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明日报》与《新京报》南水北调报道的新闻图式分析

2016-06-20刘皓川林家豪

新闻世界 2016年6期
关键词:光明日报南水北调

刘皓川+林家豪

【摘要】选取《光明日报》和《新京报》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报道为样本,以梵·迪克新闻话语分析理论中的新闻图式为解析框架,探索两报新闻图式诸要素的特征。研究发现,影响图式内容偏向最大的因素是口头反应因素,其次是背景因素及结论因素。同时,研究还表明《新京报》的党报血缘与《光明日报》报道图式忽略细节的处理方式,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特征。

【关键词】南水北调;光明日报;新京报;新闻图式

“南水北调”是缓解我国华北、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战略性工程。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媒体和组织对“南水北调”投去了目光。《光明日报》和《新京报》这两家在血缘上存在关联(《新京报》是由《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联合主办的综合类大型城市日报)的媒体也都积极参与报道了此项工程。两报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进展、配套的辅助工程等方面的报道,占据报道总数的一半以上。那么,两家有着血缘关系的报纸针对南水北调工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二者对此进行的新闻报道又有何特点?这些都值得探讨一番。因此,笔者选取近五年《光明日报》与《新京报》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新闻报道为样本,以梵·迪克新闻话语分析中的图式理论为指导依据,从报纸背景与定位的角度对两报新闻图式的异同进行内涵与外延上的解读。希冀能为对比、理解同一事件不同新闻媒体的报道,呈现一个研究与解读视角的范例;同时,从传播学的角度,为大型主题新闻报道的图式处理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目前,学界核心期刊上有关梵·迪克话语分析理论及其应用的文章仅有寥寥数篇。一类是对理论本身发展脉络与内涵的分析。如丁和根《梵·迪克新闻话语结构理论述评》一文,[1]对新闻图式概述、情节、后果、口头反应、评论五个范畴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概念上的解释。又如《深刻理解“新闻”——读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中,[2]陈力丹探讨了新闻制作的目的,及影响新闻话语形式和内容的因素。另一类是针对该理论现实意义的讨论,罗弦、华进提出了梵迪克话语分析理论在当前互联网传播背景下的局限性[3];范颖则在《新闻话语中的社会现实——评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中,强调了媒介所具有的重构社会现实的本性。[4]这些文章从语境、报纸立场及意识形态、媒介真实等方面在笔者解构新闻图式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引导作用。

一、梵·迪克新闻图式阐释与样本选取

(一)新闻图式释义

上世纪初,西方学者率先在文学领域展开了对口头及书面话语图式的探索。其中,前苏联著名学者普洛普关于民间创作问题的研究方法与方向颇具特色。随着这种研究方法的普及,与民间故事有着类似形态的新闻,也接纳了这种新的研究潮流。20世纪80年代,荷兰学者梵·迪克提出并论证,新闻报道是由约定俗成的新闻图式所组织的,其作用是再现规则、规范和意识形态系统。[5]他认为,“话语的总体形势可用以规则为基础的图式来界定”,[6]图式的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中显现出不同的一面。他通过观察叙事的图式、日常会话的图式、心理学文章的图式,提出我们生活中许多话语类型都是由固定的图式组织进行的。新闻图式是文本构建过程中,相关知识的特定组织形式,他用新闻图式结构对此进行了精简概括。

如图1所示,在梵·迪克看来,“概述”包括标题和导语,表达了新闻文本的中心主题。“情节”则包含了主要事件和后果,前者指“新闻报道提供的重要信息”,后者涉及“主要事件之后发生的行动和事件”。[7]其中,后果又涵盖了行为与言语反应两个范畴,言语反应乃是客观估量新闻事件的重要指标。如若后果涉及特殊社会、政治事件,其严重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新闻价值。[8]相较之下,“背景”更为复杂,由语境与历史事件组成。语境分为环境和前事件。语境指的是主要事件发生时,目前何种情境;前事件是指前面已经发生或已报道过的事情。另外,还有一种前事件叫做历史事件,“是指过去几年,而不是几天或几星期前发生的事件”。[9]总之,背景所具有的认知功能激发了读者记忆中的“情境模型”,将其与其它新闻情景模型关联起来。“口头反应”,则是受邀的参与者或政要对有关重大新闻事件的相关评论,除表述观点外,发言者的身份及话语本身也起到暗示的作用。评价,即对所报道新闻事件价值或意义的判断;预测,是阐述事件或事态可能衍生的后果影响。[10]这两者共同构成了最后一个主干要素“结论”。然而,理论毕竟是静态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同的新闻所呈现的图式因素不尽相同。

