播才能获得,脱离话语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人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一种话语关系。”[14]同样,作为一种制度化的思想观念体系,主导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不是凭空就能产生的,必须借助话语的传播力量,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主导意识形态在社会中的传播话语权就显得更为重要。可以说,意识形态本身就是一种话语对接体系,要建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就必须重塑其话语权,提高其传播影响力。在当前的社会意识形态竞争中,各种社会思潮的话语能力空前膨胀,“碎片化”“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严重挤压了主导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空间,主导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在社会思潮的“众声喧哗”中被逐渐稀释。而要重塑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话语权,靠强力控制传媒已很难奏效,必须调整战略思维,树立起竞争和对话意识。因为在日趋多元的社会转型中,主导意识形态强行介入社会意识形态谱系是难以获胜的,甚至会引起社会大众的反感。所以,主导意识形态必须学会“易容”,要懂得包装自己。面对社会领域各种思潮的“诸神之争”,主导意识形态要勇于发声,要提高自己话语表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参与而不是冷眼旁观,对话互动而不是居高临下,及时有效地关注民意、回应民生。当然,要想在社会场域中获得话语权威,主导意识形态还应该建构起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要学会将官方话语与大众话语融合衔接,要善于到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中去寻找素材。这一点,老一辈革命领袖的很多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例如邓小平用“摸着石头过河”的口语式表达,生动直白地传达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心和勇气。可见,要想提高主导意识形态话语表达的吸引力,就必须站在社会大众的立场上,讲一些社会大众听得懂、愿意听的话。当前,一些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络平台开始使用网络流行语来发布和传播信息,这种现象刚一出现就得到了广大网民的无数“点赞”。由此可见,在网络传播高度发达的时代,只有做到了与时俱进地更新话语体系,主导意识形态才能更好地重塑其传播话语权,才能真正的把官方主导意识形态建设成为社会场域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实现“主导”向“主流”的现实跃迁。
参考文献:
[1]韩源.意识形态发展模型研究——兼论中国主导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取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2).
[2]高源, 马静.“未来10年10大挑战”调查报告[J].人民论坛,2009 ,(24).
[3]艾芸, 杜美丽.“主流文化怎么了”问卷调查分析报告[J].人民论坛,2010 ,(24)
[4]樊浩.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429-431.
[5][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
[6] 侯惠勤.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74.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8][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64.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3.
[10] 贺麟.贺麟新儒学著作辑要——儒家思想的新进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446.
[11][英]麦考密克,[奥]魏因·贝格尔.制度法论[M].周叶谦,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249.
[1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94.
[1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2.
[14]王治河.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59.
【责任编辑:孙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