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精度放射治疗肿瘤患儿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6-06-20钟美霞蔡瑞卿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心理分析护理对策肿瘤

钟美霞 蔡瑞卿

高精度放射治疗肿瘤患儿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钟美霞 蔡瑞卿

【摘要】目的 探讨高精度放射治疗肿瘤患儿的心理分析和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70例行高精度放射治疗的肿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焦虑状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的完全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高精度放射治疗的肿瘤患儿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及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儿心理状态,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肿瘤;高精度放射治疗;心理分析;护理对策

1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060

2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广州 510060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现阶段儿童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已得到了明显改善[1]。但是,由于儿童心智发育尚未成熟,依赖性较强,接受治疗时会对治疗环境及医疗器械产生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2]。本研究就高精度放射治疗肿瘤患儿的心理分析和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行高精度放射治疗的肿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肿瘤类型:脑胶质瘤21例,髓母细胞瘤9例,横纹肌肉瘤15例,血管瘤20例,鼻咽癌2例,其他肿瘤3例。采用摸球法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儿中,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10.6±1.1)岁;对照组患儿中,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10.4±1.2)岁。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均已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环境护理、饮食护理、体征监测、安全护理等。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具体如下。

1.2.1 心理分析 实施高精度放射治疗前,护理人员对患儿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本研究纳入的70例患儿,经心理分析发现22例患儿对医护人员表现出不信任感,23例患儿对高精度放射治疗抗拒;治疗前10 min,进行治疗准备时,70例患儿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愤怒和焦虑。

1.2.2 护理措施 ①实施高精度放射治疗前,护理人员应努力为患儿创造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消除患儿对治疗环境的恐惧感。②治疗前,护理人员应与患儿进行沟通,给予其鼓励和关怀,同时鼓励患儿与其他患儿交流、玩耍,通过转移其注意力以缓解焦虑、抗拒等不良情绪。③向患儿家属讲述儿童肿瘤的治疗和护理知识,向其发放儿童肿瘤知识健康教育宣传手册,以消除其消极、绝望等不良情绪,鼓励患儿家属为患儿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关怀。④放射治疗后,患儿皮肤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反应,如烧灼感、瘙痒、红斑等。护理人员应告知患儿家属此现象为正常反应,嘱其给予患儿安慰,严密监控患儿行为,避免患儿用手抓挠,切勿私自给患儿涂抹刺激性外用药物。⑤部分学龄期患儿,因接受治疗不能上学,与老师、同学分离,易产生孤独感。护理人员应理解患儿的情绪和行为,鼓励其多与同学、老师联系。适当时机,允许同学、老师探视,帮助患儿缓解孤独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焦虑状况及治疗依从性。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儿治疗前后焦虑状况进行评估,由患儿家属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填写评价量表。该量表的中国常模分界值为50分,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大于69分。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患儿能够自主积极配合治疗;部分依从:患儿在医护人员或家属劝解下能够配合治疗;不依从:患儿对治疗表示强烈抗拒。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儿的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35  59±3  50.6±3.1观察组  35  59±4  41.3±2.5 t值    0.267  10.444 P值    0.791   0.000

2.2 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的完全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例(%)]

3 讨论

临床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不仅严重影响患儿健康成长,也给儿童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3-4]。临床尽早明确诊断结果,及时给予对症治疗,是改善患儿生命质量和预后的关键[5]。然而,大部分肿瘤患儿在接受高精度放射治疗前易产生愤怒、担心、惊恐、抗拒、怀疑、不信任等心理问题,由于住院与父母分离,有些患儿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分离焦虑,影响治疗的顺利实施。

对患儿实施高精度放射治疗,可减少放射损伤,提高生命质量。在高精度治疗过程下,患儿需要面对固定、机架旋转、戴面罩等,会出现惊恐、发脾气、抗拒心理,甚至嚎啕大哭。另外,由于患儿家属对于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不甚了解,当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时,会对医务人员产生怀疑、甚至是不信任情绪。因此,对患儿及家属实施心理护理非常关键,有助于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6]。针对患儿心理情况,熟练运用儿童心理护理的基础知识、技能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情绪稳定,由被动的顺应服从型治疗转变为主动的参与配合型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的完全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对行高精度放射治疗的肿瘤患儿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及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儿心理状态,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胡晓华,贾旭红.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在儿童肿瘤中临床应用28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3,11(42):1566-1567.

[2] 蔡瑞卿,黄中英.化疗交替治疗中危型横纹肌肉瘤患儿的不良反应及护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7):165-166.

[3] 王继红.系统性健康教育干预对脑肿瘤儿童手术前后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7(3):351-353.

[4] 汤丰榕,江有琴,韩君,等.儿童行头部伽玛刀的围术期护理[J].海军医学杂志,2013,34(4):279-280.

[5] 陶长红.陀螺刀钴60放射治疗328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4):76-77.

[6] 彭丽洁,孙建国.高精度放射治疗儿童肿瘤患者的心理分析及相应的护理对策[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12):1418-1419.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6.071

猜你喜欢

心理分析护理对策肿瘤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廖美琳:肿瘤治疗没有百分百
滚蛋吧!肿瘤君
高职女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局外人”到“局内人”的转变
浅析艺术院校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问题
《肿瘤预防与治疗》2015年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