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满意的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设计
——以旅游地理学课程为例

2016-06-13刘锐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优化

刘锐

(巢湖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基于学生满意的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设计
——以旅游地理学课程为例

刘锐

(巢湖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摘要:教学内容优化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旅游地理学》为研究对象,分析教学内容学生满意度量表,探讨教学内容各因子的满意度均值和重要性均值。

关键词:旅游地理学;教学内容;优化

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质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方向就是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带动高校的全面深化改革[1]。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学生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2],是高校教学最基本的组织活动形式[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

近些年来,高校招生规模日益增加,在此进程中出现了教师教学水平日益下降、学生综合素质普遍降低的情况,使得课堂教学质量一再受到质疑,成为国内各大高校关注的焦点。高校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属于高校的软环境,学校的管理制度、教师的师德及责任心、教学能力、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设计等因素都会对教学质量的度量产生影响,其中教师在整个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从古至今,教师地位倍受关注,《荀子大略》曰:“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古之学者必有师”,均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4]。因此,如何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作为课堂教学质量重要组成的教学内容属于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显性因素,可以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时完成,对教学内容合理性进行评价,不仅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需求情况,而且可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求,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本研究基于教学内容优化视角,以旅游地理学课程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内容、专题案例研究、调查研究项目三个维度构建教学内容学生满意度评价体系,探究学生满意度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进而提出教学内容优化策略,以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研究设计

旅游地理学是巢湖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选用的教材为保继刚和楚义芳编著的《旅游地理学》(第三版)。根据教材中的课程内容安排,借鉴Leiper的旅游系统模型,并由教师根据课本理论知识点设计切实可行的研究项目,初步设计调查问卷。最后,在现场深入访谈和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确定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两部分:一是影响学生满意度各因子的满意度量表;二是影响学生满意度各因子的重要性量表,两种量表均采用李克特量表法(1~5分依次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

2014年6月20日针对巢湖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二年级本学期上课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56份,问卷有效比率为97.4%。问卷回收后,利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数据分析

2.1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利用SPSS21.0软件中可靠性分析功能对问卷数据进行检验。总量表和分量表的Alpha信度系数均在0.9以上,表明内部一致性较高,量表信度良好。满意度总量的效度检测结果KMO=0.928,表明各变量间的共同因素很多,效度检测通过。

2.2样本满意度与IPA相关分析

满意度和重要性因子的排序如表1所示。23项因子的重要性均值和满意度均值均显示学生对其评价较高。进一步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探索各因子的重要性和满意度两组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判断学生对各因子的重要性和上完课之后的满意度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各因子的重要性、满意度排序与差异显著性分析

表1显示学生在开课前对教学内容23个指标的认知与上完本门课程后的满意度在0.01水平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将各指标均值标注在以重要性均值的中值和满意度均值的中值为象限分界交叉点而构建的IPA方格图上,如图1所示。其中,5项指标位于第一象限优势区,意味着学生对这些方面的教学内容认知较高,教师的课堂教学也能让学生接受,满意度也较高。第二象限维持区有6项指标,对于这些指标,开课前学生认知度比较低,但课后学生满意度比较高,觉得学到很多知识。第三象限机会区包括“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社区旅游”和“温泉旅游”3项指标,学生的认知不大,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对历史缺乏兴趣,另一方面由于巢湖学院位于安徽省半汤温泉度假风景区,但学生对当地温泉景区开发认同度低,由此产生的对社区旅游和温泉旅游方面认知的负面效应,并进而影响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7项指标坐落于第四象限改进区,“区域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因子学生认知度较高,但由于受教学条件限制,课堂教学缺乏区域旅游竞合关系的动态地图演示,导致学生满意度不高,课后征求学生意见也发现学生对空间概念很模糊;受繁华城市景象的影响,学生对“城市旅游资源”“城市游憩商业区”两项因子的认知度较高,但由于巢湖属于县级市,城市缺乏形象吸引、活动吸引、事件吸引、设施吸引、文化吸引等城市旅游资源要素,同时核心要素也不具备,城市旅游组织与效率不高,故学生在周末去市区游玩过程中难以形成城市旅游理论知识的实践感知;“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两项因子由于课时和经费限制缺乏相应的实践调查,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课堂上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的满意度不够;“旅游流预测”与“某旅行社2015年游客量预测”由于涉及到计量模型、时间序列模型、人工智能方法等,难度较大,学生虽然学习兴趣较浓,但是由于受专业背景、数学功底等因素的限制,对课堂内容接受程度很有限,导致满意度不高。教师可以安排一定的上机实验课,有重点地演示某一种或几种模型构建过程。

