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课条目式内容教学初探

2016-06-13陈明明�オ�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条目重难点笔者

陈明明�オ�

[摘要]针对思想品德教材中条目式内容的教学提出了可行的做法:教学要注意围绕教学整体理清逻辑关系,抓好条目重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要注意采取有效的方法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拓展条目的内容,让课堂更精彩。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条目式整体重点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30075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人教版)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一些内容的安排上采取了条目式的编排方式。所谓“条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规章、条约等的项目,本文主要指对论述观点的各个项目。

对于条目式内容,教材一般会提供几个事例,得出分论点,进而形成主要观点。在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师采取事例结合的方法逐一学习,相对费时费力,有时甚至会影响观点内容的整体性。如何让学生掌握条目式内容,提升教学效果,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 围绕教学整体,理清逻辑关系

仔细分析,条目式内容的编排遵循了一定的逻辑次序,采取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认识到实践的次序,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

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学会调控情绪》一框,介绍调控情绪的方法时就先讲了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法,最后谈到比较难的理智控制法。教学中可以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让学生通过事例先了解简单的调控方法,比如情绪不好时静一静,转移注意焦点,或者通过运动等形式暂时排解烦恼。在此基础上,由浅入深学习,最后理解长期调控情绪的方法——理智控制法,这样教学效果就比较好。

当然,在全部条目内容学习完之后,教师一定要进行总结,给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建立清晰的逻辑结构。

二、抓好条目重点,多用善用力气

教材在编排时,往往全面而客观,兼顾各方面。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编排的各项内容未必是他们学习的重难点,这就需要我们“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实际教学中,条目式内容需要抓住其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方面,多下工夫,不能主次不分,平均用力。

比如笔者在教学《身边的诱惑》一课时,开课就引入“杀驴蝙蝠”的故事,直接进入教学重难点——不良诱惑及其危害。理清重难点后,笔者再回到金钱的诱惑和游戏机的诱惑上,并采用了辩论的方式。这样教学,突出了重点和难点,活动充分,学生理解到位。

对于条目式内容,抓好重难点,通过有效的方法先行解决,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对其他内容的理解,教师需要多体会。

三、发挥学生主动性,鼓励自我解读

新课标还指出,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条目式内容是编写者自己的思路体现,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解读,不能在意学生解读条目的内容顺序。

学生对于问题的认识有自己的视角,学生解读材料时教师不妨学会做个引导者。在学习八年级《同学 朋友》一框时,笔者引入材料:学生张某为给朋友筹钱治病伙同他人拦路抢劫,结果被判刑。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笔者原先认为学生通过讨论会认识到交友要坚持原则,不能是非不辨。但是学生在讨论中提到了交友要注意结交益友,不交损友,将其他原则推到后面学习。

当然,教学中,有些条目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好理解,我们不妨不讲或少讲。我们不能为了教学而教学,关注了条目式的顺序,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四、讲究科学方法,适合学生需要

对于条目式内容,不少教师往往通过主题式教学的方式,提供连贯的背景事例,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比如七年级下册《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的教学,一位教师就通过小刚同学想去北京旅游的故事展开一系列活动,从而总结出磨砺坚强意志的做法。不过,主题式教学对于一些材料的变更需要教师考虑周全,不要为了得出一个观点而对材料进行删减、更改,最终影响了结论的科学性。条目式内容,我们还可以进行情境创设,围绕一个情境,设计若干有关联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

当然,不管是主题教学的设计,还是情境的创设,都不能离开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充分考虑了学生实际的做法,才更利于学生对条目式内容的理解。

五、善于适度拓展,提升学生思维

人教版教材只是对课标解读的一个范本,每个教师、学生都可以对教材进行解读、补充。因此,对于条目式内容的学习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停留在基本的条框中,要学会调整、补充、完善,注重实践意义。

比如七年级下册教材第四课讲到怎样培养自强的品质时,提出三点做法。在教学中,笔者就调整了内容,同时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策略。这样的改变,学生反映良好。

对于条目式内容,我们可以从多层面(比如心理、道德、法律、行为等)、多视角(比如个人、集体、社会等)予以解读,跳出条框用教材,使学生的思维更全面。

总之,条目式内容教学需要理清逻辑,抓好重点,讲究方法,适度拓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我们更好地使用教材,更巧妙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让课堂多一份精彩,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

(责任编辑袁妮)

猜你喜欢

条目重难点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性能相差达32%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
Units 11—12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