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

2016-06-11冯仁强

今日财富 2016年33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供给行政

冯仁强

摘 要:当今,应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的部署,地方政府积极响应,把创新最大化,在创新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找到解决对策,在实践中检查成效,从而在政府管理方式上得到创新。因此,本文对地方政府管理方式创新进行浅谈。

关键词:行政体制改革;服务型政府;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研究

地方政府在中国整个政府职能体系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它承担着更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而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是地方政府履行职能的具体方法和手段,由于地方政府能更多地直接接触民众,其行政管理方式的选择既关系到地方政府行政效率,也关系到民众对政府的评价和情感。

一、中国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实践

(一)“一个窗口对外,和“一站式”服务

“一个窗口对外”是指政府职能部门内部将各个科室的职能进行集中整合,通过一个科室对外服务。此办法减少了服务的中间环节,为民众提供了便利,同时也节约了服务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例如:辽宁省阜新市卫生监督所为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将分散在市卫生局、市卫生监督所多个科室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环境卫生许可等十四个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归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卫生局窗口办理,实行“一个窗口对外”。近几年,该窗口每年按时办结率达100%,服务相对人总体评价满意度达100%,该窗口也多次被评为红旗窗口和优质服务先进窗口。

“一站式”服务是指将政府各个职能部的“一个窗口对外”进行集中,成立类似行政服务中心的机构。例如:辽宁省阜新市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于2004年,是服务型政府建设大背景下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的产物。该市行政服务中心于2010年推出了“三位一体”服务制度,“三位一体”是指以场地中心、上门服务和网上服务为核心的服务制度。“场地中心”是指以行政服务大厅为中心,目前集中了41个政府职能部门,通过“一站式”向民众提供审批服务。上门服务,是指基于阜新市市情,由于财力有限、场地规模有限,不能容纳更多的政府职能部门由政专员通过上门跑审批的方式为进驻阜新的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网上服务,是指通过专门的门户网站将入驻行政服务大厅的各职能部门的审批流程搬到网上,为民众提供便捷的、足不出户的网上审批服务。

(二)告知承诺制

“告知承诺制”是政府行政审批过程中审批部门“告知”和申请人“承诺”的统称。其含义为:涉及前置审批的各类企业登记注册申请,由工商部门受理,在核定经营范围时,书面告知申请人从事某一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的法律、法规和达到的条件、标准、要求以及企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在申请人对法律、法规规定的事项表示同意或认可并书面承诺后,由审批机关和工商部门在规定的时限内分别颁发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例如:辽宁省阜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0年实行行政审批“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次性收费、限时办结”,行政相对人再也不用为了一个申请多次往返于几个部门之间,在方便行政相对人的同时,受理工作的效率也大大提高,目前未接到任何投诉,反应良好。

(三)行政约谈制

与传统的行政处罚相比较,行政约谈制是一种柔性的行政管理方式。例如:辽宁省阜新市卫生监督所于2011年推行了“卫生行政处罚约谈制”,约谈对象主要是立案调查终结的案件当事人。约谈主要内容包括:告知当事人其违法行为的事实和拟作出行政处罚的理由及依据:听取当事人对其违法行为的认识及对行政处罚的意见;听取当事人对违法行为发生的原因分析和被处罚后的整改设想及意见;听取当事人对办案人员遵守办案程序及办案纪律情況的反映;进一步向当事人宣传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拒不接受处罚可能造成的后果。通过这种“行政约谈制”,不仅让相对人知道违法,而且还让其知道因何违法、如何纠正,引导其正确开展经营活动,科学发展,预防违法行为再次发生,使当事人都能自觉履行处罚决定,达到了打击违法行为,维护法律尊严和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的目的,该做法受到好评。

(四)网络化辅助办公

网络化辅助办公是指通过新网络媒体的应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效能。例如:辽宁省阜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坚持原有服务方式之外,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建立了业务咨询QQ群,建立网络初审信箱,实现了网络化辅助办公。政府官方微博和微信的开通也为政民互动提供了新的平台。

二、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缺少相关方面的硬性规定

目前关于创新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要求仅散见于政府会议精神及政府工作報告或一些职能部门的年终汇报总结当中,而制度上的硬性规定几乎没有。疏不知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即需要内生动力,还需要外在压力。因此,相关方面的制度建设是推动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的关键。

(二)“官本位”思想制约行政管理方式

一些地方政府的“官本仕”,意识浓厚,加之服务意识淡漠,其创新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内在动力就不足。此外,由于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依然存在。内生动力与外在压力就像一个车的两个轮子,只有两个轮子都转起来,车才能跑得更快。

(三)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有待更新

传统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是政府主导型供给模式或市场型供给模式,而这两种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都有各自的缺陷。政府主导型供给模式容易导致官僚主义及公共资源的浪费和供给成本的增加,以及出现权力寻租和各种腐败现象。而市场型供给模式由于缺少政府的干预和监督,容易导致公共服务质量下降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因此,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应该寻求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即寻求一种主体多元化的供给模式,这种供给模式应该有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参与,而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提供制度设计并监督市场和社会组织的行为。一些地方政府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制度缺失;制度是保障,是依据,也是约束。没有制度约束,就无法保证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创新及运行。其次是监管不力。地方在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过程当中对市场主体及社会组织缺少必要的监督,且由于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导致多龙治水,水不治现象,如何对行政监督体系进行完善,科学合理划分各职能部门职责权限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四)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还有待创新

随着中国政治民主进程的加快,人民的主权意识,人民的参政意识越来越强烈,人民对政府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政治背景下,服务型政府呼之欲出。而顺应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需要,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必须不断推进,它既可以改善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同时也能树立政府良好形象。

三、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的对策

(一)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中不可或缺的。制度经济学中有一种理论认为,不同的制度设计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不同的激励效果。邓小平同志也认为,好的制度会使坏人无法做恶事,不好的制度会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加强制度建设既可以规范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也可以形成外在驱动力迫使地方政府不得不进行行政管理方式创新。

(二)提高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素质

如果说制度建设是促进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的外因,那么提高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素质就是促进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的内因。提高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素质,使其逐渐摒弃掉“官本位”思想,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具备创新思维,从而才能促使其在行政实践中自觉、主动地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三)更新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首先,在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中要定位好政府的角色和职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社会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但提供不等于生产,政府应该是公共服务的购买者(出资者),而不是公共服务的具体生產者。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也并不意味著政府只是公共服务的出资者,政府也可以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这要看哪种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成本更低廉,供给效率更高,供给效果更好。而在由市场主体或其他社会主体提供公共服务时,政府要提供制度设计,并对公共服务供给主体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激励。其次,创造竞争环境,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公共服务的内容和性质,通过招投标等方式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达到节约供给成本、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目的。最后,以民众需求为导向,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以民众需求为导向,就要拓宽民众参与渠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以群众满意为尺,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四、结语

地方政府在中国整个政府职能体系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可想而知,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重要性,所以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是政府面临的永恒课题。因此,应该对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创新进行探讨,使其更好,更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影.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2] 苗宁平.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创新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2016(07).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供给行政
行政学人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