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移率差异、农村人口结构变化与“民工荒”问题研究

2016-06-15李庆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民工荒问题

李庆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但出现了大量农村剩余人口与“民工荒”问题并存的现象。研究表明,劳动力非农转移带来的农村人口结构变化使得农村劳动力供给减少,特别是年轻劳动力供给下降;同时使得农村仍存在大量年老劳动力,人地矛盾仍十分突出。研究结果还显示,通过提高外出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方法来解决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可能并不会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 农村人口结构 “民工荒”问题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要素资源合理配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行,我国却出现了劳动力转移率下降问题(米红等,2009;蔡,2010),甚至多次出现了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

一直以来,户籍制度的实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象的出现,使得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特别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使得我国农村劳动力在向其他产业部门转移时具有刘易斯拐点前期的无限供给可能。因此,随着户籍制度限制作用的取消,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甚至出现了“民工潮”现象,这些都反映了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实际国情。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造成了农村人口的迅速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仍然存在大量农村人口,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上看,我国仍然有一半常住人口属于农村居民。而且从资源禀赋上看,虽然我国发生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但是从实际情况上看,每个劳动力负担的耕地面积远低于适当的合理规模。因此,在我国仍然存在大量农村人口,人均耕地规模较小的实际国情条件下,在劳动力市场却出现了与基本国情十分矛盾的“民工荒”问题,从而引起了学者广泛争论与探讨。

从现有的研究上看,对劳动力转移率下降密切相关的“民工荒”问题讨论更多是从制度障碍以及转移成本的角度界定“民工荒”问题(刘林平等,2006;肖双喜,2009;任媛等,2011;钱文荣等,2009),虽然以蔡为首研究能够从劳动力供给变化分析劳动力转移变化,但蔡(2008)的研究认为,我国已进入刘易斯拐点阶段。如果从刘易斯拐点的定义上看,刘易斯拐点背后隐含的假设是,劳动力工资水平已经由农业边际产出所决定,但是从我国人地比例以及农村人口数来看,我国仍没有达到这一水平。

因此,劳动力转移率下降问题不但是一个劳动力供给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结构变化问题。这个结构变化是造成农村人口大量存在与劳动力供给下降两个矛盾现象并存的主要原因。由于就业机会以及就业的稳定性存在差异,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率由此表现出年龄特征。由于不同年龄段劳动力在非农转移率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会造成农村劳动力构成群体变化,这种变化反而会影响下一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劳动力转移存在年龄差异条件下,随着转移持续进行,适宜转移的年轻劳动力比重会不断下降,在下一期转移中,无论是劳动力转移数量还是转移比例,都会随着适宜转移的劳动力比例构成下降而变化,这种变化从而造成了我国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民工荒”问题。

本文从劳动力转移率的年龄差异视角出发,分析农村人口结构变化与劳动力供给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从人口结构方面尝试解释“民工荒”问题,以推进该领域研究。

劳动力转移就业年龄差异与人口结构变化

(一)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年龄差异

从经济发展一般规律来看,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就业结构调整速度要落后于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特别是农业部门劳动力就业比重调整速度要滞后于农业部门产值比重的调整速度,从而造成了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以及城乡劳动力报酬存在差异的现象。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调整的不一致会造成劳动力要素报酬的差异,劳动力要素报酬差异会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从而最终实现劳动力要素报酬的一致性以及就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相一致。然而,這种调节是一个长期过程,而且市场经济调节只能调节相同素质劳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素质差异会造成劳动力就业机会上存在差异,从而使得不同素质农村劳动力在非农转移率上也会有所差别,而这种就业率的差异与劳动力年龄特征密切相关。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主要在改革开放以后,而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主要是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为主,这种产业的发展在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无论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还是国际贸易的发展,转移的劳动力往往是年龄较小的农村劳动力,这造成了不同年龄段劳动力在就业机会上存在差异。又由于不同年龄段劳动力在就业稳定性上也会有所区别,造成了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年龄差异。

