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文本语言应规范

2016-06-12李冲

关键词:语言规范现代文阅读高考试题

李冲

摘 要:高考现代文阅读题所取文本,应当力求文质兼美,起码得文从字顺,没有明显的语用失误。然而,2015年天津卷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云和梯田》中存在不少语用瑕疵,涉及字词、语法、逻辑、修辞等不同方面。高考阅读题文本语言文字失范,不仅有损于高考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而且也有损于语文课程的形象和尊严;不仅影响当届考生、当届高考,而且将长久影响未来的考生、未来的教学。

关键词:高考试题;现代文阅读;语言规范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所取文本,应当力求文质兼美,起码得文从字顺,没有明显的语用失误(因设题需要而特意保留甚至特意设置的“错误”另当别论)。然而笔者在使用高考真题进行新一届高三复习指导时发现,2015年天津卷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云和梯田》中存在不少语用瑕疵,涉及字词、语法、逻辑、修辞等不同方面,姑举数例评析如下。

例1 一层络黄一层褐黄一层澄黄,稻浪的金色涟漪从山脚一波波升上山顶,又从山顶一波波往下流淌……

例1中,“络黄”“澄黄”疑为生造之词,或者用了别字。查包括《辞海》《汉语大词典》在内的多种辞书,均未见这两个词。句中“褐黄”虽亦未见辞书收录,但似乎可以“望文生训”——根据词形意会其义:“褐”指像栗子皮的颜色,“褐黄”便指“褐”“黄”调和之色,或偏向褐色的黄色。然而“络黄”“澄黄”,即便“望文”,亦难“生训”:“络”有“网状的东西”“用网状物兜住”“缠绕”等义,“络黄”的“络”与何义有关?“澄”有“(水)很清”“使液体里的杂质沉下去”“使清明,使清楚”等义,“澄黄”的“澄”与何义有关?实在令人费解!

辞书上查不到“络黄”和“澄黄”,却可看到“铬黄”和“橙黄”——媒体上经常把“铬黄”误写成“络黄”(“铬”较为冷僻,其形与“络”相近),把“橙黄”误写成“澄黄”(除“橙”“澄”字形相近、读音相同外,还可能是由于受了叠音词“黄澄澄”的影响)。“铬黄”,《辞海》注:“也叫‘铅铬黄。一种黄色颜料……色光随制备条件和铅含量而异,从柠檬黄至深黄色……”例1中的“络黄”是否也是“铬黄”之误呢?其实改为“铬黄”,还是有问题:“铬黄”是一种颜料——颜料是用来着色的物质,可不同于颜色(色彩);况且如《辞海》所注,“铬黄”的“色光”是不确定的,“随制备条件和铅含量而异,从柠檬黄至深黄色”。再说,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追求通俗、生动,而“铬黄”太“专业”,不能给人“直观”的印象。“橙黄”则不同,这是个常用词,且可望形求义,一目了然——“像橙子那样黄里带红的颜色”。句中使用该词“摹色”,既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

例2 此时,眼前那些高低起落、依次递接的田畔,或大或小或长或短,依山就势形状各异,顺着山坡一块块不规则地蜿蜒开去。

例2中,“田畔”误用,概念不明。“田畔”在整个文本中共出现8次,似乎都是当作“田地”“田块”“畦田”之类来使用的(参见例4)。其实,“田畔”应指“田界,田边”;“畔”的本义是“土地的界限”,引申义有“旁边,附近”等。《汉书·召信臣传》:“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纷争。”巴金《鸟的天堂》:“在河边田畔的小径里有几棵荔枝树。”这两个句子中的“田畔”显然指“田界”或“田边”。而例2中“或大或小或长或短,依山就势形状各异,顺着山坡一块块不规则地蜿蜒开去”所描述的不可能是“田界”或“田边”。

例2中“递接”未见辞书收录,而现实语用中多用来表示“传递接受”的意思(如:要重视递接物品的礼仪),可此义在句中显然讲不通。也许作者使用这个词语是想表达“依次连接”的意思(递:顺次,依次;接:连接),果真如此,“递接”前面再用“依次”,又有重复之嫌。不妨把“依次递接”改为“依次连接”“依次相连”之类的说法。

