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热血动漫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2016-06-22逄增玉孙芊芊
■ 逄增玉 孙芊芊
日本热血动漫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 逄增玉 孙芊芊
【内容摘要】《银魂》是日本热血动漫的代表作,影响广泛,传入中国后,也在动漫迷中广受欢迎。本文对该动漫在中国的传播状况、传播过程,进行了描述;对日本热血动漫在中国受到欢迎的原因,以及其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的正负价值,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结合动漫作品中的中国元素及其在受欢迎度中的构成,予以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日本动漫;热血动漫;《银魂》;艺术传播
一、以《银魂》为例看日本热血动漫在中国的传播状况及过程
日本新锐漫画家空知英秋的长篇热血漫画《银魂》,2004年开始在日本连载时,起初反应平平,但连载至第11回以后,由于穿插更富有人情味的情节,人气开始逐渐回升,此后独特的角色设定、吐槽及搞笑,渐渐被读者接受,并日益受到高度评价,如今该作已连载十年,成为集英社为数不多的长篇人气作品之一,2011年由日本NTT DOCOMO“大家的声音”栏目,向全日本漫迷发起的“《周刊少年JUMP》十年作品排名调查”中,《银魂》获得第二名。
在日本具有如此高人气的《银魂》,其漫画与动漫进入中国后,传播的状况和过程也与日本相似。
图1 《银魂》漫画在中国的排名
图2 《银魂》动画在中国的排名
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银魂》的漫画从2004年传入中国至今,漫画类排名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06年以后上升幅度开始增大,2008年至今基本处于小幅度平稳增长中,且都保持在10名以内。《银魂》的动画与漫画的趋势基本相同,于2006年4月在日本播出,2007年传入中国,2013年3月第三季完结,动画类排名也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银魂》漫画和动画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受众对它有一个从不接受到接受的过程。大部分中国受众在2007年前不知道《银魂》为何物,由于当时电脑并没有完全普及,因此中国受众获得阅读日本漫画的渠道只有网络与盗版书籍。又由于网络也没有现在似的发达和方便,因此大部分中国受众只能选择后一种渠道。这就给了盗版商贩可乘之机。但当时盗版商贩没有办法将全部的日本漫画都贩售至中国,这就迫使他们挑选在日本最受欢迎、最热销的漫画进行盗版。由于日本漫画种类繁多,盗版商贩为了满足各种受众的需求,会尽可能扩展盗版漫画的类型,且对每一种类型漫画的挑选都选择排名靠前的,当时一直徘徊在20名开外的《银魂》自然比不过排名前三的《火影忍者》《海贼王》和《死神》,故此未受盗版。
《银魂》漫画在中国的命运转折点始于2007年。起助推器作用的一是2006年《银魂》动画版在日本的播出,二是汉化组、字幕组、动漫论坛的建立。2006年4月《银魂》动漫版在日本的播出一开始也如同漫画版一样,初始没有什么反响。但由于动画制作水平的精良及动画配音演员的精彩表演,《银魂》动画奇迹般地撑过了最为艰难的第一年,吸引到了第一批动画迷,其中就有一部分是赴日留学的中国学生。而此时在中国的动漫迷们(主要是高中生及大学生)由于实在无法忍受商贩们对动漫作品粗制滥造的盗版行为,便通过已经开始普及的电脑技术作为工具,以各种动漫论坛作为据点,将许多漫迷们集结在了一起并达成了“让所有漫迷都能免费共享日本动漫”的共识。他们开始分工合作,部分留日的中国漫迷负责收集漫画、动画的图源、片源;中山大学等数十所高校负责技术指导;同时漫游、空间、极影、天香、花园等各大动漫论坛也纷纷成立字幕组。这些漫迷跨越了地域、年龄和性别的差距,组成了一个个规模庞大、分工明确的虚拟团队,从而加快了从寻找片源到翻译、再在漫画上嵌字或在动画上输入字幕、最后共享到交流平台的整个过程。最快的时候,日本漫画更新连载或动画在日本直播后的短短几个小时之内,中国动漫迷们就可以看到各大动漫论坛发布的该作品的最新中文版。尽管各字幕组提供的免费资源也可能同时为盗版商贩提供便捷,但“免费”这个天然招牌仍然予以盗版商贩沉重打击,最重要的是打破了其作为动漫资源唯一提供者的垄断地位。此前也是得益于这些共享平台,《银魂》的漫画和动画才能如此顺利地传播到中国;又由于之前有一些受众基础,即使是没看过该作的受众也不会完全陌生,整体接受度处于逐渐变高的趋势中。
