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屯城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析

2016-06-18宋毅飞王金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空间形态

宋毅飞,王金平

(太原理工大学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太原 030024)



屯城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析

宋毅飞,王金平

(太原理工大学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太原 030024)

摘要:阳城县润城镇屯城村是山西传统村落中的典型代表,有着独特的民居建筑和村落格局。在实地调研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对该聚落及民居的结构形式、空间组织、形态特征等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以还原这一地区丰富而又独具魅力的地域特色。屯城村选址合理,依山傍水,船形格局清晰;街道规划合理,主干道、居住街巷、户前窄巷,层次分明;防御建筑齐全,硬性与软性防御相得益彰;民居形态独特,“四大八小”,功能清晰。可为传统村落的研究提供一手的参考资料,为科学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原真性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屯城古村;聚落格局;空间形态;民居形态

传统村落是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有着区别于城镇的形态特征。传统村落客观地反映了这一地区历史中各个阶段的发展轨迹与演变进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山西省阳城县润城镇屯城村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独具特色的村落格局和大量传统民居、寺庙建筑和民风民俗,同时也是当地居民适应自然、保持自然条件的历史见证,承载了村民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本文以屯城村为例,通过讨论其区位特征、历史沿革、聚落、民居形态等一般特征,揭示这一地区丰富的地域特色[1]。

1屯城古村区位特征与历史背景

屯城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东15 km,距晋城市区大约35 km。屯城村西临山西省第二条大河——沁河,与尉迟村隔河相望,北边是沁水县的武安村,东边与李街村隔山相邻,南面望川村。村行政辖区东西宽约1.4 km,南北长约2.75 km,辖区总面积3.85 km2。辖区内土地多半为丘陵和山地,其余为山间平川。

清同治版《阳城县志》称,屯城是“秦白起伐赵时筑以屯兵者”,屯城村也因此得名。由此推断,屯城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60年,村落距今已有2 270多年的悠久历史。当年白起于此筑垒屯兵之后,为了解决兵士的生活用水,还在城中修筑了水渠,把侯村河与湘峪河水引入城中。战后这里成为人口集中的聚落,世代生生不息,从战国末期一直延续至今日。而在这期间,又以郑、张、陈三大家族的分别崛起最具代表性,其中最著名、最有影响的人物是明末重臣张慎言。他们共同丰富着屯城村的历史,扩大了屯城村的格局和规模,同时留下了现如今村民津津乐道的“郑半街,张半道,陈一角”等形象描述古村格局的民谣,屯城村彼时的辉煌一目了然。古时,屯城村亦称虎谷,得名有两种说法。一是因为村东有山,形似卧着的猛虎;又因该村与沁河对岸的山脉对峙,两山夹制了一条漫长的沁河峡谷,故而村名“虎谷”。一说该村位于卧虎山下,卧虎山南部虎头下有一沟谷曰“虎谷”,故而以沟名虎谷代称村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阳城县划为7个区、117个乡,屯城归永善乡,属第二区。公社化时期,屯城为生产大队(曾一度称管理区),先属东方红人民公社,后属润城人民公社。1984年4月,实行乡(镇)、村制,屯城称村,属润城镇。屯城村现存古建筑57处,其中明代及以前(金、元)的21处,约占36.84%;清代的36处,约占63.16%。

2屯城古村聚落形态特征分析

2.1选址原则

我国古代城镇建设是十分重视选址的。《管子·乘马篇》中言:“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管子·度地篇》中言:“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这说明中国古代城镇和乡村选址与山水关系的技术要求和历史渊源。

屯城古村继承了古代城镇、乡村选址的基本思想,沁河古道从屯城村西自北而南流过,侯村河、湘峪河在村北向西注入沁河。村后是松柏环绕、郁郁葱葱的卧虎山。屯城村布局于山脚地势平坦处,有意绕开山体,避开河流,可以说是择水而居、择平地而处的典型实例。这样的山水关系构筑了屯城村依山傍水、虎踞龙盘的优秀选址位置。

2.2布局特征

在近23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屯城古村历经金、元、明、清、民国和新中国,不断改建和营建新的院落,村落规模逐步扩大。根据文献记载并结合实地调研,其布局特征有如下特点。

1) 整体格局清晰,形如大船。如图1所示。

图1 屯城村整体格局Fig.1 Integral pattern of Tuncheng village

屯城村的格局和规模,应该是在元、明、清三朝逐渐完成的,元代的郑氏,明、清的张氏,清康熙年间迁入的陈氏,还有赵氏与高氏等家族都做出了贡献。其后虽屡有修建扩展,但城镇基本格局一直没有大的变化。

