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变局对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影响和要求
——基于对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的问卷与访谈
2016-06-22鲁景超
■鲁景超
传媒变局对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影响和要求
——基于对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的问卷与访谈
■鲁景超
【内容摘要】中国传媒大学作为最早培养播音主持人才的院校,毕业生遍布中央及省市级媒体。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该如何创新是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应用问卷调查法、质化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试图从不同年代毕业生就业取向的变化、就业指导老师的工作记录及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动态追踪这三个维度,结合传播学、语言学、播音主持艺术学,探究传媒变局对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与要求。
【关键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毕业生;媒介融合
一、问题的提出∶播音主持人才培养之于传媒变革的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各类移动智能终端和APP的普及、大数据的应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然使传媒环境处于变局之中。对于行进中的变局,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其的解读也是多元甚至撕裂的,有认为新媒体正在吞噬传统媒体的观点,自然也就有认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将在相互借鉴和融合中齐头并进的观点。总之,变局已生发,认知无共识,这样的一个传媒与社会都在摸索、变化、转型的时代,必然会对置身其中的学科与人产生深刻影响和全新要求。作为承担着对时代状况进行口语表达任务的代言人——播音员、主持人以及其背后的整个中国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都需要自觉地、无可逃避地感知这种深刻影响和全新要求。
中国传媒大学作为中国最早培养播音主持人才的院校,其毕业生遍布中央及省市级媒体。在这个变局与转型的节点,我们有必要也有责任,从不同年代的毕业生就业取向的变化、就业指导老师的工作记录及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动态追踪这三个维度中,管中窥豹,探究传媒变局对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与要求,以更加清晰地领悟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方向。
二、研究方法与样本概述
本研究选取了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不同时期的7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直接采访了26位校友和老师,针对他们的最初就业意向、实际工作领域、对新媒体前景的看法、身边人及自身工作稳定度、对一些资深媒体人离职现象的看法、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最大工作优势、自身存在的业务缺陷等问题进行数据搜集和整理比对。本研究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融合,在实证可确的基础上,弥补了过度量化研究带来的深度思辨性、时代体验感不强等问题。
本研究选取的7个样本班为: 1963级大专班、1979级本科班、1991级本科班、1995级干专班、2001级本科班、2012级本科班和2014级硕士研究生班。
7个样本班的选择有其典型意义,具有时代和格局层面的典型意义。(1)1963级为文革前的毕业生,作为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专业创建伊始的第一批大学层次的毕业生,他们代表了早期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就业意向。(2)1979级是恢复高考后的毕业生,随着1983年3月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了实行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他们迎来了广播电视业发展和繁荣的黄金时期。到1990年年底,中国有电视台509座,是1980年的13. 4倍,电视覆盖率达到了79. 4%。(3)1991级本科班及1995级干专班,这两个班级毕业的学生目前正是各自岗位上的中流砥柱,同时,1995级干专班读书期间赶上了播音系升格为播音主持艺术学院。(4)2001级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批学生,他们毕业时也恰逢四大门户网站蓬勃发展。(5)2012级本科班和2014级硕士研究生班的同学们是即将毕业的学生,他们正赶上当下这个传媒生态裂变重构的新时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就业形势。