2012年可谓是中国的“银魂”年,其漫画和动画同时达到巅峰,分别占据了中国排行榜的第二名和第四名。这与2007年之后受众接受度的稳定增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以下几件事加速了《银魂》在中国的传播。一是东京电视台正式授权土豆网于2011年12月起,在中国大陆于每周一18: 30起进行动画的网络放送;二是2012年3月31日日本集英社正式授权中文版《银魂》漫画进入中国市场,这是继集英社三大台柱漫画亦是国民漫画的《火影忍者》《海贼王》《死神》后第四个在中国发行的正版日本热血漫画;三是2013年1月17日,腾讯动漫也与集英社达成协议,获得该作品电子版的发行权。盗版商贩横行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漫迷资源共享的时期也即将敲响丧钟。2011年开始,中国对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正式迈向了官方正版化的道路。土豆网获得了《银魂》动画的版权后,其他视频网站、论坛的共享平台一律不准播放该动画视频;腾讯动漫亦是唯一一家可以在网络上刊登《银魂》漫画的网站,其他同类型网站不仅不可以刊登,连网站内部搜索引擎都不能搜索到该作品。
表面上这好像是窄化了受众们观看《银魂》的渠道,实则不然。在漫迷可享受免费的资源共享时期,虽然受众们可以免费及时地观看到“加工过后”的《银魂》,但毕竟出于非专业人士的漫迷之手,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翻译上良莠不齐的现象比比皆是,最盛之时《银魂》的字幕组加汉化组多达十余家,翻译版本也各不相同,再加上五花八门的共享平台等,这种杂乱无章的状况反而使受众感到困扰,进而将不满发泄到《银魂》的原作上,影响其在中国的传播。迎来《银魂》在中国的正版化之后,无论是动画的收视率、漫画的点击率以及在中国受众中的受欢迎程度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即使是在动画版于2013年第三季完结至今已过去一年之久,排名仍然没有丝毫改变。
二、热血动漫在中国传播趋势及嬗变的动因
以《银魂》为代表的日本热血动漫,为何初期未能像别的热血动漫那样很快打入中国市场,而其漫画和动画都突然在2006年以后发生大逆转,直至2012年达到巅峰呢?这种由冷到热的传播、接受的过程与结果,值得结合日本热血动漫的自身特征和受众的接受语境予以探究。
首先,以《银魂》为代表的日本热血动漫的内容与主题,与中国社会快速变迁时期中国青少年受众的精神需求,存在精神维度与向度的同构性和共鸣性。日本在经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出现的停滞的二十年后,社会结构上从现代走向了后现代,社会形态上进入老龄化和少子化,为满足青少年在价值既多元又茫然、心理既孤独又趋同、情感既白板状态又渴慕热力、既安于现状又追求理想与幻想的精神结构和需求,日本热血动漫往往制造和树立友情、爱情、奋斗、义气、胜利、理想乃至幻想的永恒主题,动漫人物也往往具有这样的精神性格和行为特征。
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猛然进入了农业与工业、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工业与后工业社会交融并存且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空间的多样与巨大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精神和心理空间的差序格局。当代青少年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中家庭、亲族、兄弟姐妹等是重要的组成要素,但独生子女却恰恰从小缺少伙伴,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必然产生孤独感和与同龄人沟通难的情境。