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职院校法治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16-06-20叶燕莫坚义
叶燕+莫坚义
【摘 要】对广西高职院校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法治文化建设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014-03
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院校中的一种类型,是知识创新、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对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校,实现高职院校的民主和谐、安定有序,构建新型大学关系,培养未来法治国家主体的法治意识,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了解和掌握广西高职院校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我们“高职院校法治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对广西10多所高职院校进行了调研。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此次调研的对象主要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10多所高职院校。调查内容包括师生的法治理念和法律意识,学校制度建设、法治教育、法治环境建设等方面。调研主要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座谈会、个别访谈和网络调查等方式,其中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394份,有效回收率96%;个别访谈近100人,包括各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召开小型座谈会8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院校法治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1.依法治校理念已形成了更加广泛的共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指南,是学校管理活动的指导精神,是法治文化建设的核心。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背景下,高校高职院校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中,依法治校理念形成了更加广泛的共识,普遍认同“依法治校是高职院校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政治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是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也在稳步推进,所调研的学校基本建立依法治校运行机制,如建立了依法治校领导小组,制定了依法治校工作方案,有的学校在教师、学生中成立一些组织,保障师生的权益。师生对“依法治校成为学校办学的重要理念”满意度达68%,对“学校管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情况”满意度为78%;对“学校遵纪守法,校风良好,无违规乱收费;学校领导无违法犯罪行为”满意度为82%。
2.学校章程建设有序推进。《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学校章程是引领学校发展、彰显学校特色和规范学校办学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源泉”。章程建设是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促进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科学发展,教育部2012年1月颁布实施《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要求所有高校全面启动大学章程的建设或修订。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职业院校要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为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近两年来广西各高职院校都启动了章程建设工作,并有序推进。各个学校以现行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学校的实际,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学校发展趋势,谋划学校的发展和定位,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章程。如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从2013年便开始启动《章程》修订工作,按照“法治、改革、自主”的原则,把修订《章程》作为学院工作的大事来抓,历经上十次修改,经广西高等学校章程核准委员会评议,2015年11月《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章程》获自治区教育厅党组会审议通过。目前,《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章程》《梧州职业技术学院章程》《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章程》《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章程》等20多所有高职院校章程已经核准生效。学院章程是学院的“根本大法”。学院章程核准生效,为学院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的体制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依法治校,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各个学校以章程修订为契机,逐步构建和完善具有法治精神的学校制度体系,让学校治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是广西高职院校法治文化制度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体现。
3.法制宣传教育取得了较大进展。法制宣传教育,是依法治国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广西各高职院校法制宣传教育取得了较大进展。调查结果,学校对法制教育重视程度,非常重视23%,一般52%,不重视26%。第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规定,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还结合实际开设了民法、合同法、婚姻家庭继承法、大学生实用法律知识等选修课程,帮助大学生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第二,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把法制安全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中,每年9月新生入校后召开新生法制安全教育大会,聘请南宁市公安局西乡塘派出所警官为学生作法制专题讲座,增强学生法制意识、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和危机处理能力,为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同时,在每两年一届的科技文化艺术节中都开展法治宣传主题活动,第十届科技文化艺术节法治宣传主题为“与法律同行 助推中国梦”,第十一届科技文化艺术节法治宣传主题为“弘扬法治精神,共建法治文化”,通过法律知识竞赛、法律知识板报展示、发放普法宣传单、“学习宪法,尊法守法,做守法公民”签名活动等形式,学习宣传宪法和法律,宣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校师生的法治观念,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六五”普法工作,与武鸣县法院合作举行法制宣传月主题活动,武鸣县法院优秀法官到学院举办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协助学院法律课教师开展各种方式的法制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做学法、懂法、守法的公民。第三,探索建设法治教育基地。2011年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广西信和律师事务所合作共建了法制教育基地,为营造“和谐、平安,健康”的校园环境、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开辟了新的途径。2014年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广西高级人民法院、南宁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三级联创结对共建”建设了广西首个职业院校“法制教育基地”,加强对学生进行普法培训,提高学生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
(二)高职院校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广西高职院校法治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历史与现实等多种因素影响,还存在着法治精神缺失、法治教育创新能力不足、法治文化建设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