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年龄劳动力转移率的差异,本文用图1表示不同年龄群体转移率的差异。为了分析简便,在图1中把劳动力分为两个群体,一个是年龄较小的劳动力群体,另一个是年龄较大的劳动力群体。其中横坐标表示该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其中D表示对各群体农村劳动力需求,S表示各群体农村劳动力供给,假定各个群体供给总数量都为ST,假定农村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没有明显差异,因此供给曲线斜率都相一致。由于不同群体在就业机会以及就业稳定性存在差异,那么对应的就是图1中不同群体劳动力的需求曲线存在差异。因为在需求曲线上存在差异,使得不同年龄段的劳动力在转移率上表现出差异。

由于就业机会以及就业稳定性上差异,使得不同年龄段农村劳动力在非农转移率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具体表现为随着年龄增长,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率呈下降趋势。这种劳动力转移率的年龄差异不仅影响我国农村人口年龄结构,而且也会对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产生影响。

(二)劳动力非农转移与人口结构变化的相互影响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长期过程,这种转移率的年龄差异将对农村人口年龄结构产生影响,而且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又会进一步影响农村劳动力下一期非农转移,农村人口结构变动与劳动力转移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就是改变农村人口年龄结构构成,即适合转移的年龄段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而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后续的劳动力转移率。因此,农村劳动力整体转移速率的变化在很大程度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农村年轻人口比例的下降可能是农村劳动力整体转移速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为了更好说明年龄差异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变化,本文用公式推导方法来演绎这一变化过程。简单将农村分为两个群体,一个是转移率较高的年轻劳动力群体N1,假定其劳动力转移率为V1,其可供转移的劳动力数量为N1*V1,另一个是转移率较低的年老劳动力群体N2,其劳动力转移率为V2(V1>V2),其可供转移的劳动力数量为N2*V2。那么,农村劳动力数量为:

可以证明,在新一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年轻劳动力所占比例要低于前一期年轻劳动力比重,也就是说,随着转移的持续进行,我国农村人口结构逐渐是以年龄较大、转移率较低的年老劳动力为主,因此,虽然我国农村人口仍占较高比重,但实际能够提供的(转移)劳动力数量在逐步下降。

农村人口结构变化以及劳动力转移变化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计划经济时期的重工业发展战略以及农村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得我国农村滞留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再加上我国人口基数大,相对于劳动力市场来说,只要有需求,那么基本上就可以通过极低的工资成本吸收到充足的劳动力。因此,从劳动力转移前期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平衡上看,我国长期经济政策发展导向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村劳动力存在无限供给的可能。

但是这只是相对劳动力转移初期而言,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已经经历了多年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而劳动力非农转移也在改变农村人口年龄结构构成,特别会造成农村适宜转移的年轻劳动力比重下降,这种结构变化将会反作用于劳动力的非农转移,从而对农村劳动力市场供给产生影响。

为了更方便分析人口结构变化以及劳动力转移的总体情况,本文使用三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具体分析我国农村人口变化情况。从农村人口变化上看,我国农村人口的变化主要包括人口自然变动以及经济社会环境发生改变造成的人口迁移等。我国农村人口的迁移包括向城镇人口迁移以及向国外迁移,但由于向国外迁移人口数较少,我国农村人口变化主要是向城镇迁移,这部分迁移包括城市化扩张带来的农村居民身份转变,当然主要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就业迁移。本文使用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农村人口变动情况,只要排除人口死亡情况,就可以分析农村人口转移情况。为了更准确衡量劳动力转移对人口结构的影响,本文以1920-1989年出生的农村常住人口进行分组对照,该部分人口在1990-2010年具体变化情况见图2。其中,在图2中满足如下关系:2000年人口数=2010年人口数+2000-2010转移人口数+2000-2010人口死亡数;1990年人口数=2000年人口数+1990-2010转移数+1990-2010死亡人口数=2010年人口数+2000-2010转移人口数+2000-2010转移人口死亡数+1990-2000死亡人口数。

从图2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主要是年轻劳动力转移,而年老劳动力转移程度较低。因此,不同年龄段的劳动力人口变动方式存差别:对于较年轻的劳动力来说,其人口变动主要方式是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而对于年老劳动力来说,劳动力转移对其人口变动影响不大,主要是人口自然死亡的影响。也就是说,虽然我国农村人口总数仍然很多,但是这些人口主要是由非农转移率较低的年老劳动力以及非劳动力构成,劳动力转移对降低农村人口比重的作用可能会越来越弱。而且,从图2也可以看出,由于劳动力转移的年龄差异,使得我国农村人口年龄结构产生了缺口,即年轻劳动力及潜在劳动力的人口缺口,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将会进一步下降。

