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雷贝拉唑用于GERD患者TLESR的临床观察
2016-06-15毕晓艳
毕晓艳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雷贝拉唑用于GERD患者TLESR的临床观察
毕晓艳
目的 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雷贝拉唑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TLESR)的影响。方法 选取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共30例:健康志愿者(A组)、雷贝拉唑组(B组)和雷贝拉唑组+马来酸曲美布汀组(C组),每组10例。应用食管压力测定及24 h pH值监测,观察健康人及GERD患者TLESR的发生率,比较各组间及GERD患者用药前后TLESR的变化。结果 与A组相比,GERD患者TLESR发生率高(P<0.05),治疗后与B组相比,C组TLESR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可以减少GERD患者TLESR的发生。
胃食管反流病;马来酸曲美布汀;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e disease,GERD)是一类由多因素促成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引起的反流相关性疾病[1]。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GERD的症状患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食管动力障碍是造成胃食管反流的重要因素,目前抑制一过性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TLESR)的抗反流药物用于治疗
GERD是研究的新方向[2]。马来酸曲美布汀是胃动力调节药物,可以改善胃排空并诱发消化系统推进性运动,也可以对食管下括约肌压力调节[3],本研究通过比较TLESR的发生率与伴酸反流率,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对GERD患者TLESR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2014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的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纳入观察对象30例。健康志愿者(A组)10例,其中男9例,女1例,年龄17~50岁,平均(33.9±4.7)岁,BMI 16.7~25.2 kg/m2,平均(21.4±5.9)kg/m2;雷贝拉唑组(B组)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
18~54岁,平均(34.6±3.6)岁,BMI 20.4~27.1 kg/m2,平均(24.3±8.7)kg/m2;雷贝拉唑组+马来酸曲美布汀组(C组)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21~56岁,平均(35.1±3.8)岁,BMI 19.6~27.6 kg/m2,平均(22.8±6.4)kg/m2。各组年龄、性别、BM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食管压力测定及pH值监测:受试者左侧卧位,插入固定好的测压导管与pH监测导管(pH监测导管位于测压导管上端5 cm),测压导管4个侧孔插入胃内,采用缓慢定点牵拉法,第4个侧孔测定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及松弛率,其余
3个侧孔分别测定食管体部上中下段的运动功能。(2)确定食管下括约肌位置,胶布于鼻部固定好。(3)餐前30 min湿咽5次,记录食管动力及食管pH值。(4)进餐(30 min时):选用立适康匀浆膳117 g溶于500 mL温开水中。(5)继续记录餐后2 h内食管动力及食管pH值。餐后50~60 min及餐后110~120 min分别5次湿咽,每次咽水5 mL。(6)A、B、C 3组均完成(1)~(5)。(7)B组服用雷贝拉唑[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 20090091]20 mg 2次/d,C组服用雷贝拉唑20 mg 2次/ d+马来酸曲美布汀(开开援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 20000388)200 mg 3次/d,均服用2周后重复(1)~(5)。
1.3 TLESR发生率的判定 餐前30 min至餐后2 h内测定TLESR的发生频率,判断标准参照Holloway法[4]。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对所有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运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TLESR发生率的比较 GERD患者与健康人相比TLESR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RD患者之间TLESR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A、B、C 3组TLESR发生率的比较
2.2 治疗后C组与B组TLESR比较 治疗后C组与B组相比,TLESR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后C组与B组TLESR比较
3 讨论
研究发现,TLESR是造成GERD的主要机制[5]。在GERD的新治疗方法方面,研究者已将他们的注意力从抑制胃酸分泌转移到抑制TLESR上。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抑制胃上皮壁细胞的酸分泌,这是目前治疗GERD的主要方法,但其对大约30%患者的治疗效果欠佳[6]。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疗效欠佳的原因可能与对胃酸的抑制并不彻底有关,或者反流症状由非酸反流产生或仅部分与酸反流相关。故寻找降低TLESR的药物用于治疗GERD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马来酸曲美布汀是一种胃肠道运动节律调节剂对消化道的运动具有兴奋和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动物实验发现其可通过抑制细胞膜通道K+产生去极化,从而提高平滑肌的兴奋性;另一方面其又可通过阻断细胞膜Ca2+通道抑制Ca2+内流,从而抑制细胞兴奋。此外,马来酸曲美布汀对平滑肌神经受体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在运动低下时可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抑制肾上腺素释放,从而增加运动节律在运动亢进时,其可作用于胆碱能K受体抑制乙酰胆碱释放,从而改善运动亢进状态。马来酸曲美布汀对胃肠道动力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也可以对食管下括约肌压力调节。正因为马来酸曲美布汀具有上述药理特性,故成为一些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治疗药物之一[7]。
雷贝拉唑是一种新型质子泵抑制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疾病,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疾病的维持治疗及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能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雷贝拉唑不仅能有效治愈 不同程度GERD,且能快速缓解反流症状并保持缓解状态[8]。
本研究结果显示,GERD患者与健康人均有TLESR发生,但GERD患者TLESR发生率较健康人明显增多。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雷贝拉唑可以减少TLESR的发生,同时,有相关报道指出,联合用药的效果要明显好于单一用药,具体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希望能通过马来酸曲美布汀对TLESR的抑制作用,对GERD患者提供新的理论及实验依据。
[1] 张亚历.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进展[J].广东医学,2002,23(9):901-903.
[2] 沈赞玲.抗返流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新方法[J].胃肠病学,2010,15(8):511-512.
[3] 浦江,崔立红,付山峰,等.埃索美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糜烂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J].海军总医院学报,2010,23(3):136-137.
[4] Holloway RH,Penagini R,Ireland AC.Criteria for objective definition of transient 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relaxation[J].Am J Physiol,1995,268(1 Pt 1):G 128-133.
[5] 方燕飞.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5,23(6):568-571.
[6] 李文梅.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食管括约肌松弛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3(14):201-209.
[7] 齐迎春.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消化酶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4(2):185-187.
[8] 赵华,姜海行.胃衰老与胃食管反流病[J].中国临床医生,2015,15(3):14-1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0.082
黑龙江 158100 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 (毕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