屯城古村现在的格局和规模,真实反映了村落在明清年代的风貌,南北长而东西窄,北面高而南面低,村子四周筑有城墙围固。村北修建三座五层堡楼,村南亦建五层堡楼一座,远看屯城全村就像一只大船的样子。现如今从卧虎山上向下观望,古村遗存与新建院落界限依然清晰分明,仍可分辨出屯城古村的船形轮廓。

2) 屯城村格局以三大家族院落为依托,扩散发展。

古村落整体空间的演变,是历代居民长期适应环境和改造地形的结果[2]。在屯城村,郑氏、张氏、陈氏的相继兴盛承载着村落的发展轨迹,它们在中街的串联下有序分布,同时又是所在区域的核心。从屯城村至今仍流传着的“郑半街,张半道,陈一角”的民谣中,我们仍可以寻觅到屯城村格局演变的历史轨迹。屯城村中同一院落组群布局规整,而不同的院落组群之间则相对自然随意。院落与院落之间衔接过渡,形成街道、小巷、宅前空间,因此屯城村既体现了人工规划的痕迹,又反映了自然生长村落的发展特征[3]。

2.3街巷组织

街巷系统构成了城市的骨架,也体现了城镇构成、发展与自然地形相结合的特点,以及村落由“点”到“线”到“面”的演化序列。街巷布局、尺度、走向等平面要素是结合地形与环境条件,再根据人的生产生活方式需求逐步完善的,也是人们从内部了解古村落形象的通道和途径[4]。

一般来讲,城镇交通为“东西街、南北路”,而屯城村却是“南北街、东西巷”。屯城村的街巷系统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主干道、居住街巷和户前窄巷。

屯城主干道为南北向的中街,承载着四方人流,与两侧如悟阁巷、春坡巷、罗家巷、前程巷、罗家巷、大门口巷、中院巷等巷道几乎是垂直相通,共同形成骨架式道路系统。中街从北门起,直通小南门,长300余m,宽3~10 m,尺度非常宜人,是屯城村中最重要的街巷。中街也是元明清时的商业街,《嘉庆二十四年补休正殿舞楼山门碑记》中所提及的各种捐款商号、店铺达40余家,也多在中街。现如今中街上依然店铺林立,依旧是屯城村政治、经济、文化、交通聚散的中心,具有重要的社会联系功能。居住巷道与主干道相互联系又互不干扰,两侧分布住宅院落,老百姓称为“圪洞”。居住巷道宽2~4 m,相较主干道而言,相对幽深狭窄,也更加僻静。但由于老建筑的墙面和屋顶形式的转折变化,所以建筑之间虽然贴近,但并无逼促之感。户前窄巷是巷道与院落之间的过渡,相较居住巷道而言,户前窄巷更加幽谧,更具私有性,多用铺地、矮墙。相较中街,另外两种级别的道路就显得随意,节奏感强,随院落的分布而产生退进、收缩等方面的变化。主要街巷具体尺寸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街巷尺寸

屯城村街巷布局灵活多样而又适应性较强,符合当地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又在秩序与丰富性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构成一种连续的动态美。

2.4防御系统

我国古代有“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的建设要求。因此作为战国时代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和屯兵这一特殊需求共同交织下的产物,在长平之战时,秦将白起便在屯城古村筑起了土城;元、明两代又相继建起坚固的砖石城墙,高近10 m,厚约1 m。东西南北各有青砖拱券式城门,安有铁皮包裹的厚重城门,并在城内修筑兵楼,昼防流寇,夜访盗贼,同时又达到防风阻水的目的,居住与防御两相便益。这种生活与战备结合的住防一体式建筑,在明末动乱时期起到了一定的防御作用。大约在清康熙中晚期,陈廷敬长子陈谦吉致仕后迁居屯城,开始在城内西南角经营“沁园”,为方便出入,又开了小南门和小西门。

在古寨区和陈府院落中,鹤立鸡群般地高耸着四个堡楼,其中又以陈府后院的堡楼最为宏伟壮丽。这些堡楼均为五层砖砌楼阁,面宽三间,双坡硬山顶,各层通过爬梯相连,设有瞭望的拱券窗洞。堡楼防御功能强,是防兵匪流寇、储钱藏宝、看家护院、躲灾避难的好去处。堡楼多建于明末,在社会动乱时期实在是必不可少。