因此,在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过程中,我国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已发生了显著变化,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依然很大,但是能够转移或者适宜转移的劳动力已经不多。也就是说,我国未来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将面临着农村人口总量很多但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下降的矛盾事实。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会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结构以及经济政策导向。

刘易斯拐点与“民工荒”问题

农村人口结构变化以及转移率下降,将如何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以及是否对农业产出产生影响,这需要进行更多的讨论与研究。从人口结构变化以及劳动力转移率下降的直接影响上看,首先会对我国劳动力供给市场产生影响,传统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的模式由于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可能发生了改变。

从国内研究观点上看,很多学者认为我国已经达到了刘易斯拐点(蔡,2008)。而且,他们的研究之所以强调刘易斯拐点问题,主要是强调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已改变,希望通过提高工资水平的方式来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下降以及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我国之所以出现劳动力供给短缺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年龄差异造成的农村人口结构相对于20年前的人口结构有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农村适宜转移的年轻劳动力比重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见表1),從而影响了后期的农村劳动力供给。

本文使用费景汉-拉尼斯-刘易斯模型分析刘易斯拐点问题,具体见图3。根据刘易斯拐点的定义,刘易斯拐点到来的主要标志是工资水平由劳动力的边际产出所决定,即劳动力在城市部门工资水平应该与农业部门产出相一致,在图3中S曲线供给中B点达到了刘易斯拐点。从我国实际情况上看,虽然我国劳动力发生了大规模转移,农村人口不断下降,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仍然在4亿左右,每个劳动力负担的耕地面积不足5亩,远低于合理规模。所以,从刘易斯拐点概念上看,我国农村还没有达到所要求的边际产出相一致的水平。而之所以出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下降,主要在于适宜转移的劳动力比重下降,从而造成了劳动力供给水平下降。而深层次原因就在于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存在年龄差异,我国产业发展需求往往是较年轻的劳动力,从而产生了就业结构失衡问题。在图3(a)中S`曲线供给表示我国人口结构变化造成的劳动力供给,相对于S曲线来说,S`曲线供给在相同的工资水平下能够供给需要劳动力数量有限,因此,通过提高外出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方法来解决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可能并不会达到预期效果。

结论

无论是国民经济还是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都与劳动力转移息息相关。本文认为,农村人口结构变化造成了如下矛盾现象:一方面是劳动力供给的减少,特别是年轻劳动力供给的下降;另一方面是我国农村仍存在大量劳动力,人地矛盾十分突出。

从我国农村人口结构变化上看,未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将继续下降,造成这种转移率下降的原因就在于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由于人口结构变化具有巨大惯性,只有经过若干人口生育周期才能逐渐形成稳定常态,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将面临着农村劳动力供给下降、年轻劳动力缺乏的局面。由于是人口结构变化造成的转移率下降,很难通过政策措施调节或改变这种结构变化,在农村存在大量不适宜转移的年老劳动力,因此单纯通过提高工资水平,可能并不能解决有效劳动力供给下降、年轻劳动力供给短缺的问题。

由于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使得我国出现了劳动力供给下降与农村人口大量存在的矛盾现象。由于滞留在农村的往往是年老劳动力,那么这种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出现,是否对我国农业生产以及粮食安全产生影响,还要更多深入研究与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而经济迅速发展与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密切相关。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将出现农村劳动力供给下降的问题,这是否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需要进一步探讨与验证。

参考文献:

1.米红,周伟,史文钊.人口迁移重力模型的修正及其应用[J].人口研究,2009(4)

2.蔡.“民工荒”现象:成因及政策涵义分析[J].开放导报,2010(2)

3.刘林平,万向东,张永宏.制度短缺与劳工短缺—“民工荒”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8)

4.肖双喜.对城市“民工荒”与农村劳动力过剩并存现象的探讨—以A庄调查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9(5)

5.任媛,安樹伟.劳动力迁移、城市化发展与民工荒[J].经济学动态,2011(5)

6.侯东民,王德文,白南生,钱文荣,谢长青,周祝平.从“民工荒”到“返乡潮”: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到来了吗?[J].人口研究,2009(3)

7.蔡.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民工荒问题
‘民工荒’和社会保障缺位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