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在日本
2016-06-19蒋美宁
蒋美宁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 300270
钟馗在日本
蒋美宁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300270
摘要:钟馗这一起源于中国的赐福镇宅、祛病除魔的大神,漂洋过海东渡至日本以后也受到了日本民众的极大尊崇,不仅保留了原本在中国的寓意和形象,还与日本本土的民俗习惯相融合,被赋予了新的职能。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从民俗学角度对日本的钟馗相关的传说、民俗物件、寺院神社和祭祀四个方面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考察。
关键词:钟馗;日本;民俗
钟馗在中国由来已久,据考证,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写于晋末以前的敦煌写本《太上洞渊神咒经》,钟馗在除夕之夜举行的傩仪中以斩鬼神灵面貌出现。到了唐代得到广泛发展并出现在朝廷的祭祀礼仪之中。宋代以后,沈括所撰的《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被公认为是最早的有关钟馗故事较为完整的文献记载,其形象开始呈现世俗化倾向。到了明清时期,钟馗成为文人画和戏曲的取材内容之一。时至今日,陕西省、江淮地区、沿海地区甚至台湾依然保留着与钟馗有关的风俗习惯和戏曲。事实上,钟馗虽然起源于中国,但是从唐代就传入了日本并逐渐融入日本民众的信仰之中,据悉,现在在日本的京都一带,还有人家的屋顶上放置有刻画着钟馗像的瓦片;在日本的5月5日“端午节”也称“男儿节”,也有人家挂着印有钟馗像的旗子;有的地方还建神社以奉祀钟馗等等。
到现在为止,关于日本钟馗的先行研究中,中文最早的有曹建南的“日本的钟馗信仰”,考察了五月端午的钟馗旗、守村护寨的草钟馗、把守门户的钟馗符、除病解厄的朱钟馗和镇宅辟邪的瓦钟馗这五种日本民间的钟馗信仰形式。还有麻国钧、有泽晶子的“日本的钟馗信仰、钟馗艺术与钟馗戏——中日祭祀演剧散论之一”,考察了日本的钟馗信仰、钟馗绘画以及日本神乐和能乐中的钟馗戏,发现日本的钟馗除了作为驱鬼除疫的神被崇祀之外,还被作为生育和丰收之神被供奉。姚琼的“传入日本的钟馗信仰研究”考察了钟馗信仰从中国传入日本的过程及其特点,表明在隋唐之际钟馗信仰东传日本,然而传至日本的钟馗并未出现在国家祭祀中,并且在形成初期就表现为民间信仰,体现出日本对中国道教的吸收采取消极对待的态度。除此之外还有张哲俊的“日本谣曲<皇帝>:病贵妃、钟馗与明皇镜、青金镜”,对日本的谣曲<皇帝>中病贵妃、钟馗与明皇镜、青金镜的来源进行了考察。
日文方面,日本学者松村英哲的“钟馗考”系列论文论述了中国钟馗信仰的发展历史。刘颖的“钟馗信仰的变迁——从日中比较的观点”中比较了中日两国钟馗像的异同以及各自的钟馗信仰的变迁。漥德忠的考察报告“钟馗信仰—以天理市为中心”调查了奈良的天理市内放置的钟馗像及其作用等等。
由此看来,无论中国还是日本,前人的研究大多是对日本的钟馗信仰进行的考察,本文将试着从民俗学角度,对日本钟馗形象在传说、民俗物件、寺院神社和祭祀四个方面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考察。
一、钟馗传说
经过笔者对文献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的调查和搜集,发现在日本关于钟馗的传说并不多,此处笔者一共搜集到了5个,其中4个都是关于钟馗祛病除魔驱邪的传说,占了将近80%,这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受到中国钟馗故事的影响。
(一)关于钟馗祛病除魔驱邪的传说
虽然钟馗在日本作为祛除灾病之神自古以来就被尊崇,但是要究其根源,仍然是关于唐玄宗皇帝的梦的传说。
