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文”如何做好“浅教”
2016-06-12李娜罗进近
李娜++罗进近
【教学设想】
《今生今世的证据》是苏教版必修一第三专题的一篇有关追忆和思索故乡的当代著名散文。如果说许多乡思作品是在反复吟咏人与故乡的依恋之情的话,那么《今生今世的证据》则越过这种感情去进一步追问:这种感情何以会产生?人与故乡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故乡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文本所具有的这一独特的文学意味和文人情怀,理应成为本课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的一个基本的逻辑起点。
刘亮程所感悟到的生命意义上的伤痛与荒凉,是他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文化涵养等等元素共同凝聚而成的,这种体验和感悟又充满了刘亮程独有的思维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篇具有相当阅读难度的“深刻的文章”。我们的确不能仅仅用文章学而应该用文学和哲学的眼光来走近它,阐释它。这种“走近”与“阐述”,就是一种有深度的解读和领会。
对于缺乏了解刘亮程生活阅历、缺少阅读他的其他作品的学习基础薄弱学校的高一学生(教学在浙江省苍南县龙港第二高级中学进行,编者注)来说,这一篇显然难度过大,有些“脱离”了具体的学情。摩罗说:“一个作家最大的成功肯定不是受到哲学家的赞扬。哲学靠着智慧就可以达到,而情感和灵魂完全是靠着你本真的生命才能达到的。”刘亮程最伟大的境界在于,他用情感和灵魂面对我们,我们读他,感到他的灵魂在这里,感到他的情感在文字之中流淌。因此,本课试图打破以往一些课例以剖析文章哲理内涵为主的教学程式,充分尊重散文这一特有文体,以体悟真情、铭刻细节、深化哲思作为三个课堂教学重点,从而重构属于本课“这一篇”的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实录】
师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家园的散文,看看作家刘亮程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与感动。(板书:今生今世的证据 刘亮程)两年前,我的一个学生去西安读大学,路上发生了一件事情,和他最亲的奶奶过世了,父母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他,直到放假回来,他看到的只有奶奶的遗像。在他发给我的一封邮件中,我看到了这样的话:
[教师出示幻灯片]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向奶奶道一声安,问她吃饭还好吗?问她睡觉还好吗?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应坐在奶奶的身边,听她讲讲我童年的故事。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向她郑重地道个别,告诉她,她的孙子长大了,请她不要挂念。
[此时所有学生都注视着教师,教室里寂静无声]
师 (忧伤地)天空没下雨,但是我记得当时我的心情是潮湿的。从他的字里行间,我读到了懊悔与惋惜。其实在刘亮程的笔下,也充满了这样懊悔的情感,你能从前三段中找到这样的句子吗?请大家阅读1~3自然段。
[教师出示幻灯片]
阅读1~3自然段,找到抒发作者懊悔与惋惜的句子。
生1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
生2 “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去告别,不知道回过头说一句。”“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师 两位同学找到了这样三句话。我对这几句话进行了修改,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教师出示幻灯片]
原文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
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去告别,不知道回过头说一句。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修改后
我知道过去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
我知道没有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告别是错误的。
我知道曾经的生活需要证明。
生3 语气不同,原文充满了惋惜不舍,但是修改后的句子语气太肯定了,感情也不强烈。完全没有之前的难过与惋惜了。
师 那请你带着难过与惋惜的情感来读一读,好吗?
[生3饱含情感地朗读]
师 (缓缓地)这一句“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道出了作者无尽的悔恨之情。(板书:浓郁的抒情)同学们,在你们的回忆中或许也有过这种悔恨和惋惜吧,那我们能不能也借助这种句式把情感表达一下呢?请大家构思好后把它写下来。
[教师出示幻灯片]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 )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 )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 )
生4 (略生硬)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向教室里的黑板道一声别,它承载着多少我对于知识的渴求;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向朋友道一声别,我们曾多少次在林荫路上倾听过大自然的心跳声;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向敬爱的老师道一声别,我们成长的岁月染白了您的鬓角。
师 我很喜欢你的文字,但是却没有从你的声音中听到让我心动的感觉。当你离开深爱的、饱含美好回忆的人和物的时候,你的情感应该是什么?