而社会节奏加快和生活压力变大,父母双双谋职工作的情况也十分普遍,忙碌而无暇顾及孩子,或者社会巨变造成婚姻的不稳定和家庭的解体,使他们被抛入“选择的孤独”,缺乏信赖与安全感,这些都促使青少年产生心理与精神的渴望——在成长中获得长期稳定的友情和依赖。同时当代青少年面临着升学、毕业及就业的各种压力,在同龄人的竞争环境中更加渴望作为精神润滑剂的纯粹的友情。同学是这些独生子女建立友情的人际圈,但部分青少年仍然觉得无法在真实的同学圈、职场圈找到归属感,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仅仅依靠观看热血动漫已无法满足他们对友情的憧憬,因此借助现代网络科技,在贴吧、论坛中找到志同道合的虚拟朋友,通过交流彼此感兴趣的热血动漫,建立属于他们共同的“独立社区”并获得自我认同,就成为一种多媒体时代感到孤独、压力和需要寻找体现自我存在感的青少年的必然选择。在观看动漫时的介入感、可以信赖和交往的伙伴、一道成长或烦恼的群体、讲义气甚或一同发泄和立志的自造的虚拟世界及其归属感,促使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的青少年,涌向了日本的热血动漫(因为中国自己的动漫还未能向他们提供这样的东西),成为动漫一族。其中友情和义气是归属感的重要元素,也是日本热血动漫提供给中国受众的精神汉堡。在面向受众展开的针对《银魂》中人气角色的投票中,毫无疑问每年的冠军都是主角坂田银时,而受众的理由几乎都是“他太讲义气了是个好男人。”可见,“讲义气”成了青少年对美好友情的最高赞赏,更是对热血动漫的最高评价。“友人哭泣的时候,一起哭泣好了。友人苦恼的时候,一起抱着脑子,苦恼就行了。不管怎样的伤痛,只要是朋友,总能互相谅解。还有更重要的,如果朋友走错了路,那时候,就算会破坏友情也要阻止他。那才是真正的友情哦!”①这段《银魂》中关于友情的经典台词恰恰透露了当代青少年对现实友情的美好寄托,这不仅满足了日本动漫族的精神渴望,也满足了中国青少年的心理诉求。
对梦想的追求也是中国青少年喜爱热血动漫的另一个原因。日本热血动漫把复杂的现实简单化。它提倡坚持一个不变的梦想,依靠热血拼搏,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取得胜利。这其实是日本文化中凡事都强调“干吧来”②,即加油努力和坚持的心理在动漫中的体现,即使明明知道可能某项事情会面临失败或结果难测,也会用这一话语鼓励他人,成为一种单纯的信仰。在日本热血动漫“友情、努力、胜利”的一贯主张下,“只要努力就能实现梦想”成了传统热血动漫的信条,就像《海贼王》里的主角路飞为了实现成为“海贼王”的梦想,遭遇无数困境,遍体鳞伤也不曾放弃一样。《银魂》则另辟蹊径,教导那些在现实中碰了壁灰心丧气的青少年“梦想破灭后我们该如何继续生活。”无论是像《海贼王》那样的传统热血动漫还是像《银魂》这样的新型热血动漫,“梦想”都是其永恒的主题。其实过于巨大或单纯的信仰往往流于空洞,现实中的复杂问题不是仅靠努力、坚持或奋斗就能解决的,单纯的信仰和鼓励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一旦碰壁,就容易产生幻灭或导向麻醉。不过日本文化里存在着这样一种单调或单色的“努力”观,周作人早在五四时期的文章中就认为日本文化里有这样的简单味和“涩味”,它们体现于日本热血动漫毫不奇怪,任何国家的文化传统都会不同程度地渗入本国的文化产品。中国社会巨震和转型时期的青少年受众,也愿意接受这样的观念,此中原因,是由于当代中国青少年一方面是现实主义者,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实用理性使他们知道现实的复杂问题和困境,自己无力解决和化解,但是他们的处境和年龄与心理又使他们总是天马行空,怀揣着“天才梦”和“成功梦”,同时青少年相对单纯的心理结构也容易无功利和无选择地信仰和依赖友情与坚持、理想与幻想,在信赖中获得摆脱困惑与孤独、努力奋斗下去的具有简单味和涩味的精神动力,也就成为中国青少年喜欢日本热血动漫的因素之一。
其次,日本热血动漫自身具有的艺术上的特征,使其能够超越国族与文化的畛域,对异元、异国文化背景中的青年人产生影响和认同感。日本动漫作品的广泛性几乎涵盖了所有年龄段受众的需要,其受众定位并不仅仅拘泥于低龄儿童,而是面向所有人群,致力于打造全民爱看、老少皆宜的动漫。像宫崎骏人生寓言似的作品《千与千寻》,或是庵野秀明至今都令人费解的宗教题材作品《EVA》,亦或是新海诚治愈系“小清新”作品《言之叶》等,都适各个年龄层面的人们观看。全面又有针对性的受众定位是日本热血动漫在中国受欢迎的一大法宝,相比而言,受众定位单一化、低龄化的国内动漫,就难以与其媲美和争锋。