开元年间,唐玄宗在陕西省南部的骊山讲习武事,回到宫殿之后就一病不起。一天中午,唐玄宗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小鬼偷了唐玄宗的玉笛和杨贵妃的香囊绕着大殿四处奔跑戏弄玄宗皇帝,于是怒斥小鬼,小鬼笑道:“我专门偷盗他人物品,减少人间喜乐,增加人间忧愁,我叫虚耗。”玄宗一听,勃然大怒,此时一个戴着破帽子、穿着绿色袍子、系着角带、穿着长靴的大鬼不知从何而来,抓住虚耗剜掉他的眼睛,撕开他的身体吃掉了。玄宗问道:“你是何人?”大鬼答道:“臣系终南县进士钟馗,因高祖武德年间武试落第,无颜回乡,于是一头撞在宫中的大理石台阶上自杀而亡。幸得高祖皇帝恩赐绿袍予以厚葬。为感念皇恩,发誓除尽天下虚妄妖怪、保一国平安。”过后玄宗醒来,病即刻痊愈。玄宗皇帝当即命令画家吴道子将自己梦中的钟馗画下来。吴道子听完之后一挥而就。此后便将钟馗视为拥有驱鬼除妖神力的象征,命令群臣除夕之夜在自家门上贴其画像并推广至民间①。
还有一个是日本本土的传说。很久之前,有一家药店建了一栋大房子,主人在房顶上放置了一面鬼瓦。其对面人家的女儿看见鬼瓦之后便病倒了。家人为了给女儿治病用尽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于是拜托药店让他们把那面鬼瓦取下来。但是药店却说鬼瓦花了重金不会取下来,于是这家人就想到了中国钟馗的故事,然后制作了带有钟馗像的瓦放在了自家房子的房顶上与对面药店的鬼瓦相对,之后这家女儿的病便渐渐好转。这个传说也成为日本“瓦钟馗”的来源②。
另一个是钟馗与日本大神素笺鸣尊相融合的传说。相传素笺鸣尊来到大唐,为了打退恶鬼虚耗于是称自己是钟馗大神。但是后来恶鬼的怨念化作四季疫病神竟东渡至日本害人。知晓此事的素笺鸣尊于是再次把用钟馗大神之名终将疫病神打退③。
新泻县一带流传的一个民间故事。相传立春前一天的节分是日本传统的民俗节日。人们在这一天要撒豆子打鬼驱邪招福。一位穷汉之前的每年节分撒豆子打鬼之时念的都是:“妖魔鬼怪滚出去,福寿财宝进门来”,但是生活并无好转。于是在这一年的节分他在撒豆子时便倒过来念:“福寿财宝滚出去,妖魔鬼怪进门来”,结果一群小鬼涌进了其家门。小鬼们一看他家什么都没有,于是脱下兜裆布让穷汉拿去当了买酒菜。小鬼们大吃大喝又唱又跳惊动了隔壁的老汉。老汉跑过来见到小鬼们在唱歌跳舞感到很有趣也跳了起来。穷汉问:“你是什么人?喝醉了吗?”老汉回答道:“正气!”(日语口语中的“正气”是精神正常、神志清楚的意思,但是与“钟馗”发音相同)小鬼们一听以为是钟馗来了,于是吓得个个抱头鼠窜,四散逃跑④。
这几个传说都是关于钟馗祛病除魔驱邪的,尤其是前面唐玄宗与钟馗的传说,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钟馗传说的起源。由此可见,钟馗在传入日本之后与日本本土的风俗习惯相结合,形成独具日本特色的传说。
(二)因钟馗致富的传说
关于因钟馗致富的传说,笔者只搜集到了一个。
在饭岛虚心氏的《葛饰北斋传》⑤中记载有一个关于北斋“宗理”样式年代的朱钟馗的传说。相传北斋在端午节时画朱钟馗送人,并因此变得生活富足。于是他以此为契机从此转志发誓一生做画工。时至今日也能够看到北斋所画的朱钟馗⑥。这说明钟馗可以给人带来福气和财富。
二、与钟馗有关的民俗物件
在日本,除了传说还衍生出了许多与钟馗相关的民俗物件,下面,笔者将按照地域划分来进行阐述。
(一)以关东地区为中心
日本的5月5日叫做“男儿节”,自江户时代开始,在关东地区,如果家里有男孩儿的话,为了祈求自家的孩子健康平安、无病无灾,家里人会在家里放置钟馗的小人偶或者挂上画有钟馗像的正方形鲤鱼旗作为装饰⑦。还有的人家将钟馗的人偶和神武天皇的人偶一起放置在装饰台阶上,一般来说左边是神武天皇,右边是钟馗,如果是三个台阶式的话,一般放置于中段或下段⑧。
(二)以关西地区为中心
1.瓦钟馗