生4 (点头)老师,我想再读一次。
[生4重读,较之前有很大提高,停顿、情感都把握得较好;教师赞许]
生5 (深情地)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向那破旧的木门道一声别,请它好好站着,千万别倒下;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向墙上的划痕道一声别,请它不要忘记,我们儿时的约定;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向门前的小桥道一声别,请它千万记得,我们共度的愉快时光。
[学生鼓掌]
师 这两位同学的文字特别动人,这得益于他们运用了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你们的文字中充满了一种懊悔的情感呢?
生6 那是因为我们对回忆中的事物、朋友、老师充满了深深的爱。
师 (赞许)刘亮程的这种懊悔正是源于他对家园的渴望与爱。让我们怀着这种情感,把文章1~3自然段齐读一下。
[学生缓缓地用带着伤感的情绪朗读]
师 前三个自然段作者除了运用句式抒发情感,我们发现他还描绘了很多细小的……(停顿)
生(齐) 事物。
师 那请大家来找找看。
生7 院墙、那些树、圈棚和炉灶、草、土墙、房子、破墙圈、门洞和窗口、墙角的烟道和锅头、破瓦片、一小块泥皮、泥皮上的烟垢和灰、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和铁钉。
师 (追问)这些不起眼的事物为什么对作者来说如此重要、如此刻骨铭心?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吗?
生7 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
师 (微笑点头)其实除了前三段,其他段落中也出现了一些事物,大家能找到这些证据吗?
生8 风、月光、大红公鸡、大榆树、黑狗、土墙……
师: 我发现你找到的这些证据主要出现在第四段,每次读到这里我都特别有感触,所以今天我想读一下这一段,好吗?
[教师深情地朗读第四段,学生沉浸在教师渲染得略为感伤的氛围中,竟忘了送上掌声]
师 你能从这段中挑选一个细节来谈谈你的感受吗?
生9 我喜欢月光这个细节。“还有,我真沐浴过那样恒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经照透墙、树木和道路,把银白的月辉渗浸到事物的背面。在那时候,那些东西不转身便正面背面都领受到月光,我不回头就看见了以往。”“渗”字是三点水旁,说明月辉像水一样,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成语:水乳交融。月光的纯净美丽深深地留在了“我”的灵魂里。这么美的月光,我是如此深爱着,我怎么能允许你在我的生命中消失呢?
[学生热烈鼓掌]
生10 我喜欢大榆树这个细节。“我真的有过一棵自己的大榆树?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桩,它的横杈直端端指着我们家院门,找到它我便找到了回家的路。”读到这几句我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棵大榆树就像一个时间的见证者,看着作者长大,从出生到成年到离开。
师 (追问)这里的“大”可以去掉吗?
生10 应该不可以,因为这颗大榆树在作者心目中太美好了。所以就变得很大。
师 前面的“大鸟”“大风”中的“大”同样是因为美好而变得大吗?
生10 应该是的。
[有些学生摇头]
生11 我觉得不是美好,你想想大地深处的风又黑,又猛,刮动万物的骨骸和根须。还有一只鸟在夜晚叫。整个村子静静的,只有那只鸟在叫,多惊悚,哪里美好?(许多学生笑)这里的“大”是说明它们在作者的心目中印象太深刻了。我喜欢这句:“我真的沿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背后是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他的那条好腿一下一下地捣着地。”很惊悚的感觉,我以前读过刘亮程的作品,记得这应该是作者的梦,但是我觉得刘亮程的作品总是让我感觉荒凉、寂寞、从骨子里透着凉意。
师 那大地深处的大风,在夜晚鸣叫的大鸟,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以及大榆树、榆木桩……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地烙印上了作者以往的快乐、孤独以及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板书:铭心的细节)为什么在文中出现了那么多“我真的”,这一连串的“我真的”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生(齐) 怀疑。
师 印象如此深刻,他为什么会怀疑呢?
