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报道应体现人文关怀
2016-06-20周建设
周建设
【摘要】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是站在人性高度上对突发事件中人们“表现”的深刻思考,是对报道对象的生命、生存状态的关注。新闻从业人员只有通过增强人文关怀意识,提高业务素质,才能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体现出人文关怀,做出有温度、受欢迎、传播正能量的报道。
【关键词】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人文关怀
所谓突发事件报道,是指对新近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等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发展、影响及应对等进行的报道。突发事件以其突发性、破坏性等特点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成为新闻媒体报道中的热点。笔者认为,新闻媒体作为社会文明和舆论的载体,有责任在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人文关怀,为构建和谐社会传播正能量,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突发事件报道不能仅限于直面悲剧,更应该从人性角度审视突发事件,关注突发事件中的生命及人性,给受众以强烈震撼,并引起他们的共鸣。”[1]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媒体竞争激烈,加上一些新闻从业人员工作经验不足,以及综合素质的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部分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出现了一味追求卖点和吸引读者眼球的做法,造成了人文关怀严重缺失,责任心淡漠的倾向。
一、突发事件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及成因
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是对身处突发事件中的报道对象的生命、生存状态等的关注,是站在人性高度上对突发事件中人们“表现”的深刻思考。回顾近年来多家媒体的突发事件报道的实践不难发现,突发事件报道中出现人文关怀精神缺失与错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环境的影响;既有新闻理论本身的缺陷,也有经济利益的驱动;既有传统传播观念对人文关怀的忽视,也有新闻从业人员实际“操作”中的失误。
从主观上来看,部分媒体编辑记者的人文关怀意识淡薄。在一次报告中,某新闻学者曾提到这样一个令人痛心的现象:个别记者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尤其是在接到火灾、车祸、食物中毒、溺水死亡等新闻线索时,往往记者的第一反应是询问报料人“有无死人?”、“死了几个?”“严不严重?”之类的话,似乎死亡人数越多,突发事件破坏性越大,新闻价值就越大。这个例子真是一语中的,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部分新闻从业人员在报道突发事件新闻时存在的一个思想误区。的确,部分新闻从业人员由于人文关怀意识十分淡薄,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忽视了对受害者应有的尊重和关爱,从而导致了人文关怀的缺失,而这一点尤其在年轻的新闻从业人员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其实,在突发事件面前很多人都能自觉为受害者提供帮助,而一些新闻从业人员却理智得近乎冷漠,对受害者缺乏温情和同情。这样的采编人员做出来的报道与受众之间便有了隔膜,这样的报道没有温度,让人难以接受,也容易招致读者反感。
从客观方面来看,是新闻理论的缺陷及新闻实践的失误共同作用的结果。受“新闻本位”、“新闻价值”等观念的影响,部分新闻从业人员过多强调新闻价值,过分突出新闻的趣味性。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有些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往往只注重表现受害者的不幸遭遇和痛苦现状,忽视了对人性中真、善、美的挖掘和面对突发事件顽强抗争精神的弘扬。在选择新闻的时候,只是以新闻事实是否具有非常性和猎奇性,能否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否引起轰动效应作为取舍标准,过分突出了新闻价值的趣味性要素,从而在新闻报道中忽视了对突发事件受害者应有的人文关怀,甚至一味迎合部分人的低级趣味和庸俗的文化,削弱了新闻报道应有的影响力,长此以往,将会降低报纸的品位和损害媒体的品牌。
(一)报道方式不当,用调侃、娱乐化视角做新闻,以达到寻求卖点、吸引读者的目的
在每天的报纸、电视和网站上,我们几乎都能看到有关突发事件的报道,如某地发生地震、龙卷风、凶杀案、恶性交通事故、公共场所火灾、群体性食物中毒等事件。在这些突发事件报道中,有些媒体的从业人员过度强调新闻的趣味性,一味的用调侃、娱乐化视角处理稿件,置突发事件的主题和群体利益于不顾,甚至寻求突发事件中的一些边缘问题和所谓的“卖点”来报道。报道这类新闻的时候,编辑记者的出发点不是从关注受害者的痛苦、尊重生命的角度展开,而是以猎奇的眼光、调侃的语气报道新闻,表现出对突发事件及受害者的冷漠和不尊重。
(二)过度强调生动性,用词不当
从新闻事实本身来看,构成突发事件新闻主体的往往是一些血淋淋的令人痛苦的事件,给人们带来了心理上的悲伤和财产损失。因而在报道用词上,编辑记者应该尽量的做到客观、庄重。而有些媒体,却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极尽渲染之能事,用词随意,不负责任。如某都市报的一篇社会新闻,报道了一起特大交通事故,其文章标题是《大客车与大货车深度“接吻”造成7死18伤》,把相撞写成“接吻”,纯粹是为了追求标题的生动性、形象性。在这起7死18伤的交通事故面前,面对血淋淋的事故现场,编辑记者用这样的调侃语气是否有点过头了呢?