日本热血动漫不仅类型繁多、受众定位全面,而且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个性饱满、形象生动的人物。比如《银魂》连载至今已经出现了将近80个角色,大多个性鲜明,哪怕只是出场过一次的小人物也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日本热血动漫的故事题材丰富多样——这也是刻画动漫人物必不可少的保证。日本热血动漫对题材的选取十分广泛,从日常生活到神话传说、从浪漫爱情到冒险格斗、从现代都市到历史轶闻,可以说是包罗万象。除了本国的历史与现实题材外,日本热血动漫还大量借鉴国外的历史事件、民间传说与人物传记,在此基础上进行改编,丰富了题材种类。为保证这些题材丰富的作品的成功,日本热血动漫的设计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内涵。大多数日本热血动漫都包含着若干科幻和魔法的元素,这样就巧妙地把现实与虚幻融合到了一起。作品中丰富多彩、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能不断激发受众的兴趣,提供给受众无限的想象空间。
这些内容与艺术上的特色既保证了它们的成功,同时也能满足青少年包括所有受众的心理和审美需求,在这一点上,作为动漫大国的的日本,其动漫作者和制作者都是深谙受众心理需求的大师,知道作为接受者的受众的“期待视界”的构成内涵,也知晓人类心理和精神需求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接点与渠道。“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一艺术和美学原则,是二战后日本的艺术家和动漫业者在日本的现代化、世界化、民主化变迁中,所接受并坚持如一的信念,不论是宫崎骏还是川端康成这样的世界级动漫大师与文学大师,都是如此。而中国改革开放后不断深化的市场经济和走向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与世界性的全球化进程是一致的,现代化社会变迁所面对和造成的问题,不论是社会的还是家庭的、群体的还是个体的,都越来越具有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产生的必然性和普遍性,比如社会结构、家庭结构、伦理道德、人际关系、两性关系、日常生活与艺术的审美趋向、青少年的文化审美心理结构等,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与当下判然有别,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与世界却日趋显示出同一性。比如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极少家庭解体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个人碎片化和“老死不相往来”的孤独问题、几亿农民工离乡进城带来的乡村空心化和衰落问题,也没有老龄化和空巢现象,青少年更没有接触卡通和动漫游戏变成“虚拟一族”的问题。而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巨变带来的社会与心理问题既具有人类普泛性和世界性,同时在这种巨变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也同步地形成了面对新问题、新世界时的新的社会、文化、审美心理结构与诉求,近四十年来几代的卡通族、动漫族和游戏族已经成长,他们面对的问题和形成的新的文化与审美接受心理和结构,与他们的父辈祖父辈截然不同,是中国的新人类或新新人类。这其中,欧美的和日本的卡通和动漫长期在中国媒体的热播,对培育中国青少年的热衷卡通动漫和虚拟世界幻境,以及审美接受心理,产生了相当大的作用。这是日本热血动漫得以进行跨文化传播并得到世界各国受众喜爱的深因。