例3 正是清明时节,梯田已开始灌水,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箜箜作响,犹如节律均匀的弹拨乐。

例4 田畔蓄满水后,一畦畦平展展、亮汪汪得晃眼,似有神灵夜半在山上置放了无数面镜子。

例3中“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箜箜作响”是“咕嘟咕嘟的流水声”与“流水箜箜作响”杂糅而成的。“作响”是发出响声的意思,“作响”的应是“流水”而非“流水声”。在同一小句里摹写同一种声音,却前后使用两个不同的拟声词——“咕嘟咕嘟”“箜箜”,不仅有堆砌之嫌,而且自相矛盾,后面的“节律均匀”之说亦失去着落。

例4中“一畦畦平展展、亮汪汪得晃眼”存在结构混乱、语义重复、搭配不当等毛病。“一畦畦平展展、亮汪汪”本已结构完整,可又在后面加上状态(情态)补语“(得)晃眼”。按汉语讲究结构上的对称与均衡的表达习惯,“平展展、亮汪汪得晃眼”一般理解为:“平展展”和“亮汪汪”构成并列成分,它们共带补语“(得)晃眼”。可是从语义搭配上看,“亮(汪汪)得晃眼”讲得通,“平(展展)得晃眼”则很勉强。更关键的是,“平展展”和“亮汪汪”都是带有叠音后缀的状态词。状态词既具形象性,又含程度义,而状态补语往往也兼有形象性和程度义,因此状态词后面不宜再带状态补语。齐沪扬《现代汉语》(商务印书馆)明确指出:“状态形容词如‘红通通、笔直等”“不能带情态补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商务印书馆),沈阳、郭锐《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等权威教材都把不能带补语(不限于状态补语)列为状态词的语法特点之一。例4的简便改法有三种:一是删去“得晃眼”;二是删去“汪汪”(顿号最好改为逗号);三是在“亮汪汪”后用逗号断开,再在“得晃眼”前补一“亮”字。

例5 聪明勤劳的农人先祖,用锄头镰刀和汗水,伐去山上的灌木与荆棘,挖去乱石拣尽杂砾,在高低起落的坡地上,经年累月日复一日,开垦出一小块一小块、一小片一小片的田地。

例6 恍然,凡是适合开垦梯田的山地,山上必有水源:泉眼溪流、林木蓄水、雾气雨水……

这两例都存在词语并列不当、表达不合逻辑的问题。例5中的“灌木”与“荆棘”存在属种关系。《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荆棘”的解释为:“泛指山野丛生的多刺的小灌木。”可见“荆棘”属于“灌木”。属种概念一般不宜并列使用。例6把“泉眼溪流”“雾气雨水”举为“水源”是合理的,但是把“林木蓄水”也举为“水源”则有点说不通。“林木”对“水源”具有保持作用,可减少其流失,但它本身不能生出水或带来水。况且“泉眼溪流”“雾气雨水”都是典型的名词性短语,而“林木蓄水”习惯上理解为主谓短语(《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只给“蓄水”提供动词义),它们所指对象本质上是不同类的。因此,无论从语义还是语法上看,它们都是不适合并列在一起的。

例7 那阡陌纵横婀娜多姿的线条,如此洒脱流畅、随心所欲,似行云流水亦如空谷传扬的无声旋律,浅唱低吟……

例7中,“阡陌”指田间纵横交错的小路,“阡陌纵横”不能与“婀娜多姿”一起修饰形容“线条”,可以说“线条婀娜多姿”,但不能说“线条阡陌纵横”。“似行云流水亦如空谷传扬的无声旋律”,对同一本体连设两喻,而中间未用逗号隔开,孤立地看能加快节奏、增强语势,但联系分列前后的两个“喻解”(相似点),便觉牵连不断、纠缠不清。其实两个“喻解”是不能为两个喻体所共有的。第二个比喻也是通感——以听觉喻视觉,颇有艺术张力,可“旋律”之前加上“无声”,有点煞风景。“浅唱低吟”,意思是轻轻唱歌、低声吟咏,一般形容安乐自适的样子。句中描写“线条”,是拟人用法,但同时作为第二喻的“喻解”,与喻体“旋律”照应失严。综上,例7试改为:那纵横交错婀娜多姿的线条,似行云流水洒脱流畅,亦如婉转轻盈的旋律在空谷中传扬……

例8 那一刻,脑中跳出一句俗语: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知!

