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式教学在牛津高中英语阅读板块中的应用

2016-06-13钮玉梦唐祥林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阅读教学

钮玉梦,唐祥林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主题式教学在牛津高中英语阅读板块中的应用

钮玉梦,唐祥林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要:英语阅读在高中阶段作为教学重点,在教学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主题式教学模式通过围绕文章主题,采用各种图文声并茂的教学手段抓住学生注意力;基于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布置任务拓展探究,在真实的情景中来完成任务;设置各种不同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收获知识,在学习后总结评价。这样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流程才能让教师慢慢引领学生学习并掌握知识,提高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阅读的兴趣。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牛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对英语的教学与学习。这不仅在听说方面对学习者有很高的要求,在读写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新课标中对阅读学习者提出了一条新的目标: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当今英语教学中,尽管已加大推进新课标的要求,但真正找到适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还需要不断研究。

1传统教学与主题式教学对比

传统教学模式在新课标提出之后还明显存在于大部分教学中。这种根深蒂固的应试教学还深受师生“喜爱”,因此也从另一层面阻碍了其他尚待适用的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有必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而主题式教学将会为阅读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两种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

一是教学目的不同。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的十分明确,采用语法翻译法,将生词短语抠出来,陈列句型并翻译,为应试而教学,这样的课堂显得十分枯燥,学生的兴趣很难提升。相反,主题式教学模式一开始就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激发学习动机为基础,在高学习动机环境中进行教学设计,所有教学流程为维持学习动机而进行。这样学生不会因为教学形式的枯燥而缺乏学习动力。

二是教学对象的地位不同。传统教学中课堂基本上由教师讲解,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生成了知识的消极接受者。其实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1]。有效的语言教学不是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2]。主题式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目的,注重学生在知识、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发挥,让学生通过协作来完成教学任务,主动吸收所学知识。

三是教学形式和活动的不同。传统教学下教师多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为了赶上教学进度,流水式地讲解新知识,学生则狼吞虎咽。这样的教学多半忽视了对教学内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也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被动接受所学知识,学习兴趣提不上来。而主题式教学模式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设计出合理又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供学生们进行游戏和比赛,在这期间通过单人和小组等竞赛形式,使课堂上师生互动性增强,也使学生学融于乐,乐在学中。

主题式教学是围绕某一特定主题,通过对语言学习材料内容的探究性理解,在真实的情景中完成真实任务[3]。主题式教学使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吸收所学知识,开放探究式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因而主题教学是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并整体构建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性教学[4]。

2主题式教学对阅读板块的指导

主题式阅读教学的特点为阅读主题的丰富性、灵活性。丰富性和灵活性体现在阅读文章主题的学习可以从具有同篇异质的文章中习得,以及围绕主题设计教学活动进行篇章和段落拓展手法的分析、归纳、操练语言点[5]。主题式阅读教学的一般流程:确定教学主题——收集相关材料——教师问题创设——学生小组研讨——学生组际交流——师生共同讨论——教学过程评价。具体指导情况如下:

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应具体分析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教师应对阅读文章的主题十分了解,通过主题展开的各种教学活动和应拓展的材料也应搜集完整。只有准备的比预计的情况充足才能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临场表现而适当调整教学进度。

在阅读活动阶段,教师首先可以设置相关问题或图片展示引出与文章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解答,以便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再通过相关任务使学生将自身相关的背景知识与即将接触的新知识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激发学生对阅读主题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后,正式进入教学主题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期间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竞赛等等。待完成教学任务,应当带领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总结该堂课学生自己的表现,教师最后可给予表扬和奖励。

在教学后期,教师可以进行相关拓展,要求学生自主阅读2篇同一主题的阅读文章。这样,课后的自主阅读与教学主题有机联系在一起,学生能围绕同一主题积累语汇和语言素材,获取更多的知识补充。另外在教学期间,教师应根据有关主题安排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包括个人演讲、小组讨论、情景对话等。

主题式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高动机的学习环境中愉快地学习原本枯燥乏味的阅读。当然,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检验一种教学模式是否真正有效还得将其运用于具体教学中。

3教学案例实施与分析——以牛津高中英语为例

笔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作为研究文本,研究对象为高中生,原因之一是高中阶段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阅读的比重越来越大;之二是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是新课程改革后应运而生的改编教材,教材内容与时俱进。笔者选取了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四Unit2 Reading部分的内容,阅读文章标题为“The Olympic Games”,本单元主要介绍体育运动相关的知识,Reading部分的文章主要介绍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和文化,以下为教学案例及分析:

3.1教学前情景带入

根据教学主题的相关性,教师一开始可以提问学生对奥运会的了解程度“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Olympic Games?”,然后引导学生回忆2008年北京奥运会。利用多媒体播放器给学生播放关于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视频,将其作为导入环节,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与新知识的距离。之后用多媒体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北京奥运会的相关图片,图片内容包含了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比赛场馆、运动员和吉祥物等各式图片,同时也引出“opening ceremony,water cube”等一些生词,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北京奥运会举办的隆重与热闹,并尽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在阅览完各种运动项目的图片后让学生猜测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和主题曲等,并在最后用主题曲“You And Me”结束引导部分。

3.2教学中小组研讨

在进行成功的引导后,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这时教师应牢牢抓住学生被激发出来的学习动机,提出过渡性的问题“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Olympic Games?”带领学生进入文章的主体部分。

首先带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泛读。教师用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全篇文章,并进行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如下:

Step 1:Fast reading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Q1. When and where did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start?

Q2. What was Pierre de Coubertin’s hope when he brought the Olympic Games back to life ?

Q3. Who was China’s first gold medal winner and for what event?

Q4. What does the speaker wish for at the end of the speech?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将不同基础的学生平均地分在各个小组,这样基础差一些的学生不会因为问题的难度而放弃阅读,基础稍好的学生也会在小组中发挥其良好的作用,带领小组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在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后,教师可以通过陈列相关表格,让学生根据表格内容细读文章完成学习任务,同样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表格如下:

Step 2:Detailed reading and fill this blank:

1 奥运会运动员介绍

教师利用此表格的学习任务可以设置成竞赛形式,在规定的5分钟时间里,哪一小组的信息找得最多最全就获胜。在小组竞赛后,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幻灯片播放一段介绍田径运动员刘翔的视频,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体育竞技精神,并让学生表达自己观看短片后的感受,踊跃回答的学生可为所在的小组加分。

在掌握了文章的要点之后,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Step3: Exercise : True or False.

( ) 1. Men and women were allowed to take part in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 ) 2. The Winter Olympic Games are held every three years.

( ) 3. A special village is built for competitors to live in.

( ) 4. To hold the Olympic is a rich prize and a big honor for a country.

通过培养学生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阅读能力,再加上教师设置的各种教学活动与小组竞赛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任务使学生意识到成功完成每一项任务都需要付出许多努力,尤其是当学生相继完成学习任务后获得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会让他们获得足够的信心和动力继续学习下去。

3.3教学后形成评价

在阅读教学课堂后期,教师可以尽量多鼓励学生完成所布置的学习任务,每当学生回答问题和完成任务后都应辅以口头表扬。这样学生不会因为对未完成任务或对完成的不满意而失去信心,教师的每一步表扬和细微的鼓励都是对学生莫大的支持,是学生精神上和学习上的双重动力。

教学结束前为了让学生对文章的主题和文化有更多了解,可以布置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下自主阅读。阅读材料可以是关于运动员的事迹,也可以是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与文化等,这样学生学习的内容不会仅限于课堂上的知识,还有对课堂知识的补充,既开拓了阅读视野,又培养了阅读能力。

4小结与反思

通过对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四中的一篇阅读文章实施主题式教学的案例分析,笔者进行了以下几点小结:

第一,师生合作实现教学相长。主题式教学模式一改传统的老师主讲的课堂教学风格,突出“以主题为基础,以合作为原则”的特点进行教学,阅读教学基于小组合作的教学任务展开,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情况进行合理分配到每一小组,小组成员认真协作完成每一项课堂任务,充分发挥了团结合作精神,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将学生从传统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激发了阅读兴趣。

第二,围绕主题营造课堂气氛。主题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充分突出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充分调动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协作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头脑风暴”。再加上课堂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挑战性,能激发学生互相学习的热情,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动力也越来越大。

在教学课堂后期教师采用终结性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从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否积极参与主题的信息采集、与同学们的交流和合作是否顺利等来多方面来评判学生,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并调整[6]。除此之外,一个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否真正有效还得通过学生的反响、教师的评价、教学质量的检测等各方面的检验,这也不断推进此主题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应惠兰,何莲珍,周颂波.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4):22-26.

[2] Corder S P. 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3] 戴庆宁,吕晔.CBI 教学理念及其教学模式[J].国外外语教学,2004(4):16-20.

[4] 窦桂梅.“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人民教育,2004(6):18-20.

[5] 汪霖.“主题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6(2):66-68.

[6] 张美华.高中主题式英语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责任校对朱正余)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5.009

收稿日期:20151224

基金项目: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CX2015B527)

作者简介:钮玉梦(1992- ),女, 湖南常德人,硕士生,主要从事英语教学法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5-0027-04

猜你喜欢

主题式教学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课中主题式教学初探
拨动兴趣琴弦 奏响体育乐章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方法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基于主题式教学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分析
主题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浅析
主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应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