(二)样本的选取

自南水北调中线主体工程的全面开工算起,至北京正式通水,笔者选取这两个时间节点内的新闻报道进行抽样。2011年4月27日,实现通水的关键工程正式启动,2014年12月28日南水北调工程最终通水,共历时三年零八个月,无疑这一时间段是具有代表性的。《光明日报》与《新京报》针对在此期间涉及施工过程、阶段性成果以及辅助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补偿等新闻作了大量报道。据笔者统计,《光明日报》共33篇,《新京报》共22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文的实例分析中,将会以“概述”(标题和导语)、“背景”(情节和后果)、“口头反应”、“结论”(评价和预测)作为研究要素。鉴于“情节”的一致性,这里舍弃关于这一图式要素的考察。此外,为了便于分析这些报道的内容偏向及其所属报刊的定位及立场,笔者首先对两报工程建设新闻的标题(个别文章的标题无法概括主要内容,以导语替代)进行了考察。随后,以报道涉及事件的相似性为前提,遴选样本中的同题报道。经筛选,共有9组同题报道(即18篇)。笔者从“背景”、“口头反应”、“结论”这三因素的内容偏向、图式因素分布等特征出发,对这9组同题报道进行解读、评价。

二、工程建设报道新闻图式诸要素分析

将“概述”单独列出分析,主要是为比较两报在报道上各自的侧重点及异同点,便于梳理其与报纸定位、立场之间的逻辑联系。这方面探究基于的样本是《光明日报》与《新京报》发表的55篇报道。对于其它三项图式的研究,则是基于全样本中关于同题报道的分析。

(一)两报工程建设报道“概述”内容比较

笔者从两报关于工程建设的55篇报道中,提取所涵盖的内容,随后对其进行归类;发现工程建设报道“概述”涉及的内容包括阶段性成果、通水、质量、水质与污染等主题。其中,将以通水为核心内容的新闻标题归为“通水”;以××工程验收、贯通、突破、收尾为内容的标题归为“阶段性成果”;以水质改善、治污为主要内容的标题归为“水质与治污”;再以质量、体检等字眼显示的标题归为“质量”;其余皆归为“其他”。通过对样本“概述”内容的统计,得出了表1数据: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两报关于工程建设的报道有以下特点:

其一、两报皆侧重通水和阶段性成果的报道。《光明日报》、《新京报》工程阶段性成果报道分别占比42.42%和36.36%;《光明日报》通水报道占比30.30%,《新京报》占比则为40.90%。从表1中可以看出,通水主要涉及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区域实现的南水北上,如“京石段工程第四次向北京调水”;以及工程最后的通水胜利,如“北京正式迎来南水”。阶段性成果,则涉及建设过程中,取得的一个个成就,诸如“穿黄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创造世界最大U型输水渡槽”等。作为党报的《光明日报》及具有党报血缘的《新京报》,在报道工程建设时,皆偏向通水和阶段性成果。

其二、《新京报》次要关注补偿,《光明日报》次要关注质量、投资与治污。《光明日报》涉及质量、投资与治污的报道,总计占比9.09%;《新京报》涉及补偿内容的报道,则占比13.64%。《新京报》的半市场属性,决定其概述内容兼顾民生,因此在概述上较为关注补偿。譬如,《新京报》关注对水源地的补偿帮扶及补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襄阳的补偿博弈”一文,意在突显地方政府与上一级政府在补偿问题上的矛盾。《光明日报》的次要关注点在质量、投资与治污上,通过诸如“南水北调系统进一步开展工程质量集中整治工作”,“丹江口水库及上游地区加快污染整治”,“南水北调完成投资超652亿元”等概述,塑造工程的宏伟形象。

(二)同题建设报道的新闻图式分析——以“阶段性成果”报道为例

前文所提,两报全部新闻样本中共有9组同题报道(即18篇),其可分为“阶段性成果”和“通水”两类。其中,“阶段性成果”共有6组(12篇),样本数量具有代表性,且工程阶段性成果属于客观事件,利于研究两报报道的偏向;而“通水”报道数量较少,代表性不足。因此,下文将以“阶段性成果”报道为例,比较两报在新闻图式诸要素上的异同。

1、“背景”所涉内容比较

笔者对12篇涉及阶段性成果的同题报道进行统计,发现《新京报》涉及20条背景因素,《光明日报》则有8条。其中,工程概况、技术、投资、工程困难、效益等方面的背景因素,体现了宣传诉求,而民生诉求则包含了治污、水价等类因素。从表2中可以看出两点:其一,与《光明日报》的背景内容相比,《新京报》的涉及面更加广泛。前者包含五类背景,而《新京报》还另外涉及工程困难、投资、治污、其他,共9类关注方面。其二,《光明日报》的“背景”集中于工程概况、投资,重视宣传功效;而《新京报》主要关注治污,虽兼顾宣传功能,但更偏向于民生。