第三,日本热血动漫中充满中国文化元素,也是中国受众愿意接受的文化心理因素。日本热血动漫在向中国市场的跨文化传播中,特别加入了针对中国受众群的中国文化元素。据调查显示,日本热血动漫中出现中国元素的作品占86%,另外一项关于中国文化对日本热血动漫影响的调查中发现有十个典型的中国文化元素在这些动漫作品中都有体现,如儒家文化、古典文学、汉字、旗袍、功夫、写意山水画、书法、茶文化、熊猫、针灸等。③其中中国服饰文化,在《银魂》及其他的热血动漫作品如《圣斗士星矢》《七龙珠》《死神》等,只要涉及到“类中国角色”,几乎都会展现中国服饰文化元素,而大部分服饰文化元素又都以旗袍、长衫的形式出现。日本热血动漫中几乎所有战斗类动漫都会涉及中国功夫,据调查有74%的日本热血动漫有中国功夫的元素,④比如《七龙珠》《圣斗士星矢》《乱马1/2》《火影忍者》《死神》等。另据调查有67%的日本热血动漫出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和建筑文化要素。有些本身并不是完全依托于中国背景的日本热血动漫,也会将中国独特的建筑物移花接木过去,如《七龙珠》里牛魔王的家、《圣斗士星矢》中的八角塔、《乱马1/2》中的诅咒乡、《火影忍者》中的火影村中心办公区域、《死神》中的尸魂界以及《最游记》中的庙宇、魔窟等,这些动漫将中国古典建筑恢弘的气势与“天人合一”的理念都进行了较好的融合。《中华小当家》(1995年)、《通灵王》(1998年)、《家庭教师》(2004年)这三部热血动漫都或多或少地以中国故事为文本背景,运用了大量传统的中国皇家园林式的建筑,以此给动漫场景造势,烘托某一特定的主题。
中国受众在观赏到日本热血动漫中出现的中国文化元素时,自然感到熟悉亲切,这可能成为日本热血动漫在中国受欢迎的因素之一。当然,也要看到,日本动漫中的中国文化元素难免存在模式化、定型化和“误读”误导现象,这是需要引以为戒并需要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予以认真分析和“祛魅”的。
三、日本动漫及其有效传播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动漫发展、成就及其国际化传播的成功和影响,对于中国迅速发展的动漫产业而言,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近年来我国动漫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但是整体看来,我国动漫作品与产品在内容的丰富性、受众定位的准确性和分类的规范性上,还可大做文章。如上所述,受众定位准确是日本动漫的特点,也是使其受众广泛、传播成功的优点。日本动漫在保证受众定位全面性的基础上又极有针对性地进行类型划分,如根据年龄、性别不同,划分为儿童动漫、少年动漫、少女动漫、青年动漫及成人动漫等;按照题材不同又可划分为科幻类、侦探类、恋爱类、校园类、体育运动类、冒险动漫、战斗动漫、搞笑类等。看似划分类型不同其实都互有交叉,比如少女动漫的主题大都与爱情、校园题材相关;少年动漫又大都与体育、格斗、科幻有关。同理,热血动漫这一类型虽是动漫迷之间约定俗成的划分方法,其受众定位仍然具有针对性。按照年龄划分热血动漫可属于少年动漫和青年动漫;按照题材又可分为冒险类、体育运动类、战斗类等。我国既往的动漫观念认为动漫只是低龄和幼稚儿童的专利品,是理性尚未成熟、认知能力较差的低幼儿童通过动漫形象在娱乐中获得对自然与社会认识的艺术方式和手段,寓教于乐、乐趣为主是动漫创作和制作、传播与接受的动机与目的。这样的动漫认知观念导致我国目前即使是比较优秀的动漫作品,还是将受众定位于低龄儿童的比较多,从而影响到动漫创作与制作的丰富性与广泛性。当然,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是受制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儿童观的不准确,即长期存在的把儿童或者看作“无知”幼者,或者看作是成人准备期的认知模式,曾经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我国儿童文学与艺术的发展。好在改革开放后这种儿童观念受到冲击并接受和产生了日益正确的儿童观,即把儿童看作是相对独立的、具有自己独特心理结构、认知模式、思维模式和接受模式的完整丰富的世界,他们的心理与认知、知识与接受既是为成长和成人做准备,也具有成人世界不具备的独特性和内在逻辑性,具有对成人世界知识与认识的补充性和延展性。例如武侠文学之所以被称为“成人童话”,特别是在高学历高智商的理工科人群中“武侠迷”众多,以及成人世界对科幻电影和艺术的痴迷,都说明着儿童思维的跨越性和永恒性。这样的儿童观念对中国的儿童文学与艺术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动漫更是如此。应该说,日本的“儿童本位”观的认识比较到位,日本的动漫本质上得益于这种认识,所以在受众定位和分类上做得比较细致和充分。这一点,我们必须学习和借鉴,以创作和制作受众面广、动漫类型丰富的作品,满足同是少年儿童但年龄和层次、接受需求丰富的受众的需求。
