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瘀证病人凝血-纤溶系统变化的临床研究
2016-06-16邵爱红
邵爱红,齐 新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天津市人民医院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瘀证病人凝血-纤溶系统变化的临床研究
邵爱红1,齐新2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天津市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凝血-纤溶系统指标的变化及其与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ACS病人,分为血瘀组和非血瘀组,将36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纤溶指标:D-二聚体(D-D);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根据检测结果研究上述指标与血瘀证的相关性。结果ACS血瘀证组的凝血及纤溶指标中的D-D、Fg显著高于非血瘀证组,非血瘀证组又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血瘀证与Fg、D-D关系密切。结论ACS病人中D-D、Fg的水平升高与血瘀证形成密切相关,提示凝血、纤溶活性改变可能是血瘀证形成的重要病理因素,D-D、Fg可作为ACS血瘀证形成的临床预测指标,有利于指导中医活血化瘀治疗,降低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危险及临床死亡率。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瘀证;凝血-纤溶系统;活血化瘀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急性心肌缺血的总称,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或猝死,是临床最常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类型之一,具有发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1]。ACS在中医范畴中属于“胸痹”“真心痛”,气虚、血瘀、痰浊为CHD急危重症的核心病机[2]。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血瘀证是CHD最常见的证型之一[3],血瘀证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有血管内皮功能损伤[4]、脂质代谢紊乱[5]、凝血与纤溶系统功能障碍[6]等。其中,凝血与纤溶系统功能障碍在ACS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7],但目前对血瘀证与凝血-纤溶系统相关性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血瘀证形成与凝血-纤溶系统的关系,并指导中医活血化瘀等治疗,降低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危险及临床死亡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天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96例ACS病人,其中急性心肌梗死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将所有ACS病人参照2012年《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研究》辨证后分为血瘀组和非血瘀组,其中血瘀证组56例,男36例,女20例;非血瘀证组40例,男28例,女12例;选择36名同期来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男20名,女16名。各组间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选择
1.2.1诊断及纳入标准CHD诊断参考缺血性心脏病诊断的命名及标准[8],CHD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ESC、ACCF、AHA和WHF共同修定的心肌梗死定义[9]。血瘀证诊断参照《血瘀证诊断标准》[10]。
1.2.2病例排除标准严重周围血管疾病或周围血管栓塞性疾病、严重或活动性感染性疾病等,严重高血压(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110 mmHg),重度高脂血症即:胆固醇(TC)>7.51 mmol/L或三酰甘油(TG)>4.5 mmol/L,且病人无严重肝、肾疾病及血液疾病。
1.3研究方法病例组于入院当天或次日清晨采集空腹肘臂中静脉血3 mL,健康对照组体检时采集空腹肘臂中静脉血3 mL。对所有血清样本行生化指标,包括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的检测。
2结果
2.13组血糖、血脂及血压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血瘀证组TG、TC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血瘀证组TG、FBG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ACS组病人存在脂质代谢紊乱及胰岛功能抵抗,且属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各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比较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3组血糖、血脂及血压比较(±s)
2.2凝血及纤溶系统指标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血瘀证组D-D、Fg水平均升高,PT、APTT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血瘀证组比较,血瘀证组D-D、Fg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ACS血瘀证病人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及纤溶亢进状态。详见表2。
表2 3组凝血-纤溶系统指标比较(±s)
2.3凝血-纤溶指标与血瘀证的相关性利用二值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并进行赋值(1 血瘀证,0 非血瘀证),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D-D、Fg的P值分别为0.029、0.041,P<0.05,可进入回归方程,方程式如下:Y=log it(p)=3.96+0.839×Fg+1.133×D-D。说明Fg、D-D均与血瘀证有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839、1.133。
