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传统报纸的转型与应对

2016-06-20朱丽丽

新闻世界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转型

朱丽丽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变革,各种类型的新媒体风生水起,发展势头迅猛,给传统报纸带来了很大影响,很多报纸出现影响力下滑的趋势。在新媒体的强劲冲击下,传统报纸正面临着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顺应新的传播形势,求生存谋发展的重大难题。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传统报纸;转型

我国的报纸发展从诞生到现在已走过漫长的历程,作为“新闻纸”,它是传播知识的重要载体,是人们获得各类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引导舆论的“排头兵”,同时也推动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近些年来,随着数字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互联网、数字电视、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风生水起,发展势头迅猛,给传统的报纸带来了很大影响,很多报纸出现影响力下滑的趋势,报业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期。在新媒体的强劲冲击下,传统报纸面临着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顺应新的传播形势,求生存谋发展的重大难题。

新媒体对传统报纸的巨大冲击

从1994年网络出现至今已经20多年,这20多年里我国一些报纸的影响力逐步下降,市场逐步萎缩,出现了被“边缘化”的衰落态势。一般认为,我国报纸衰落的拐点出现在2005年。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影响力则不断上升。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传统报纸受到的冲击主要表现在:

(一)时效性相对滞后

新媒体时代,各媒体互相竞争的关键点在于“时效性”。传统报纸从采访、写作、编辑到发排见报有一定的周期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闻”很容易逐步变成“旧闻”,因而报纸新闻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受众关注,从而给它的发行和销量带来很大影响;而通过互联网,受众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就可以获得新闻信息,其速度之迅捷,是报纸无法赶超的。新媒体以其海量的信息满足了人们的各种需求,加上标新立异的标题,大量的图片,使得新媒体的受众群急剧增加,报纸上大篇幅大段落的文字报道已经很难吸引读者的眼球。

(二)内容优势逐渐弱化

报纸曾被视作传统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和枢纽,在信息的“占有”和传播上独具地位。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转载打破了报纸的这一“垄断”地位,报纸在新闻内容上的控制力随之减弱,过去被报纸视为生存法宝的独家新闻,已经几乎难再做到“独家”。传统报纸带有明显的地域性,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却有着极大的开放性。同时,新媒体在信息功能方面更加多元化,它既是新闻类媒体,也是娱乐媒体、社交媒体,这些多功能属性,也促使传统报纸在内容上的优势逐渐弱化。

(三)盈利模式受到冲击

一般说来,报业的利润是通过增加发行量、提高广告收入实现的,而报纸发行量的增加与否最终取决于广告客户的选择。新媒体全方位的广告营销策略以及多元化的广告投放平台对单一化的报纸平面广告产生很大冲击,由于互联网信息的及时性和免费性,更多广告客户会将广告业务投放的焦点转移到网络平台,导致传统报纸的广告和收益每年都在递减,直接影响了报业的发展。2014年度全国报刊广告工作年会上,与会者用“六减”来盘点2014年的报纸境况——读者减少、广告减收、发行减量、报纸减版、员工减薪、报社减员。报业媒体无不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寒意。

新媒体时代报纸的发展策略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传统报纸要想逃过“纸媒黄昏”的魔咒,取决于其如何面对形势,重新定位,积极应对,突出重围,寻找生存之道。

(一)实施新媒体战略,与新媒体融合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球报业基本经历了“有报无网”、“报网并存”、“报网互动”、“报网融合”四个阶段。当今信息接收渠道多样化、受众活动和受众需求多样性,决定了媒体要以更丰富的内容及方式为受众服务。因此,作为传统报纸,要不断探索报纸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融合报纸原创内容优势和新媒体数字化传播优势,构建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平台和传播平台,实现以纸为介质的传统传播方式向全媒体传播方式的转变,将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与压力,转化为传统报纸发展的机遇和动力。媒体融合已成为新闻传媒业的发展方向,并将对媒介本身产生巨大影响,这是报业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不少报纸为了应对新媒体给报纸行业带来的冲击,纷纷进行了数字化尝试,比如开通报社数字化平台、报纸网络版、手机报,开通客户端,设立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实现纸媒和新媒体的全面融合。

例如,《人民日报》近年来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2012年以来,人民网相继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客户端,形成移动传播布局,利用数字化平台进一步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体现了党报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和舆论引导的主导地位。目前,我国报纸大多数都有同《人民日报》类似的数字化转型。浙江日报报业集团2011年开始实施全媒体转型,浙报集团连续三年入选“世界媒体500强”,融合发展实力位居国内纸媒第二。笔者所在的地方党报《滁州日报》,应新媒体融合所需,也较早地搭建了自己的数字平台,2009年8月正式开通运行“滁州在线”门户网站,推出数字报纸;和移动公司合作,开通了滁州手机报等,发挥了数字移动端的服务作用,给读者带来了极大便利。