在动漫题材和动漫作品的主题开掘与形象塑造上,也要借鉴日本动漫之所长。我国历史悠久,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文化典籍、文学艺术非常丰富;同时我国又是多民族构成的大家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丰富璀璨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故事,这两点是日本无法比拟的。如此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动漫题材开掘的宝库,就像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宝库,对其发掘创新终于出现,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的青蒿素一样,对无比丰富的中国各民族文化资源的深入开掘和推陈出新,也一定会取得举世瞩目的动漫佳作。相对而言,我国动漫界在对本国文化传统文化资源深入开掘并转化为动漫作品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此才会让花木兰和熊猫这样的历史文化与自然文化资源被外国动漫专美于先。其实若放开眼光、开拓视野,积累深厚的本国文化修养且能创新转化,我国可资开发利用和创新转化的动漫题材极其广阔并具有世界和人类意义。当然,在立足本国文化传统开掘本国动漫题材的同时,也要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本土性与人类性有机地融合,就像日本动漫那样,从中开掘出既为本国人民喜爱、也能够为各国人民接受且喜爱的内容与主题或母题。固有的本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东西,其实包含着民族性、地方性也包含着世界性、人类性,因为任何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东西本质上都拥有人类性,人类在诸如友谊、爱情、正义、善良、忠诚等很多方面,是存在共通性即精神共鸣点的,就如在无法沟通的史前时代,世界各地出现的人类文明和精神文化,如洪水和英雄创世神话等,都具有同一性或相似性一样。日本和美国的动漫在这方面的题材和主题的开掘弘扬上,做得既丰富又深入,因此其动漫作品也走向了世界,这是需要认真学习的。此外日本动漫形象既林林总总丰富多样,又生动饱满个性鲜明,既能满足青少年漫迷们的审美与价值需求,也能跨越年龄成为各层次受众都接受认同的精神圭臬,如《银魂》中坂田银时不仅是青少年漫迷受众的偶像,其行为和话语为他们接受和铭记,各界成人也往往把他的话作为励志座右铭,“人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活的光明正大。本想抬头挺胸前进,却不知何时就会沾一身泥巴。不过,即使那样也能坚持走下去的话,总有一天泥巴会干燥掉落的。”⑤这类动漫形象的话语已经超越了国界和业界,传播弥远,标志着动漫形象被接受和传播的成功。我国近几年动漫也开始出现了生动的形象且被越界接受,如喜羊羊、熊大熊二与光头强等,可喜可慰,但还应向日本动漫深入借鉴,以创造丰富而系列的动漫形象并能够传播久远走向世界。再则,打造和培育领袖群论的动漫大师,带动起一批动漫名人的出现,形成动漫和文化产业的群落,甚至能够引领本国和世界的动漫潮流,也是日本动漫界的成功经验,值得在思想认识上深入思考。
注释:
① 《银魂》长篇76话《柳生篇》。
② 日语“頑張”的汉语音译,日本人不论在竞赛性还是非竞赛性的工作学习中比较普遍的愿意用此语鼓励别人。
③ 张斌:《“出口”“进口”皆是“功夫”的中国文化元素之惑》,《中国商报》,2008年第7期。
④ 刘洋:《功夫熊猫传播的中国元素及中国文化》,《传媒》,2009年第3期。
⑤ 连中国的《新京报》2016年元月7日的微博,都引用此语以招徕读者。
(作者逄增玉系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副部长、孔子学院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孙芊芊系中国传媒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刘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