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06-12王秀梅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妇产科北京海淀区100048

河北医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胎盘早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李 微, 王秀梅, 邢 梅(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妇产科, 北京 海淀区 100048)



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 微, 王秀梅, 邢 梅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妇产科, 北京 海淀区 100048)

摘 要: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胎盘早剥致产后大出血患者11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同时应用垂体后叶素注射措施,比较两组病例止血时间、出血总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并行临床总结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分娩后15min出血量为(224.7±11.9)mL,分娩后30min出血量为(254.8± 12.1)mL,分娩后2h出血量为(275.2±14.9)mL,分娩后24h出血量为(291.7±17.6)mL,产后止血时间为(18.7±5.9)min,子宫切除率为1.7%,新生儿窒息率为6.9%,无输血或死亡情况发生,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可迅速抑制出血情况,提高母婴安全程度。

关键词:胎盘早剥; 产后大出血;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垂体后叶素

胎盘早剥主要为妊娠20周至分娩阶段部分或全部胎盘自子宫壁中剥离,是妊娠晚期中高发且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也是引发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1]。为有效提升该疾病产妇的预后改善状况,本研究针对病例采用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垂体后叶素的治疗方式,旨在通过疗效评估为患者创造最佳的临床处置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中116例胎盘早剥致产后大出血患者均为本院妇产科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所收治,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拟定的胎盘早剥诊断标准,且均采用剖宫产术,无合并其他器官功能障碍、血液与免疫系统疾病或相关药物过敏者。采用抽签法将本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27.9±3.6)岁,平均孕周(34.1±2.1)周,平均分娩次数(1.3±0.7)次,胎盘早剥诱发原因中子痫或子痫前期49例,羊水过多9例;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28.1±3.4)岁,平均孕周(33.9± 2.3)周,平均分娩次数(1.4±0.3)次,胎盘早剥诱发原因中子痫或子痫前期48例,羊水过多10例。两组产妇入组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临床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产妇术后均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商品名:欣母沛,瑞辉制药有限公司,批号: H20070251)深部肌肉注射,250μg/次;并给予缩宫素(甘肃大得利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62020713)静滴,6U/次,用药后出血状况改善不佳者于15~90min再次进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肌注。观察组产妇在上述治疗措施开展的同时联合应用垂体后叶素(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32026637),采用子宫肌层注射方式,6U/次。

1.3观察指标:总结并记录两组患者产后不同时间段的出血总量及止血时间,其中出血量评估应用棉垫称重法,同时记录术后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等母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其中新生儿窒息采用Apgar评分开展评估,分值≤7分者方可确诊。

1.4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组间产后出血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与止血时间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组间产后出血情况比较(±s)

表1 组间产后出血情况比较(±s)

组别 出血总量(mL) 止血时间(min)分娩后15min 分娩后30min 分娩后2h 分娩后24h对照组 386.7±13.7 441.2±13.9 481.7±19.4 498.4±20.3 30.9±12.7观察组 224.7±11.9 254.8±12.1 275.2±14.9 291.7±17.6 18.7±5.9 t值 9.73 10.23 9.69 9.88 10.4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组间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2.2组间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产后输血、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产后大出血是临床引发母婴死亡事件的最常见原因[2],也是分娩后产妇子宫切除、失血性休克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主要诱发因素[3]。胎膜早剥主要为胎儿娩出前全部或部分正常胎盘发生子宫壁剥离的情况,在我国临床发生率约为5‰~20‰,由于发病产妇通常缺乏显著的早期症状,极易导致有效治疗时机的延误,使得病情不断进展与加重。胎盘早剥病情严重患者多伴随凝血功能障碍,自子宫壁处所剥离的胎盘绒毛会不断生成凝血活酶,令凝血系统迅速激活,进而促进子宫出血表现逐渐加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临床妇产科常用的前列腺素衍生物类药物[4],能够有效促进子宫收缩,改善血小板活性,提升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进而经常应用于产后出血中。经深部肌注后迅速提高子宫与平滑肌压力,促进宫腔开放与血管闭合,对出血症状缓解具有积极效果。垂体后叶素以往经常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中,由于其止血效果显著且价格相对低廉,进而逐渐在产科分娩中受到重视。国外相关报道表示针对剖宫产产妇采用垂体后叶素深部肌注可在5min内便迅速抑制出血量。

本研究旨在有效提升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的治愈疗效,针对部分病例开展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垂体后叶素的治疗方案,经临床治疗后本组患者术后出血量及止血时间均得到显著改善,其中分娩后15min出血量为(224.7±11.9) mL,30min出血量为(254.8±12.1)mL,2h出血量为(275.2±14.9)mL,24h出血量为(291.7±17.6)mL,止血时间为(18.7±5.9) min,均显著好于单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患者,表现联合应用垂体后叶素可增进止血速度,并缓解出血总量,从而迅速改善产妇临床风险程度。同时,本组患者中子宫切除率为1.7%,新生儿窒息为6.9%,无输血或死亡等情况,其不良事件发生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联合用药措施可显著改善母婴结局,对产妇与新生儿健康程度均可起到良好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 Prick BW,Vos AA,Hop WC,et a1. The current state of active third stage management to prevent postpartum hemorrhage:a cross - sectiona1 study [ J]. Acta Obstet Gyneco1 Scand,2013,92(11):1277~1283.

[2] Be11ad MB,Tara D,Ganachari MS,et a1. Prevention of postpartum haemorrhage with sub1ingua1 misoprosto1 or oxytocin:a doub1e - b1ind randomized contro11ed tria1 [ J]. BJOG,2012,119(8):975~982.

[3] 候亚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孕妇产后大出血效果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8);1220~1221.

[4] 朱金萍,徐贤平,申屠瑶芬.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肝功能损伤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疗效分析[J].海峡药学,2013,25(6):149~15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 j.issn.1006-6233.2016.02.016

猜你喜欢

垂体后叶素胎盘早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8例重度胎盘早剥合并DIC的护理体会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
160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在剖宫产术中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垂体后叶素预处理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的临床价值
醋酸生长抑素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疗效比较
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胎盘早剥的临床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