三、调查结果∶毕业生面朝新媒体的择业行为与态度
1.就业取向趋向多元,新媒体领域受关注
如图1,1963级的学生择业100%选电台;1979级的学生择业53. 3%选择电台,46. 7%选择电视台;20世纪90年代之后,从1991级本科到2016年即将毕业的2012级本科,择业第一志愿为电视台的比率均占到70%以上,从他们的就业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出90年代电视业蓬勃发展的盛况。
图1 样本班级最初就业的取向
值得注意的是,从2001级开始,择业选项中出现了“其他”(这里面包括新媒体、教师、公务员),且所占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这一就业意向的新的倾斜与新媒体在我国的发展轨迹基本吻合。1998年前后,我国四大门户网站——新浪、网易、搜狐、腾讯相继诞生。作为传媒领域的新生力量、Web1. 0时代的开启者,它们打破固有传媒格局,为传媒精英与高校人才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平台;当然,相较传统媒体而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此时期的普及程度和影响力仍然有限。直到博客、微博、微信等强调交互性(Web2. 0)的媒介产品相继问世,以个体为单位的生产力被充分激活、线下社会生活与线上活动的界限被逐渐消解,新媒体领域才开始以占据绝对优势的生命力与前景,吸纳越来越多的传媒业界精英加入其中。在针对2014级硕士研究生的调查当中,66. 6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其他——新媒体、教师、公务员”,这说明新媒体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毕业生的青睐。
除了调查问卷,我们还访谈了一些校友及老师,在采访中,1963级吴郁老师说:“那个时候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哪里需要、分配到哪里,就去哪里。在当时广播电台是最主要的传播工具、宣传工具。因为它比报纸更容易让老百姓接受,所以各个广播电台就特别需要播音员。”1979级班主任王克瑞老师说:“79播音班最主要去的是电台、电视台。像我们熟知的罗京、李瑞英都是这个班里的同学。1979级播音本科班毕业时正赶上改革开放新时期,有些同学进入电视台工作后很快成为了公众人物,这个班级也见证了广播特别是电视业的大发展。”负责了10年学生就业工作的学院团委书记陈卓老师说:“2006、2007年的时候开始有一些网络电视台过来招聘,2008、2009年开始有同学去网络媒体工作,近几年去网络工作的开始增加。2006级的马睿,2010年毕业先是在光线就业,后来在湖南电视台,从湖南台出来后又做了‘关爱八卦成长协会',搞新媒体。还有不少在校生去腾讯、爱奇艺等新媒体参与策划和制作节目,像比较早去新媒体的2009级的彭晓冉已被网友称为‘爱奇艺一姐'。”
由此可见,媒体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们的就业渠道也更加多元,电视台作为主流传统媒体虽然仍是多数毕业生的就业首选,但新媒体日渐突显的生命力及吸引力已开始影响着部分毕业生的选择。
2.新媒体强势崛起,媒介融合成大势所趋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还设置了对新媒体看好程度、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力的调查选项,结果如图2、图3。
图2 毕业生对新媒体发展前景的看法
图3 针对问题“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力”所持有的态度
以上的统计结果表明,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对新媒体的发展前景持以乐观的态度,他们深刻感受到新媒体对传统媒体造成的冲击与挑战。但涉及传统媒体究竟是否濒临消亡的问题,只有极少数被调查者表示认同。可见,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们已敏锐察觉到传统媒体吸纳新媒体、寻求转型变革的探索,新、旧媒介相互借鉴融合渐成主流发展趋势。此外,通过仔细比对调查数据,我们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2012级本科班的准毕业生当中,虽然90%的同学在不同程度上对新媒体表示看好,但仅有14. 28%的同学在就业取向的调查中选择新媒体。看好新媒体却不选择从事新媒体,是职业特性所致还是思维定势所然?或许是由于新媒体目前发展的不稳定性,使同学们在就业取向方面有所犹疑。另外,从统计结果看,91播本班的同学对新媒体“更为看好”,这也部分源于,就所处的新媒体发展阶段而言,这一批毕业生似乎“承上启下”:既不像他们的师兄师姐那样离新媒体似乎“过远”,新媒体的崛起是他们“成名之后”的事;也不像他们的师弟师妹们那样离新媒体似乎“过近”,本身就是“新媒体一代”。因此,“承上启下”的一代在工作过程中历经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起伏之后,或许能够更加独特地看待新媒体发展及它与传统媒体的关系问题。
随着就业形势的泛媒体化,主持活动逐渐遍布当今不同的媒介形态,这对主持人角色与功能的定位、对播音主持类人才素质的要求已发生变化。如何培养好适应时代发展的播音员、主持人已成为全新的课题。要在复杂多变的传媒从业环境中成为信息传播的开关性节点、促成有效沟通,学生群体必须提前培植互联网思维,积极更新、完善专业技能与素养。