与物质的硬性防御运作相辅,精神层面上的软性防卫系统在屯城村也体现得淋漓尽致[5]。北建有二郎庙、古寨(寨中寨)、关帝庙、文昌阁,东有东岳庙、观音阁,西有张公阁,南有供奉山神、河神的阁楼。这些公共建筑的设置,使得屯城村四方有庙,无论是在实际功能还是在心理功能上都充分满足村民的需求。可见,屯城村的防御层次呈水平方向展开,由外到内四个层次,即外围城墙、街巷行道、住户单元、防御堡楼,最后再加上软性防御的补充完善,共同构成了屯城村的防御系统。

3屯城古村民居形态特征分析

传统民居是古村落物质文化的主体,反映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条件。屯城古村落的民居建筑也不例外,它既是当地社会文化活动对建筑发展的折射,也反映了屯城古村落区域性的技术工艺水平和经济状况。

3.1建筑形制

屯城虽然背靠大山,但村内较为平坦,地形起伏不大。民居中除少数几处砖砌拱券窑房外,均因地制宜、因材施用地采用砖木结构。砖木结构多用木材和青砖砌筑,简洁朴素。最为常见的建筑形制是面阔三间,进深五檩,双坡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主梁搭在柱上或墙上,梁上架檩,檩上架椽,椽上铺望砖或望板,再上泥覆盖瓦片,结构体系一目了然,清晰可见。屋顶形式也有双坡悬山顶,屋顶整体外形平和朴素。有些梁架上还用叉手,形成三角屋架,使结构更为稳定。屯城古村建筑多是以坚固和实用为主要原则,所以民居中“构件的装饰”多于“装饰性的构件”[6]。在屯城村古建中,素面砖墙(当地人称作“镜面楼”)、隔扇门和望楼较为普遍。在屯城现存的48处古院落中,21院有镜面楼(图2),占43.8%;12院有隔扇门窗(图3),占25%;13院有望楼,插花楼或堡楼,其中明代就有10座。

屯城民居中还时常出现一些江南地区流行的月台式挑廊(图4)。这种只在楼房中间一间出挑的形制,在以三间楼房均出挑廊的北方,显得格外珍贵。除了月台式挑廊,屯城村古民居多数是三间通长挑廊,楼梯占一间,并配有装饰精美、寓意吉祥的栏杆。也有将各方的挑廊连通形成跑马廊的,这样便于各楼房间往来通行,又可以少设楼梯,节约空间。

图2 镜面楼Fig.2 Sliding mirror wall

图3 隔扇门Fig.3 Apron panels

图4 月台式挑廊Fig.4 Overhanging corridor

3.2空间形态

屯城古村的民居院落形制多为“四大八小”,均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建筑等级分明,功能分布清晰,符合我国长幼尊卑的礼制和宗法制度[7],如图5所示。但有时因地形、功能等因素的影响,又呈现出其他不同的变形平面形式。

图5 空间形态示意图Fig.5 Spatial form

四大,是指东、西、南、北四面各有三间大房,即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八小,是指每面大房山墙旁又各有两个耳房,也称“厦房”,一共八个。有时因基地小等原因,只在合院四角各建一间厦房,形成“四大四小”,又称“紧四合”。有的院落没有倒座和两边的耳房,取而代之的是一面院墙,即为三合院,因其形制如同簸箕,也称“簸箕院”。此外,不少院落正房一侧或两侧的耳房,会高出正房,这在当地叫做 “单插花”或 “双插花”,也叫“状元帽”。这种建筑形式与当地科举文化兴盛有直接关系。

图6 前程巷丁承院示意图Fig.6 Mapping of Dingcheng yard

图6为前程巷丁承院,该院位于中街口前程巷1号。前程巷丁承院是村落中典型的四大八小院落,但平面布局在对称中又有变化,它巧妙地利用建筑周边关系来组织院落空间,在空间序列上形成逐渐展开的层次关系。据花梁记载,东房建于大明崇祯十二年,西房建于大清康熙三年,南房建于大清康熙十八年。宅院紧邻中街,入口却在前程巷内,从中街看去,屋顶高度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图7)。从中街拐进前程巷,即可看到几步远处北侧有一门洞式大门,大门向内部退进,这样便增加了院子内部的相对私密性。大门前额枋上木雕精细乖巧,匾额题写着“雍睦导祉”。雍睦,出自晋袁宏《后汉纪·桓帝纪》:“古之君臣,必观其所易,而闲其所难,故上下恬然,莫不雍睦”,意为与人和睦相处可以得到幸福,教化性浓厚,也表现出封建社会大院主人的内心世界。丁承院正房坐东朝西,位于两步台阶之上,南北厢房则位于一步台阶之上。正房、厢房、倒座均为三开间两层,双坡硬山顶,上有挑廊突出,下立檐柱支撑,各建楼梯出入。楼上下均为木格栅门窗,整齐划一,再配以造型多变的木质外廊,这样的组合可以说是内秀隽永,彰显出宅主的显贵身份。院子的四角另辟小院,修建耳楼。丁承院是典型的四大八小,所以正房高过厢房,屋檐搭在厢房之上,正房两侧的耳房又高于正房,耳房为三层插花楼,屋顶形式为双坡悬山顶,但两楼在高度上略有差异。现今除正房首层门窗已翻新,其余均保持了较好的原真性和整体性,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8]。

