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环境下“大材料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6-06-13刘立柱石德全汤卉武英博朱兴松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刘立柱 石德全 汤卉 武英博 朱兴松(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创新创业环境下“大材料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刘立柱石德全汤卉武英博朱兴松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阐述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下,高校“大材料学科”研究生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与目的的改革与创新。对研究生创新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进行讨论,分析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方式与策略,从“大材料学科”视角,探讨研究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的及培养模式确立、学位课程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指标制订与实施。
关键词:材料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
Abstract:Personnel cultivating mode and purpose were discussed in graduate innovative education of"large materials subject"based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Three basic elements in Graduate Innovative Education were discussed.Embodiment and Tactics in foreign country'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ere analyzed.From"large materials subject"perspective,personnel cultivating mode and cultivating purpose in graduate innovative education were set up.Degree Courses cultivating scheme and curriculum system were designed.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ode were innovation..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and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were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Keywords:materials subject;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personnel cultivating mode;graduate education
1997年,清华大学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引入一股新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教育理念,也拉开了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幕[1]。2008年,国家教育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制定工作,将培养创新型和个性化大学生作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针,首次提出我国高等院校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2]。201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首次对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标准做出系统规范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关键部分[3]。举目看世界,各国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都已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本国高等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和发展推动力,得到高度重视[4-8]。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本要素
创新人才培养是指在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创新培养和创新教育,这三部分构成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本要素[9]。创新意识培养,是创新培养的灵魂,是创新意识的理性导向,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不满足现成答案,不墨守成规,大胆创新,敢于怀疑,敢于提出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盲目崇拜,具有探索未知领域与科学难题的勇气;创新能力培养,是创新培养的基础支撑,要想具有创新能力,必须具备创新的基本本领和技能,如: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较宽的专业知识面、较强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探索未知领域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及组织领导能力等;创新人格培养,意味着经历了研究生教育的每一个研究生个体,在今后所处的各种社会环境中能保持良好的认知水平、平稳的情感、恰当的行为方式和正常的社交与职业能力,能发挥主体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发展自身的良好个性,研究生教育阶段是研究生个体为人处事与品质形成的一个过程,在完整的人格培养过程中,正确的思维意识的树立是非常重要的,在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心理素质培养处于核心地位,而心理素质的培养集中体现在创新人格培养方面。创新人才培养不只是创新能力培养,更是创新人格品德的培养,并以提高学生创新素质为终极目标。
二、国外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与分析
早在50多年前,美国就有创新创业教育,最早始于哈佛大学,他们倡导的“案例教学法”,使学生以创业者的视角,分析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学会了什么是创业、如何创业的技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相对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更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90%以上的学生选修一门创新创业课程。到上世纪90年代,美国大学教育创新发展已近完美,建有完整的教学计划、目标和课程体系,师资雄厚,人员稳定。美国大学教育创新特色可归纳为:“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一特色写入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10-11]。
德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仍秉承洪堡教育理念——非功利性。主要采取“经典和创业”相结合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更注重伦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的学习,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创新创业教育。[12]。
1996年,日本提出《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的教育方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研究生教育着眼于创新能力培养,在教学方式上,提倡学生独立学习,导师只作指导,并提供研究所需空间,在指导过程中使学生逐步走向自主、独立,指导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创新研究[13]。学生自主选题,题目力求新颖和独特。一个课题在课题组内可连续多年进行研究,学生可以从不同的切入点、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充分准备后,进行课题论证。学生在汇报会上要阐述题目背景、国内外以及本课题组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存在的问题、研究目的、方法、手段、预期成果等。参会专家对课题的可行性和创新性进行审查。
表1 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
表2 学生学位课成绩考核评价指标权重及计算方法
