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口新常态与经济新常态
2016-06-11曹承
曹承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人口经济关系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但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贯彻落实,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与人口状况都受到影响发生了改变,呈现出如今的“经济新常态”与“人口新常态”。
本文首先对人口新常态与经济新常态以及人口经济关系发生的重大变化进行了概述,详细分析了人口新常态与经济新常态之间的联系以及经济新常态下的人口及相关社会政策的讨论,旨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人口新常态;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现今我国正面临着经济增速减缓、人口红利消退、人口老龄化加速和超低生育率的经济新常态与人口新常态,经济与人口相互作用促使我们不得不面对现状,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来稳定人口发展和经济增长,其中就包括完善政策、推进老年人口再就业等问题。人口新常态不仅是我国经济新常态形成的决定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基础性条件。因此,必须予以重视。
一、 人口新常态与经济新常态
(一) 人口新常态
由于人口在过去特定的某一段特定时间内的暴增,曾给资源环境带来沉重压力,但在经济得到一定发展后,我国人口红利的优势开始凸显,具体表现为工作年龄人口比重大,社会抚养比低,国民储蓄率高。这一时期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然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实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两年龄段人口数量差距过大,导致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即使是国家鼓励生育,全面放开“二胎”,全国的生育率也在持续走低,进而出现了“人口新常态”的现状。“人口新常态”是指中国人口进入加速老龄化和超低生育率的状态。虽然在人口数量上中国仍占据世界首位,但在人口结构上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人口新常态的五大特征是:人口增长率处于低水平并将要迈入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抚养比提高;老龄化加速,平均预期寿命显著延长;人口素质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大幅度增长;人口城乡分布格局改变,人口城镇化快速发展。
其中,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尤其突出,老龄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巨大的老年人口基数与加速的老龄化,使我国不仅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是全球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同时,人们对中国人生育问题的认识出现了偏差:一直停留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刻板印象,对现实低生育率认识不足导致了预期过高,常常出现“预测误差”。二者叠加效应使得人口新常态的现象更为凸显。
(二) 经济新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经济新常态”一词,他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之“常”,就是平常稳定。转入新常态,代表着过去三十多年来10%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不适用于现今,过去那种不符合平衡、全面、協调、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也不适用于当下。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峰会上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他系统全面地解读了新常态的特点,概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四点:第一,动力转换:中国经济增长将更加平稳,而增长动力将更多元;第二,速度变化:经济增长要放缓,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第三,动力转换:政府通过大力简政放权,使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第四,结构优化: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三产所占的比重超过二产,占主体地位;
二、人口经济关系发生的重大变化
中国的人口经济关系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经济进入下行的新常态,人口也进入萎缩的新常态。根据2014年易富贤博士和苏剑教授对中国2015-2080年的人口预测,在低方案下,中国的总人口将从2010年的12.67亿减少到2080年的7.35亿,减少42%。201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及“新常态”,其后在APEC会议上,习近平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中向包括130多家跨国公司领导人在内的世界工商领袖们,阐述了什么是经济新常态、新常态的新机遇、怎么适应新常态等关键点。新常态的特点是,经济增长速度下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015年实体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预计GDP增长7%左右。回顾历史,1978-2008年三十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9%,最近三年平均为7.7%。经济新常态同时伴随着“新矛盾”“新问题”和“潜在风险”,其中一个还没有引起足够关注的问题是来自人口方面的变化,包括劳动力短缺和老化、持续低生育率和快速老龄化。
三、人口新常态与经济新常态之间的联系
人口新常态与经济新常态之间的联系是密切的。人口新常态的各个基本特征对经济既有独立影响,又有联动效应。其中,人口新常态对经济的影响有两个直接路径:一是从需求方面影响。从消费需求看,人口负增长、老龄化和城镇化都会直接改变消费需求的水平和结构;从生产需求看,这些变化也会影响厂商的市场预期和投资需求。二是从供给方面影响。劳动力减少将使劳动力供给趋于紧张,抚养比提高会导致储蓄率下降,并抬高利率,这都形成对供给的约束。鉴于之前的经济发展政策已不适应现今的人口、经济新常态,为应对新常态,应制定新的政策,以适应二者互相促进、和谐发展。
四、经济新常态下的人口及相关社会政策的讨论
(一) 社会政策方面的议题
在统一的框架下改革民生制度,完善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涉及民生的各个领域,而且彼此关联。我国目前的社会政策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各项政策之间的割裂、不协调,甚至彼此矛盾和冲突。实际上,我国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社会政策体系。这种状态使得个人和家庭无从做出长期的生活安排,也难以规划个人和家庭资源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分配,并导致了许多短视和短期行为,助长了机会主义,这导致了巨大的社会交易成本,也提高了社会贴现率。因此,民生制度和社会政策的整体改革是应对人口新常态及其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战略举措,特别是要在收入分配、教育、培训、卫生医疗、社会保障、住房、家庭支持、公共服務等各个领域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目前要特别关注3个方面:一是大力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全面改革教育制度,公平教育机会,建立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激励个人、家庭、企业和社会对人力资本投资,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支持。二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在制度上为我国的老龄社会保驾护航。三是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消除劳动力市场歧视和流动障碍,发展多样化的就业形态和就业方式,增强劳动力市场的弹性,使我国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二)人口政策方面的议题
人口政策是改变人口新常态不利方面和调整新常态下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重要手段。严格地讲,人口政策也属于社会政策范畴,但考虑到我国人口發展的特殊性,在此对人口政策议题单独进行讨论。目前,我国人口政策的重点应该放在3个方面。第一,全面取消独生子女政策。缓解老龄化冲击的最根本手段是提高生育率,许多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国家都采取了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我国政府从2013年开始已经在全国逐步实行了“单独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加快完善生育政策的步伐,尽快全面取消独生子女政策,并制定相关的社会政策鼓励群众生育两个孩子。如果从现在开始能够使生育率回升至更替水平,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延缓老龄化速度,并可以缓解本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老龄化压力。第二,建立家庭友好的制度环境,为家庭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家庭在老龄化的社会里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家庭政策和公共服务可以帮助家庭功能的正常运行和减轻家庭负担,这些支持不仅可以提高家庭福利水平,同时还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第三,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在国家制定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中,要给予从农村迁移或流动到城镇的人口特别的政策支持和制度关怀。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人口新常态与经济新常态这两个新常态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模式和步伐。因此,只有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有处理人口新常态与经济新常态下问题,这样才能推进我国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罗良文,梁圣蓉.论新常态下中国供给侧结构性动力机制的优化——基于1994-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28-36.
[2]李长安.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就业形势与政策选择[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1-9.
[3]赵钰.“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政策及成果探究——基于对日本70年代转型历程的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11:2-3.
[4]肖翔.理性认识经济“新常态”[J].思想理論教育导刊,2016,05:71-75.
[5]本报记者.转型升级:是经济新常态的核心与本质[N].山西政协报,2016-09-280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