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退休人员缴费需从长计议

2016-06-22王保真

中国社会保障 2016年2期
关键词:待遇基金职工



退休人员缴费需从长计议

■ 专栏 ■

王保真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教授

新年伊始,“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引发议论纷纷,缘于福利的刚性只能上不能下,由个人不缴费到掏腰包,牵扯职工切身利益,网友们不同意可以理解,发点牢骚也不足为奇。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针对当时退休人员工资低、构成简单,从互助共济、风险分担、制度创新和机制转换的视角,规定“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作为经济转轨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配套,无疑是正确的。当前经济下滑已成定势,企业效益欠佳,就业形势严峻,退休人员大都进入老年,收入来源少,依赖子女或其他亲属所提供的经济资助、依靠老年再就业的劳动收入十分有限;其养老金只够基本生活开销,医疗支付能力差是常态;低收入或贫困的更需救济才可安度余日。因此,当下若戛然终止不缴保费的举措,显然有违民意不合时宜。

但在“十三五”期间开始关注该议题并进行研究无可非议。如今市场经济体制业已确立,企业所有制形式和就业方式趋向多元化,吸纳劳动力的领头羊已不再是国企。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职工大幅上升,退休人员不单单是国企职工。同时,职工工资构成的变化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医保覆盖的人群范围、缴费基数、筹资方式及比例等影响较大。经济转轨时期的制度设计与相关政策应

与时俱进作出调整。

从现在起就应将为退休人员缴费作为职工医保制度优化、调整与完善的重要内容,未雨绸缪、从长计议是可行的。

制度运行的可持续性客观要求基金既要开源又要节流,尤其应着力控制供方不合理的医药费用。然而提早寻求老龄化对基金压力的对策也很必要。退休人员是老龄人口的一部分,老年人往往疾病缠身,越是高龄其患病与伤残率也愈高。而看病就医是他们众多需求中最为突出的需求,也是一生中发生医药费用最多的年龄段。据测算,老年人患病病程长且复杂,所需医药费为总人口平均数的2.5倍,18%的老年人将会占用80%的医药费。

因此,随着参保人员结构的不断变化,患病的老年退休人员数量日益增加,基金压力也随之加大。首先,直接影响基金的征缴。医保筹资模式以在职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退休人员数量增多意味着缴费职工相对缩小,冲击基金筹集。其次,加大基金支出。一是增加了统筹金支出的总量;二是病程长且难以治愈,高龄退休人员的次均医疗费与住院费均高于低龄退休人员,更高于在职职工;三是老龄化意味着人均寿命提高,享受医保的待遇与时间也随之延长,支出也增加。他们中的高龄患者不乏为失能残障与空巢老人,生活照料和医疗康复服务日益增多,一定程度上也将增加基金支出。最后,势必推动医疗技术、器械设备以及新药品的开发应用,医药费用由此持续上涨。

“未富先老”的现实国情,使社会、家庭与个人都难以支撑和维系庞大的养老、医疗问题。若继续实施退休人员不缴费,势必引起代际矛盾。另外,未来三大制度也须并轨,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都属于终生缴费型,退休人员也应一视同仁终生缴费。从现在起就应将此作为职工医保制度优化、调整与完善的重要内容,未雨绸缪、从长计议是可行的。为此,笔者建议:

首先,对《社会保险法》的此类条款予以修改。同时,率先科学论证、取得共识、形成决策、制定慎密周到的实施方案,选择恰当时机方可出台。

其次,实施退休人员终生缴费参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与基本养老待遇支付水平同步。一方面,缴费政策仍基于职工医保制;同时财政对其以等额补贴投向统筹基金,待遇标准可保持不变。另一方面,养老保险适度调整其待遇支付水平,保障其能依靠养老金缴纳医保费。

最后,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在新政策实施前的退休人员继续执行不缴费政策;新规则确立后则应承担缴保费义务。家庭贫困或患疑难重症的退休人员,则由医疗救助和大病医保另行解决。

猜你喜欢

待遇基金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不讲待遇 不计得失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优先待遇
PAMPERED POULTRY 享受“高级待遇”的文昌鸡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6个月回报前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