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

2016-06-14郭夏勤

关键词:农学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教学

郭夏勤

摘要:我国职业学校一直以来传承“以效劳为主旨,以职业为辅导”的办学理念,以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一起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和熟练专业技术的人才为教育方针。然而在大多数职业学校实际教育中,教育形式仍以传统方式为主,重视理论教育,着重系统性教育,忽略实习教育对学生综合才能培育的重要性,造成中职学校农学专业学生实习技术差、可持续发展才能不足的现状。改变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传统教育形式是现在刻不容缓的工作。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

【分类号】S-4;G712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当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农民理所当然地成为生力军,其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首先水平必然成为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的主要任务就是不断提高专业教学的有效性,培育本县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农业技术人才。

一、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实习教育的现状在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教育现状中,存在重理论轻实习的问题,具体表如今以下几方面:首先,随着我国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展开,不断增加的年轻人将展开目光投入城市中,致使乡村就业人员出现老龄化趋势,使我国农业生产力严重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一景象给中职学校农学专业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冲击。第二,现代农业展开需要的是可以将新科技、新技术应用于实习中的新式人才,要求农学专业教育改变传统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以培育实习与理论偏重的农业实用型人才为主要教育目标。第三,因为大多数中职学校仍选用传统讲堂理论教育形式进行教育,不注重对学生实习技术的培育,致使一些农学专业学生往往短少必要的实习专业技术,在人才竞赛中处于不利位置。第四,中职学校农学专业教育中存在老师才能缺乏、无法展开实习教育的景象,绝大部分中职老师或许具有满足的理论教育知识,可是缺少必要的实习工作经验,在专业实习教育中往往有力不从心的感受。

二、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解决策略

1、促进教学改革及精品课程的建设

专业实践改革促进了课程教学体系的全面发展。一是促进了教学改革,2014-2015年农学专业获得立项的教学改革项目有:农学专业课程实习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科教深度融合视野下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探索、作物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与运作机制探索、应用PDCA模型持续提高农学课程教学质量、教与学反思视野下提高《作物栽培学》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等5项。二是整合教学资源,建立起福建农林大学“农学专业课程网站”。三是加强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学科,建立起了以作物栽培学为主干的“作物生产类”核心课程群。其中,农业生态学为国家级双语课程,农业生态学、遗传学为省级精品课程,作物栽培学校级精品课程。

2、知识与能力并重,突出能力培养

中职教师需要钻研教材,但更应该钻研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钻研教材最为重要的是挖掘教材当中所有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成长的要素。如梳理解题思路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和定律,也有利于学生总结能力的提升。由于教学时间、场地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在学校当中只能够学到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术,真正对其日后走上社会有指导意义的还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专业能力。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其能力会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而扩展和更新,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教师应该摒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3、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生源的增加,学院也新增了不少新教师。目前,福建农林大学农学专业专任教师共19位,其中有8位都是近2年从高校分配来的。年轻教师有干劲有活力,但他们基本都是从学校走向学校,普遍缺乏实践经验。专业实践改革实行模块化模式后,要求每个模块都要有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指导队伍,同时加强与地方企业及农业专业户的合作,地方企业技术专家也参与指导学生实践,既推进农科教合作、产学研结合,同时也使得广大师生尤其是年青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4、理论实践相结合,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与其他学科相比,农学专业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突出表现为综合性和应用性上。所谓的综合性就是指农学与生物、化学、统计学等学科之间联系密切。所谓的应用性就是指农学与农业生产实践密不可分。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有限的课堂之上,而应该面向农业生产实践,建立与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实验是重要的实践环节,实验的种类和数量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但是,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中等职业学校根本没有建立富有针对性的实验科目,实验教学完全依赖于教师的直观感觉,这便给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因此,教师应该重新调整实验教材的结构布局,整理和总结以往的实验内容,汇编成册,为学生的实验学习提供参考。

5、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提供专业实习岗位。

要想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办出职业学校专业实践的教学特色,离不开校外企业的支持和保障,需要学校融洽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校外实习岗位。校外实习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校定期组织全体学生集体前往当地生产规模合适、生产水平较为先进、管理科学规范的企业进行“见习”,“见习”是由老师带队,让学生前往企业进行参观和短暂学习的机会,一般为期2到3天;另一种是在学生临近毕业期间,学校给学生争取到的前往企业进行专业实习的机会,实习期一般为3到6个月。

结束语

实践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教育中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中职学校的首要任务是改动传统教育形式,加强专业实践教育,注重对学生实践技术的培育,以培育习惯社会发展要求的技术型人才为首要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史向玉.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7):144-146.

[2]屈善斌.浅谈中职农学专业课的教学方法的改革[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2(6):123-125.

[3]崔虹云,尚东昌,肖仲杰.中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38(2):163-165.

猜你喜欢

农学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教学
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研究
农学专业企业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启蒙农学专业本科新生创业思维的途径探索
关于我市中职学校发展农学专业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