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的原因及性质
——基于分工和外部性的理论分析框架
2016-06-12余泳泽杨晓章南京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6
余泳泽,杨晓章(南京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技术进步的原因及性质
——基于分工和外部性的理论分析框架
余泳泽,杨晓章
(南京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摘要]本文从分工和外部性角度探讨了技术进步的原因及性质,认为分工与专业化程度是技术进步的根本原因,劳动分工与市场范围的相互演进使规模报酬递增得以实现,从而为技术进步内生化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劳动分工和外部性相互演进,分工所产生的技术进步通过外部性使其达到循环演进。基于分工和外部性理论,本文建立了技术进步的原因和性质的理论分析框架。
[关键词]技术进步;劳动分工;外部性;报酬递增
杨晓章,南京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价值链。
国外对技术进步及其评价的研究虽然始于19世纪中叶,但直到1957年索洛在生产函数基础上演绎出增长速度方程,并利用余值法测算技术进步之后,西方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才逐步展开。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找到了一个可以持续的发动机——技术进步。有研究表明,新技术的利用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世纪20年代的5%-20%,跃升到20世纪80-90年代的70%。到本世纪初,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达到90%。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60%-80%是依靠技术进步取得的。于是许多学者开始尝试用各种方法研究技术进步。本文试图对技术进步的原因及性质进行一个梳理,并建立一个技术进步的分析框架,从而对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全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有关技术进步的定义进行梳理;第二部分对技术进步内生化的理论脉络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将技术进步的原因及性质纳入一个分析框架,并对框架内的各因素做出分析;第四部分是有关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现状的综述;最后为全文的总结。
一、技术进步的定义
经济学意义上的技术进步是指能使一定数量的资源投入生产出更多产品的所有影响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说,一切导致生产效率提高的改进都构成技术进步的因素,它包括:技术的改进,技术效率的提高,投入要素质量的提高,资源分配效率的提高,产品结构效益的提高和规模经济。技术进步概念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总体来说,技术进步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科学的进步两大方面,这就是广义的技术进步概念。仅包含前者,通常称为狭义的技术进步。狭义的技术进步可分为技术进化和技术革命两类,当技术进步表现为对原有技术或技术体系的改革创新,或在原有技术原理或组织原则的范围内发明创造新技术和新的技术体系时,这种进步称为技术进化。广义的技术进步除了包括狭义技术进步的内容外,还包括管理水平、决策水平、智力水平等软技术的进步。从经济增长因素的角度讲,有一种被广为使用的定义认为,广义技术进步是指产出增长中扣除劳动和资本等要素投入增长的作用之后,所有其他因素作用的总和。广义上的技术进步又可分为中性技术进步和非中性技术进步。判别技术进步是“中性”还是“非中性”的标准就在于技术进步是否会影响给定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如果发生技术进步以后,给定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没有因此而改变,那么技术进步就是“中性”的,反之,则是“非中性”的。定义“中性”技术进步的目的,是为了指出技术进步的特征,以便于将技术因素的影响从其他因素的影响中分离出来。
当代经济增长理论中定义在一定条件下使利润和工资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不变的技术进步为中性技术进步,并且定义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中性进步:哈德罗中性技术进步,在利率不变的条件下不改变资本系数的值;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在资本——劳动比保持不变时,使相应的资本与劳动之间的边际替代率也保持不变;索洛中性技术进步,是在劳动生产率不变条件下使利润和工资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保持不变。到目前为止,西方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使用最多的仍然是生产函数和增长速度方程。
二、技术进步内生化路径