在京都一带民宅的屋顶上经常会看到瓦制的黑色的钟馗,其实不只是在京都,在奈良、大阪、兵库、滋贺等近畿地区的民宅屋顶上也会看到,放在屋顶上大多是为了除魔祛病除灾避难;也有的是为了不输于对面人家的力量;也有的是为了防止家道中落;有的人家正冲着小路,于是在自家屋顶上放瓦钟馗为了防止生意受损⑨。另外,若是住在神社或者佛寺附近的人家的话,一般瓦钟馗都会面对寺社而立,这是因为日本的寺社一般都带有墓地,阴邪之气极重,为了抵御邪气犯冲所以这样设置瓦钟馗⑩。若有人家正对着丁字路的话,会把瓦钟馗放在这家人家的门口,这与冲绳石敢当的放置方法相同,寓意镇魔辟邪。
2.钟馗面
3.草钟馗
4.护身符
现如今,在大阪的我孙子的观音寺中依然有向人们授予画有红色钟馗的护身符,寓意除厄消灾。除此之外,在松山市木屋三丁目有一个钟馗寺,这个寺也在向人们授予带有钟馗画像的护身符,每年7月11日、12日还举行钟馗祭(到2013年截止)。
由此可见,钟馗在日本民众心里是作为一个祛病除厄、驱邪除魔、能够保佑孩子和家族甚至整个村子的平安并带来福运的万能之神。
三、与日本钟馗有关的寺社
日本民众还为钟馗这个中国的神灵建立寺社予以供奉,可见钟馗已经深入日本民众内心。
(一)钟馗神社
(二)钟馗寺
四、与钟馗有关的祭祀活动
钟馗祭的举行表明日本民众对于钟馗这样一个外来之神非常崇敬,也充分体现出人们早已从内心接受了钟馗这一外来文化。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民俗学的视角,对在日本的钟馗形象从传说、民俗物件、寺院神社和祭祀四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可以看出,钟馗虽然起源于中国,传到日本之后非但没有销声匿迹,相反在保留了中国驱魔除厄、祛病消灾、镇宅赐福、正义凛然的形象之外,与日本的风俗习惯相融合,被日本民众赋予了招福招财、掌管丰收和生育等新的职能,这充分地说明了钟馗在日本的影响之深、之广,也为中日两国的民俗交流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注释]
①坂出祥伸著.《日本と道教文化》.2010.3.角川グループパブリッシング(笔者译).
②http://www.tatsumi-oni.co.jp/toku_syoki.html2015/12/05.
③“<鍾馗>信仰の変遷——日中比較の視点から”劉穎 説話·伝承学(笔者译).
④曹建南.《日本的钟馗信仰》.民俗研究,1994-08-15.
⑤1893年刊.
⑥同[5].
⑦佐藤紫雲著.《鐘馗百態》.村田書店,1980(笔者译).
⑧http://www.ningyo-kyokai.or.jp/jiten/5display-5.html2015/12/10.
⑨窪徳忠.“鍾馗信仰:天理市内を中心に”宗教研究(笔者译).
⑩同上.
[参考文献]
[1]杉崎厳.史談往来/北から南から郷土の鍾馗信仰について[J].歴史研究,2011,09,53(9):16-18.
[2]劉穎.<鍾馗>信仰の変遷——日中比較の視点から[J].説話·伝承学,2006,03,14:178-197.
[3]窪徳忠.鍾馗信仰:天理市内を中心に[J].宗教研究,2004,03,30,77(4):1175-1176.
[4]麻国钧,有泽晶子.日本的钟馗信仰、钟馗艺术与钟馗戏——中日祭祀演剧散论之一[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97-04-30.
[5]曹建南.日本的钟馗信仰[J].民俗研究,1994-08-15.
[6]姚琼.传入日本的钟馗信仰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5-11-15.
[7]张兵,张毓洲.钟馗故事的传播方式与演变过程[J].宁夏社会科学,2008-01-15.
[8]佐藤紫雲.鐘馗百態[M].東京:村田書店,1980.
[9]服部正実.洛中·洛外の鐘馗[M].京都:古書店,1996.7.
[10]坂出祥伸.日本と道教文化[M].東京:角川選書,2010.3.
中图分类号:B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9-00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