三、“大材料学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课题组根据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基本要求,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现行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体系为参照,从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学位课程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教学形式、授课内容、课程管理等方面着手,尝试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学位课程现代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课题组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注意吸收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积极研究、合理设置和调整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改革,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材料学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与专业学位课程教育模式。
构建的创新型材料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爱国、文明、健康、探索、创新”。
爱国——为国家强大勤奋学习;文明——人格行为提升;健康——充满活力与激情;探索——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创新——未来事业成功基础。
构建的创新型材料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以项目过程设计为依托,遵循“导师引导,学生为主,自主学习、独立研究”培养模式,即“项目设置——项目实施——交流展示——评价激励”的“四独立”培养模式。“四独立”培养就是把学习内容以项目的形式交给研究生,让研究生在主动参与、合作研究、体验过程、展示交流、评价激励等过程中获得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培养。“四独立”培养模式改变了教育者的教学方式以及研究生的学习、成长方式,变包办为放手,变被动为主动。
制订创新型材料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结构的设置“以专业课为圆心、以相关度密切的课程为小半径、以相关度低的课程为大半径的同心圆式知识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研究生在专业方向上个性化发展。课程知识体系结构具有宽领域特点,不但对本专业进行深入研究,还可以广泛涉猎相关领域知识。
制订的创新型材料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设置符合研究生课程体系要求,有利于“大材料学科”结构优化调整,有助于“大材料学科”的发展建设,体现了现代研究生教学的特点与需求,课程设置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充分突出了大材料学科的发展前沿与现状水平,具有较宽的学科覆盖面,课程特色明显。不仅拓宽了研究生培养途径,还扩大了研究生知识面,夯实了学科基础知识,提高了硕士生社会适应能力。硕士生课程设置注重基础性、宽广性和实用性,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服从研究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设置的学位课程覆盖面较宽,可较好地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同时注重了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重视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专业学位课按二级学科设置,以体现二级学科本身应有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专业基础课则按一级学科设置,参阅表1。
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以专题讲座常规化、课程讨论制度化、开展“课程小论文”写作活动等可操作的方式,为硕士生学位课程的教学开辟了现代教育模式。课程教学可以充分地体现学科的基础性、系统性和宽广性,适时把握课程知识深度和广度,更好地体现“大材料学科”的实践性、先进性和前沿性,激发研究生的创造欲,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授课内容充分反映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减少陈旧内容。教师授课方式多样、灵活,考核形式注重实际能力测试,充分调动研究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促进研究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习惯的养成,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科研实践能力与人文综合素养、研究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平台。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指标制订。“大材料学科”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估是研究生教学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收集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质量与效果反馈信息,客观评价授课教师“教”的水平,分析学生“学”的质量与效果,分析影响“大材料学科”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各种关键因素。学校成立专门的教学督导组,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专家组成,对研究生课程“教与学”的质量与效果进行评估。参阅表2、表3。
表3 教师学位课教学质量监督测评指标权重及计算方法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遵循“引进、培养、聘请”并举的工作思路,近年来,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10多人,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到目前为止,青年教师100%博士化,形成了学缘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金属材料系教师队伍结构图1。
图1 专业教师年龄及学位分布图
四、结束语
“大材料学科”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既适应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又对传统研究生教育创新进行拓宽,在培养创新型研究生人才的同时,又推动我校“大材料学科”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特性发展,再次体现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关键,并可极大的提高研究生的社会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新华网.清华经管学院MBA创业大赛点创新明灯燃创业火种[J].新华财经,2015,8:27.
[2]贺武华.科学与民主的决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1(5):60-64.
[3]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4]雷家骕.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J].中国青年科技,2007(2).
[5]郑晓静.深刻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引领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2015(Z2):13.
[6]洪大用.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J].中国高等教育,2016 (2):47-49.
[7]刘敏.研究生培养体制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8]刘炯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大学人才培养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5(Z2):14.
[9]陈文敏,吴翠花,于江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要素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1(1).
[10]虞丽娟.美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
[11]胡燕.中美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
[12]杨茂庆,袁琳.基于德国经验的中国大学创业教育思考职业技术教育[J].2011(10).
[13]陈艾华,邹晓东.日本研究型大学提升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实践创新——以东京大学GSFS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2-0024-03
*基金项目:2015年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指导项目)
作者简介:刘立柱(1964,5-),男,博导,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