技术进步之所以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因为技术进步为社会提供了经济学家所称的“免费午餐”,即产出的增长大于成本的投入。1986年以来,主流经济学家又重新掀起了研究经济增长理论的热潮,这次浪潮中出现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可以称其为内生增长理论。这一研究的浪潮主要是将传统经济增长模型中视为外生的技术内生化,以专门的模型内生地说明了技术进步速度是如何决定的。将技术内生化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把技术进步视为某些生产和投资行为的副产品,从而以生产或投资等行为的外部性来解释技术进步;第二个方向则把技术进步视为专门的研发活动的结果,以研发部门的生产活动来解释技术进步;第三个研究方向是将技术进步归结于人力资本的增加,从而建立起人力资本的生产函数,借此来内生地说明技术的进步。
(一)依靠资本投资的外部性促进技术进步
保罗·罗默1986年发表的论文《递增报酬与长期增长》可以称之为第一代内生增长理论的代表作之一。保罗·罗默依据一些事实,将生产率的增加视为某些投入增加带来的外部效应,据此建立了将技术内生化的增长模型,由此将投入增加的规模效应与生产率的提升直接统一起来(Romer,Paul M.,1986)。其实,早在罗默1986年的模型之前的20多年,阿罗和谢辛斯基就利用“干中学”的外部性原理,提出了以投资外部性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的原始模型,这些模型与罗默的观点相一致,即将生产率的增加视为生产本身或某些投入增加带来的外部性。1962年,阿罗发表了《干中学的经济含义》一文,提出了知识与生产率增长来源于投资和生产的思想,借助“干中学”原理对模型中的技术进步内生化作了最初的尝试。阿罗认为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技术进步是知识的产物、学习的结果,而学习又是经验的不断总结,经验来自行动,经验的积累就体现在技术进步之上。一般认为,“干中学”是体现型技术兼非体现型技术(embodied and disembodied technological progress),是技术进步的发动机(Raouf Boucekkine,2002)。Hercowitz and Krusell发现,大约60%的战后美国的生产率增长均可归因于体现型技术进步Greenwood and Yorukoglu认为第一次石油冲击后美国所面临的生产率下降与当时的资本品价格下降相关,因为资本品的价格下降导致“干中学”未能充分发挥其提高生产率的作用。阿罗模型有两个基本的假设:第一,“干中学”或知识是投资的副产品,提高一个厂商的资本存量会导致其知识存量相应增加;第二,知识是一种公共产品,具有溢出效应。阿罗模型成为内生增长理论最重要的基准模型,后来谢辛斯基、罗默、Yong、阿格奥、卢卡斯等人在其模型基础上进行了有益的扩展。
(二)依靠研发积累技术促进技术进步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内生化的第二条路径是设立研发的“生产函数”,其代表人物为保罗·罗默,其在1990年发表的论文《内生技术变化》中认为,技术进步的大部分来自于有意识的行动,而这种有意识的行动是人们对市场的刺激做出的反应(Romer,Paul M,1990)。正是基于这种动机,罗默及其以继承者才设立了研发技术的“生产函数”,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增加了内生化技术水平的变动,以此来说明生产率的变化。罗默模型的基础观点是知识积累对知识生产具有正的外部性(意味着知识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增),进而产生了知识的内生增长,促进了经济的长期增长。在罗默模型的基础上,Grossman and Helpman(1991)提出了一个产品质量阶梯不断提高的内生技术变化增长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生产率的提高表现为同种产品质量的提高,而这种提高质量的技术也是靠专门的研发部门来完成的。在Grossman—Helpman模型中,技术进步表现为产品质量的提高,优质产品的出现使旧产品不断被淘汰,因此创新表现为一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阿格奥和豪伊特(1992)引进了具有创造性破坏过程的内生增长模型,被称为新熊彼特方法。模型认为创新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创新增加了知识的存量,提高了生产新知识的效率;另一方面新知识的出现是原有知识的果实,对于现有的知识所有者具有外部性。阿格奥和豪伊特(1992)把经济增长过程视为具有不确定性的创造性破坏过程的不断重复,在他们的模型中,源于竞争性的厂商的垂直产品创新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
(三)依靠生产和积累人力资本促进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内生化的第三条路径就是设立包含人力资本积累的“生产函数”,将人力资本内生化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之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卢卡斯,其在1988年发表的论文《论经济发展的机制》开创了这方面的研究。卢卡斯(1988)引入了Achultz 和 Becker提出的人力资本的概念,在借鉴罗默的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对宇泽的技术方程作了修改,建立一个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的经济增长模型。卢卡斯模型中的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使生产具有收益递增,而正是这种源于人力资本外部效应的收益递增使人力资本成为“增长的发动机”。但是由于模型中人力资本的测度问题,而且没有涉及两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动态性质,后来的学者如Mulligan 和萨拉伊—马丁、谢丹阳(1991)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补充。
