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产业链金融发展策略探析

2016-06-11蒲井泉

今日财富 2016年33期
关键词:产业链商业银行金融

蒲井泉

摘 要:在大数据与移动互联技术的双重作用下,产业跨界融合与渠道合作所催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由线下走向线上,线上供应链金融发展战略成为社会与业内关注的重点与讨论的热点。 本文通过研究商业银行发展线上供应链金融概述以及发展现状,产业链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风险,提出了商业银行产业链金融发展策略分析,寻求互联网金融时代变革发展的新方向,以供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产业链;金融

在当代全球经融危机的余波影响下,我国的产业链金融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挑战。特别是从商业银行的视角来看,以商业银行为核心的产业链金融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需要看清其中的本质,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够保证我国经济水平的稳步增长。

一、商业银行视阈下的产业链金融概述与发展现状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产业链金融也就是将商业银行作为核心,通过银行向各产业中的相关企业进行资金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并最终让周围一定区域内的资金运行更加良好的一种金融操作过程。在当今世界经济环境中,商业银行与产业链金融之间的关系愈发密切,二者之间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作用。特别是产业链金融所具有的信息整合、用户容纳、知识专业化、理念新型化、服务水准化等特点,均使其成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重点。

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视阈下的产业链金融发展却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对其作用的完全发挥产生了较大的阻碍。首先,最突出的问题便是很多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相对来说还比较落后。就客户层面而言,一些商业银行仍然仅仅将垄断企业或者一些超大型企业作为目标客户,对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投资方向却并不是很明确,明显不够科学合理,管理理念方面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其次,许多商业银行的金融技术相对来说较为落后。一方面表现在金融创新方面,在当今信息化科技的背景下,产业链金融需要更为精密、严谨,时效,但一些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够。另一方面表现在人才储备方面,商业银行中的人才稀缺现象较为严重,急需要具有专业、全面等特点的多样性的人才注入,以便于让融资管理以及融资营销这种关联性极大的部门之间实现更好的“无缝连接”工作。最后,我国的商业银行对金融风险的管理力度依然不够,使得银行与企业以及企業与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均不能得到良好的保障。另外,我国物流水平的相对低下,也为产业链金融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以及风险,这均需要在产业链金融工作开展中逐步完善。

二、银行发展产业链金融的意义

从传统的融资模式来看,商业银行分别对产业链上的每个独立企业服务。而中小企业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销售商的位置,由于企业存在规模小等问题,导致其融资过程中的抵质押问题和实物担保都难以解决,从而造成产业链由于缺乏资金产生断裂,核心企业也因为必须向外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使其运营成本增加。由此可见,整个产业链处于低效率甚至几近断裂的运作状态。所以,解决资金链的问题,将直接影响产业链的正常连接和运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把产业链上的多家企业视作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以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为中心,拓展产业链上的其他上下游中小企业,一个整体的业务链和风险控制链就形成了,于是融资这一困扰企业的难题便能有效解决,同时也促进了产业链整体的良性发展。

三、商业银行产业链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风险

(一)国家政策风险

商业银行以及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在发展环境上具有一致性,都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如果国家政策出现变化,则企业或者是商业银行在经营发展上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决定到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例如,国家推出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滞后,就会不断推動农产品相关的产业链深化以及不断延长,而且对该产业链中的每一个企业都会产生影响,逐渐受到政府支持。但是,若是国家政策限制产业发展,则会使得这个产业链条上的所有链条都会非常被动 , 甚至会崩溃。

(二)资金回笼风险

从专业化角度出发,影响资金回笼的因素是多样化的,主要包括供应链业务的基础是否是物流控制或者是资金流控制,所涉及到的范围是不是符合国家法律,操作情况是否严密等。现阶段,产业链金融发展通常情况下面临大量资金回笼风险,对商业银行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三)市场多变风险

在产业链金融发展的相关业务开展过程中,其支持性资产大部分是动产,然而动产往往受市场变化影响相对较大。通常情况下,且价格的变化会在市场供需变化的基础上进行,或上升或下降,若是不能够偿还贷款,而是利用这些资产进行变现,则商业银行产业链金融会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