3讨论
凝血和纤溶这一动态平衡中,促凝因素在CHD病人体内占主导地位,纤溶系统相对较弱。当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时,会激活内源性凝血-纤溶系统,纤维蛋白降解增多,D-D含量增加。D-D是纤维蛋白单体与活化因子Ⅻ交联后,经纤溶酶水解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的升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是机体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一种特异性分子标志物。Fg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类血浆糖蛋白,在凝血酶作用下可转化为纤维蛋白并参与凝血过程,其水平的升高可同时伴有血黏度增加以及Fg单体聚集功能增加,促进血小板和红细胞凝集性增高,降低纤溶系统的纤维蛋白降解率,使机体呈高凝状态,从而导致血栓形成和血管闭塞。故Fg成为冠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并可作为预测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重要指标[11]。
血瘀证通常由于气虚、气滞、血热、寒凝、久病等原因导致血液运行不畅,或由于外伤导致出血而未及时排出体外,淤积于内而引起的病证。王云龙[12]认为CHD秽浊痰阻证与凝血相关因子关系密切,血浆Fg、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D是可以作为CHD秽浊痰阻证的客观指标;刘红旭等[13]通过研究发现所有冠状动脉异常病人血瘀证是最主要的症候,且血瘀证随冠状动脉累及支数增加而明显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证候变化与CHD病变进展的内在变化规律。本研究表明,ACS血瘀证病人的D-D、Fg水平升高伴有PT、APTT水平降低,其中D-D、Fg与血瘀证形成有明显相关性,说明血瘀证具有凝血功能异常和纤溶系统激活等特征,可作为ACS血瘀证形成的临床预测指标。而非血瘀证病人除Fg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有所升高外,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非血瘀证病人的冠脉内皮细胞损伤轻微,仅存在纤溶亢进,血凝-纤溶系统尚未完全激活,血栓形成的风险相对较低,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有可能由于渐进性血栓的形成产生严重冠脉狭窄以至阻塞,最终导致血瘀证形成而发生急性冠脉事件。
在ACS血瘀证的治疗方面,陈可冀等倡导积极抗心绞痛和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以及对CHD的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再狭窄的防治中应用活血化瘀方药[14],活血化瘀类中药作用机制:①活血脉,改善血管内皮、血小板聚集、凝血系统以及微循环等生理功能;②化瘀滞,改善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抗凝、抗血栓形成等作用。因此ACS病人不论何种类型、有无冠脉血栓形成,均需重视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使机体凝血-纤溶系统保持相对平衡状态,对于血瘀证病人应联合中医活血化瘀方法活其血脉、化其瘀滞,有助于减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ACS病人的预后。而D-D、Fg是否可以作为活血化瘀疗效的判定指标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非ST段抬高急症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5):353-367.
[2]陶文强,罗翌.从近10年冠心病急危重症的证候研究探讨其核心病机[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4):667-669.
[3]王振涛,韩丽华,朱明军,等.孙建芝辨治冠心病经验[J].江苏中医药,2009,41(4):15-16.
[4]胡小勤.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153-155.
[5]朱巧,马俊,王振波,等.贞芪活血汤治疗冠心病血脂代谢异常阴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11):1285-1287.
[6]吕中,祝光礼.冠心病血瘀证单核细胞凝血/纤溶活性改变及药物干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5):1105-1107.
[7]赵曜.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在冠心病凝血障碍机制中的作用[D].青岛:青岛大学,2003.
[8]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内科杂志,1981,20(4):254.
[9]Thygesen K,Alpert JS, Jaffe A.Universal MI definition update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J].Curr Cardiol Rep, 2014,16(6):492.
[10]付长庚,高铸烨,王培利,等.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9):1285-1286.
[11]阴彦龙,刘永平,杨敏清,等.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研究[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1,30(1):73-74.
[12]王云龙.冠心病秽浊痰阻证与凝血相关因子的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09.
[13]刘红旭,王振裕,彭伟,等.113例冠状动脉造影病人中医证候与造影特点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6,20(1):35-37.
[14]陈可冀.血瘀证与活血化瘀治疗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3(11):10-12.
(本文编辑薛妮)
基金项目:天津市卫计委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No.2015068)
通讯作者:齐新,E-mail:qixinx2011@126.com
中图分类号:R543.3R256.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08.026
文章编号:1672-1349(2016)08-0876-03
(收稿日期:201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