生12 因为没有证据,所有的证据都消失了。
师 一旦记忆消失,所有的证据都变得不可靠。这就是作者寻找今生今世的证据的原因啊。对于刘亮程的文字,作家李陀有这样的评价:
[教师出示幻灯片]
刘亮程的才能在于,他好像能把文字放到一条清亮透明的小河里淘洗一番,洗得每个字都干干净净,但洗净铅华的文字里又有一种厚重。捧在手里掂一掂,每个字都重得好像要脱手。
——李陀
师 评论中有一个词语“厚重”,在我看来是形容刘亮程的文字深刻,有分量,富有哲理,本文中有很多这样的句子,你们能从文中找到说明家园重要性的句子吗?
生13 “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师 这里有两个词语“踏踏实实”“虚无之途”。“虚无之途”如何理解?
生14 什么都没有。
师 那“踏踏实实”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
生14 一个人工作、学习的状态,一种认真的、勤奋的状态。啊,作者用一种认真的、勤奋的状态投入到了虚无之中。真是可怕啊!
师 因此我们的家园不能废失,本文中的“家园”有什么内涵呢?
生15 应该是所有曾经的证据。
生16 我觉得还有关于故乡的回忆、喜怒哀乐这些情感上的东西。
师 两位同学找到了家园的双重内涵:物质的家园和精神的家园。所以刘亮程说:我没有天堂,只有故乡。
师 当家园废失,刘亮程会陷入一种怎样的状态呢?他写道:
[教师出示幻灯片]
我知道内心的寒冷与荒凉,日复一日我面对着自己的孤独,沉默无语。
师 他的孤独、寂寞我们感觉到了,那是不是只有他一个人有这样荒凉、孤独的感觉呢?
生17 不是。所有离家的、无家可归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我想很多人都觉得很寂寞孤独。
师 尼采在19世纪末就说过一句话:现代人失去了方向。但直到20世纪,我们才意识到了这句话的重量。就精神环境之恶劣而言,可能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与我们这个时代等同,我们所有现代人其实都得了一种病。这种病就叫作——精神流浪。就像曹文轩说的:
[教师出示幻灯片]
(现代人的)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使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曹文轩
师 所以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这篇文章不仅是写给村庄,更是写给自己和现代人的一首挽歌。(板书:深刻的哲理)但当我掩卷沉思,又有一个新的问题缠绕着我。这些破旧的事物迟早要消失,我们不应该摒弃吗?难道我们不应该迈向未来吗?
[教师出示幻灯片]
我们不该抛弃这些旧的事物,展望未来吗?
[学生积极讨论,气氛热烈]
生18 我觉得应该有选择地抛弃。那些有价值的、特别重要的东西可以留下,但是那些意义不大或是特别破旧的就可以毁掉了。因为我们地球空间有限,哪有那么多地方来放下每一样旧东西啊,那都变成垃圾站了。但是像特别好的老宅子啊、古桥啊、传家宝啊,可以留下来。
[学生大笑,小声议论]
生19 (很激动)我不太同意他的看法。什么叫有价值?是用新旧和金钱来衡量吗?见证过我们人生的证据都是有价值的。当我们走向终点,回首过往的时候,我们找不到我们曾经生活过的证据,看到只是一片虚无,我们发现自己在世界上没有留下任何东西,是不是也是一种悲哀呢?
生20 刚才这位同学已经把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都说清楚了。我想说说这篇文章引申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我们曾经也是拥有一个山清水秀、绿树环绕的美丽家园,但是人们不珍惜,轻易地抛弃,无情地毁坏,现在家园变得满目疮痍,所以我们不仅要重建我们的生活家园,更要重建我们的心灵家园。这才是最重要的。
师 我们现代人确实要往前走,享受更好的物质条件,但我们不能丢掉一些东西,如果说人的生命是一棵大树,未来就是这棵大树上繁茂的枝叶,它当然可以生活得更好,但根是我们生存的精神家园,一旦我们的精神家园丧失,我们就成了无根之木,就变成了一叶浮萍。所以刘亮程带给我们如此多的感动与思考,所以他也就被称为“乡村哲学家”了。
[学生似有所悟,点头沉思。教师板书绘画:画一棵大树,然后擦掉树木根部,呈现出一叶浮萍的图样]
师 美国政府为了纪念“9·11”遇难者,在世贸大厦的废墟上建了两个四方形的建筑物,中间有流水,上面镌刻了死难者的名字,那位设计师的话打动了我,我想送给大家:
[教师出示幻灯片]
我的本意不是仅仅为了哀悼,而是希望大家看到它有一种亲切感,为的是记住过去,同时也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
师 下课!