例8所称的“俗语”其实并非真的俗语。俗语,也称俗话,是指民间流行的、通俗而语意警醒或诙谐生动的定型语句,大多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例如“打着灯笼也难找”“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查阅资料,“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知”源自郭沫若的一首诗。1959年,郭沫若参观广州陈家祠(陈氏书院),有感而发,赋诗一首:“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诗中原句不是“人工天不知”,而是“人工天不如”(“如”“书”押韵)。本是文人、名人诗句,至今尚未“入俗”,知道的、会用的人并不多。况且窜改一字,两相比较,还是原句用“如”字更准确,更有意韵。

上述只是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此外还有一些可商榷之处(包括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等),限于篇幅,不再列举分析。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不能要求作家写的东西跟普通人说话一模一样,不许稍微特殊一些”,“但是作家语言特殊要特殊得好,特殊得美才对”。[1]文学作品为了追求特定的审美效果,常常突破语言常规,但是考察上述语例的具体语境,似乎都不属此类。就文学本性而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创作是作家运用语言反映和再现社会生活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精神活动。在这种创作中,作家是以语言为中介同社会进行对话、交流的,那么实现这种对话、交流的起码条件就是作家的语言要让人看得懂、听得懂,让人能够理解,领会接受。字词乱用、语句不通、行文晦涩、表意不明,影响人们理解领会,审美价值自然也要打折扣。

叶圣陶先生曾就教材选文的问题谈过他的主张:“选定之文,或不免须与加工。加工者,非过为挑剔,俾作者难堪也。盖欲示学生以文章之范,期于文质兼美,则文中疏漏之处,自当为之修补润色。”顾之川先生在《试述语文教科书的语言规范问题》一文中指出:“语文教科书中的言语材料必须是正确的、规范的,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足以作为语言表达和语言应用的典范,有助促进民族共同语的正确传承和健康发展。”中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包括文学作品)在语言文字方面向来要求严格,入编的文章(包括名家作品)大都经过作者的再次加工或编者的修改润色,类似于上述语例的种种问题在课文中是难以藏身的。高考阅读题文本语言文字规范性要求不应次于教科书中的课文。王尚文先生曾惊呼“语文试题竟也有语文品质方面的瑕疵”。他在2014年高考多套语文试卷阅读题中举出“数例语句不通之处”,指出命题者“失察”。他说,“在我的心目中,高考试卷有它的严肃性甚至神圣性”。[2]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甚至愚以为,高考阅读题文本语言文字失范,不仅仅有损于高考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而且也有损于语文课程的形象和尊严;不仅仅影响当届考生、当届高考,而且将长久影响未来的考生、未来的教学——高考真题,在平常教学中,尤其在高考复习中,往往被奉若神明,作为典型例题,其权威性和影响力无可比拟。因此,高考阅读题文本语言文字失范现象不容小觑!

参考文献:

[1]吕叔湘.文学语言不规范现象的三个原因[J].语文建设,1992(4):26.

[2]王尚文.语文品质最基本的要求:清通[J].语文学习,2015(1):25.

(责任编辑:李益)

猜你喜欢

语言规范现代文阅读高考试题
谈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解答策略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堂规范探析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语言研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及相关试题的归类分析
谈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悖论烛照中的顺应与规范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试策略
巧用高考试题,让高三哲学复习课堂灵动起来
媒体微信平台新闻标题语言的特点及规范化探究
利用高考试题,提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能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