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肝肾亏虚型疗效观察

2016-06-13广东省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广东东莞52312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对照治疗观察白癜风中西医结合

章 隽(广东省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广东 东莞 523120)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肝肾亏虚型疗效观察

章 隽
(广东省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广东 东莞 523120)

[摘 要]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白癜风肝肾亏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予以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观察组加用乌藜消白汤治疗,对照组另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比较皮损面积治疗前后的变化,并对各种临床症状进行中医症候的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7.7%、对照组8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1,P<0.05);失眠健忘、头晕耳鸣以及腰膝酸软的中医症候评分观察组分别为(1.03±0.33)分、(0.52±0.11)分、(0.64±0.15)分,对照组分别为(1.85±0.57)分、(1.43±0.36)分、(1.35±0.3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肝肾亏虚型疗效较显著。

[关键词]白癜风;肝肾亏虚型;中西医结合;对照治疗观察

白癜风为常见的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疾病,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具有0.1%~2%的发病率,且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该病不仅对患者的外观容貌有一定的影响,还会对其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带来诸多不便。中医学将白癜风命名为“白癜”﹑“白处”﹑“白驳”﹑“白点风”等,根据不同的发病机制,分为肝肾亏虚型﹑气血失调型﹑肝郁气滞型以及脾湿蕴热型等。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白癜风肝肾亏虚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6例,均为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白癜风肝肾亏虚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5~60岁,平均(43.6±4.7)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5.3±1.2)年。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23~63岁,平均(42.7±4.5)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5.4±1.3)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西医诊断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白癜风相关标准[1],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外科学》中相关证候诊断标准[2]。患者或家属均被告知本次实验目的,同意参与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基础疾病;②合并造血系统疾病;③近15天内接受过其他药物治疗;④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⑤对此次实验药物过敏。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糠酸莫米松乳膏(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610)涂抹患处,1日2次。

观察组另用乌藜消白汤。药用白蒺藜30g,女贞子15g,制何首乌15g,补骨脂15g,早莲草15g,丹参15g,菟丝子15g,赤芍15g,紫草15g,紫苏叶15g,黄芩10g,红花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日2次。同时将部分药液外用涂抹于患处,日照下晒5min。

对照组另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93006),1日3次,每次2片。

两组连续用药2个月为一疗程。

3 疗效标准[3]

痊愈:皮肤白斑病症完全消失,复色率达100%。显效:皮肤白斑病症大部分消退,复色率超过50%。有效:皮肤白斑病症有所消退,复色率超过10%,但依旧存在较多色素点。无效:皮肤白斑面积未见缩小,病症未见变化,且复色率小于10%。

依据中医症候分别对失眠健忘﹑头晕耳鸣以及腰膝酸软等症状进行评分,总分0~3分,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

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失眠健忘  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观察组(n=43) 1.03±0.33  0.52±0.11  0.64±0.15对照组(n=43) 1.85±0.57  1.43±0.36  1.35±0.34 t 8.164 15.852 12.528 P <0.05  <0.05  <0.05

5 讨 论

白癜风中医记载最早现于《仁斋直指方》,命名为“癜风”,后在诸多论著中均对其有所提及[4]。乌藜消白汤主要药物成分为白蒺藜﹑制何首乌﹑补骨脂以及丹参等,主治气滞血瘀﹑肝肾亏虚。内服可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抗炎﹑加速黑素细胞增殖以促进皮损复色的作用。外敷活血化瘀﹑通经舒络,在日晒的情况下可促使局部皮肤黑素细胞的合成。方中白蒺藜味苦﹑辛﹑入肝经,具有明目祛风﹑解郁平肝的功效。制何首乌主治腰膝酸软﹑耳鸣目眩以及血虚肾亏等病症,具有较好的补肝益血之效。补骨脂具有补脾健胃的功效。

因此,用乌藜消白汤配合治疗白癜风肝肾亏虚型疗效较好,且可提高免疫力。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04-605.

[2] 赵雅玲,刘涛峰.中医治疗白癜风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3,33(11):2038-2040.

[3] 周冬梅.王莒生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辨血为主论治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4] 郎闯,郎燕静,郎玉麟,等.自拟祛白汤治疗白癜风5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1):45.

[中图分类号]R758.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05-0457-02

[收稿日期]2015-12-14

猜你喜欢

对照治疗观察白癜风中西医结合
补髓强身组方对肿瘤化疗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自拟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颈性眩晕观察
养阴口香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白癜风的治疗进展
308nm准分子光治疗36例白癜风患者临床观察
儿童白癜风和成人白癜风临床比较分析
针药合用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