[学生起立,热烈鼓掌]
【名师点评】
《今生今世的证据》一课,执教过公开课和研讨课的教师为数众多,那么一位新的研讨课执教者应该如何走出一条独到的教学道路呢?笔者以为,唯有选择合适于“这一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有可能上出一堂好课。就本课的教学来说,针对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采用“深文浅教”的教学策略,是一次成功的教学尝试,也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考虑到“优生”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所以这样的语文学习课堂,或许更具有一种普适价值和研究价值。
“深文浅教”,需要合适的提问策略。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缺少明晰的知识点和知识链,语文教学的成功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精心设问和学生的精彩解答。好的课堂提问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度,既能让学生有话可说,又不会让学生犯难尴尬。这节课中的一些提问就具有一定的开放度,如:“其实在刘亮程的笔下,也充满了这样懊悔的情感,你能从前三段中找到这样的句子吗?”又如:“两位同学找到了这样三句话。我对这几句话进行了修改,看一看有什么不同?”再如:“除了前三段,其实其他段落中也有出现一些事物,大家能找到这些证据吗?”这样的课堂提问粗看起来似乎有些“浅显”,但它们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有了这些“轻轻浅浅”的问题,才能慢慢地积攒起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才会在讨论课堂的最后一个有些难度的问题(我们不该抛弃这些旧的事物,展望未来吗?)时展现出热烈精彩的课堂场景。
“深文浅教”,需要合适的学习策略。毋庸讳言,当前的语文教学有一种陷于“深度语文”的解读怪圈,一些教师全然不顾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和语文阅读经验,一味地把高深的文艺学、哲学等理论“硬塞给”学生,使得学生昏昏然一头雾水,这其实就是传统的“灌输”教学。“深教”此课,有些教师可能会在“精神家园”“存在”与“虚无”等具有抽象意义的哲学术语上大做文章,那么学生在知识缺失的情况下就往往只能被动接受,成了一种“容器”,而不是可以点燃的“火把”。李老师的这堂课却不是这样的,她重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教学生要读得真、读得细和读得深;而学生以“浓郁的抒情”“铭心的细节”和“深刻的哲理”为三个学习向度,步步为营,从而建构起了主要的知识框架。这样的“学习”看似“浅易”,收获却实在、有效。有了课堂中前几个教学环节的铺垫和蓄势之后,难怪当李老师说出“刘亮程被称为乡村哲学家”这句话时,学生有“醍醐灌顶”般的顿悟之感。
“深文浅教”,还需要合适的转化策略。我们提倡“深文浅教”,并不是反对或逃避学习文中的深度部分。实际上,从课堂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出,李老师对文章深度部分的拿捏非常到位,最后的教学环节,不但富有新意,而且充满智慧。教师拥有丰富的学识,当然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问题就在于我们能否善待这些“学识”,使之真正地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压舱石”而不是“绊脚石”。所以,笔者以为,衡量是否上好一堂课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执教者能否把自己的教学优势最大化地转化出来,并且为学生所乐意接受。除了“深度”学习的精彩之外,李老师还具有很好的课文朗读能力。她在范读文章第四自然段时,情感饱满、真切,语调、语速都恰到好处,把学生带进了一种略微忧伤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显然被深深打动了,并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之中,甚至忘记了给老师以掌声。有了李老师的“示范”,学生在随后的朗读环节中也有了可喜的变化,这就是教师的转化策略取得良好效果的最好证明。
有人说,刘亮程的散文是当代散文的一个奇迹,他高超的文学才能和人性化语言是有目共睹的。若干年以后,学生可能会忘记文章的宏大主题、深刻哲理、浓郁抒情与铭心细节等知识内容,却能牢牢记住“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这样一个句式,就像课堂实录导入部分的那位失去奶奶的学生那样。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定会牢牢记住一位优秀的散文家,或许还有一位优秀的执教者!
(责任编辑:陆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