(四)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因为适用法律的不确定性而可能为银行带来的经济损失。产业链金融中包括四大类参与主体:银行、企业、专业中介机构与服务商、政府监管机构。参与主体的复杂性决定适用法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产业链金融作为金融创新产品,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健全,存在潜在的法律风险。

四、商业银行产业链金融发展策略分析

(一)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1.风险评价与回避结合产业链特征,找准指标,构建有针对性的、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有效评估风险大小和影响程度,对于无法承受的风险要能够及时回避。回避风险,一是要提升产业集群内企业的自我风险意识,主动规避风险,维持产业链条的稳定发展;二是要了解企业信用水平和经营状况,对授信企业建立预筛机制。

2.风险控制、转移与止损通过与企业信息系统的有效对接,动态跟踪融资项目的资金流、物流性格信息,核实客户的还款能力,以此确定每一笔融资的金额与期限。对于在风险控制过程中发现的潜在风险,可以通过购买衍生工具或保险产品来实现转移同时要捕捉风控过程中的异常信息(交易异常、法律异常、经营异常等),及时有效的对损失进行控制,切忌风险在产业链条上传导,最终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3.风险分析与总结建立风险事后跟踪机制,对已结束的融资项目进行总结评价,动态更新风险管理体系。

(二)树立科学化的管理理念

随着全球经济化发展进程的日益加深,國内商业印上必须要摒弃原有的落后管理理念,树立起科学化、高效化以及具有时代性的管理理念,细致规划与产业链相关企业的数据信息与实际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所处于的新环境,建立良好的品牌化效应,保证产业链金融衍生产品可以在相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处于不败之地,并获得更大优势。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产业链金融相关衍生产品中存在的异样化操作 , 借助全新理念的建立,增强其与传统产品之间的差异性。

(三) 构建融资信息服务平台

银企各方应加快信息技术平台的建立,最大程度地减少银企之间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为中小企业融资难,产业链金融发展不顺畅的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解决这一问题最权威、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政府搭建公共金融服务链信息平台,把企业分散的信息如工商登记系统、税务系统、海关系统、物流系统和银行等机构各自掌握的信息,整合到一个共享的信息交互平台上,依托这个平台银行可以推荐自身具有特色的产业链金融服务产品,同时银行也可以获取资信实力好的企业和市场空间广阔的企业项目等信息,从而较好地处理企业和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推动产业链金融的良性发展。

(四)提升金融管理水平

在提升商業银行金融管理水平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实现金融创新,通过更多创新性的途径,获得全面、系统、准确的金融信息。比如说现今我国商业银行融资中较为困难的中小企业融资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金融创新中的金融信息创新,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信息系统,从而对这类中小企业实现更加顺利、良好的融资管理工作。除此之外,还需要注重商业银行中产业链金融工作的人才培养,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采取系统化的针对性培养措施,让产业链金融的发展具有更加坚实的人才储备基础。特别是在产业链金融工作的基础层面,需要注意产业链营销人才、产业发展人才以及金融管理人才等多类人才的储备与培养工作,做到人才培养的层次分明,并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的整体产业链金融工作水平。

五、结语

在商业银行视阈下,产业链金融发展目前在我国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而针对于这些问题,可从经营理念、金融水平以及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完善。随着当代科技技术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的产业链金融发展也必将引来更多的挑战与机遇,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最重要的便是掌握经济发展脉络,让产业链金融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晓鹏,胡光阔.基于产业链融资的中小企业融资及风险控制[J].中国商论, 2015,21:66-68.

[2] 韩民, 高戌煦. 产融结合型银行开展产业链金融业务的策略研究[J]. 南方金融, 2016, 03: 87-93.

[3] 宋佳. 商业银行产业链金融发展模式与风险控制[J]. 商场现代化, 2015, 30: 128-129.

猜你喜欢

产业链商业银行金融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产业链春之奏鸣
P2P金融解读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