三、技术进步的原因及性质——一个分析框架
经济学家一般倾向于考虑从供求关系、研发投入和生产力增长之间的关系来解释技术进步。但是在这一解释框架下,无法解释中世纪时期风力在欧洲的传播、中国汉朝时期铸铁技术的应用,或者17世纪管理学在英国的大量应用等技术进步现象。Eicher指出,新古典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视为外生的,并采用“残差”来表示技术进步,在理论中技术之间没有相关关系。因此,问题不是技术是外生的还是内生的,而是技术进步的机制。本文认为在技术内生化路径中分工与专业化程度是技术进步的根本原因,而分工形成的外部性进一步推进了分工,从而促进了技术进步。需求的异质性和规模也进一步促进了分工,提高了分工的效率,进而促进了技术进步。
(一)分工及其内生化
在过去的几代经济增长理论中,分工一直没有纳入到分析框架之中,主要原因在于在索洛之后的各种经济增长模型中生产函数都是从不同方面提出了分工专业化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式,即生产的扩大不过是以同样的技术不断复制基本的生产单位,这就排除了经济增长过程中发生分工与专业化程度的可能性。经济增长理论对分工和专业化问题的忽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分析技术的原因,早期的经济理论无法对分工进行测度,但是随着贝克尔和默菲、杨小凯和博兰德分别从不同方面提出了将分工、专业化程度和结构内生化的经济增长模型,不但从数量上测算了专业化程度,并且采用数理化模型分析了分工和专业化程度是如何决定的,论证了分工和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其实斯密在《国富论》中著名的手工针织厂的例子就说明了生产同一产品的不同供需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如何提高了生产率,并分析了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斯密认为分工是增进国民财富的主要原因, 这主要通过发明机器、节约时间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贝克尔和默菲(Becker and Murphy,1992)在1992年发表的论文《劳动分工、协调成本与知识》中,不仅设计了分工可以提高生产率的生产函数,更以协调专业化工人的成本和可支配的一般知识,说明了不同生产工序之间的专业化分工的程度和结构是如何决定的。
董林辉、段文斌(2006)对社会分工与企业内分工作了详细的描述,认为社会分工是企业内分工的历史前提, 企业内分工受制于社会分工, 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针织工厂内部的分工之所以会带来生产率的极大提高,是由于社会分工为它提供了基础。企业内分工产生以后, 它反过来又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企业内分工的发展使产品产量提高、产品价格降低, 或者分化出新的产业, 这都使得市场范围扩大。市场范围的扩大又会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 社会分工的发展无疑又将促进企业内分工的深化。分工虽然可以实现规模报酬递增,但也不得不面对分工的深化增加了用于协调分工中的劳动者的交易成本的限制,所以,分工促进技术进步面临着规模报酬递增和交易成本限制这个两难的冲突。杨小凯和博兰德基于以上思路,认为分工深化需要改进交易机制的效率。在此基础上,杨小凯和博兰德建立了杨小凯—博兰德模型,其基本思想是:起初当事人的生产率较低,其分工带来的收益的贴现不足以弥补交易费用,所以选择自给自足;之后通过“干中学”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一部分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收益超过了交易成本,当事人在小范围内进行贸易,并且内生出比较优势。专业化本身又加速了人力资本的积累,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市场范围也随之扩大,贸易范围也随之扩大,这一自反馈机制通过不断自我演进,劳动分工不断加深,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这一理论说明了人力资本积累、市场范围扩大、内生比较优势、产业聚集、经济一体化以及市场结构的变化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
(二)分工、外部性与技术进步
1.劳动分工与市场范围的相互演进使规模报酬递增得以实现
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劳动分工, 劳动分工与市场规模是相互促进、循环演进的。市场规模引致分工的深化, 分工的深化又引致市场规模的扩大,演进是累积的并以累进的方式自我繁殖(董林辉、段文斌,2006)。迂回式生产方式所形成的劳动分工蕴涵了更具效率的结构调整的扩张。在这样一种扩张的过程中, 伴随分工的深化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规模报酬不是递减而是递增了, 这也可以归因于专业化经济中分工水平的提高。而技术进步依赖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实现,规模报酬递增是技术进步的前提条件。