图7 丁承院沿街立面Fig.7 Street facade of Dingcheng yard

3.3艺术形态

计成在《园冶》中言“凡造作难于装饰”,从中可知装饰艺术的不易和重要性。基于传统的工艺条件水平,屯城村建筑装饰艺术所达到的水平是较出色的。丰富而精美的细部装饰巧妙地表现了当地民风民俗的生活题材,处处体现屯城村久远、质朴的民居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9]。

屯城村的建筑是注重装饰的,玲珑剔透的石雕、砖雕、木雕,寓意吉祥的辅首,复杂气派的门楼,造型多样的门窗装饰,等等,无不迎合着屯城村民追求平安富足、躲避危险灾祸的心理需求,当然也显示着主人与众不同的身份地位。屯城村东岳庙的石雕艺术是屯城古建筑中的精华所在,具有极高的艺术与历史双重价值。其正殿前檐四根青石柱上均有精美线刻,中间两根雕龙饰,两边两根雕凤饰。东西配殿为砂石柱,石柱正面以浮雕技法雕着莲花、莲蓬、牡丹、凤凰等瑞花祥鸟,造型美观生动、富丽华贵,并且柱头还铭刻着大金年号等信息。正殿台基的须弥座,高约1.8 m,束腰部分保存着极为难得的金代石雕。石雕技法,按传统的雕件表面造型方式一般分为线雕、浮雕、圆雕三种。难能可贵的是在东岳庙正殿须弥座的束腰部分,这三种石雕技法都运用于其中,让我们有幸目睹金代石雕艺术的精华。

4结语

屯城古村作为长平之战屯兵之地这一特殊历史事件及元明清时期三大官宦家族的崛起下形成的村落,有着其特有的布局形制、建筑形式和文化内涵。深入研究其布局、空间、景观等形态特征,将为进一步对古村落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为保持古村落特有的文化识别性和脉络身份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陆元鼎,杨谷生.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16.

[2]王金平.风土建筑与建筑形态[J].建筑师,2003(1):60-70.

[3]阳建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30(1):7-10.

[4]吴丰,王金平.历史聚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记山西省高平市良户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8,39(S1):123-127.

[5]李浈,杨达.芜湖古城的文化空间特征及再生策略——兼论古城保护规划中的历史评价与现实定位[J].规划师,2012,28(2):44-49.

[6]李慧敏,王树声.古村落人居环境构建原型及文化景观环境营造——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夏门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5):849-852.

[7]朱光亚.古村镇保护若干问题讨论[J].小城镇建设,2002(2):66-70.

[8]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9]楼庆西.乡土建筑装饰艺术[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6.

(编辑:张红霞)

Analysis on Morphology of Space in Tuncheng Village

SONG Yifei,WANG Jinping

(CollegeofArchitectureandCivilEngineering,Tai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Taiyuan030024,China)

Abstract:The Tuncheng village in Runcheng town,Yangcheng county is typical among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Shanxi province.This study combining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discusses the structure,space organization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llage,in order to restore this area’s unique regional features. The village has reasonable site election——based on the hill at the back and overlooking the river,with clear ship structure;orderly streets,well arranged “main road,alley,narrow lane”;considerate defensive construction for hard and soft defense;unique folk house with clear functionality.The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search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s,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scientific protection of the village’s historical authenticity.

Key words:Tuncheng village;settlement pattern;spatial form;morphology of residence

文章编号:1007-9432(2016)02-0244-05

*收稿日期:2014-12-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晋商传统聚落的形态特征及其再利用方式研究(50778117)

作者简介:宋毅飞(1989-),男,山东济南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E-mail)candy070389me@qq.com通讯作者:王金平,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wjp797@163.com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355/j.cnki.issn1007-9432tyut.2016.02.023

猜你喜欢

空间形态
“花儿总在种子里”
浅析晋南民间宗祠空间形态及建筑形制特征
沿口古镇聚落形态探究
流动的“线”在当代首饰设计空间形态中的应用
澧水流域传统城镇街巷的空间形态文化
日常行为下的湖湘村落问题
以城市标准面积指数和延伸率指数为指标的大渡河流域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低碳视域下东北寒地城市空间形态优化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