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荆六亲九族

2016-06-12汪河

考试周刊 2016年40期
关键词:直系近亲血亲

汪河

一日,有学生问我一家系图的问题(如图1),本来遗传学的概率计算确实比较麻烦,问此类问题实属正常,但是,这位同学的问题不在于计算,而在于不清楚何为近亲。

题中问,若III与III婚配则属于?摇 ?摇。答案为“近亲结婚”。学生问:“为什么这两个人是近亲?”我尝试启发他,反问:“III的妈妈与III的爸爸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是兄妹!那么III与III就是表兄妹了吧!”我想这回应该没问题了吧,于是笑着点了点头。可是接下来他说的话让我出了一身冷汗——他问:“为什么表兄妹就是近亲啊?”

花了很长时间才把这个问题讲清楚,讲完以后心生感叹,有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学生并不一定能理解。因为我们的成长环境不同,经历和经验也会有很大差别。可能没有哪个民族像我们这样把亲戚关系整理得如此条理分明、尊卑有序。在传统多子多孙的大家庭中,区分亲戚关系根本不是问题,但现在,它不但成了问题,而且成了话题。这是计划生育导致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简单的必然结果。如今,全面“二孩”政策已经实行,对“独一代”来说,庞大复杂的“中式家庭关系网络”将重登历史舞台。给学生详细介绍血亲关系,有利于传统亲属称谓的传承。

翻看课本(本地使用浙科版教材),在“课外读”中有介绍“直系血亲、旁系血亲与近亲结婚”(见必修2,P128),但学生无法理解其中的很多亲属称谓。要想理清楚亲缘关系,最理想的工具非“家系图”莫属。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一、 介绍“三荆”、“六亲”、“九族”

在人类的幼年时期,面对着危机四伏的周遭环境,为了生存,必须紧紧地团结在一起。而那时,血缘关系就成了人类团结的一个重要因素。古代汉语中就有许多词反映了这种关系,如“三荆”、“六亲”、“九族”等。

问学生什么是“三荆”,学生查词典后回答:“一株三枝的荆树,比喻同胞兄弟。”在黑板上画出简图。启发学生,这个图像什么?有人会回答像倒置的家系图。目的达到,可以用家系图分析血亲关系。

再介绍“六亲”和“九族”。当今的“六亲”泛指亲属,但是历史上的六亲具有特定的内容,大多数人认同《汉书》说的父、母、兄、弟、妻、子。《三字经》中有一句话“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汉族传统的辈分观念长期存在,以本身为中心,上有四代长辈,下有四代晚辈,所以“九族”包括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孙、曾孙、玄孙九个层次。

二、家系图构建“六亲”、“九族”关系

请学生用家系图描述“六亲”关系。建议以本人作为起点。以下为例图:

其中黑色的5号表示本人,则1为父,2为母,3为姐(妹),4为兄(弟),6为妻,7为子,8为女。

以此方法,绘制“九族”家系图(如图3),并介绍成员之间的关系。

这幅图只是复杂的九族关系的简化,省略了很多成员。其中的黑色V表示本人。

三、介绍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概念

直系血亲是指相互之间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人,包括生育自己和自己生育的上下各代,如父母与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旁系血亲是指相互之间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人,包括直系血亲之外,在血统上与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如叔(伯)姑、姨舅、侄甥等人。三代是指从自己这代算起,向上推数三代和向下推数三代。从自己数到父母算是第二代,数到祖父母是第三代,这是上三代。从自己推算到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是下三代。所谓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就是指祖父母(外祖父母)以下同源而出的旁系血亲。

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中的任何两人婚配都属于近亲结婚。

至此近亲问题解决。

四、介绍基本的亲属称谓

由于一代独生子女的亲属称呼中兄弟姐妹越来越少,晚辈中自然没了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二代独生子女的亲属称呼中,又少了伯伯、叔叔、舅舅、姨妈……导致部分亲属称谓的消失,一代独生子女、二代独生子女对亲属称谓的陌生渐渐成了群体性现象。大部分年轻人都用“叔叔、阿姨”此类模糊的称呼代替“表叔、堂姨”等具体指向的亲戚称谓,每逢春节,“六亲不认”现象时有发生。

同一祖父的亲属称为堂亲。如以VI为例,先找出他的祖父IV,同一祖父的有VI跟VI,所以跟VI为堂兄弟姐妹。

跟父亲的姐妹的子女的亲戚关系(VI和VI),或跟祖母、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子女的亲戚关系(VI、VI、V和VI),叫表亲。

也以三代为例,从上至下,第一层有: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等(长二辈);第二层有:父亲、母亲、伯父、伯母、叔父、婶母、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姑父、姑母、岳父、岳母等(长一辈);第三层有:(本身)哥哥、嫂嫂、姐姐、姐夫、妹妹、妹夫、堂兄、堂嫂、表兄、表嫂、内兄、妻妹等;第四层有:儿子、女儿、侄儿、外甥、内侄、侄婿等(晚一辈);第五层有: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侄孙、侄孙女、孙媳、外孙媳等(晚二辈)。

五、反思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

血亲关系的详细介绍较好地贯彻了上述理念,并且在生活中相当重要,不仅仅表现在婚配中近亲不得结婚,很多机关部门还不允许有血亲关系的人共事,而教材中的内容又非常有限,所以生物教师必须适当补充。

猜你喜欢

直系近亲血亲
盘点30°角的“近亲”
1920年河南易督风潮中赵倜转向与直皖易势
人类的近亲——大猩猩
孙子女外孙子女等继承权的保障制度改革
直系姻亲结婚之我见
近亲输血风险大
“十恶”是什么
近亲禁止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