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主学习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有效教学
2016-06-13赖美珍�オオ�
赖美珍�オオ�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历史素养和综合技能,而只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确保目标的有效完成。在这种背景下,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以学生为主开展教学活动,想方设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30105
历史学科承载着素养培养、技能培养等责任,然而受高考的影响,我国高中历史教学大都采取的是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填鸭式”教学,硬性要求学生背诵历史,忽视了高中历史本身的教育意义和作用。随着新课改的纵深发展,倡导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真正感受历史课堂的教育功能,进而对其产生兴趣,能够自主地学习历史,来确保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自主学习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有效课堂教学作如下探讨。
一、以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高中生的能力已经趋向成熟,完全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缺乏的只是一个自主学习目标,一个指引他们的方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创设问题情境,运用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激情和兴趣,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其整合成为问题,以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循序渐进地去探究问题的答案。笔者在教学中通过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开展自主学习。
比如在学习《两极世界的形成》一课时,笔者结合教学目标整理出多个问题,逐渐引导学生自主深入探究:“冷战”政策是什么?美国为什么会推行“冷战”政策?在“冷战”政策方面美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你怎么理解“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相互关系及其实质?社会主义的国家有哪些?你如何认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这个选择对国际有何影响?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采取了什么措施?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相对抗?“冷战”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有何影响?这样以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社会史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均明确提出,为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笔者在教学中引入一些社会史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这个内容时,由于学生对太平天国感到陌生、缺乏学习兴趣,笔者首先以电视剧《太平天国》为切入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让学生收集一些当地的相关社会史资料,让学生体会到历史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并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开放、讨论的形式刺激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较为客观地去看待问题等。此外,以评论热播的历史电视剧《芈月传》《康熙王朝》中的情节让学生明白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进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
三、以体验式教学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体验式教学指的是通过创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往形式来实现学生和教师、学习内容在情感上的交流。高中历史涉及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在生活有距离,使学生对历史内容感到难以理解,因而不能主动地去学习历史。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借助现代化的设备来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比如在学习“文化大革命”的内容时,社会上最多的评论是“文化大革命”给人们带来了巨大伤害,对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等等。学生对于“文化大革命”的感触也只是通过长辈的讲解和影视剧的观看。鉴于此,笔者让学生积极搜集整理相关的信息。为了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学生主动去通过各种渠道学习相关知识,有的甚至还去采访“文化大革命”的亲历者,这就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的来说,学史可以明智,无论什么年代历史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高中历史教师应了解社会形势的变化,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有效开展自主学习活动,锻炼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吴建好,张云.高中历史有效教学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