2.劳动分工与外部性的相互演进促进技术进步
首先,劳动分工和外部性是相互演进促进技术进步的理论分析框架见图1。马歇尔在提到“外部经济”概念时,是与分工的组织制度演进相联系的。他指出之所以称为“外部经济”,是指由于分工产生了一种使企业可不通过价格获取的一种“外部利润”,是相对于市场均衡价格而言的“外在利润”。阿林·杨通过对斯密分工理论的深化,深刻地阐述了市场分工制度、外部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并且认为社会劳动分工的深化是报酬递增(外部经济)的重要源泉,经济系统就是在分工制度演进、报酬递增的过程中,不断地突破旧均衡而走向新均衡的过程中实现经济增长。正是在分工深化——外部经济——制度创新的循环往复中,市场经济实现其自身供给与需求、制度与增长的动态均衡:分工产生外部经济;外部经济的出现要求现存制度的重新安排,并在一定均衡点上内部化;新的制度又促进分工深化,从而又产生新的外部经济。如此循环,经济系统在不断地从旧的均衡走向新的均衡的过程中制度不断演化,增长不断实现(李健英,2007)。
其次,分工所产生的技术进步是通过外部性使其达到循环演进的。按照内生增长理论,分工通过“干中学”、知识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内生出技术进步。劳动分工可以使人们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一个专家显然比一个多面手效率更高。分工为了提高效率,学习和经验积累是必要的手段,而技术进步是知识的产物、学习的结果,而学习又是经验的不断积累,干中学是经验的产品,经验的积累就体现于技术进步之上。人力资本是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这种技能水平会提高劳动者自身的生产效率,而分工可以促进人力资本形成。但是,劳动分工促进技术进步是通过外部性来达到循环演进的:劳动分工——外部性——技术进步。这种外部性包括技术本身的外部性、人力资本的外部性、知识积累的外部性。(1)劳动分工最显性的表现形式就是机器的发明,导致机器发明的核心在于分工使一组复杂的过程转化为相继完成的简单过程, 其中某些过程导致机器的采用。在现代社会,大量的技术进步被物化在新的资本(即机器)当中,随着机器在不同个体间进行交易,技术也被变相交易了,而购买者可以通过模仿性创新、技术人才的培训等途径使技术得以扩散,这种由分工通过机器带来的外部性促进了技术的扩散,从而深化了技术进步。(2)劳动分工的第二种表现形式是研发部门的独立。罗默认为技术进步大部分来源于自有意识的行动,而这种自有意识的行动是由对市场的刺激做出反应的人们采取的(Romer,Paul M.,1990)。现代的企业通过市场分析熟悉市场需求,然后制定战略,研发人员在这些战略的指导下从事研发活动,从而产生了技术进步。知识的生产来源于研发部门,而分工所产生的知识积累对于知识生产的正的外部性产生了知识的内生增长,从而促进了技术进步。(3)劳动分工的第三种表现形式是产业空间集聚。分工产生的外部经济引起空间集聚,分工深化是该类具有广泛外部性的产业出现的直接原因,接下来该类产业一旦独立,就以其特有的外部经济效应引起集聚。由于分工制度演进产生的外部经济性及其获取也导致对空间集聚的依赖,大部分研究都表明,空间集聚会通过技术的外部性促进技术进步的产生。
图1 技术进步的原因及性质理论分析框架
(三)将需求纳入技术进步分析框架
每个人的需求由其供给决定, 供给和需求是分工的两个侧面, 每个人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为了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他可以将自己的劳动用于自给自足的生产, 也可以用于专业化生产, 然后用自己的专业产品交换别人的专业产品。正是人们这种对专业化水平的选择导致了自给自足发展到越来越高的分工水平和今天的商业化社会的出现。根据杨格和斯密的观点,一个社会创造、吸收新知识和发明新技术的能力由市场大小决定的,而市场大小反过来又受到分工水平的制约。杨格定理意味着,如果缺乏足够高水平的分工和足够大的市场,不仅新技术不能发明,即使发明了,在商业上也不能被大范围推广。今天企业通过市场分析熟悉市场需求,然后制定战略,研发人员在这些战略的指导下从事研发活动,从而产生了技术变革。劳动分工因需求的多样性和异质性而得到深化,同时劳动分工的深化进一步促进了需求的多样性和异质性。应该说分工的演进是促成产品差异性的一个根本性的因素:劳动分工引起的生产专业化促进最终产品市场细分,是扩大产品差异性的根本动因;劳动分工引起的生产专业化有利于促进生产技术、管理方式、销售手段的创新,从而有利于延长产品的价值链,扩大产品差异性;随着分工的深化,差异性产品会与日俱增,差异性产品产业会日益扩大。有关需求和技术进步的研究源于“需求是发明之母”还是“发明是需求之母”的争论,本人认为对技术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即它从根本上有赖于对物品和服务的需求,这些物品和服务是在技术的帮助下提供的,为了技术而技术的需求是很少的,或者是完全没有的。因此,偏好结构影响了人们对新技术知识的探求方向,这正如相关要素的价格有可能影响其要素节约的偏好一样。对于生产过程而言,生产者在等边际上进行生产,如果技术视为一种投入的话,那么需求的内生性变化将促使发明创造活动的增加,因而促进技术变革的增加。如果技术可以像劳动力一样被雇用,那么生产者就会随着技术需求的增长雇用更多的技术,进而会促进技术进步。
(四)技术进步是否存在路径依赖