(二)发挥核心竞争优势,做强深度报道

新媒体时代,传统报纸想要增强自身竞争力,发挥自身核心竞争优势,塑造权威、品牌的大众媒体是重中之重。

1、要注重新闻报道的权威性

互联网上的消息虽然数量大、更新快,但大多数缺少足够的权威性,也就在受众心目中缺少公信力。而一直以来,权威性、公信力是包括报纸在内传统媒体留给读者的整体印象,报纸可以及时发布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并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在信息报道和舆论引导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权威性。

2、坚持“内容为王”

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在时效性和互动性上明显落后于新媒体的现状下,报纸要想生存发展下去,就要做强深度报道,发挥自身优势。深度报道是报纸应对新媒体冲击的利器。在新媒体时代,人们缺少的不是信息,而是对大量庞杂信息的整合和权威解读,报纸必须发挥优势,做强深度报道,坚持“内容为王”,从海量信息中辨别、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并针对具体新闻事件为受众做深度解读。报纸作为专业媒体,由于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以及外界的有效监管,其发布的信息更可靠更有保障。

2014年《滁州日报》刊载系列深度报道《华东唯一原生态草场“很受伤”》。位于滁州市南谯区的大柳生态草场是现存华东唯一一个原生态草场,面积约8000亩,2013年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中华结缕草原生态保护区项目。近年来,由于网络的迅猛传播,大柳草场在户外“野游”景点里名声鹊起,因为是免费开放,江苏、安徽等多个城市的游客每逢节假日便纷至沓来,游客的休闲亲子之乐让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很受伤”。该系列报道一共五篇,跨时近1个月,记者首先深入大柳草场采访报道了被破坏这一现状,然后采访了滁州学院旅游系专家,以学者观点探讨“旅游”资源如何保护与开发,同时也报道了市民志愿去保护大柳草场的情况。报道见报后,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讨论,并被很多网络媒体转载。不少市民在网络上发出呼吁,要求保护大柳草场。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管理部门出手,最终对大柳草场予以封闭管理。该系列报道获得当年安徽省新闻奖二等奖。类似的报道还有很多,体现了与新媒体比较,传统报纸的优势所在。

3、要立足报纸版面,塑造精品

版面是纸质媒体独有的形式,对报纸从业者来讲,应该学会如何通过版面的编排,帮助受众得到他们最想了解的新闻信息和深度报道。2014年《滁州日报》策划特刊《守望地平线》,这是一期以守望地平线的劳动者为主题的新闻人物专题特刊,共四个版,其中5版是特刊封面,6、7、8三个版则分别从空间、时间、生命三类地平线出发,图文并茂地展示了高空电工、井下矿工、早班公交司机、印报工人、助产士、入殓师等六种职业的日常工作状态,封面主图由六种职业的抓拍定格组合而成,并以象征“地平线”的弧线收尾,虚实相错,凸显了特刊主题。这包含着编辑记者大量心血的版面语言,是网络媒体所无法呈现的,其精当的文字表述、富有内涵的图片所带来的心灵震撼和视觉冲击,也是网络新闻所无法带来的。

(三)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全能型记者

在媒体融合趋势下,需要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报纸对记者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由过去单一的文字工作者向复合型的全媒体记者转型,除了传统的采、写、编、评,记者还要掌握新媒体技术、互联网思维,最好能充分了解用户需求,创作出让人喜闻乐见的作品。虽然传统报纸记者在对新闻的理解和思维方式上有些传统甚至保守,但传统报纸记者拥有从业经验、对新闻的把握能力以及敬业精神。一直以来,良好的学习能力是记者的必备素质。所以,只要稍加“改造”,多培养、勤“充电”,便可适应“全能型”的需求。培养并留住这些人才,是新媒体时代报纸发展的保障。

如今,数字网络已步入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历史轨道,传统报业已站在了是衰退消亡还是涅槃重生的路口。从目前国际国内的传媒发展形势来看,今后报纸和新媒体将会有一个长期共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报纸要寻找到新的增长空间,关键是要顺应时代发展,发挥自身内容优势,借助新媒体的传播手段,加强媒体融合,让传统报纸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新媒体时代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地方高师转型的归因、模式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