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区域麻醉62例中的应用

2016-06-21卢慧勤郭影靓颜学滔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9期
关键词:氯胺酮芬太尼麻醉

卢慧勤 郭影靓 颜学滔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广东 深圳 518100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区域麻醉62例中的应用

卢慧勤郭影靓颜学滔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广东深圳5181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区域麻醉静脉辅助用药的可靠方法。方法:选取手术患儿124例分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研究组给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辅助麻醉,对照组给予氯胺酮麻醉。观察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苏醒时间及氯胺酮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HR、MAP和SpO2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辅助麻醉临床麻醉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和认识也在不断更新[1]。以往人们对手术麻醉的要求比较简单,只需要减轻患者术中及术后的疼痛感即可,而现在则要求麻醉在满足基本的止痛功能基础上,还要减少使用麻醉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2]。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微小的不良反应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对儿童麻醉的要求更高。鉴于此,为了探讨临床上小儿区域麻醉静脉辅助用药的可靠方法,笔者选取手术患儿124例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麻醉效果进行对比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均来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0月我院临床收治的手术患儿共124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40例;年龄2~6岁,平均年龄(5.23±0.53)岁。根据患儿临床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研究组男43例,女19例,年龄2~6岁,平均年龄(5.44±0.57)岁。对照组男41例,女21例,年龄2~6岁,平均年龄(5.16±0.45)岁。两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术前,禁食8h以上。术前半小时,常规肌注阿托品。在手术室等待区给予氯胺酮(生产厂家:石家庄制药四厂;批号:20131121)5mg/kg肌注后抱入手术室,入室后常规建立静脉通道。两组区域阻滞麻醉均由同组外科医生采用1%利多卡因(生产厂家:石家庄制药四厂;批号:20121111)实施。

1.2.1对照组本组患儿入手术室前给予氯胺酮5mg/kg肌注后抱入手术室,建立静脉通道后,根据患儿状况静脉给予氯胺酮0.3~1mg/kg,直至手术完全结束[3]。

1.2.2研究组本组患儿给予5mg/kg氯胺酮肌注,建立静脉通道后,根据患儿状况,采用1~1.5μg/kg的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生产厂家:石家庄制药四厂;批号:20131001)静脉追加注射进行麻醉维持,直至手术完全结束。

1.3观察指标两组患儿的苏醒时间、氯胺酮用量、呼吸不畅、躁动和精神异常发生率。

2结果

2.1两组苏醒时间及氯胺酮用量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苏醒时间及氯胺酮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苏醒时间及氯胺酮用量比较结果±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发生呼吸不畅2例,躁动3例,精神异常2例;对照组发生呼吸不畅12例,躁动17例,精神异常15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两组手术前后生理指标比较研究组术后HR、MAP和SpO2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前后生理指标比较 ±s)

注:与同组手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儿童是医院患者中的特殊群体,其神经系统的不稳定性使之很容易受到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既往认为只要手术麻醉过程中没有出现较长或者较严重的缺血缺氧均不会影响大脑功能及其发育,但最近的研究认为多种全身麻醉药均可使发育中的大脑未成熟神经细胞发生退化或凋亡,从而对患儿日后的学习记忆及社会行为产生影响。但由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配合性,因此我院手术过程中常规将基础麻醉和区域阻滞麻醉联合使用。而以往手术麻醉是以缓解患者疼痛为目的,因此单一的氯胺酮麻醉即可实现,其可产生“分离性麻醉”,即较大剂量对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也较小,是小儿短小手术的良好选择[4]。但有研究表明,如果氯胺酮剂量使用较大时,会损伤患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产生诸多隐患,同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也极为不利[5]。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其他镇静镇痛药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结果表明可以达到同样的镇痛效果,能保证手术顺利开展、减轻患儿疼痛感,还能降低患儿的恐惧心理,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并且有利于患儿的快速恢复[6-7]。

本研究采用亚临床剂量的氯胺酮联合芬太尼作为基础麻醉,并辅以区域阻滞,即保证手术的运行,又尽量减少全身麻醉药的用量,从而进一步减少全身麻醉药近期或远期的不利影响。结果显示给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麻醉的患儿,临床苏醒时间明显缩短,氯胺酮用量明显减少,同时,患者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外,研究组HR、MAP和SpO2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程度也均明显较对照组平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相关研究报道结果相似[8-10]。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镇痛效果比较好,能够有效阻断手术损伤对机体的刺激。尽管氯胺酮可能使患者血压升高,但芬太尼具有相反的作用,二者结合使用,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辅助麻醉,临床麻醉效果明显,能使患儿手术后快速苏醒,并且对患儿损伤小。

参考文献

[1] 李兵达, 罗佛全, 赵为禄,等. 孕早期氯胺酮麻醉对子代大鼠海马hippyragranin mRNA表达的影响[J].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2,32(11):1334-1336.

[2] 李钢, 赵为禄, 罗佛全. 孕早期氯胺酮麻醉对子代大鼠海马c-fos mRNA和c-jun mRNA表达的影响[J].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0,30(11):1333-1335.

[3] 万利芹, 陈宇, 周巧林,等. 右美托咪定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开胸术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J].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5,35(2):161-164.

[4] 葛松韬, 裴凌.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脊柱肿瘤手术后舒芬太尼PCSA效果和病人情绪的影响[J].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4,11(3):381-382.

[5] Shi Q,Guo L,Patterson TA,et al.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 the developing rat brain exposed to ketamine[J].Neuroscience,2010,166(3):852-863.

[6] 黄慧敏, 纪均, 姜虹. 七氟烷与氯胺酮用于小儿唇腭裂麻醉诱导的临床比较[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06(1):257-258.

[7] 赵庆军, 张忠. 七氟醚与微量氯胺酮用于血小板减少剖宫产复合麻醉的可行性探讨[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1,05(12):3672-3673.

[8] 赵英杰, 关博. 咪达唑仑复合氯胺酮与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应用效果观察[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1,05(22):6833-6834.

[9] 李占军, 韩曙君, 董兰,等.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用于患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麻醉效果[J].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4,34(4):402-404.

[10] 郝树兰, 潘华.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3,11(6):345-349.

【中图分类号】R9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9-0062-02

(收稿日期:2016.03.09)

猜你喜欢

氯胺酮芬太尼麻醉
S(+)-氯胺酮用于临床麻醉镇痛的研究进展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R 氯胺酮国内外药品研究资料文献综述
氯胺酮及其异构体和代谢物抗抑郁研究进展☆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