“技术进步主要依靠自己的过去”的观点被称为路径依赖(David,1988)。技术变革倾向于“局域的”,即学习主要围绕着再用技术进行,因而较先进的经济体从先进技术学到更多,并且一直处于进步的前列。例如,在某个具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地区都会有采矿活动,但是矿工必须同水作斗争,因而他们致力于开发更好的抽水机,这就导致了更精确的镗床和其他工具的出现,进而最终有助于蒸汽动力和现代水利的发展。采矿要求冶金学、化学、力学和民用工程学知识,众多不同的知识的分支汇集在一起,就会导致进一步的技术进步。再比如在中世纪的荷兰,作为一个捕鱼民族,荷兰人从一件事情学会了另一件事情,造船导致了绳索和船帆的制造,再导致风力锯木机的使用,还进一步导致装备业的发展。
但是,技术进步的这种路径依赖会一直延续下去么?如果能够一直延续下去,那么就会出现技术进步的“马太效应”。我们从技术进步的历史来看,一个国家可以在一个长时期内保持经济与技术的领先地位,但这种地位并不是永久的。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荷兰的优势地位被英国所取代,而英国的领先地位被美国和德国取而代之。Brezis、Krugman and Tsiddon基于技术变迁性质假说,提出了一个较为具体的经济解释。该模型将技术变迁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要通过“干中学”来推进的“普通的”技术变迁,主要发生在那些已经建立起比较优势的发达国家,表现为大多数时间内在一个既有的框架内逐步地推进;另一类是技术的重大突破,它需要国家力量的推动,并会从根本上改变技术的性质。一种新技术产生之初并不比旧技术具有太多优势,对于一个旧技术占据普遍领先地位的国家而言,新技术并不具有优势。18世纪的荷兰在造船、银行以及贸易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棉纺机技术前景对其没有吸引力,但相对贫穷的英国进入这一新兴领域并发掘出了它的巨大潜力。领先国家未能从新技术获益的原因或许可以归结于这些国家的短视,但实际上则是单个企业家理性决策的结果,因为采纳一项富有潜力的新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无疑是有益的。但是对于单个企业而言意味着放弃原有技术优势及从中积累的生产经验,从事一项具有不确定性的探索,这会使许多企业却步。在实证研究方面,Brezis、Krugman and Tsiddon(1993)提出了一个贸易和增长的两国模型,解释了作为偶然技术变迁的一种重要机制的“蛙跳”。当这种技术变迁发生时,由于领先国家积累了旧技术丰富的生产经验,最初,新技术反而不如旧技术有效率,加之使用旧技术的现有产业工人的高工资水平,延迟了领先国家对新技术的采用。而落后国家较少有使用旧技术的经验,工资水平较低,因此更倾向于采用新技术。
四、技术进步测度及评析
有关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多表现在TFP核算上,由于投入要素类型、生产函数设定和计量方法的不同,计算得出的TFP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但是仅仅从TFP角度看待技术进步无法解释现实经济中一些现象,实证发现东亚四小龙的TFP并不高,但是它们却出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有些学者认为东亚经济的增长源于要素数量的积累,迟早会回到边际报酬递减而陷入停滞,但Hiseh(1990)、Felipe and McCombie(1998)认为TFP测算的中性技术进步只是从理论角度进行,没有考虑有偏的技术进步。同样,美日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也出现了TFP下降的现象,但是经验表明这些国家技术进步并没有放缓,甚至正在加速,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上述悖论的主要原因在于在计算TFP的过程中,生产要素采用的是货币加总的方法,从而无法度量要素的异质性(实际研究中采用人力资本度量劳动力质量,但资本的质量往往无法度量),进而无法衡量技术外溢的影响(Solow,1960;Greenwood,1997),所以会低估实际的技术进步。现代经济中,技术往往是被物化在设备之中,通过设备的转移产生技术外溢效应,进而推动技术进步,而这种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资本投入比重越大。这就造成了在TFP的实证研究中,中性的技术进步并不显著。
从实证研究的角度看,由分工决定的技术进步必须依赖于外部性,这种外部性可以表现在技术本身的外部性、人力资本的外部性或者知识积累的外部性。只有将分工与外部性结合考虑,才能真正理解技术进步的原因和本质。
五、总结
本文从分工和外部性角度研究了技术进步的原因及性质,认为在技术内生化路径中分工与专业化程度是技术进步的根本原因,而分工形成的外部性进一步推进了分工,从而促进了技术进步。首先,劳动分工与市场范围的相互演进使规模报酬递增得以实现,从而为技术进步内生化提供了前提条件;其次,劳动分工与外部性的相互演进促进了技术进步,分工所产生的技术进步是通过外部性使其达到循环累积的,这种外部性包括技术本身的外部性、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和知识积累的外部性。在此思路下,本文建立了技术进步的原因和性质的分析框架,由于市场范围和外部性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在分析框架中,本文还试图将需求和技术进步的路径依赖纳入到分析框架之中。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纳入到国际分工的框架之内,如何通过分工所产生的外部性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进口先进设备有利于我国的技术进步,即物化在资本投资的技术的外部性有利于我国技术进步,但是这种技术进步并不是随意的,学习需要成本,成本的高低取决于所选择的技术结构与禀赋结构的吻合程度。将技术进步或者技术外溢结合某些可为政府控制的内生变量相联系的新增长理论,会直接导致鼓励出口导向型赶超,也会鼓励在R&D上的赶超,而忽视技术进步的成本。