图1 教学内容学生满意度的IPA分析图

3旅游地理学教学内容优化策略

本研究以旅游地理学课程为例,基于学生认知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与IPA法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进行定量评价,结合IPA分析结果,对旅游地理学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抓住重点,突出难点。为实现培养目标,需要对教材内容做适当的取舍,除第一、二章外,每个章节均介绍了一种规律或原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与规律或原理无关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与删减,比如旅游者行为规律内容,介绍的是旅游者的决策行为和空间行为规律,所以把旅游者的界定、旅游者的旅游动机部分内容做简单的解释即可;旅游资源评价内容,对旅游资源基本概念与分类作简单介绍即可,重点讲述各种类型旅游资源评价方法。这些调整与删减的内容基本都是一年级学生在旅游学课程讲述过的内容,所以又解决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内容重复性的问题。对于城市旅游资源和主题公园方面的内容,还可以配合录像演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由于旅游需求预测和旅游环境容量量测等章节的内容涉及到计算公式、模型,学生普遍觉得抽象难懂,教师在讲解时,应做到深入浅出,首先让学生理解旅游需求和旅游环境容量的基本概念,然后掌握基本方法及其计算过程。

二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目前各种旅游新业态正成为引领旅游消费增长的重要领域,教师要根据旅游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增加新兴旅游业态的相关知识,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增加部分实践教学环节,以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比如,教师可以结合实验演示对某些比较抽象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这样不仅可以将知识点讲解透彻,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是培养并检验学生创新能力的来源,通过实践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旅游地理学中提到分析资源的近邻效应有利于更加切实评价和开发旅游资源,教师提出让学生结合各自家乡旅游资源的实际,分析其与周边景区在独特性和共性方面的关系,进而提出开发策略;分析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可以让学生去巢湖边实地调查巢湖水环境状况,也可以针对半汤温泉旅游开发的影响向当地居民发放问卷等。如这些方面都做到了,不仅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和满意度,而且也会促进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另外,在调研过程中,对学生社交、观察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大有裨益。

四要利用探究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探究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教材为探究的基本内容,以学生自身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探究对象[5],利用探究式学习法将知识内化为能力[6],最终形成文字报告。教师提出与教学内容重要知识点相对应的6个项目,每个项目均以实际案例地为研究对象,项目研究对象包括合肥市、大圩镇、某旅行社、紫薇洞、巢湖市购物步行街等,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够让学生有机会深入调查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查研究项目维度的各项因子基本位于第一、二象限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 魏晨明.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改革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12(14):108-110.

[2] 骆兰,薛燕.论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教探索,2006(6):55-56.

[3] 李长青.构建平衡计分卡理论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J].高教探索,2014(6):137-141.

[4] 张春梅,李松.关于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J].大学教育,2007(3):67-68.

[5] 杨会娟,王燕龙.探究式教学在高校旅游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2014,16(2):77-79,86.

[6] 张宇,田立刚.探究式教学在篮球专项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11(2):329-331,336.

(责任校对莫秀珍)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5.025

收稿日期:20151207

基金项目:教研项目“基于人才需求预测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安徽省人文社科项目(SK2013B312);安徽省质量工程旅游管理特色专业项目(2010096)

作者简介:刘锐(1979-),男,安徽巢湖人,讲师,在职硕士,主要从事旅游产业管理、旅游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5-0081-04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以2021年解析几何高考题为例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线性代数课程学—研—用教学内容及模式探索
精心设计教案 重构教学内容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