1.民主自由、公平正义精神相对缺失,法治观念、法治意识淡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内在要求,是高职院校法治建设的基石。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领导干部仍然存在“官本位”、“人治”和“权大于法”的思想,有的在行政管理中在既 当“运动员”又做“裁判员”,不民主、不公平现象较为突出。如有的学校领导在两年内拿了各级科研项目十多项,而有的一线的教师连续多年申报课题都未获得立项。又如参加学术交流、进修和培训是《教师法》赋予教师的基本权利,是教师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有的系部管理者不是根据部门工作需要和老师的实际,选派人员参加学习培训,而是把教师的此项权利拿来做人情,他爱给谁去就给谁去,谁与他关系好就把机会给谁,同一类型的培训与他关系好的可以参加多次,而一般老师机会很少。
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是法律文化中最重要的因素。调查显示,部分高职师生法治观念、法治意识淡薄。调查显示,有21%的教师认为每年的普法考试“搞形式主义、没多大用处”。有的教师上课随意迟到、随意调课。如某学院的一专业老师,在指导学生专业实训期间,未按学院教学管理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擅自请校外老师代课,自己离岗2天,并由他人代签教学日志,领取相应课时课酬。有的教师缺乏诚信意识,公需科目继续教育网络培训考试自己不亲自参加培训完成考试,而由学生代替完成,还有的老师论文剽窃、学术造假。这些行为在师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高职学生法治意识淡薄主要的表现法律知识水平不高、法律信仰不高,没有形成法律思维习惯。有20%的学生认为开设法律课“没必要”或“无所谓”。当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48%学生选择通过关系来解决,只有36.5%的学生选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还有15.5%的学生会选择采用武力或者是“自认倒霉、忍气吞声”。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大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更加倾向于通过关系来解决问题,有些学生甚至会放弃法律武器,采用武力的手段来讨回“公道”,导致了违法犯罪的可能性。这是缺乏权利观念,法律信仰不高的体现。
2.法制宣传教育的方法途径缺乏创新,氛围不够浓厚。调查显示,目前高职院校法治宣传教育多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虽然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和一些法律选修课。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由原独立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整合而成,从教材内容结构看,法律部分只占三分之一,这使法律教育的课时大大减少,对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典型案例的在课堂上很少有时间开展讨论,学生失去了参与学习讨论的机会,这就淡化了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在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仍是传统的灌输式模式,强调法律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法律的实践环节,也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第二课堂活动本是学生接收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高职院校在第二课堂开展的法律活动主要是传统的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较为单一,不能满足今天信息时代学生的需求。
此外,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强化技能培养,弱化人文素养的培育,法制观念的培养几乎被忽略,学校的大环境缺乏法制的氛围。在学生活动中,文艺活动和各种技术技能的竞赛活动五彩缤纷,但法制类的学生活动很少。调查发现,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全国法制宣传日”、“国家宪法日”等特殊的日子,只有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等少数院校组织开展了相关活动。法制宣传教育只有学校层面零星的活动,由社团组织的延伸到学生文娱活动中很少,致使学生积极性不高,法制宣传教育氛围不够热烈浓厚。
3.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不足,法治环境不理想。“法治文化阵地是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集中展示法治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是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理念、营造法治氛围的有效载体。”然而据调查结果,建设有校外法制教育基地只有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学校;建设有法治广场,开辟有法制宣传专栏、法制教学网站等校内法制教育基地只有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学校,法治环境不理想。
三、高职院校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对策
法治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和宣传,也需要良好的氛围。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在法治文化建设上存在的法治精神缺失、法治氛围不浓、法制环境不理想的突出问题,高职院校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一)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强化精神引领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观念的转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指南,是学校管理活动的指导精神。因此,高职院校首先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工作,尊崇法治,把以自由、民主、公正、平等、权利、秩序为价值取向的法治精神融入学校精神、办学宗旨、校训、校风、学风等校园精神文化体系中,凝练到学校教育理念当中,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至上、保障人权等为核心的现代法治理念内化为师生精神意蕴,成为师生价值追求,坚持依法治校。
(二)创新法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
为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形成良好的法律思维和习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高职院校应创新法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切实加强普法教育与实践。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增加法治内容的比重,教学中重点向学生传播现代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的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和社会法治实践活动也是法治教育一种有效的形式,如组织学生观看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题的影视资料,开展专题讨论、知识竞赛活动等。创新、丰富法治宣传形式,如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全国法制宣传日”、“国家宪法日”以及《环境保护法》《刑法修正案(九)》新法出台等机会开展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让法治思维成为师生自觉的选择和共同践行的生活方式。
(三)加强阵地建设,创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法治环境
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需要良好的环境。高职院校应结合本校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建设校内外法治教育基地,如开辟法治广场,使校园法治宣传与校园环境有机融合。充分利用新媒体创新法治宣传载体,开辟网上法治专栏,登载与师生工作、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报道法律案件,宣扬先进法治人物典型事迹;使用 QQ 群、QQ 空间、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传播法治文化。充分利用司法机关、社区等资源建立校外法治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案件审理,参观司法实践,开展行政执法调研等,让学生在直接参与社会法治实践活动,树立社会主义法律信仰,培养遵法、守法、用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孙永芹,王彦岭,张茹.高职院校法治文化建设研究[J].青春岁月,2013(4)
[2]孙珂.新时期高职院校法制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示范大学,2011(12)
[3]罗迈钦.多管齐下推动高校法治文化建设[N].湖南日报,2015-03-16
【作者简介】叶 燕(1965— ),女,广西荔浦人,法学硕士,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刘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