[参考文献]
[1] 菲利普·阿吉翁,彼得·霍依特.内生增长率理论[M].中译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杨小凯.发展经济学[M].中译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 乔尔·莫基尔.富裕的杠杆:技术革新与经济进步[M].中译本.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4] 李健英.空间经济聚集与分工外部性[J].广东社会科学,2007(01):29-34
[5] 董林辉,段文斌.技术进步的原因和性质—基于分工和报酬递增的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6(06):41-49, 2011,(4).
[6] Arrow, K.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62,(29):155-73.
[7] Becker, G. and K. Murphy. The Division of Labor, Coordination Costs, and Knowledg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 (107):37-60
[8] Lucas, R.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8, ( 22 ):3-42
[9] Romer,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94): 10-37.
[10] Yang, X. and J. Borland. A Microeconomic Mechanism for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60-82.
[11] Young, A.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 The Economic Journal, 1928, (38):27-42.
〔执行编辑:周冬〕
The Causes and Nature of Technical Progress——A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Based on Division and Externalities
Yu Yongze, Yang Xiaozha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210046,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natur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from division and the externality,we hold that 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specialization are the root causes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e scope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market evolution make the increasing returns, so as to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provided the preconditions; 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externalities are mutual evolutio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produced by the division of labor reach the circulation through the external sexual evolution. Based on 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externality theory, this paper establishe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cause and natur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Key Words:Technological Progress; Division of Labor; Externality; Iincreasing Returns
[中图分类号]F0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572(2016)02-0117-08
[收稿日期]2016-4-12
[作者简介]余泳泽,1982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第一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副教授,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