《光明日报》“背景”涉及的五项内容中,工程概况占比37.5%,比例最高,投资次之,占比25%,两项合计共62.5%。其他三项,工程技术、同类工程、工程效益各占12.5%。“工程概况”一般涉及工程的规模、地位等,如介绍“诸多纪录的超级工程”内部的具体结构;“投资”则主要指向“中央当年安排投资213亿”等背景;技术层面,例如报道“其内径尺寸、单跨跨度、最大输水流量均居世界首位”;同类工程,诸如水桥完工时的报道“全线1776座建筑物基本完成,1千多公里渠道已全部成型”;工程效益方面,则如“为沿线19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县级市)提供生活、工业用水、兼顾农业用水”的语境中报道中线主体完工。显而易见,这五项背景内容旨在从工程建设的各个维度,塑造工程建设投资力度大、技术攻关强、建设成就广、社会效益佳的形象。而《新京报》的“背景”所涉及的9项内容中,治污占比25%,比重最大,还涉及工程困难、水价等。“治污”、“水价”两类合计30%,而《光明日报》却无涉及,无疑《新京报》关注民生的倾向较为明显。

2、“口头反应”所涉内容比较

表3是两报阶段性成果的报道中口头反应身份者的统计结果,采访对象包括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官员、相关学者。从中可看出两报皆偏向采访工程项目的实际管理方,而《新京报》的口头反应者身份更为多元。除了工程管理人员外,《新京报》还采访了政府官员、相关学界专家,其重视宣传又兼顾民生的逻辑导向更为显著。

通过提炼两报阶段性成果的口头反应内容,笔者发现在《光明日报》6篇同题报道中,口头反应仅涉及2项内容;《新京报》却多达14项,分别涉及工程建设投资、技术,及有关民生的移民、补偿、治污等内容。如表4所示,具体有两点:其一,《新京报》的“口头反应”涉及内容分散且多元。较之于《光明日报》单一的口头反应(仅两项),《新京报》涉及阶段性成果的口头反应因素则更为多元化、分散化;为工程宣传服务的口头反应因素包括投资、技术,涉及民生的包含移民、补偿等。

其二,《光明日报》更注重技术,而《新京报》偏向民生。前者的“口头反应”仅有技术与其他两项,各占50%。其中,有关技术的“口头反应”,如“U型渡槽具有受力好、过水断面大的优点”,“在建设中,工程技术人员攻克了28项技术难题”等内容,凸显工程建设中的困难与技术上的突破。《新京报》中有关移民、补偿、治污等“口头反应”因素,共占比35.72%,三方面体现的都是民生问题。如《新京报》在报道中线总干渠充水试验时,“口头反应”涉及“北京在水质统一监测的基础上设立了三道防线”、“水价确定的三个棘手因素”、“征地补偿标准翻了一倍,人工费是每人每天36元,后来涨到了150元”等水质保护、补偿等问题,皆为普通百姓所关心的内容。满足了读者对民生、与日常生活相关信息的需求。此外,两报“口头反应”因素重合点为技术,但占比较小,仅为16.67%,表明《新京报》重视采访多种信源,报道角度十分丰富。

3、“结论”所涉内容比较

提炼两报阶段性成果报道的结论所涉内容,发现《光明日报》占有6条,《新京报》则有8条,涵盖工程之最、工程作用、工程预测三个方面,各自偏向如表5所示。

《光明日报》的“结论”偏向于对南水北调工程价值的肯定。尤其将重点放在工程作用的报道上,占比达到67%。《新京报》的“结论”更偏向工程预测的报道,占比达42.86%。此外,工程难度的报道也占比不小,与工程作用类“结论”占据相同比例,皆为28.57%;如报道水桥完工时,评价其为“技术难度最大的输水渡槽”等。《新京报》着重这些相关信息的传递,与《光明日报》偏重工程作用不同,意在给受众提供更多的科技知识及生活信息。从两报“结论”重合度而言,工程作用及工程预测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内容。可见,两报皆欲通过“结论”因素将南水北调工程起到的作用告知社会。

三、两报报道及新闻图式的特点

根据前文以工程建设报道为基础样本的统计分析,在所考察的3个主要新闻图式要素(背景、口头反应、结论)中,《光明日报》与《新京报》在每项影响因素上,都有较大的差异。通过比较在各因素上的重合度,笔者发现决定两报新闻图式差异的因素依次为:口头反应、背景、结论。换言之,影响两报新闻报道图式差异的首要因素为“口头反应”,重合度仅为16.67%;其次是“背景”,重合度为55.56%;“结论”的差别最小,重合度高达66.66%。结合前文分析来看,主要存在以下特征:

其一,《新京报》继承了党报传统。尽管该报重视民生、百姓生活方面的报道,市场化属性较为明显,同时,也较为强调受访者及报道角度的多元化。但是从“概述”中看出,两报皆关注通水与阶段性成果的报道,并且在“背景”方面,两报偏向政治宣传的内容重合度高达55.56%,《新京报》自身的宣传背景因素也占比达66.67%。正如本尼特、尼温斯达恩指出的那样,“媒体不仅受到政治权力的影响,而且也塑造着政治权力”。[11]具有党报血缘的《新京报》,受到宣传部门政策的影响,对塑造党和政府的形象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二,《光明日报》报道图式处理忽略细节。《光明日报》在背景和口头反应的处理中,涉及政策以及资金支持的部分,都以较为概括的方式描述。国家投资、政策规划等内容,都在背景和口头反应部分中一带而过,并未深入分析公众所迫切需知的,关于资金投入、资金补偿、政策落实的具体过程等。前文中,笔者已经指出,《新京报》相较《光明日报》背景更为分散且多元。总数上,比较两报报道背景及口头反应的数量、图式因素的比例,以及实际阅读完每篇报道的具体文本内容后,笔者认为《光明日报》报道图式的处理上往往忽视细节描述。

当今社会的媒介形态正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受众方也从以往的普罗大众走向各个小众群体,分众化给报纸经营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此,除了形式上纸媒呈现线上线下并存外,在新闻图式的内容处理上也需要适应分众化、碎片化传播的时代,以及受众需求和使用习惯的改变。[12]使用新媒体的人群,多习惯于从所获取的细节信息(碎片化和图片化信息等)出发,自发得出结论。而《光明日报》中这类忽略细节的新闻报道,在传播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部分受众群体理解、认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及其作用的难度。总之,党报媒体的新闻图式处理方式,也应该适应互联网时代用户使用习惯和信息接受方式的转变,进而提升新闻使用的或然率。

其三,两报图式处理均规避负面观点。王海燕将中国新闻业的活动空间分为禁止区域、允许受鼓励区域及协商区域。[13]分析以上新闻图式具体内容后,笔者认为,两报均存在有意规避负面报道的倾向,即处于协商区域中的“敏感”报道十分匮乏。诸如污水治理过程中是否存在工程贪污、水源地改造对于当地经济结构和人们生活的具体影响、南水北调工程对于施工区域地质及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等问题,都没有在两报新闻报道的概述、背景、口头反应、结论上有所涉及。哪怕就资金补偿和政策支持等问题,两报图式内容也未做太多的细节分析和举例论证,而笔者认为这恰是政府澄清谣言、正本清源的最佳宣传方式。

结语

总之,《光明日报》和《新京报》在当前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下,应处理好新闻图式内容的可接受度,提升新闻使用的或然率。笔者提出两方面的建议,首先是增强各图式因素内容的细节处理,加大采写力度,使图式因素涉及内容更分散多元,从而使新闻内容更加丰富立体,提高可读性,充分实现其传播效果。

笔者在样本统计的过程中,结合报纸、《新京报》网站、《光明日报》中线一期工程专题网站、南水北调办官网等,通过样本收集,筛选出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相关的新闻报道。再对当中的同题报道各图式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了两报工程建设新闻图式因素的异同。但囿于篇幅和有限的统计分析能力,最终落脚点仅是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的同题报道;同时,在界定诸如工程是否属于阶段性成果、图式因素分类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争议。今后,研究还可就为何出现图式因素的排序差异、两报呈现出来的新闻图式处理特征等问题,参考话语权力、知识考古学等方面的概念,扎根于更多报道样本的基础上尝试做进一步的解读。

注释:

[1][7][8]丁和根.梵·迪克新闻话语结构理论述评[J].江苏社会科学,2003(6):199-203.

[2]陈力丹.深刻理解“新闻”——读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J].新闻大学,2004(4):89-90.

[3]罗弦、华进.一种新闻叙事学的多学科研究视角——读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J].青年记者,2014(35):20-21.

[4]范颖.新闻话语中的社会现实——评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J].名作赏析,2011(17):128-132.

[5]冯·戴伊克.话语心理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6][9][10]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1]Bennett, W. L. & Livingston, S.,“Editor s Introduction:A Semi-independent Press:Government Control and Journalistic Autonomy in the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News”,Political Communication,2003,Vol.20, No.4.

[12]殷琦.数字时代的社会分裂风险与报纸功能重塑[J].编辑之友,2011(11):73-76.

[13]王海燕.自治与他治:中国新闻场域的三个空间[J].新闻学研究,2012(5):14-19.

猜你喜欢

光明日报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曾有三个问题争执不下
南水北调:曾三个问题争执不下
南水北调
深情寄语殷殷祝福
《光明日报》和@光明日报2017年全国两会报道对比分析
用好南水北调征地移民资金
《光明日报》全新版式运行情况的调研与观察
光明寻找“光明”,关注汇聚关爱
南水北调难几许?
不能没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