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感官联动,促进小学生音乐能力发展
2016-06-16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周雪芳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 周雪芳
多元感官联动,促进小学生音乐能力发展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周雪芳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鼻、肢体等多种感官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形成视觉、听觉、语言、嗅觉、运动等多元感官的联动,从而全方位地开发音乐能力。
【关键词】多元感官联动开发音乐能力
音乐课堂上,学生通过聆听、演唱、演奏、表演、音乐创编等艺术实践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有效提高音乐素养,增加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这些艺术实践必然含有特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因此,培养音乐能力是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识的基础之一。那么,音乐能力包含哪些方面?我们又该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呢?
一、音乐能力的具体内容
1.音乐感受与欣赏能力。感受与欣赏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它包括音乐表现要素(如对音乐速度、力度、节奏、音色等的感受)、音乐情绪与情感(通过感受音乐情绪,能想象音乐形象,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音乐体裁与形式(如能听辨演唱形式、区分音乐体裁、分析曲式结构等)、音乐风格与流派(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流派及主要特征和代表作品等)。
2.音乐表现能力。表现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性内容,主要包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以及在发展音乐听觉基础上的读谱能力。
3.音乐创造能力。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音乐创造包括以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即兴音乐编创活动和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创作的尝试与练习。
二、什么是多元感官联动
课堂上,学生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方法完成学习实践活动,从中提升音乐能力。要用好这些方法,必须充分调动眼、耳、鼻、肢体等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形成视觉、听觉、语言、嗅觉、运动等多元感官的联动,从而全方位地开发识别、感官、音乐、语言等内在潜能。
三、如何调动多元感官发展音乐能力
1.借助多元感官联动,使音乐可视化,培养音乐感受与欣赏能力。
(1)听觉+肢体,放映音乐画面。如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朝景》选段(又译《晨景》):
其旋律起初像一缕宁静的阳光,穿过云层,划破夜空,悄悄地努力生长,壮大;慢慢地,那阳光变成了一束,一团,最终普照大地,天空一片明朗,大地呈现勃勃生机。欣赏这首作品时,若只是让学生听,然后稍作讨论: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那就太乏味了。何不开启音乐放映模式?老师说出“片头语”: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先生带来了他的优秀作品《朝景》,在他的音乐中,你会看到些什么呢?请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一遍吧。此时,孩子们会聚精会神地聆听。听完一遍之后,孩子们或许已经急着想要说出自己的想法了,老师开始“按下放映键”:同学们,把你们听到的朝景用身体动作放映给老师欣赏吧,注意,你的动作要跟音乐合拍哦。请相信孩子们的感受力吧!因为我就这样实践过,尽管不可能个个都表现得很到位,但我看到了学生平静的表情,柔软的手臂随着音乐的起伏不断地变化着,他们有的托着步步上升的太阳,有的舒展着茁壮的枝叶,有的展开了丰满的羽翼。
(2)语言+动作,讲述音乐故事。有的作曲家会为自己的音乐写上标题,便于听众理解他的作品,有的甚至亲自写解说词,以具有丰富情节的故事形式将音乐作品呈现给大家。如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奏响全曲前先逐一介绍故事中的角色及主题旋律、演奏乐器,让孩子们能很快进入故事情节。欣赏这首作品时,我让学生先通过图片及视频认识主奏乐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定音鼓和弦乐,了解它们的音色;接着介绍故事角色,讲到哪一个,学生就跟着音乐做一做相应的动作;播放剪辑后的乐段(注:若不剪辑,欣赏全曲需27分钟,40分钟的教学时间显然不够,若分两课时则影响欣赏的连贯性),生动的解说词能吸引学生专注地听,老师在主要角色出场时提示学生做相应的动作,但只做一小段,就像快闪一样;最后,花一分钟左右的时间请学生谈谈音乐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体现音乐的教育意义。整个过程师生都积极参与,通过听、说、动、思等多种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寻找表达音乐感受的方式,体会到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音乐是无形的动作,或许是一朵花的绽放,或许是一缕阳光的折射,又或许是一只鸟儿的掠过,只要用心去听,就能触碰到它。
(3)听觉+图形,画出音乐结构。在分析作品曲式结构时常会要求学生听辨相同或不同的乐段,此时,直观的图形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这里所说的图形可以是线条,如用和区分乐段的情绪变化;也可以是图案,如用表现乐曲A段的清新,用表现乐曲B段的热烈,等等。这些图形的呈现,应建立在听觉基础上,再利用以往积累的认知经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分析,设计图形,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2.借助多元感官联动,使表演生动化,提高音乐表现能力。以唱歌为例。唱歌是音乐课上最基本、最常见的教学活动。把一首歌曲完整而准确地唱出来只能说是唱会了,但还不算会“演唱”。这个“演”字说的就是音乐表现能力。传统的演唱要求无非是表情到位,加点手上的动作等。随着国外一些先进教育体系传入中国,我们的唱歌形式正变得越来越生动有趣。
(1)手舞足蹈,丰富演唱形式。如刚果民歌《咿唷嘞啦》。非洲人唱歌时喜欢手舞足蹈,体现强烈的民族地域特点。教学中可遵循分层调动、逐步提升的原则有序开展各项活动。可由每人担任一个声部任务开始,逐渐过渡到一人完成两个声部,最后可以一人完成四个声部。不管是多声部之间的集体配合,还是个人在完成四个声部时的感官协调,都能很好地培养视(看总谱)、唱(唱谱和词)、奏(跺脚击掌的节奏)、动(身体律动)、听(自己和他人的声部音响)等多种音乐能力。
(2)身体带动声音,表达音乐情感。我们在歌唱教学中是否有这样的困惑:高音站不稳,渐弱声音虚掉,长音保持不住,咬字吐字不够清晰等。机械化的反复练习会使老师感觉束手无策,学生感到枯燥疲惫。世界著名指挥大师、维也纳童声合唱团主席兼艺术总监杰拉尔德·维尔特先生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维尔特先生非常注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及身体动作在歌唱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唱歌前,他带领孩子们做身体放松操,拍拍手臂捶捶肩,转转脖子甩甩手,在身体充分放松的状态下,孩子们愉快地开始唱歌。当遇到一串下行的旋律时,孩子们的声音模糊不清,缺乏动感,维尔特先生让孩子们把双手放在头顶,边唱边抖动双手分别从两侧滑落,直到自然下垂;当唱到一串上行的旋律时,双手从头顶向高处飞走,像鸟儿飞向天空一样;当唱到一串附点节奏时,将双手放在肚子上,随着音乐做开合动作,感受附点节奏表现出的延长感;当唱到高潮片段的重音时,让孩子们想象有一千个人在拉小提琴,每一个音都带着身体动作,整齐而有力;表现很弱、但是有延伸感的乐句时,双手食指放在牙关处,感受后口腔的打开状态,再挥动双手向远处的人打招呼说:“WO……”,体验身体动作的能量对声音支持的意义。类似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踮起脚尖颤动身体唱跳音,睁亮眼睛挑起眉毛唱很弱很高的音等。只要觉得孩子们的歌声表现力不够,维尔特先生总会想出各种动作去帮助他们改善,整个训练愉快而高效。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小学生的音乐能力是根据年龄的增长发展的,多元感官联动的教学模式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的变化,通过课堂实践,将内在的音乐感知活动用外显的方式表现出来,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听、唱、动、奏、编等多感官活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逐步发展音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