我们还采访了一些在传统媒体工作的校友,他们均谈到所供职的媒体在如何积极创新以适应目前的全媒体时代。有20年媒体从业经历、在北京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工作的1991级播音班的田淑红说,北京台于2014年1月8日成立了新媒体发展中心,把传统媒体上的东西利用新媒体手段更加立体全面地展现给观众,以使观众群更加广泛和稳定。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2001级播音本科班的段纯告诉我们,国际台也有专门的新媒体编辑部门,他自己将节目内容和新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建立了微信公众号《段纯说》进行故事推送,目前收效不错。这正如1989级播音班康辉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媒体人喜欢的不仅仅是那些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鲜的事情、新鲜的信息。也是这些新的媒体的格局,新的传播的介质、渠道、生产的手段,甚至媒体的新的生存方式。”
显然,无论是面临就业的学生群体还是工作在一线的媒体工作者,对于新媒体的发展、新旧媒介的融合,多是以开放、乐观而非封闭、抗拒的态度去适应、回应。只是在不断强调“互联网+”“大数据”等概念的同时,不要盲从甚至搞技术崇拜。技术仅仅是手段,思维的训练、能力的提升才是关键所在。新媒体是个相对概念,正如广播对报纸来说是新媒体,电视对广播来说是新媒体,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会不断的涌现出所谓“新媒体”,也会不断的将一些媒体形态编入“传统媒体”的行列。
三、调查与访谈结果对播音人才培养的启示
新的媒体格局下人才培养方式需要创新已无可争议,如何创新,往什么方向创新,也自然成为亟需攻克的难题。基于对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需要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1.立业之本:夯实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调查问卷中“学校教育给你的最重要的工作能力是什么?”,该项的统计结果显示,“专业能力”在抽查班级中均以80%以上的被选率居于首位。
上世纪80年代就业负责老师、曾担任过十几任播音班班主任的王克瑞老师认为“教学上这些基础的东西一定要盯住”。播音学院将继续保持优势,培养出色的、高质量的播音员主持人,以实力来证明“播报”这种存在形式的价值。事实上,中央及省级媒体一直需要规范庄重、严谨大方的,能够担任日常新闻尤其是重大新闻事件播报的播音员主持人。比如2015年的9·3大阅兵解说就引发了一场较为热烈的讨论,讨论背后折射的就是对仪式性强、能够代表国家声音形象的播音员的强烈需求。
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专门成立了新闻实验班,为具备新闻播音潜质的同学量身定制培养方案。从大二开始,学院通过选拔播报天赋好、业务能力强的同学,邀请一线资深导师,与学院导师共同进行培养。其中,一线导师负责将传媒前线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学院导师则从理论层面和基本功层面对学生加以指导。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感悟,学院将这些还在学校读书的同学直接送到中央电视台的主播台前,进行新闻采访和播音的实践,提升新闻播报水平,实现人才培养从学校到一线的无缝对接。
2.提升之道:夯实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思维力训练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设置了“新媒体时代,限制您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一问题,试图通过同学们在工作中的缺陷来看我们的教育中需要加强和补足的部分,情况见图4。
图4 “限制因素”统计图
蓝色柱状所代表的“思维定势”在每个样本班级所占比值为: 50%、35. 29%、58. 82%、35. 3%、42. 6%,可以看出“思维定势”较大程度上阻碍着当前媒体从业人员工作的开展。
互联网技术的发达,使得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知识生产与传播,逐渐突破时空限制到达每一个网络接触者,当知识的传授不再完全依靠教师来完成,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和引导则变成更为重要的方面。互联网“去中心化”、“碎片化”的信息传播特性,催生了一个附着后现代文化色彩的感性表达的时代,很多非理性思维或者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语境对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影响很大,长此以往,会导致人们的认识水平有下滑甚至流于简单的趋势。