(三)拿别人的“痛苦”说事,人文关怀意识狭隘
有些媒体社会公德意识不强,在突发事件新闻的处理上,外国的、外省的甚至是外市的都随便拿来说事,作为寻求卖点的“资本”。有一则报道江苏一名男童从自家的阳台上不慎摔下的社会新闻,某晚报所用的标题是《5龄童11楼摔下脸着地砸个大坑竟未死》,看作者的意思,这名男童应该摔死才符合常理?换位思考一下,倘若是自己的孩子发生了这样事情,编辑还有心情去感到惊讶、发表感慨吗?恐怕一个劲儿的在那谢天谢地还来不及呢!这样处理标题反映了编辑对生命和人性的漠视,以及自身人文关怀意识的淡薄。突发事件带来的是人类共同的伤痛,新闻媒体从业人员面对突发事件新闻时应充满人文情怀,不要因为突发事件发生在外国、外省、外市就表现得如此“狭爱”。
二、突发事件报道增强人文关怀的几点建议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增强人文关怀,可以有效增强报道的贴近性,内容的可读性和媒体的亲和力,这是媒体社会责任的要求,也是媒体增强自身竞争力、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的要求。如何才能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避免陷入“人文关怀缺失”的误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从主观上,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充满人文情怀,提高人文关怀意识。“新闻的发展离不开对人的关注,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更迫切的要求媒介从业人员必须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意识”[2]媒体在报道中陷入人文关怀缺失误区的主要原因,是媒体和传播者自身人文关怀意识的缺乏。在突发事件新闻的采写过程中,新闻从业人员尤其要具备人文关怀意识。要尊重受访者的感受,以心换心,将心比心地处理受访者的信息;以平等姿态、平视的视角面对受访者,尊重受访者的人格,保护受访者的个人隐私。
其次,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深刻把握区分新闻的表象真实和本质真实,避免报道流于表面化。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尤其是要避免只注重表现受害者的不幸遭遇和痛苦现状,而忽视了对人性中真、善、美的挖掘,和对顽强不屈精神的弘扬。要深入挖掘突发事件中受害群体涌现出的互帮、互助等感人事迹,讴歌面对突发事件不屈不挠,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顽强精神。这不仅是对突发事件受害者的鼓励和支持,而且传播了社会的正能量,展现出媒体从业人员的人文情怀。
再次,新闻从业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编辑记者应保持高尚的情操、敏锐的观察力,坚持良知、维护正义,推崇积极向上的人文情怀。同时,还应努力提高自身的采编技巧等业务素质,在新闻稿件的采访写作和标题制作方面,记者编辑应给予突发事件主客体应有的人文关怀,坚决摒弃带有歧视性的,甚至是漠视生命和人格尊严的措辞,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人文关怀缺失现象的发生。
注释:
[1]郭小平.灾难新闻的审美观照[J].新闻前哨,2002(1).
[2]杨彬成.人文关怀:和谐社会进程的媒介责任[J].今传媒,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