为了培养思维清晰、头脑敏锐的播音员、主持人,我们尝试通过一系列举措来提升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我们将辩论活动融入日常教学,通过逻辑论证技巧的重点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品质,塑造他们理性辩证的思维。从个人层面来看,这种训练使个体具备了在未来公民社会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素养;从社会层面来说,我们将这个活动以电视节目形式呈现,吸引更多人关注,从而带动人们养成思辨精神,用多元理性的思维视角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
我们在哲学人生、经济、文化等领域邀请专家命题,小切口大容量。比如2015年从全国政协的重点提案中选取选题,让学生直接参与国家层面的论题讨论;同时在大赛之前举办“辩论训练营”培训参赛学生,除学校老师辅导外,我们还邀请专家就思维方式、辩题解析、辩论技巧等方面进行专项培训,邀请此提案的提案人、全国政协提案委的负责同志及承办单位的负责人与同学们现场互动、讨论。为使学生的思维训练效果更加深刻,学院组成7支队伍分赴黑龙江阿城、河北平泉等地调研,让学生在实地观察中学会实事求是、理性客观地分析问题。
3.创新之维:夯实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新媒体技能训练
在全媒体时代纷繁快速的变化中,传媒业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作为传播活动关键要素的播音员主持人,必须紧密跟上这种变化。这也决定了对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要迅速了解媒体一线的动向和需求,同时注重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
我们除了保持与中央台、地方台搭建的实践平台外,还将新技术、新思维运用在教学当中。
当前,各种录音软件、配音软件、视频制作APP、手机直播APP已经不是新鲜事物,媒体工作者们也开始使用手机新媒体软件来完成工作,如制作视频、直播连线等。新媒体技术已经非常完美地融入节目,甚至成了节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在教学中也尝试将这些新技术运用到课堂上,如本院口语传播系较早意识到口语表达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变化,于是在口语作业内容的设置上,开始着重训练学生运用手机录制节目以及利用手机直播APP进行外景报道的能力。最终这些口语作业会被上传至优酷等网络平台接受广大网友的检验,老师们也同时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作业点评,有部分同学因为表现出色已经成为了拥有众多粉丝的“网络红人”。
4.利用优势:进行垂直化播音主持人才培养
数字信息技术的变革加速了新媒体的“平民化”。受众在“碎片化”背景下开始重新聚合,形成以兴趣为导向的分众群体。新媒体的发展又加速了“分众化”趋势。随着传播分众化愈加明显,相应的主持人职业的细分化也不可避免,比如目前单就游戏类主持人的类别而言就存在着多个分支。显然,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分众市场的需求,再加上学生在求学阶段很难明确定位自己未来从事的具体工作领域,因此,制定从面到点的教学培养方案成为必须。
为了极力拓展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广度,本校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开设了大量的囊括经典与前沿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并设立“文化名家系列讲座”,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同学们面对面交流,近十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院正在进行播音主持细分领域的人才培养实验,以满足各种媒体形态对于播音主持垂直领域人才的需求。比如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学院已连续开展体育播音展演大会。体育播音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特色中的特色”。为提升学生们的业务水平,我们邀请当前不同运动项目的权威解说专家一对一地指导学生解说;邀请姚明、杨晨以及王濛、李娜、罗雪娟等奥运冠军,面对面地接受学生采访,锻炼学生与明星运动员的交流技巧。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近两年学院有一些毕业生分别被央视体育频道和地方台体育频道录用,走上体育播音的工作岗位。
此外,为了避免行业发展与专业培养之间产生脱节,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在研究生教育方面还尝试施行双导师制,例如邀请资深媒体人和校内的导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将业界和学界的双重养分同步注入到学生身上,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使研究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得到理论和实践水平的同步提升。随着传媒业的发展,有关播音教育尤其是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永不止息。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刘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